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五下,教案,7-9单元.doc

    • 资源ID:52749281       资源大小:38.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下,教案,7-9单元.doc

    第七单元 统计一、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P7479的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2.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3.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三、单元教学重点: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四、单元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五、单元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六、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1.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P74.75及P76练习十三的第1题。教学目标: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预习要求:自学课本例题并尝试解决里面提出的问题,思考:折线统计图既能( ),又能( );有时为了便于比较,常常把两幅单式统计图组合成一幅( )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回忆铺垫1.分别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把这两张统计图合并成一张,那是怎样的呢?2.出示表示青岛市和昆明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又能知道什么?重点引导学生对两个城市的降水量进行比较。说说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3.我们还学过什么统计图呢?揭题:我们已经学习过折线统计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二、学习例题1.分别出示单式折线统计图。根据第一幅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你能根据图中折线的整体形态,说说青岛市2003年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吗?根据第二幅统计图,你又能知道些什么?指名口答。如果要比较这两个城市2003年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你打算怎么办?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复式条形统计图,那么这两幅统计图是不是也能合在一起而成为复式折线统计图呢?2.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能看懂这幅统计图吗?指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从这幅统计图上,你能很快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吗?你是怎么想的?3.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引导多个角度进行观察、交流。三、巩固练习1.做“练一练”,审题,独立思考,在小组里交流,全班交流。2.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学生自主审题。讨论:你打算先画表示哪组数据的折线?表示“最高气温”的这条折线应画成实线,还是虚线?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作业,互相评价,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引导学生看图回答教材提出的问题。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你认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些什么?四、布置作业:数学课堂作业里相关的习题。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P7679的练习十三的第26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教学重、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预习要求:自学课本例题并尝试解决里面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1.出示P77第2题(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第一个问题。(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2004年与1999年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示第3题。(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二、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1.完成P78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2.完成P78第5题逐题讨论交流,注意引导学生比较两条折线中相应点的关系进行判断。3.独立完成P79第6题。(1)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图例(2)交流,互相评价,进一步掌握绘制的方法和技巧。(3)讨论交流问题。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一道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三、全课总结引导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小结所学的知识。四、完成数学课堂作业上相关习题。第八单元 分数加法和减法一、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P8087的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联系已有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2.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3.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4.在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的推理能力。5.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单元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四、单元教学难点:1.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2.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3.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五、单元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六、单元课时安排:5课时1.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P80及P81练习十四的第14题。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的价值,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预习要求:自学例题,总结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1.出示例1,指名读题,并要求根据题意列式。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启发学生解释自己列式的思考过程)指出:这是一道分数加法算式。因为相加的两个数的分母不同,所以把它叫做异分母分数的加法。(板书:异分母分数的加法)2.提出问题: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法,那么异分母分数的加法该怎样计算呢?指导分小组操作: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这块长方形的试验田,先通过折一折、涂一涂,在这张长方形纸上分别表示出它的÷和÷,再看看÷与十相加的和是多少。学生分组操作,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交流:你能根据操作的情况说出1/2+1/4的得数是多少吗?追问:你是怎样看出1/2+1/4的得数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想一想,计算1/2+1/4时,先要做什么?明确:计算1/2+1/4时,先要把1/2和1/4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要求:按刚才讨论的方法,完成例题中的填空。3.交流学生填空、计算的情况。讨论:把十和寸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应用了什么知识? (分数的基本性质)概括地说,这个过程就是把这两个分数怎样? (通分)二、教学“试一试”1.提出要求,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2.学生完成计算后,组织讨论:(1)例题学习的是异分母分数的加法5/6-1/3是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在已经板书的“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后添上“和减法”,完成课题的板书)(2)计算5/6-1/3时,先要做什么?想一想,通分的目的是什么?5/6-1/3的得数是多少?作为得数3/6和1/2,哪个更简洁?应用什么方法可以使3/6化成1/2? 指出: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3)你是怎样计算1-4/9的?你是怎样想到把1转化成9/9的? 指出: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先要根据减数的分母,把1转化成与减数同分母的假分数。3.提出:你会验算上面的两道题吗?你打算怎样验算?交流后,让学生各自验算,确定上面两道题的计算结果。4.引导学生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1)要求: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2)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明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计算后要自觉进行验算。5.做“练一练”,学生按要求独立计算,并验算。重点讨论7/12+1/4的计算过程,提醒学生把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三、布置作业:做练习十四的第14题四、全课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能把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经验和体会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2.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的练习十四的第59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正确、灵活地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初步学会估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进一步在解决新的计算问题中,发展数学思考。 体验成功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估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通分练习(口答) 5和3    10和7   9和3     8和5     20和15     35和7 2.计算练习(指名板演) 1/5+3/10        3/5-3/8 二、探索规律 ,练习十四第5题。读题观察,交流发现,各选择两组题目计算出结果,并校对,交流计算后发现。 小结:两个分数最大公因数是1.分母分子都是1的分数加减,得数的分母就是原来两个分母的积,得数的分子就是原来两个分子的和或差。 根据规律,请学生自己写出几组这样的分数加减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再交流。 三、估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1.练习十四第6题 出示题目,独立思考后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小结:分母分子相差越大,分数就越接近0;分子接近分母的一半,分数就接近1/2;分子分母越接近,分数就越接近1。 2.练习十四第7题 ,独立思考后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每人选择三个题目计算验证。 指出:先估算再计算,可以提高我们计算的正确率,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 四、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十四第8、9题,理解题意,独立解决,集体评议。 五、布置作业:做数学作业里相关的习题。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3页例2.“练一练”,练习十五的第14题。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运用分数加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预习要求: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与整数的运算顺序有什么关系?教学过程: 一、口算 :1/4+1/3     5/9-2/3     1/2+1/6     3/4-5/8     1/6+3/10 9/14-1/2    3/8+1/8     5/9-2/9     7/10+5/10   3/10+3/4 二、探究新知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说算式意义。2.独立完成两个算式的计算,再交流计算方法与结果。明确: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一样的。 三、巩固 1.练一练 ,独立完成,校对交流,明确算式的意义。 2.练习十五第1题 ,独立计算,三人板演。交流时优化方法。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参加运算的几个分数,可以分步通分,分步计算;也可以一次通分,再计算。中间过程中的分数,如果先约分再参加运算比较简便,就及时约分。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校对。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能说给其他同学听吗?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五的第3、4题。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P84.85练习十五的第510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十五第5题 ,集体口算后校对,有错的说出错因。 二、基本练习1.用简便方法计算,第6.7题。指出:整数加法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使用,整数减法运算性质在分数中也同样适用。学生独立完成,六人板演。交流计算方法、运用的知识与计算结果。 (1)加法结合律;(2)加法交换律;(3)(4)减法运算性质;(5)(6)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第9题,指出:方程中的X不仅可以是整数或小数,也可以是分数。学生独立完成,三人板演,集体评议。四、解决实际问题 1.第10题 ,独立完成后,交流算式意义与结果,强调单位“1”。 2.改变习题:将“小华调查了全班同学在母亲节送给*礼物”改成“小华调查了全班30位同学在母亲节送给*礼物”。(1)该怎样解决问题? (2)为什么方法不变? 强调:这两题都只要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从单位“1”里去掉送鲜花的1/3,再去掉送贺卡的1/4,剩下的就是送图画的人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所求问题与全班实际的总人数没有关系。 五、总结延伸 完成书上思考题。 1.计算后找出规律。 2.应用规律直接写得数。 3.应用规律自编加法算式。 六、布置作业:第8题。5.奇妙的图形密铺教学内容:教科书P86、87的内容。 教学目标: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数学活动的挑战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体会数学知识与方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探究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特点。教学难点: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图案的设计。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理解 1.出示图片,观察思考问题。2.交流: 每块地面或墙面分别是由哪些图形铺成的? 这些图形是怎样铺在一起的? 3.明确:上面砖的形状有正方形的,也有长方形或六边形的。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能既无空隙,又不重叠地铺在平面上,这种铺法就叫做密铺。 4.举例:你能举些类似的例子吗? 二、思考与操作 1.出示图片,猜测:下面几种图形也能密铺吗?先猜一猜,在可以密铺的图形下面画“”。 2.交流想法。 3.从121页上剪下这些图形分别铺一铺,看看猜对了没有。 明确:除圆不能密铺以外,其余几种图形都可以密铺。 4.用七巧板密铺:你能从七巧板中选出两种不同的图形密铺一个平面吗? 小组合作试一试,展示交流。 三、欣赏与设计 1.很多美丽的图案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图形密铺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用作密铺的基本图形。 2.试一试,用两种不同的图形进行密铺,在书上方格纸上画出你设计的图案,并在全班交流展示。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九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单元教学内容:教科书P8892的内容。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2.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三、单元教学重点: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四、单元教学难点: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五、单元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六、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1.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88、89及练习十六的第1、2题教学目标: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预习要求:1.一个数先乘3,再加5,结果是11。这个数是多少?2.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上面的问题的?它有什么特点?教学过程:一、学习例11.呈现问题。提问:如果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人乙杯,这两杯果汁的数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让学生发现不仅甲杯减少了乙杯增加了,而且甲杯和乙杯正好同样多。回顾操作过程,出示例题中条件部分的完整示意图,提出问题:原来两杯果汁各有多少毫升?2.解决问题。(1)提问:把甲杯中的40毫升果汁倒人乙杯后,两个杯子里的果汁总量有没有变化?一共还是多少毫升?那么现在每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2)小组讨论:知道了现在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怎样求原来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3)在学生提出“再倒回去看一看”时,追问:如果把乙杯中的40毫升果汁再倒回甲杯,两个杯中的果汁数量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4)学生画图后,组织展示、交流,并相机呈现教材提供的第二组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到“再倒回去”后,甲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增加了40毫升;乙杯在200毫升的基础上,减少了40毫升。(5)小结:看来“再倒回去”是个好办法,用这个办法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原来两个杯子里各有多少毫升果汁。3.填表回顾,加深对“倒过来推想”的体验。(I)回想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能按照解题的过程将教材中的表格填写完整吗?要求边填边想表中的每个数据各是怎样推算出来的。(2)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运用了哪些策略?你认为“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后,揭示课题并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学习例21.出示例2,让学生读题后,再要求说说题目的大意。提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意思更清楚地表示出来?2.在学生讨论后,指出:可以按题意摘录条件进行整理。示图、提问:你能根据上图再说说题目的大意吗?要求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你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 3.明确可以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问题后,提出:你能仿照上图的样子,表示出“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吗?学生尝试画出倒推的示意图后,出示下图:要求根据上图写出倒推后每一步的结果,再让学生综合“倒过来推想”的过程列式解答。4.要求学生根据答案和“小明邮票张数”的变化情况顺推过去,看看剩下的是不是52张。5.引导反思:解决上面这个问题时,是怎样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你认为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有什么特点?三、应用巩固出示“练一练”,学生各自读题。提问:你打算运用什么样的策略解决这个问题?“拿出画片的一半还多1张送给小明”是什么意思?你能换种说法表示吗?学生解题后,组织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推想的过程。四、课堂作业:做练习十六的第1、2题。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2.练习十六(1)教学内容:教科书P9092练习十六第38题。教学目标:进一步熟练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进一步培养学生“逆推”的思维意识和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熟练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课学会了什么本领?“倒过来想”解决问题的关健在哪里?二、练习1.练习十六第3题,读题理解题意:你从题中知道什么?整理信息:你能把这些信息整理出来吗?大门(向北走2格)熊猫馆(向西北走1格)百鸟园(向东走4格)猴山(向南走2格)蛇馆寻找策略: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交流2.第4题,读题后独立思考,全班交流小组交流: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那么从学校回到呢?3.第5题,确定方法:你认为应该从左往右考虑呢?还是从右往左考虑?独立完成,交流:在填空时,你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4.第6题,理清题意,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独立完成,流:你用的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注意些什么?5.第7题,看图理解题意,你从第3幅图开始倒过来说一说题意吗?编一道应用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订正。三、作业:第8题及数学作业里相关的习题。3.练习十六(2)教学内容:教科书P92的第9、10题及思考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提高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课件、电子教材、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练习十六第9题。1.看表理解:说说收支情况。2.学生估计第一问,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独立完成第二问,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没有别的方法?二、练习十六第10题。1.游戏:拿出牌来,根据题意玩一玩、想一想。2.同桌玩,你还能根据第10题想出别的玩法吗?三、思考题:读一读,整理题意,再想一想。四、全课总结:“倒过来想”也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决策略,其实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一种策略,遇到问题时,如果你也能倒过来想想或站在他人立场上想想,也许就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了。五、布置作业:数学课堂作业里相关的习题。

    注意事项

    本文(五下,教案,7-9单元.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