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溶解度(第一课时) .doc

    • 资源ID:52771989       资源大小:1.27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溶解度(第一课时) .doc

    9.2溶解度(第一课时)知识点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一、概念及影响因素问题一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实验探究】观察实验,思考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现象与结论取三支试管,各装入5mL水,分别加入食盐、硝酸钾、消石灰各1g,振荡、静置,观察溶解情况。  取两支试管,各取5mL水和酒精,分别放入一粒碘晶体,振荡,观察其溶解情况。  往实验1中的硝酸钾试管中再加入2g硝酸钾,充分振荡,观察是否完全溶解?如不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其溶解情况。 实验结论:物质的溶解性与、和有关。问题二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实验探究I】课本P33,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操作 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入5g氯化钠搅拌再加入10ml水,搅拌 现象                      结论 溶解现象与                和               的量有关。【实验探究II】课本P34,温度改变,杯底没溶的硝酸钾固体能否继续溶解? 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溶解现象还与         有关。再加入5g硝酸钾加热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冷却【小结】根据实验探究,阅读课本P3335,形成概念。1.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 ; 等。2.概念:饱和溶液:在       下,向      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       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判断是否饱和的方法: 。不饱和溶液: 溶质        继续溶解的溶液。 结晶:溶质以           的形式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混合物的分离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 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蒸发结晶:如           。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           。【思考】通过实验探究,思考下列问题。1.在饱和溶液中,为什么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吗。即概念中为何强调“这种溶质的饱溶液”? 【知识拓展】分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间的关系。 1.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     。(填“浓”或“稀”) 2.对于不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    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是稀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只有当溶质、溶剂、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例如20 时的NaCl饱和溶液肯定比20 时的NaCl不饱和溶液浓。具体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右图有A、B两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A_AB_B二、相互转化 【讨论】根据实验探究分析,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 )( )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如何转化?9.2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       下,某固体物质在      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         里的溶解度。溶解度实质上是溶质的质量。“四要素”:条件        ;标准      ;状态       ;单位    。2.固体溶解度的涵义:【讨论】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的涵义。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此时硝酸钾溶液中溶质质量     g,溶剂质量    g,溶液质量   g,该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练习:氯化钾在30时的溶解度是37g,则此温度下配制得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三者间的质量比为_。【知识拓展】1.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100g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时的溶解度(用S表示),此时饱和溶液的质量为        。2.通过溶解度(S)可得知: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间的质量关系,即溶质、溶剂和饱和溶液三者的质量比为:       (用S表示)。同时得到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有      、       。练习:在一定温度下,mg水中溶解某物质ng,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此温度下该物质溶解度为       g。二、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阅读】课本P36 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通常把               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         有关。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物理量,通常用具体数字表示。在数轴上表示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温度 20):练习:在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为0.0013g,该物质属于       物质。在20时,30g水中最多能溶解1.5g某物质,该物质属于       物质。知识点三:固体溶解度曲线一、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阅读】课本P36表9-1。查找:20时,NaCl的溶解度     g;60时,KNO3的溶解度     g。【讨论】分析“列表法”表示溶解度的不足之处。 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表9-1是用“列表法”表示溶解度的一种方法。但该表还是不 ,不能表示某物质在任意温度时的溶解度,也不能直观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阅读】课本P37,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叫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      ,横坐标表示     ,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绘制成不同物质随        变化的曲线。2.仔细观察图9-12和图9-13,我们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可以查出某一物质在不同    下的溶解度;    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       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     物质的溶解度受    变化影响的大小。【小结】溶解度曲线的涵义: 三线:“陡升型” :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如KNO3; “缓升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 “下降型”: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四点:曲线上的点:所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该温度下          状态)。两曲线的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数值             。   线上方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该溶液是 且有部分 ;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是 二、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题】认真分析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Q点的含义:                                 。P点的含义:                            。t1时甲、乙、丙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t3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         。t3时,将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或       。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有   物质,无晶体析出有   物质。从甲溶液中获取甲晶体(即提纯甲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从乙溶液中获取乙晶体(即提纯乙晶体)可用             的方法获取晶体。除去甲中的泥沙用       法;分离甲与乙(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在t2时,30g 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写“能”或“不能”)为什么?     。知识点四:气体溶解度一、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在因素【交流讨论】课本P38气体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系呢?1.打开汽水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还与        有关;3.汽水中冒出的气体为CO2,你能用实验方法将其检验出来吗?                  。【归纳小结】气体的溶解度与      、       有关,       越高,溶解度越小;    越大溶解度越大。二、气体溶解度的涵义【阅读】课本P38,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定义:气体在     为101KPa和一定        时,气体溶解在   体积水里达到     状态时的气体      。如: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即:在101KPa和温度为0时,1体积水里                。 五要素:101 kPa、一定温度、1体积水、饱和状态、气体体积。影响因素:温度、压强。三、自我测评1.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20时,在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       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向烧杯里再加入1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       溶液。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        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        溶液。 2.从括号中选取适当的词语,填在下列横线上(蒸发、分解、溶解、过滤、结晶)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蔗糖固体会                  。将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锰分离出来用         方法(注:二氧化锰难溶)。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用           方法。将热的硫酸铜溶液静置并慢慢降温,得到硫酸铜晶体的过程是           过程。 3.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 降低温度;升高温度;加同种溶质;加入该温度下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 A.      B.       C.        D. 4.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 是饱和溶液     B. 是不饱和溶液     C. 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 氯化钠溶解度降低5. 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甲乙0 t1 t2 温度/溶解度/g80 6.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物质。(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7.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 g8.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食盐水和蒸馏水,区别它们的方法有很多,请简要写出你认为可行的两种方法。            ;          。如图,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叙原因:     。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三、自我测评1.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其涵义是:                       。2.在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5.5g。此时氯化钾溶液中溶质质量        g,溶剂质量       g,溶液质量      g,该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20g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gB.在20时,把20gNaCl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C.在20时,把20g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g  D.在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7gNaCl恰好饱和,则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g4.在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10 g,其饱和溶液中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比关系正确的是(    )A.溶液:溶质=11:1   B.溶液:溶剂=11:10 C.溶剂:溶质=11:1   D.溶质:溶剂=1:95.在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有关质量关系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10            B.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21C.溶剂质量:溶液质量=10:21           D.溶液质量:溶质质量=21:106.在20时,硫酸钙的溶解度为0.225g,则该物质属于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7.60时,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12.5克,蒸干得到2.5克固体,则60时该物质溶解度为 (   )A.25克        B.20克         C.20         D.258.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60时将7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A. 120g              B. 110g          C. 105g           D. 100g9.A、B、C、D四个烧杯分别盛有50g水,在相同的温度下,向四个烧杯中依次加入27g、9g、36g、18g的同种物质,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图所示。经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         中盛有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2)保持温度不变,如果将A、B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后,溶液刚好达到饱和,则该物质在50g水中最多能溶解该溶质      g。10.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29.4 33.3 37.2 41.4 45.8 50.4  60.2 65.6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     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1.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溶解废g36353433323130292827(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 (填“甲”或“乙”);(3)80时,配制一定量甲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 (填“有”、 “没有”或“不确定”)。 12.20时,在wg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ng水,该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为( ) A.100(w-n)/ng B.100(w-n)/(w-n)g C.100(w-n)/wg D.100(n-w)/ng1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将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升高温度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两溶液的质量一定相等 B. 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 溶液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溶液14.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水的重要作用。(1)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污染物中氮和磷含量过高会造成水中藻类过度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氮和磷”是指       ;(填字母)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2)自然界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成为比较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不是纯水,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加少量的洗涤剂后,就容易洗洗净,说明洗涤剂具有        作用。(3)20 时,向两只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图1所示的现象。20 时,      (填“甲”或“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右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要使试管中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将10 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到20 (溶剂不蒸发),其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自我测评1.左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Q点的含义是                            。 (2)在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若使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则可采用的方法是      。                   2. 左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 (2)物质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 (3)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若将t1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则溶液变为            ; 若将t1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则溶液变为           。3.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下图所示的现象。(1)20时,       (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2)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3)图3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4.右上图(图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t1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 (填“”、“”或“”);(2)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     (填两种);                     (3)将质量均为Wg的甲、乙两物质分别加入到两支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在t3时所得乙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5.将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石灰水的方法通常有三种方法,分别是:                 ;             ;            。6.右图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对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30时M的溶解度小于N的溶解度BP点表示t时M、N的溶解度相等CM、N都是难溶物质 D阴影处各点对应的溶液(不包含曲线上的点)是M的不饱和溶液,N的饱和溶液 7.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A物质和b克B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B.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溶液为饱和溶液,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D.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为饱和溶液8.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 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 C.80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 D.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丽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g;(2) 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3)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4) 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 (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1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11.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使用降温法可使M从饱和的水溶液中析出C.在50与60之间M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致相等D.在10时,将30g物质M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为130g9.3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点一:溶质质量分数的表示方法及其涵义【思考】判断溶液浓稀的依据是:一定量溶液里,所含 的多少。【阅读】课本P42,溶液组成的最简单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与 之比。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 ÷ = 质量 + 质量。3.计算特点:“知二求一”4.意义:例如:某食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20%,它表示:在100g食盐水中,含20g食盐。则该溶液中的质量关系是:溶质:溶液=    :   ;溶质:溶剂=    :   溶剂:溶液=_  :_   【思考】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物理量单位吗? 它能单独表明溶质的溶解量是多少吗?2.未溶解的溶质能计入“溶质质量”中吗? 未饱和的溶液有没有溶质质量分数?3.使用溶质质量分数是否必须指明温度?4.从1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g溶液来, 取出的溶液或余下的溶液,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 【小结】1.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且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任何条件时,溶液的密度和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3.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知识拓展】白酒中的“度”指的是白酒中_的含量,指的是_分数。例如:章贡酒50度,“50度”含义是_。           知识点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例题1.把10g氯化钠放入40g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例题2.在20时,将40g氯化钠放入100g水中,结果有4g固体剩余,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题3.将40g10%的氯化钠溶液和60g2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例题4.现有5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通过下列方法后,计算改进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原溶液中加入2.5g氯化钠晶体。 向原溶液中加入50g水。 把溶剂蒸发掉25g。 向原溶液中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讨论】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而在实际生产中又往往需要把现有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或减小。试完成下表。100g10%NaCl溶液溶质质量/g溶剂质量/g溶液质量/g溶质质量分数/%增加溶质10g增加溶剂10g蒸发溶剂10g【知识拓展】已知一定温度下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求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例题5: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求该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当在一定温度下,溶液达到饱和时,可用溶解度计算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某温度下,某溶液达到饱和,不管溶液的量有多少,它的溶质质量分数是个定值。根据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定义,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因此溶质的质量即为溶解度(S),溶剂的质量为100克,溶液质量为(100S)克。此时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练习3.: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g,形成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 ( )A.a大于b B. a等于b C. a小于b D.无法判断9.3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课时)知识点三: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思考】溶液稀释问题解题的关键。1.关键:稀释前溶质的质量 稀释后溶质的质量。m浓溶液x浓%=m稀溶液x稀%;2.加水使浓溶液变为稀溶液,溶液质量变 m稀溶液m浓溶液=m加水所以:m浓溶液x浓%= m稀溶液x稀%=(m浓溶液 + m溶剂增加)x稀%例题1: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溶液。要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 若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为x,请列出方程式并计算。若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请列出方程式并计算。练习:1.把200g 20的食盐水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2.把30 g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g。求此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例题2:某工厂化验室配制5000g 20的盐酸,需38的盐酸(密度为1.19 g·cm-3)多少毫升? 解析:1.已知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你能否写出求溶质质量的计算公式。 溶质质量 = × ×溶质的质量分数2.根据上述公式和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原则,列出方程式: 【知识拓展】溶液的浓缩6yZ初中化学学科网站群6yZ初中化学学科网站群例题3:有Ag质量分数为15%的NaNO3溶液,若想将其质量分数变为30%,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掉溶剂的1/2    B.蒸发掉(1/2)Ag溶剂    C.蒸发掉溶剂的15%  D.加入(3/20)Ag NaNO3    E.加入(3/14)Ag NaNO3解析:设蒸发掉的溶剂质量为,据定义公式:                                          设加入溶质的质量为y,据定义公式:                  则正确选项为                 【小结】此类计算常有两种题型:一是已知稀溶液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或向稀溶液中加入溶质的质量,求浓溶液的质量分数;二是已知稀溶液质量分数和要求达到的浓溶液质量分数,求算需要蒸发掉的溶剂或应加溶质的质量。练习:把4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溶液。需要加水(      )A、100g   B、 200g    C、 400g       D、 800g知识点四: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例题1:在实验室如用食盐固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0g。1.所需仪器:主要有 、 、 、 。2.步骤:计算 :需氯化钠 g,水的质量 g,体积为 mL。称量、量取:用 称取氯化钠放入烧杯中,用 量取水。溶解:把量好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 搅拌,使其溶解。贴签:把配好的溶液装入 中,盖好瓶塞并贴好标签,放在试剂柜中。【思考】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 g,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应先做到游码拨零,调平衡;物质放 盘,砝码放 盘,有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 中称量。2.用量筒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 保持水平。如果俯视读数,会引起量取水的体积 ,造成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低”“偏高”“不变”)如果仰视读数,会引起量取水的体积 ,造成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会 ;实验中,若NaCl未经干燥就直接配制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将 。三、自我测评【课堂练习】课本P45.1.4.7.9. 1.在20时,从200g24的饱和KNO3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密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A. B. C. D.2.某温度时,蒸干35g氯化钾溶液,得到10g氯化钾,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将40g20的NaOH溶液与60g40的NaOH溶液相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t时KNO3的溶解度为46g,该温度下50g水中加入25g KNO3晶体,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31.5 B.33.3 C.25 D.465.有40g质量分数为5的CaCl2溶液,若将其质量分数增大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2g CaCl2固体 B.把溶剂蒸发掉一半C.把溶剂蒸发掉20g D.加入4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CaCl2溶液【中考直通车】6.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7.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欲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2倍的方法,最可行的是( )A.将20g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 B.将2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蒸发掉10g水C.在10g10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40硝酸钾溶液 D.将10g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8.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甲乙0 t1 t2 t3 t/丙溶解度/g509.右下图是甲、

    注意事项

    本文(溶解度(第一课时) .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