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选读.doc
第二章 诗经五经之首诗经一、诗经概述六义: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类内容(风:是带有各诸侯国地方色彩的乐歌,分为十五国风;雅:是朝廷正声,分为大雅和小雅;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有的舞曲歌辞);赋(平铺直叙述,相当于今天的排比)、比(就是打比方)、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思想情感,相当于象征手法)则是指诗经所用的创作原则与方法。内容: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表达了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意义: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艺术风格:朴素优美。体例分类: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雅 。即朝廷之乐,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诗经·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三、解詞1、關關:毛傳:“關關,和聲也。”擬聲詞,即雎鳩雌雄求偶時相和的鳴聲。比,興。2、雎鳩:詩集傳:“雎鳩,小鳥,狀類鳧鷖,今江淮間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亂,偶常並游而不相狎。”朱熹集传云:“雎鸠,水鸟也。状类凫鹥,今江淮有之。生有定偶而不相乱,偶常并游而不相狎,故毛传以为挚而有别。3、窈窕:方言:“秦晉之間,美心爲窈,美狀爲窕。”4、君子:1、人君。2、貴族男子。3、有才德的人。論語·學而:“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禮記·曲禮:“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5、參差荇菜:喻容貌德行不等的淑女。6、左右流之:喻君子在精心選擇配偶。7、琴瑟:喻男女和諧。8、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服:思念。9、悠:忧思的样子。 第一篇关雎第二篇葛覃,写女子归宁。 第三篇卷耳,写丈夫远役,妻子思念。 第五篇螽斯,祝贺人多生子女。 第六篇桃夭,贺人新婚。【讨论】本诗主旨 A 、爱情 B 、后妃之德(毛诗序云:“关雎,后妃之德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是以关雎乐得淑女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诗经的艺术特色:1、四言句式2、复沓章法3、双声叠韵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序)泰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而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诗经·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遡洄从之,道阻且跻。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遡洄从之,道阻且右。遡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朦胧意境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的意象表达A 、秋景:凄清朦胧B、意象:渴望而不可及,追求无止尽2)“伊人”形象的象征意义【讨论】 “伊人”何指?A 恋人B 贤人(毛诗、郑笺)C 普遍的生命体验:执着追求精神的形象表达1)比兴手法2)重章叠句3)曲笔【综上】 构成多义性、象征性和朦胧美【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诗蒹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比较关雎和蒹葭。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长干行 李白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注:剧,嬉戏。 床,井上围栏。写作背景:氓是春秋时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涧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李报桃,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卫风·氓表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和怨恨感情,鲜明的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全诗六章,以“我”(女主人公)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二、結構:戀愛婚變決絕1、首章:求婚、許婚(賦)2、次章:相思、成婚(賦)3、三章:勸誡女子勿癡情(比興)4、四章:控訴男子太絕情(比興)5、五章:補敘婚後之苦楚(賦)6、六章:幸福與痛苦的今昔對比(賦比興)注释译文和简析那汉子满脸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 换丝哪儿是真换丝,悄悄儿求我成好事。 那天送你过淇水,送到顿丘才转回。不是我约期又改悔,只怨你不曾请好媒。 我求你别生我的气,重订了秋天好日期。 到时候城上来等待,盼望你回到关门来。 左盼右盼不见你的影,不由得泪珠滚过腮。 一等再等到底见你来,眼泪不干就把笑口开。 只为你求神问过卦,卦词儿偏偏还不坏。 我让你打发车儿来,把我的嫁妆一起带。 追叙恋爱生活。姑娘既痴情,又温柔,充满幸福的憧憬。桑树叶儿不曾落,又绿又嫩真新鲜。 斑鸠儿啊,见着桑椹千万别嘴馋! 姑娘们啊,见着男人不要和他缠! 男人们沉溺于爱情,说甩马上甩; 女人们沉溺于爱情,摆也摆不开。 总说自己的生活教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使用了“兴”的手法 。桑树叶儿离了枝,干黄憔悴真可怜。 打我嫁到你家去,三年挨穷没怨言。 一条淇水莽洋洋的水,车儿过河湿了半截帷。 做媳妇的哪有半点错,男子汉儿口是心又非。 十个男子九个行不正,朝三暮四哪儿有个准。 概说自己的不平遭遇。“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使用了“兴”的手法。三年媳妇说短也不短,一家活儿一个人来担。 起早睡迟辛苦千千万,朝朝日日数也数不完。 一家生活渐渐兜得转,把我折腾越来越凶残。 亲弟亲哥哪晓我的事,见我回家偏是笑得欢。 前思后想泪向肚里咽,自个儿伤心不用谁来怜。 细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痛苦。3-5章追叙婚后的不幸生活。其中的3、4两章采用了“兴”的手法,与后文诗意相连,含有隐喻。当初说过和你过到老,这样到老那才真够冤,淇水虽宽总有它的岸,漯河虽阔也有它的边。 记得当年我小他也小,说说笑笑哪儿有愁烦。 当年你许愿多诚恳,从未想过你会违反。 你违背这誓言想都不想,只好跟你了结了吧! 写她决心与他决裂,表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衬男子的反复无常。棄婦遭棄的原因1、士之變心說:“士貳其行”,“二三其德”2、社會道德說:“兄弟不知,咥其笑矣”3、社會制度說:从“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到“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貧富變化引發婚姻危機)4、年老色衰說:“三歲爲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勤劳、温柔、坚强,对爱情与幸福有热烈追求,最终无辜、无奈被损害、被遗弃的妇女形象。诗中女主人公无可告示、无处申诉的哀苦、难言的悔恨和决绝的心志,令人深为感动。诗题分析1、刺时说刺淫佚氓,刺时也。宣公之时,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遂相奔诱。华落色衰,复相背弃。或乃困而自悔,丧其配偶,故序其事以风焉。美反正,刺淫佚也。(唐·孔颖达毛诗正义)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宋·朱熹诗集传)2、弃妇说氓,为弃妇作也。女殆痴于情焉者耳。故其自叹,则以桑之荣落喻色之盛衰,以见氓之所重在色不在情。已又未免为情所累,以至一误再误,至于不可说。转欲援情以自戒,则其情愈可矜已。李白诗云:“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日好!”况所事者又蚩蚩氓乎!此女始终总为情误,固非私奔失节者比。(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n)。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1、美=善 伍举:“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2、孔子:A 、以善为前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 B、 美与善区别开来,“尽善”才是根本。“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1、质朴首先,我们来看诗经爱情诗质朴的特征。如木瓜一诗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之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2、直率和热烈诗经爱情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直率的表现方法,如召南中的 有梅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有梅,顷筐 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3、大胆 与直率、热烈相联系, 诗经,或者严格说来,十五国风爱情诗的重要特征是大胆。大胆是和勇气联系在一起的,它的根本基调是真情。如鄘风中的柏舟 柏舟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髡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4、真情基调和自然而然真情,是诗经爱情诗的主基调,贯穿于十五国风爱情诗的篇篇什什,所以才显现出质朴、直率、热烈、大胆等四个基本特征。不仅如此,真情还贯穿于诗经所有的爱情诗题材中。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诗经周南方玉润诗经原始: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若断若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诗经 邶风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译文:美丽姑娘真可爱她约我到城头来。故意躲藏逗人找,惹我挠头又徘徊。美丽姑娘真好看,送我一只小彤管。彤管红红闪亮光,让人越看越喜欢。牧场归来送我荑,荑草美得真出奇。不是荑草真的美,美人送我含爱意。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音诉,灌木),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音税,佩巾)。兮,无使尨(长毛狗)也吠。麇:獐子一头死鹿在荒野,白茅缕缕将它包。有位少女春心荡,小伙追着来调笑。林中丛生小树木,荒野有只小死鹿。白茅捆扎献给谁?有位少女颜如玉。“慢慢来啊少慌张!不要动我围裙响!别惹狗儿叫汪汪!”自读篇目鸡鸣女曰鸡鸣采薇子衿无衣黍离七月君子于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