小功率调幅发射机 .doc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理论设计部分班级:通信081班姓名:李笑笑学号:指导教师:吴焕丽日期:2011年3月目录一 调幅发射机的设计内容及具体要求1.1 摘要1.2 设计内容及技术指标要求二 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案及原理框图2.1 方案论证与比较2.2 调幅发射机系统框图三 调幅发射机的电路及工作原理简述3.1 本地振荡电路3.2话筒和音频放大电路3.3振幅调幅制级电路3.4功放电路3.5 完整电路图四 调幅发射机各级电路参数的计算 4.1本振部分 4.2音频信号部分 4.3调制级五 设计过程总结六 元件清单七 心得体会八 参考文献一、调幅发射机的设计内容及具体要求1.1内容摘要小功率调幅发射机具有实现调幅简便,调制所占的频带窄,并且与之对应的调幅接收设备简单的优点,常用于通信系统和其它无线电系统中,特别是在中短波广播通信的领域里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课程设计采用PROTEl99SE软件对小功率条幅发射机电路进行设计与绘制,从理论上对电路进行分析,选择适合的元器件,设计出满足技术指标的小功率条幅发射机。1.2设计内容及技术指标要求1)设计内容:小功率调幅AM发射机设计2)技术指标:载波频率 ,频率稳定度不低于10-3输出功率 负载电阻 输出信号带宽 (双边带)单音调幅系数 ;平均调幅系数0.3发射效率 二、调幅发射机的设计方案及原理框图2.1方案论证与比较(1)本地振荡模块方案一:RC正弦波振荡器。其中RC振荡电路是用电阻与电容器组成的,因此并无调谐电路。所以不能够抑制高谐波的产生,不适于当做高频的振荡电路。方案二:石英晶体振荡器。石英晶体振荡器具有很高的稳定度,可高达10-410-11量级。频率稳定度要求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晶体振荡器。方案三:三点式LC正弦波振荡器。三点式振荡电路有电容三点式和电感三点式之分。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比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好。在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中,晶体管的极间电容与回路电感相并联,在频率高时可能改变电抗的性质;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中,极间电容与电容并联,频率变化不改变电抗的性质。因此振荡器的电路型式一般采用电容三点式。在频率稳定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普通三点式电路、克拉泼电路、西勒电路。LC回路由于受到标准性和品质因数的限制,其频率稳定度只能达到10-4量级。因此,作为高频的振荡电路通常使用的是LC振荡电路或晶体振荡电路。与LC回路相比,技术指标要求频率稳定度不低于10-3,因此LC振荡器与晶体振荡器均符合要求。本设计选用晶体振荡电路,接射极跟随器作为缓冲级。(2)音频振荡模块方案一:电容三点式LC正弦波振荡器方案二:石英晶体振荡器方案三:文氏电桥电路(RC正弦波振荡器) 音频振荡部分频率大概在1KHz左右,石英晶体振荡器提供的频率过高,用LC或RC正弦振荡器都可实现音频振荡部分的功能,与LC振荡电路相比,RC振荡电路具有电路简单、参数计算容易的特点,因此音频部分采用文氏电桥电路。(3)振幅调制模块方案一:二极管平衡电路。在电路中为减少无用组合频率分量,应使二极管工作在大信号状态,即控制电压的信号(载波信号的电压)的幅值至少应大于0.5V以上。方案二: MC1496模拟相乘器的核心电路是差分对模拟相乘器,实现调幅和同步检波。MC1496线性区和饱和区的临界点在1520mV左右,仅当输入信号电压均小于26mV时,器件才有理想的相乘作用,否则电压中会出现较大的非线性误差。在2、3引脚之间接入1k反馈电阻,可扩大调制信号的输入线性动态范围,满足设计需要。由于MC1496模拟相乘器混频输出电流频谱纯净,组合频率分量少,允许输入信号动态范围较大,有利于减少交调和互调失真,因此选用MC1496芯片。(4)功率放大模块功率激励级为末级功放提供激励功率。如果发射功率不大,且振荡级的输出能够满足末级功放的输入要求,功率激励级可以省去。 末级功放将前级送来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负载(天线)上获得满足要求的发射功率。如果要求整机效率较高,应采用丙类功率放大器,若整机效率要求不高如,而对波形失真要求较小时,可以采用甲类功率放大器。但是本题要求,故选用丙类功率放大器较好。 2.2调幅发射机系统框图主振级振幅调制缓冲级音频振荡图1系统框图高频功放激励级天线三、调幅发射机的电路及工作原理简述3.1本地振荡电路本地振荡级采用改进型晶体振荡电路(克拉伯振荡电路),振荡频率由晶振决定,为10MHz,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由RP0控制,集电极电流ICQ,一般取0.5mA4mA,ICQ过大会产生高次谐波,导致输出波形失真。调节RP1可使输出波形失真较小、波形较清晰,RP2用来调节本振信号的幅值,以便得到适当幅值的本振信号作为载波。3.2话筒和音频放大电路该部分为音频振荡部分,可使用音频振荡电路,也可通过话筒输入,使用音频振荡部分时,将JP6短路,话筒不接信号。调节R11可使振荡电路谐振,振荡频率在4.5KHz左右。RP4可调节放大倍数,使音频信号放大23倍,RP5用来调节音频信号的幅度。3.3振幅调制级电路振幅调制级电路使用MC1496模拟相乘器进行调制,C21、C22使本振信号和音频信号振幅衰减,均小于26mV,这样MC1496芯片才能不失真调制。电阻RE可提高音频信号变化的线性度。RP3用来调节调制系数Ma。3.4功放电路功放电路由三部分组成:缓冲级、激励级、功放级。缓冲级为射极跟随器,主要起缓冲和滤波的作用,使输出的调幅信号较为清晰,由于MC1496相乘器输出的电压非常小,不满足功放级的要求,因此须接激励级,然后在连接到功放级。双联电容通过调节输出电压,使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可调节范围很小。3.5整体电路四、调幅发射机各级电路参数的计算4.1本振部分三极管发射极的电流一般在0.54mA左右才能正常工作,不出现较大失真。偏置电阻R4、R5分压,使三极管的基极偏置电压为6V,发射极与基极近似相等,假设发射极电流为4mA,发射极电阻大概为1.5K左右,固选择1K电阻和1K电位器,即可使发射极电流不至于过大而失真。4.2音频振荡部分文氏电桥电路振荡频率 fosc=1/(2RC) 要求输出信号为双边带信号,信号带宽9KHz,因此fosc应取4.5KHz左右,才能达到设计要求。R取7K,C取0.005uF,计算出振荡频率为4.5KHz左右,能够达到要求。4.3调制级MC1496模拟相乘器内部原理图如左图所示。设计电路中,电阻R25为MC1496中的T7、T8提供了处于放大状态的基极偏置,设 T7、T8集电极的电流为Io,一般为1mA左右Io=(|VEE|-0.7)/(R25+500)固R25为6.8K。从电流角度考虑,T5、T6发射极电流不应小于Io/3,输入差模信号的最大值应限制在|1-4|/RE2Io/3设RP3右半部分电阻为Ra,1、4脚之间输入的差模电压表达式为1,4d=-51VEE/(Ra+1000)Ra=0时,1,4d=+0.408Ra=5K时,1,4d=+0.068Ra=10K时,1,4d=+0.037由此可见,RP3的改变会引起1,4d中直流分量的变化,进而影响了的变化范围。调制系数的表达式为:Ma=kaVm/Vm0 。Vm0为直流分量,可见Ma也会随之改变。技术指标要求单音调制时Ma=0.8,可通过联调达到要求。五、设计过程总结 通过自己设计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电路,复习了以前学过的高频电子线路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高频电子线路的理解和掌握。掌握了电子线路设计的一般过程,将小功率调幅发射机电路分成若干功能模块,逐级进行设计。层次清晰,思路分明,出现问题便于检测修改。六、元件清单名称参数数量名称参数数量电阻1/4W1010.022uF35140.1uF41001电解电容10uF31501电感56uH25102晶振10MHz11K7二极管IN414823.9K2三极管805013K2901846.8K1IC座8P18K214P110K8端子2P-2.541套150K13P-5.081电阻1W501电位器1K1集成电路MC1496110K4LM358150K1500K1漆包线0.31mm瓷片电容100pF1150pF1高频磁环18mm2300pF122pF1双联电容27270pF10.01uF70.005uF2七、参考文献1)电子线路,谢嘉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及综合设计,杨霓青,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3)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铃木宪次,科学出版社,20054)射频通信电路,林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5)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杨翠娥,哈工大出版社,20016)电子线路实践,王尧,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电子线路设计应用手册,张友汉,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8)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教程,朱力恒,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9)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高吉祥,电子工业出版社八、收获和体会通过自己设计电路,学到了很多东西,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尽管已经学习过高频电子线路,但真正要应用这些知识自己设计一个电路,还是有很多的困难。实际的电路设计中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将一整个电路的功能划分成若干功能模块,再将功能模块细化,考虑每一个元器件的性能、参数,选择合适的元件。设计过程中参看了很多电路图,但有些是不符合要求的,比如调制部分,理论上来说二极管平衡混频器和MC1496模拟相乘器都能实现调幅,但是二极管平衡混频器要求载波大于0.5V,MC1496要求本振与音频信号都要小于26mV,2、3引脚之间加电阻可改变输入信号动态范围,这样的情况这在理论学习中是不曾遇到的。此外MC1496芯片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可实现多种功能,这也是有待学习的。单纯学习理论,总有很多注意不到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应用才会有更深的理解与体会,才能将知识真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