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专题测试.docx
3.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专题测试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近期伊朗将首批国产的核燃料棒加载到了核反应堆,引起中东局势动荡不安。U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关于U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235B中子数为92C电子数为143D质量数为235 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WV原子半径/nm0.0900.1180.0750.0730.102主要化合价+2+3+5、+3、-3-2+6、-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Z、W位于同周期,Y与V位于同周期B与的核外电子数相等CY与W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Z的氢化物可与V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A族金属单质的密度、熔沸点均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递增B、金属锂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2C、金属的还原性:LiNaKRbD、氢化物的稳定性: HF HCl HBr HI4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H2S和NH3均是价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BHS-和HCl均是含有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C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D1 mol D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5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O、S、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B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6X、Y、Z是三种短周期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单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X)、n(Y)、n(Z),它们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体积(标准状况下)为V(H2)X、V(H2)Y、V(H2)Z,且n(X)n(Y)n(Z),2V(H2)XV(H2)YV(H2)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一定处于同一周期BX可能是镁CY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D工业上冶炼X、Y、Z通常是用热还原法制得二、填空题(题型注释)7(10分)W、X、Y、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下表列出它们的性质和原子结构: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W原子电子层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X核外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与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相等Y元素的原子半径在该周期中最大(除稀有气体外)Z原子核外p能级上的电子总数比s能级上的电子总数多2来源:Zxxk.Com(1)元素符号:X_,Z_。(2)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3)X元素原子的核外有 种不同形状的电子云。(4)Y元素的单质在W和X形成的化合物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8A、B、C、D、E都为短周期元素,A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B的1价阳离子和C的1价阴离子都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在C的下一周期,可与B形成BD型离子化合物;E和C为同一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_族。(2)画出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3)与E的氢化物分子所含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是_(举一例、填化学式),离子是_(举一例、填电子式)。(4)A与C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的类型是_。(5)D的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9现有AE五种元素,其中C、D、E三种是短周期元素。A、B的单质均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A的两种黑色氧化物(其中一种有磁性)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60,B的相对原子质量比A大8。C是金属元素,其原子的M层有一个未成对的p电子;D元素的主族序数是其所在周期序数的3倍;E的某种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1)请写出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写出C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D和E按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填“极性键”、“非极性键”或“极性键和非极性键”)。(2)写出C单质与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在高温条件下,将D、E组成的气态化合物与A 的粉末充分反应,生成8g E的单质和相应的固态化合物时,放出a kJ 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A的某种氯化物溶液呈黄色,它与B的单质的反应工业上常用于腐蚀电路板,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 10A、B、C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原子的质子数。B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1)A、B、C三种元素的名称分别为_、_、_。(2)B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周期,第_族。(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C的单质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写出A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三、实验题(题型注释)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完成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实验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夹持装置已略去)。A、B、C三个胶头滴管分别是氯酸钾溶液、NaBr溶液、淀粉KI溶液。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氯酸钾溶液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2)乙同学具体操作如下:先挤压胶体滴管A,使少量溶液滴入烧瓶内,可观察到 ;挤压体滴管B,使稍过量溶液滴入烧瓶内,充分反应。写出该操作中主要离子方程式为 。再挤压体滴管C,使少量溶液滴入烧瓶内,可观到 ;(3)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图2中,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甲同学实验中选用的物质名称为:A_,B_,C_;C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写出乙同学的实验中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A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B处的实验现象为 _。13(10分)镁和钙是第A族元素。(1)镁和钙都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镁反应缓慢,钙则反应较快。请推测同主族的铍和钡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2)钙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缓慢的反应,所以要把钙保存在密封的容器内。你认为钡应如何保存?四、计算题(题型注释)14(9分)用下列数据求氧原子的电子亲和能Mg(s)Mg(g) H1=141 kJ·mol-1Mg(g)Mg2+(g) H2=2 201 kJ·mol-1O2O(g) H3=247 kJ·mol-1Mg2+(g)+O2-(g)MgO(s) H4=-3 916 kJ·mol-1Mg(s)+O2(g)MgO(s) H5=-602 kJ·mol-115(7分)(1)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A和B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分别为m、n。如果A和B同在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如果A和B同在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_。(2) A、B两元素同周期,A位于A族,B位于A族,A的原子序数为x,B的原子序数为y,则y-x=_或_或_。166g某单质X能从盐酸中置换出0.3g H2,同时生成XCl2;另一种元素Y,它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3,在Y的氢化物中,Y的质量分数为94.1%。(1)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 ;Y 。(2)写出Y的另一种常见氧化物与足量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 13分)下面的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字母对应不同的元素。AMQREDGJ请回答下列问题:(1)G和J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贮氢材料,其晶体结构与氯化铯相同。该合金中每个G原子周围与其最近且等距的J原子有 个。该晶体属于 晶体 A .离子晶体 B . 原子晶体 C . 分子晶体 D. 金属晶体(2)M3R2是一种直线型分子R=M=M=M=R,该分子是一种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3)请写出D-的电子排布式: 。(4)M2A2也是直线型分子,1个分子中含有 个键。(5)化合物E2D6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了八电子稳定结构,请画出其结构式。(用元素符号表示)五、简答题(题型注释)18(16分)已知A、B、C、D、E、F、G和H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C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E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F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G、H分别是周期表中118纵列中的第10、12纵列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D元素在周期表位置是 ,G的核外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2)E与A形成的化合物比F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3)B、C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其原因是 。(4)BD32离子中B原子采取 杂化,任写一种与BD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电子式 。(5)元素H的一种硫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硫化物的化学式是 。元素H的氢氧化物可溶于氨水中,生成和铜氨配离子相同配位数的离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9已知元素A、B、C、D、E、F均属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的一半,C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C显正化合价;E的M层电子数是N层电子数的4倍,F的内部各能层均排满,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请回答下列问题。(1)C原子基态时电子排布式为 。(2)B、C两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试解释其原因: 。(3)任写一种与AB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4)B与C形成的四原子阴离子的立体构型为 ,其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5)F(OH)2难溶于水,易溶于氨水,写出其溶于氨水的离子方程式 。(6)D和E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其化学式为 ;EDE= ;E的配位数是 ;已知晶体的密度为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晶胞边长a= cm。(用、NA的计算式表示)六、推断题(题型注释)20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已知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阳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是nSn npn+2,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试回答:(1)写出W元素的元素符号和该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式:_ _(2)写出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图: _ _ (3)X单质和Z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E,则E的电子式是: 。E可以进行喷泉实验的主要原因是: 。(4)仅由X、Z、W三种元素组成的某种盐是一种速效肥料,但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 _ (5)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按X、Y、Z、W的顺序)为(写名称) ,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足量NaOH热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_ 参考答案1D【解析】U z = 92 A = 235 N = 143,ABC错误。2B【解析】短周期中,化合价有+6、2价的元素必为S元素,即V为S元素;W为O元素;X为Be元素;Y为AL元素;Z为N元素;所以A正确,X、Z、W位于同周期,第二周期;Y与V位于同周期,第三周期;B错,AL3+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S2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C正确,Y与W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典型的两性氧化物;D正确,Z的氢化物为NH3,V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溶液为H2SO4;反应后生成硫酸铵;3D【解析】试题分析:第A族金属单质的密度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递增,但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A不正确;金属锂在氧气中燃烧生成Li2O,得不到Li2O2,B不正确;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金属的还原性:LiNaKRb,C不正确;非金属性越强,则氢化物的温度下越强,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HBrHI,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点评: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熟悉了解程度,以及灵活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元素周期律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4C【解析】试题分析:H2S中H、S元素形成的极性键,但结构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NH3中含有极性键,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也属于极性分子,故A正确;HS-和HCl都只含一个极性键,都具有18个电子,故B正确;CH2C12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是极性分子,故C错误;1 mol 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分别为10 NA,故D正确;故选。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极性和物质的结构。5A【解析】试题分析: B同一主族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HF、HCl、H2S、PH3的稳定性依次减弱;D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减弱。考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6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题意知等物质的量的X、Y、Z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2V(H2)XV(H2)YV(H2)Z,可知三者的化合价也存在这样关系,则其化合价存在两种可能性,一是X、Y、Z均为1价,不符合三者是短周期金属元素的条件:二是X为2价,Y为1价,Z为3价,则X可能为Be或Mg,要注意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X只能是Be,Y为Na、Z为Al。7(1)X:O ,Z:Si(2)1S22S22P63S1(3)2(4)2Na2H2O = 2Na+2OHH2 【解析】8(6分)(1)第三周期第IA族(2)(3)H2O或CH4 (4)共价键 (5)Cl22OH ClOClH2O【解析】试题分析:A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则A是氢元素。B的1价阳离子和C的1价阴离子都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所以B是Na,C是F。D在C的下一周期,可与B形成BD型离子化合物,因此D是氯元素;E和C为同一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则C一定是氮元素。(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IA族。(2)氯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7,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3)氮元素的氢化物是NH3,含有10个电子,则与氨气分子所含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是H2O或CH4或Ne;而离子有OH、F、O2、Na、Mg2和Al3等。(4)氢元素和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氢,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5)氯气能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2OH ClOClH2O。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第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以及常见化学用语的书写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应试能力。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9(1) 第4周期 第VIII 族 1s22s22p 63s23p1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2) 3Fe(s) + 4 H2O(g)= Fe3O4 (s)+ 4H2(g) ;H= - a kJ/mol 2Fe3+ + SO2 + 2H2O = 2Fe2+ + SO42-+ 4H+ 【解析】10(1)氮硫氟(2)三A(3)F2H2=2HF(4)2NH3H2SO4=(NH4)2SO4【解析】依题意,A、B、C为短周期元素,从A、B、C的相对位置看,A、C只能处在第二周期,而B处在第三周期。设A的原子序数为x1,则C为x1,B为x8,则有(x1)x1x8,x8,所以A、B、C的原子序数分别为7、16、9,对应的元素分别为N、S、F。11(每空2分)(1)2H+ +CaCO3 =Ca2+ + CO2 + H2O SiO32- + CO2 + H2O =H2SiO3 +CO32-(2)烧瓶中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Cl2 + 2Br- =2Cl- +Br2溶液颜色由黄变蓝(3)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解析】试题分析:设计了如图1装置完成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较强的非金属对应最高价含氧酸是能产生气体的,故是碳酸;同主族较弱的非金属对应最高价含氧酸是H2SiO3。根据信息:“常温下浓盐酸与氯酸钾溶液能反应生成氯气”先挤压胶体滴管A,使少量KClO3溶液滴入烧瓶内,产生黄绿色气体Cl2;挤压体滴管B中的NaBr溶液,其与Cl2发生Cl2+ 2Br-=2Cl-+Br2;再挤压体滴管C,使少量淀粉KI溶液滴入烧瓶内,I-与Br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遇淀粉变蓝色。考点: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实验。12稀硝酸碳酸钙或碳酸钡或碳酸钠 硅酸钠或硅酸钾溶液 SiO32-CO2H2O=H2SiO3CO32-(2)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5Cl2 + 8H2O Cl2+2Br-=Br2+2Cl- 试纸变蓝【解析】试题分析: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即强酸制弱酸,所以ABC分别为稀硝酸、碳酸钙或碳酸钡或碳酸钠、硅酸钠溶液或硅酸钾溶液,C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CO22H2O=H2SiO32HCO;(3)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强氧化剂生成弱氧化剂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置换较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乙同学的实验中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5Cl2 + 8H2O B处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Br2+2Cl- ,B处由于生成了碘单质,所以现象为试纸变蓝。考点:元素周期律点评:本题以实验的形式探究元素周期律,是高考考查的热点,本题从两个方面出发,探究了相关物质的递变性,具有一定的难度,该题是一道不错的实验题。13(1)Be与水几乎不反应。Ba与水反应十分剧烈。(2)Ba需保存在密闭容器里,最好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解析】同主族元素,由上到下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Be位于Mg的上方,金属性BeMg,推测其与水几乎不反应,这一点,也可由Be与Al对角()相邻,性质相近,而Al与水几乎不反应得到验证;金属性:BaMg,与K对角()相邻,性质相近,故与水反应应该十分剧烈;金属性:CaBa,Ca已需要保存在密闭容器里,则Ba更需要密闭保存。14氧的电子亲和能为:E=-H6=-725 kJ·mol-1【解析】根据题给数据设计玻恩哈伯循环有盖斯定律得H5=H1+H2+H3+H4+H6H6=H5-H1-H2-H3-H4=-602 kJ·mol-1-141 kJ·mol-1-2 201 kJ·mol-1-247 kJ·mol-1-3 916 kJ·mol-1=725 kJ·mol-115(1)x-n x+m x-m x+n(2)y-x=1或11或25。【解析】16(6分)(1)X Ca ;Y S (2)SO2+Ca(OH)2CaSO3+H2O【解析】试题分析:(1)6g某单质X能从盐酸中置换出0.3g H2,同时生成XCl2这说明6gX在反应中失去又因为X的化合价是2价,失去2个电子所以X的物质的量是0.15mol则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所以X是Ca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YO3则Y的最高价是6价,则最低价是2价所以根据在Y的氢化物中,Y的质量分数为94.1%可知Y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即Y是S元素。(2)SO2是酸性氧化物,和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O2+Ca(OH)2CaSO3+H2O。考点:考查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以及方程式的书写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该题的关键是利用好元素周期律,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17(1)8 D (2)非极性 (3)1s22s22p63s23p6 (4)3 (5)【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是位置可知:A是H;M是C;Q是N;R是O;E是Al;D是Cl;G是Ti;J是Fe。(1)Ti和Fe形成的合金是一种贮氢材料,其晶体结构与氯化铯相同。因为在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s+离子周围与其距离相等且最近的Cl-有8个。使用该合金中每个G原子周围与其最近且等距的J原子有8个。该晶体是合金,属于金属晶体。选项为D。(2)C3O2是一种直线型分子O=C=C=C=O,。由于该分子的空间排列是对称的。所以该分子是一种非极性分子。(3)在Cl-的核外有18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4)C2H2也是直线型分子,1个分子中含有3个键。(5)在化合物Al2Cl6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了八电子稳定结构,其结构式是。考点:考查元素的推断、物质的离子、分子、及晶体的结构的知识。18(1)第二周期,第VIA族(2分),3d84s2(2分)。(2)高(1分),HF分子间存在氢键(1分)。(3)N(1分),N原子的p轨道是半充满状态(1分)。:(4)sp2(2分), N N(2分)。(5)ZnS(2分)。 Zn(OH)24NH3= Zn (NH3)422OH(2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知,A、B、C、D、E、F、G和H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氢元素;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则B为碳元素;C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则C为氮元素;E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E为氟元素;又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D为氧元素;F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则F为氯元素;G、H分别是周期表中118纵列中的第10、12纵列元素,则G为镍元素,H为锌元素。(1)D为氧元素,在周期表位置是第二周期,第VIA族;,G为28号元素镍元素,核外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4s2;(2)HF比HCl的沸点高,其原因是HF分子间存在氢键;(3)C、N原子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N,其原因是N原子的p轨道是半充满状态,较稳定;(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CO32离子中C原子采取sp2杂化,根据等电子体的概念判断,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为N2,电子式见答案。(5)根据锌的硫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利用切割法判断,该硫化物的化学式是ZnS。元素锌的氢氧化物可溶于氨水中,生成和铜氨配离子相同配位数的离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H)24NH3= Zn (NH3)422OH。考点: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元素推断、核外电子排布式、氢键、电离能、杂化轨道的判断、配合物知识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9(1)1s22s22p4;(2)NO;氮原子核外2p亚层处于半充满的较稳定结构,不易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比氧原子大;(3)C22- 或O22+;(4)平面三角形,sp2;(5)Cu(OH)2+4NH3·H2O = Cu(NH3)42+ + 2OH- + 4H2O或Cu(OH)2+4NH3 = Cu(NH3)42+ + 2OH-;(6)CaF2 109°28 8 【解析】试题分析:元素A、B、C、D、E、F均属前四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p能级电子数是s能级电子数的一半,P能级上有2个电子,则A是C元素;C的基态原子2p轨道有2个未成对电子,则C为C或O元素,原子序数小于B,C为O元素;B的原子序数大于A而小于C,所以B是N元素;C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C显正化合价,则D的非金属性大于C,所以D是F元素;E的M层电子数是N层电子数的4倍且原子序数大于F元素,E原子序数小于29,所以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N层为2,M层电子数是8,则该元素是Ca元素,F的内部各能级层均排满,且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F是Cu元素。(1)C是O元素,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2)B是N元素,C是O元素,原子轨道中如果电子处于全满、全空、半满时原子最稳定,氮原子核外2p亚层处于半充满的较稳定结构,不易失去电子,故第一电离能比氧原子大;(3)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与CN-离子互为等电子体的有CO或C22-或O22+;(4)B与C形成的四原子阴离子为硝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中价层电子对个数=3+(5+13×2)=3,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N原子采用sp2杂化;(6)该晶胞中F原子个数=8,钙原子个数=8×+6×=4,所以钙原子和氟原子个数之比=4:8=1:2,则其化学式为:CaF2,钙原子的配位数是8,晶胞边长=cm=cm。考点: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的计算、等电子体的判断、第一电离能大小的判断等知识点。20(1)O,1s22s22p4(2) 1s22s22p3(3)NH3 的电子式为;因为NH3极易溶于水;(4)NH4 + H2O NH3.H2O + H+(5)碳酸氢铵; NH+4 + HCO-3 + 2OH CO2-3 + NH3 + 2H2O(注明加热条件)【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推断:X为氢;Y为碳; Z为氮 ; W为氧;(1)中,W元素的元素符号和该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式为O,1s22s22p4;(2)中,Z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原子基态的电子排布图:,1s22s22p3;(3)E为NH3 ,NH3 的电子式为NH3可以进行喷泉实验的主要原因是因为NH3极易溶于水;(4)由X、Z、W三种元素组成的盐为NH4NO3,长期施用会使土壤酸化是因为NH4 发生了水解,即NH4 + H2O NH3.H2O + H+;(5)中,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3的化合物为碳酸氢铵,碳酸氢铵与NaOH热浓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 + HCO3+ 2OH CO32 + NH3 + 2H2O考点:元素的性质点评:该题综合考查了部分常见元素的相关性质以及部分有这些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是本题总体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