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桂中学开展EPD项目第二阶段工作计划.doc
容桂中学开展EPD项目第二阶段工作计划“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EPD)教育项目的工作已在我校开展了一个学期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学期将继承上学期开展EPD工作所取得的经验与成功的做法,并以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为本阶段的EPD工作的重要阶段性目标。现制定本本阶段工作计划如下:一、 继承上学期开展EPD工作所取得的经验与成功的做法,在上学期所开展EPD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开展EPD工作,包括:1、组织教师继续学习EPD项目的指导思想、理念与实验原则。定期开展EPD研讨会。2、扎实开展EPD项目子课题研究工作。4、继续邀请专家教授来我校进行EPD项目的指导工作,开设相关的主题讲座,使教师更深入地了解EPD 项目基本理念的内涵。5、组织EPD项目的主要研究成员参与EPD教育专项培训。掌握EPD项目的最新研究动态,学习其他EPD示范学校或实验学校的成功经验。6、在学科教学中,渗透EPD教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挖掘教材中教育因素,将环境教育、人口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相关思想、知识与能力适时、适度地渗透在各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地理、历史、生物、化学、思想品德、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中,深入研究主题,找出其渗透点,确定相关的教育主题,围绕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科的知识教学、环境价值观教育、能力培养容为一体。7、继续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1)从生活中认识EPD教育环保时装设计比赛、环保手工作品制作比赛,既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和想象力,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3)学生继续对自己本班所认领校园绿地,定期进行养护,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5)组织学生对学校用水、用电情况的调查,向学校递交节水、节电的建议书。(6)坚持环保回收活动。收集校园内的废纸张、一次性塑料瓶和铝罐,将其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扶助学校贫困同学的学习,既可献爱心又可美化校园环境。以班为单位,对垃圾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来收集。(7)继续开展“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每个月每班评选出五位“环保小卫士”。(8)成立校园“捉虫队”,专门来捉校园里的一些“垃圾虫(乱仍垃圾的同学)”,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没有同学再乱仍垃圾。 8、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把4月份定为“安全教育活动月”,通过板报宣传、主题班会、安全知识讲座、观看电影、出外观摩等形式对全校的师生开展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消防安全等教育。9、继续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1)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教研培育活动。以教师主讲、交流、研讨等形式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2)加强教师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教育。教师要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在自主学习及反思中进一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强化教师的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3)第五周开展教师“说课”比赛,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二、 开展以EPD为主题第二课堂活动。本学期我校各年级各科目均每周都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我校将会把第二课堂与EPD教育相结合。如地理科目中的第二课堂活动包括EPD漫画创作大赛、防震演习专题讲座以及EPD图片展等。又如在思想品德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开展以EPD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开展珍爱生命的系列活动以及开展法律伴我成长系列活动。三、 以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为本阶段的EPD工作的重要阶段性目标。人格是人整个心理行为的基础,健康的人格是一个人成才、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关键前提。只有在健康人格控制之下,个人的潜力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并对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关于“人格”的概念,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性的总和”。(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289页。)这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是相对于认知、情绪、意志等而言的一种心理现象,它反映了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相对稳定,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爱好、需要、理想、信念等。目前在国内,一种比较公认的共识,即把“人格”理解为是指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内的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个性倾向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理想和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关于“健康人格”这个概念及其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虽然由于国情、时代等的差异造成了概念提出和诠释的不同,郑雪教授综合了各方的观点提出了健康人格的定义,他认为:健康的人格是统合的人格,是自我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的协调和统合。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青少年是在解决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这对矛盾中所发展起来的自我,是一个不断统合的发展过程,是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在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互动变化过程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协调发展,实现自我的认同、社会的认同,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标准(即统合良好的表现):(1)和谐的人际关系;(2)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3)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4)正确的自我意识;(5)良好的情绪;(6)高度的创造力。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健康的和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对青少年开展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格教育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实际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的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青少年开展人格教育可以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青少年人格教育也是我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传统的教育并不能培养出适应当今社会要求的人才,社会的发展必然呼唤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即有意识、有目的和科学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与健全人格的人格教育。人格教育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核心成分,素质教育必然包括心理素质教育,也就是说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教育还是青少年品德教育的基础。人格教育与德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同的两个部分,但他们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品德素质的发展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其心理基础。综上所述人格教育不仅对于学生个人的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的需要。本学期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健康人格教育。1、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格健康教育人格教育必须与课堂教学工作相结合,教师应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内容,认为,教师在课堂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独立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知识的传授还可以提高青少年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如自尊、自律、勇敢、善良、进取心、责任感等等。所谓在学科中渗透人格教育就是把人格教育与常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要求在完成常规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培养学生良好人格品质的目的。这是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学科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学生大量的心理困扰都产生于学习的过程中,而学生的各种人格品质也在 学科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实际上各科也蕴涵了一定的适合于人格教育的内容素材,教学的过程中还会经常出现有利于实施人格辅导的教育情景。因此,在学科教学中有必要,也有可能渗透人格教育。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开展工作:(1)在健康人格发展理论指导下,把人格教育与常规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探究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的学科渗透的教学模式。(2)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培养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学生与人相处时诚恳、热情、尊敬、信任等态度;团结、合作的精神等)。(3)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不会被眼前的困境所吓倒)。(4)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社会表示极大的关注,愿意同外界密切接触,对社会发展有较强的责任感)。(5)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全面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我;表现在情感过程就是自尊、自信、自爱;表现在意志过程就是努力发展身心潜能,提高抗挫折能力)。(6)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情绪反应适度,具有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注意力集中,富于创造性,经常保持愉快、满意、开朗的心境,并富有幽默感,当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合情合理地渲泄、排解、转移和升华)。(7)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创造力(树立创造的意识与信念,自觉摆脱思维习惯的束缚,充分挖掘创造潜能)。我们将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进行: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实验探究法、观察法、文献研究等。下面就主要的几种方法作简要说明。文献法:本研究将收集大量文献资料及将收集的文献进行综述,包括:有关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教育理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有关健康人格的学科渗透的相关研究。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分析和研究初中生人格发展现状。个案研究:以一部分个别同学作为为具体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人格特质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实施健康人格教育。实验探究法:各学科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寻找学科教学过程和内容中与人格教育的结合点,探索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格教育的有效策略,探究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的学科渗透的教学模式。2、 构建健康校园文化,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格的发展有赖于良好的环境,通过改善学生所处的环境来促进他们的人格发展。这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园作为学生所处的一个主要的环境,所以通过构建健康的校园文化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学校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从人格教育的角度,对学生影响更大的是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学校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与积极的心理气氛,良好的班风与校风等等。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内容、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不仅丰富和活跃了青少年的业余生活,而且能满足他们归属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它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自我教育的环境,这种环境的存在,犹如一种心理压力的调节器和导向阀。青少年可以通过一定的社团活动、文化参与、交往训练,逐渐实现个性完善和心理健康,缓解一部分学生因学习紧张、生活压力等原因而造成的心理障碍。更重要的是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形成心灵的感应和精神的升华,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人格素养等方面与校园主导文化发生心理认同本学期我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件健康的校园文化:(1)注重学生体魄的健康的校园文化校医室通过宣传栏、广播、讲座等作为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学校每年通过举办体艺节,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绳、踢毽子、拔河、跑步、跳高、跳远、铅球等比赛,来锻炼学生的强健体魄。平时的上课也注意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每天的第八节课都是属于第二课堂的活动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参与的活动,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得以放松,做到劳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体质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特长。(2)注重学生心理的健康的校园文化心理咨询室通过宣传栏、广播、讲座来对全校的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在各年级都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系列的健康讲座。每周有固定的时间为心理咨询室的开放时间,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继续开展家庭教育系列心理健康活动。本学期内让全体教师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C或B证培训。全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努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健康成长。在第七周开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活动。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提高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全校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在这学期3月份到6月份开展读书节活动,拓展师生文化视野,促进师生素质的提高,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学生的文化底蕴。向全校学生推荐一本好书,要求学生自选一本好书“我与书的故事”演讲比赛“书香班级”主题班会邀请专家作“为何读书,如何读书”专题讲座“我与书的故事”征文比赛读书心得交流会读好书知识竞赛评选读书节先进集体、个人活动(4)学生在自主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培养健康的人格,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根据我校全寄宿、全封闭的办学模式的特点,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全员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自律、自主管理的能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校园壁挂的征集、布置 向学生征集各类作品,包括美术、书法作品,工艺制作,小发明展示,电脑科技作品等。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制作成一幅幅壁挂,在教学楼走廊、大厅里轮流展出。学生的特长得以展示和承认,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激活学生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班级陶冶模式的创设 在班级文化的设计上,在保持全校整体共性(每班的国旗、学风、黑板报等有固定的位置)的同时,各班师生共同创设体现着各自的风格和追求的人文环境。学生在自主参与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不仅使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开拓和发展,还能极大地丰富学生们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们产生了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学生的情感得到了陶冶、人格得到了塑造,。 顺德容桂中学EPD项目组 2006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