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鸵鸟型”官员特征调查.doc

    • 资源ID:52749598       资源大小:5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鸵鸟型”官员特征调查.doc

    “鸵鸟型”官员特征调查2013-08-23 10:20 来源: 人民论坛 作者: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敢想敢干、不畏阻力的“狮子型”干部。但是,现在有很多官员存在鸵鸟心态,在问题矛盾面前,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我们在网上随处可见、在身边随处可闻群众对鸵鸟型官员行为、心态的抱怨和不满。针对这一现象,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开展了“鸵鸟型官员特征调查”活动,了解官员自己对于鸵鸟型官员的特征、形成原因的看法。本次调研的调查人群为中国大陆各级官员,调查自2013年6月1日开始,至6月20日截止,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55份。调查结果表明,鸵鸟型行为主要特征包括“回避问题,不做正面回应”,“不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是编造理由”,“推卸责任,文过饰非”,而产生鸵鸟行为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自身的主观因素。“鸵鸟型”官员特征描述什么样的官员被称为鸵鸟型官员?我们让受访官员选出最能体现鸵鸟型干部特征的三个选项,排在前四位的分别为“彻底掩盖问题”(36.9%);“回避问题,不做正面回应”(29.8%);“遇到问题,不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是编造理由”(22.8%);“善于推卸责任,文过饰非”(21.2%)。这说明,鸵鸟型官员的主要特征是,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在行为上首先选择逃避。 “拒绝尝试新鲜事物,思想行为守旧”(18.8%)以及“不熟悉的,都是假的,不好的”(14.9%)排在后两位,这几个特点可以总结为害怕承担责任,喜欢墨守成规。另外,“等待问题自己消失或自行解决”(12.9%)和“自我感觉良好,从来不觉得自己会有问题”(5.1%)也有一定的代表性,这说明,人们认为鸵鸟型官员显然缺乏应有的问题意识。“鸵鸟型”官员真假难辨然而,不是所有具有上述特征的官员都是鸵鸟型官员,还有一种官员混在其中,可称为假鸵鸟型官员。假鸵鸟型官员是那些“装傻”官员,他们十分清楚矛盾问题的存在和严重程度,但却出于自身利益等原因故意回避。例如,面对网络上的“不良言论”,假鸵鸟型官员会感到害怕,故意回避;而真鸵鸟型官员,则无知者无畏,内心坦然,拒绝倾听也不过是眼不见为净。真正的鸵鸟型官员和装傻的假鸵鸟型官员如何分辨呢?从受访者选出的最能体现鸵鸟型干部特征选项中,我们总结出了真鸵鸟型官员四大典型性特征。有着强大的自信5.1%的受访者选择了“自我感觉良好,从来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其实,这只不过是说明真鸵鸟型官员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他们有着充分的自信,他们从不左顾右盼;“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是他们的标语。对于旁人的嬉笑怒骂,他们一笑了之;实在忍受不了,他们就客串一下舆情分析师,将网络上的各种声音,说成是恶意炒作、水军攻击的结果。是真正的乐观派12.9%的受访者将鸵鸟型官员的特征归结为“相信问题会消失或自行解决”。其实,这只不过是因为真鸵鸟型官员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而已,他们高瞻远瞩,高屋建瓴,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相信各种矛盾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所以在他们的眼中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是“辨证法大师”22.8%的受访者认为鸵鸟型官员最大的缺点在于“遇到问题,不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而是编造各种理由”。真鸵鸟型官员通常都能够以学者的眼光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释问题。更重要的是,鸵鸟型官员都善于运用辩证法,每当你举出社会不好的一面时,他总是能用好的另一面来反驳你,让你不得不连连点头,由衷称赞。四平八稳,理智中庸18.8%的人认为鸵鸟型官员“不相信新鲜事物,思想行为守旧”。为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就必须有创新精神,尝试新方法,接受新观点。然而,在真鸵鸟型官员却在想:学习西方经验?西方经验适合中国国情么?用理论指导实践?理论能带来GDP么?学会跟新媒体打交道?直接删贴、屏蔽不也能搞定?所以,冷静面对变革,以不变应万变才是硬道理。“鸵鸟型”官员的形成原因鸵鸟型官员深谙为官之道。对于鸵鸟型官员形成的原因,50.8%的人认为“官员倾向于将问题隐藏起来,是因大家都这么做,他也就那么做了”,另有49.8%的人认为这些官员是“迫于领导压力”,还有73.1%的人认为“出了问题就会晚节不报,不能安稳退休”,因此,鸵鸟型官员选择难得糊涂到功成身退。可以看到,周围环境造就了鸵鸟型官员。身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若不听领导的话,若不“保持一致”,就会影响前途。他们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若能够将问题高明地掩藏起来,人不知鬼不觉,就可高枕无忧了。鸵鸟型官员内心脆弱。43.5%的人觉得“官员倾向于将出现的问题隐藏起来,是怕问题被别人看到,感到难堪”;36.3%的人指出“官员倾向于将出现的问题隐藏起来,是不想否定自己”。如此看来,鸵鸟型官员大多有一颗玻璃心,自我认知程度太低,面子又太“薄”。以上都是受访者对于其他人的评价。但是,这些受访者自己的鸵鸟心态又有多严重呢?分析加进了人口群体特征的另一部分问卷,我们发现,随着行政级别的增加,学历的增加,工作地区行政级别的提高,官员抵御这些外因和内因影响的能力越强,鸵鸟型官员的几率越低,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鸵鸟心态的严重程度也在增加。“鸵鸟型”官员改变难易程度及建议对于鸵鸟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有69.6%受调查者坦言,逃避问题会增加解决问题的难度;75.5%的受调查者能够意识到,如果一直掩盖的问题暴露出来了,群众就会非常不满; 78.7%的人认为鸵鸟行为会使政府的形象受到损害。显然,官员也明白,问题矛盾搁置得越久、掩盖得越严实,问题就会越严重。而且,随着舆论监督体系的越来越强大,官员的鸵鸟型行为会更容易被发现和曝光。然而,面对如此严峻的后果,鸵鸟型官员要想改变鸵鸟的现状,容易吗?对于“习惯将问题隐藏起来的官员面对问题,难度很大”的观点,两成表示“非常同意”,五成受访者表示“同意”。显然,鸵鸟钻地,非三日之功。这些官员早已练就了掩耳盗铃的习惯,在“洪水猛兽”般的舆情面前处变不惊,在模糊的管理机制中得心应手,岂能因民众的不满就改头换面?值得欣慰的是,有85.9%的受调查者认为,如果有更宽松的环境,官员们还是倾向于积极面对问题的。这就要求我们营造一方改造鸵鸟型官员的乐土。在选拔干部方面,为敢担当、想干事的“狮子型”官员提供广阔的舞台,创造透明的、良性的竞争环境。在培养干部方面,加强党员干部的心理疏导,解决鸵鸟型官员的心理包袱和后顾之忧,让他们勇于正视自己的问题。另外,还要加强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制度的建设,让鸵鸟型官员无处藏身。另外,以上的分析或许说明,改变鸵鸟心态要从基层领导干部抓起。根基不稳大厦将倾,基层领导队伍的鸵鸟心态,更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执笔:人民论坛记者兰颖)

    注意事项

    本文(“鸵鸟型”官员特征调查.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