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答案).doc

    • 资源ID:52774221       资源大小:72.50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答案).doc

    2013年秋期成人教育(专科)美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12月修订第一部份 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对美学与美育相关概念的能力,同时还考察运用美学与美育的理论知识对相关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理解和运用相结合。2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试为开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3适用范围、教材本课程期末复习指导适用范围是成人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考试命题依据的教材是王一川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学与美育(2007年第1版)。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美学原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3个角度来要求。主要考核学生对美学与美育的基本理论、相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美学与美育理论知识对相关概念、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6考题类型及比重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填空题(32%);选择题(15%);名词解释题(20%);简答题(18%);论述题(15%)。第二部份 期末复习指导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一、重点名词本质论美学 语言论美学 美学二、重点掌握1美学的性质和对象2美学的研究中心、范围和基本理论构架,了解美学学科的基本问题。三、一般掌握1美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2美学与其他文化现象的复杂关系。第二章 美及其形态一、重点名词美的符号性 美的无功利性 技术美 荒诞 典雅二、重点掌握1历史上有关美的本质的各种观念2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技美的特征和含义。3美的基本形态的特征和含义。三、一般掌握1不同存在领域的美的特征、内涵。2理解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和人的创造性活动的关系3西方美学中几个基本美学范畴、中国古典美学中几个重要范畴、以及现代美学中几个范畴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第三章 美感一、重点名词审美直觉 审美通感 艺术物化 审美认同二、重点掌握1美感的发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2美感的心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三、一般掌握1美感的含义2美感的历史发生与个体发生。3把握美感的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 什么是美育一、重点名词“净化”说 美育 智育 审美能力 “现代性工程”二、重点掌握1美育的含义和功能2美育在人的生成中的功能3美育的现代转型、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三、一般掌握1美育在人的生成中的地位及其社会文化功能。2美育的基本层面和方法。第五章 形式美与美育一、重点名词形式美 多样统一 黄金分割 西方的和谐二、重点掌握1形式美的要素与形态。2形式美的规律。三、一般掌握1形式美的含义,形式美的普遍基础,形式美的要素和规律2理解形式美产生和演变的规律,认识人类实践在形式美产生和演变中的作用。第六章 艺术美与美育一、重点名词艺术符号 二度创作 含混 蒙太奇二、重点掌握1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美育功能。2各门类艺术界限的相对性。三、一般掌握1艺术分类的多种标准。2认识各门类艺术的审美特性、功能及实施美育的途径。第七章 审美文化形态与美育 一、重点名词“泛审美” 高雅文化 民间文化 大众文化二、重点掌握1高雅文化、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特征与美育功能2中国古典性文化、中国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特征与美育功能。三、一般掌握1审美文化形态的划分标准。2中国古典性文化、中国现代性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关概念。第八章 青少年发展与美育一、重点名词情绪发展 自我认同 想象力 情操二、重点掌握1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与青少年美育的目标2青少年发展的特征与青少年美育的原则。三、一般掌握1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2青少年美育的目标第九章 教师角色与美育一、重点名词教学艺术 教学活动 审美修养二、重点掌握1教学艺术的含义与构成2教师角色的美育功能。三、一般掌握1教学艺术概念的内涵和教学活动的美学因素。2教学过程的美育特点,教学活动的美育功能。第三部分 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 鲍姆嘉通 在1750年出版的专著美学 中首次提出“美学”这一名称,这被认为是美学学科产生的标志。2俄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依据唯物主义哲提出了“美是生活”这一著名的美学命题。3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4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 ”的著名命题,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5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它的代表性人物是 康德、席勒、黑格尔。6在中国现代的美学家中, 李泽厚 认为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7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美学观的是英国艺术批评家 克莱夫贝尔 。8 王维国 从20世纪初年起关注“美学”问题,借鉴西方自学观念和术语陆续撰写一系列美学与美育论文,由此被视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创始人。9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了“艺术意境(意境或境界也对) ”、“节奏”等重要概念,产生了重要而广泛的影响。10清末明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接受了德国唯意志论思想家 叔本华 的“审美静观说”,发挥了审美无功利观念。11在 古代社会 一书里面,(美国)摩尔根(LHMorgan)依照物质生产方式中技术发展的程度,将人类历史划分为 蒙昧时代 、野蛮时代 和文明时代。12我国在上世纪 50 年代出现过短暂而热烈的“美学讨论”,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形成了客观论、主观论、主客观统一论和社论等多种不同学说及其争鸣场面。13美的四个基本特征是符号性、 无功利 、形象性和 感染性 。14美的形式是具体审美对象的感性形态,是同美的内容直接相联系的;而形式美则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 共 同的美 。15“泛审美”指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审美趋向生活化、 实用化 、 通俗化 、和 商业化 ,变成了人们生活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16美感不是心灵所固有的,也非天然的禀赋,更不是神赐的迷狂,美感来源于 人类符号实践 。17美感是多种心理的协同运动而形成的一种 自由感 ,在本质上是对 人的创造能力 的肯定。18形式美的产生,离不开人类在符号实践中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对 的审美感受力的培养。19审美意味的情感性,是指 声音 作为富有审美意味的符号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20审美统觉又称“联觉”或“ 审美通感 ”,是感官互相挪移、感受互相渗透的心理现象。21人的美主要从个体形象、社会关系、 社会文化 的层面上表现出来。22社会美直接地现实地表现了人的 本质力量 。23审美想象可分为 感知现象 、 再现现象 、创造想象。24纯审美是指在审美和艺术活动中体现出的注重 纯粹的意向。25美的形象性是指美通过 符号形式 创造具体可感画面的特性。26形式美的产生与人类符号实践及在符号实践中培养出来的 形式感 密切相关。27交流性是指艺术符号是传达的 媒介 ,它使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思想情感得以交流。28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 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29要完整地界定艺术,必须把作品、读者、作者、 创造 和 文化语境 这几个要素联系起来考虑。30清代著名学者 .姚鼐 对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作了经典论述。31所谓含蓄蕴藉性,是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语言符号实践,其语言组织内部包含着丰富的 意义生成 可能性。32古典性文化的审美特点:第一, 空灵 ;第二, 流转有韵 ;第三, 蕴藉 。33抽象的几何形是 伊斯兰 文化的形式美选择之一。34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属于 艺术。35 席勒 在美育书简一书中第一次从人性的完善角度论述美育,将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36历史上不同的美育观念都是围绕着对人、尤其是对“ 理想人 ”的看法展开的。37所谓美育,是利用 审美形象 的感染作用来塑造人的知、情、意等各种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主要特点在于 趣味性 、 感染性 、 多样性 。38梁启超主张以美育的方式启蒙,从而提出了“ 趣味教育 ”的主张。39 席勒 的 美育书简 首次提出了审美教育这一概念,这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审美教育理论的专著。40个体发展是指人的一生中所发生的有系统的综合变化过程。它包括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和 情绪发展 。41以 孔子 为代表的儒家美育观对后来的美学理论影响最大。其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 孔子 ”。42青少年审美活动的情感性特征表现为情感的 强烈性 、复杂性、浪漫性。43在艺术教育中,一切具体手段和方法都应该围绕青少年 能力发展这个核心。44开展青少年美育的原则是以 活动 为中心、激发与传授相结合、个性化原则、 注重交流的原则 。45教学活动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的特点是 目标性 、 系统性 、 连续性 、迁移性。46教学艺术包括 教学设计 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471994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条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 专业人员 ,承担 教书育人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 的使命。教师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48教师的教学艺术融汇着自身的 、人格特征和 。二、单项选择题1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 A )提出的。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2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美是主观的是( B )。A康德 B狄德罗 C柏拉图 D黑格尔3美国哲学家布洛克把( D )作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提出来,并从语言学角度作出论证。A直觉 B通感 c审美移惰 D审美态度4直观具象性,是指( D )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A综合艺术 B语言艺术 C表演艺术 D造型艺术5提出“自下而上”美学研究方法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C )。A席勒 B叔本华 C费希纳 D狄尔泰6谈美、文艺心理学和诗论的作者是中国现代美学家( B )。A王国维 B朱光潜 C宗白华 D蔡仪7具有“瞬间永恒性”特性的艺术是( D )。A综合艺术 B语言艺术C表演艺术 D造型艺术8在中国美学史上,具体地论述“艺术意境”、“节奏”等概念的现代美学家是( C )。A梁启超 B王国维C宗白华 D朱光潜9在中国( B )时代,自然事物真正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人的视野。A先秦 B魏晋南北朝 C唐朝 D宋朝10关于悲剧的本质,黑格尔的观点是( B )。A悲剧是通过英雄或普通人的悲惨遭遇来显示命运的力量。B悲剧是两种对立理想的冲突和最终和解,显示“永恒理性的胜利”。C人生在世就是痛苦,只有泯灭欲望,才能于苦海脱身。D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1中国晋宋时代著名画家( C )提出了“畅神说”。A王维 B刘勰 C宗炳 D钟嵘12作为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而具有重要审美价值的是( B )。A.点 B.线 C.面 D.体13经典性和代表性属于何种审美文化形态的文化产品特性( D )。A.古典性文化 B.现代性文化 C.外来文化 D.高雅文化14现代派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 A )。A.表现 B.再现 C.写实 D.和谐15哥特式教堂所体现的西方文化的形式美选择是( C )。A.均衡 B.线 C.比例 D.几何形16虚拟性表演是下列哪种综合艺术的基本特征( A ) A戏曲 B戏剧C电视 D电影17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是( C )的基本特征之一。A戏剧 B戏曲 C电影 D电视18诗歌的基本特征是( A )。A.凝练性 跳跃性 音乐性 B. 凝练性 节奏性 音乐性 C.抒情性 节奏性 音乐性 D. 抒情性 凝练性 节奏性19提出“自我认同”说的是( B )。A.卢格 B.埃里克森 C.怀特 D.皮亚杰20提出“趣味教育”的是( B )。A王国维 B梁启超 C鲁迅 D蔡元培21二十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A )方面A人的启蒙和解放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23在中国,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是( B )。A胡适 B蔡元培 C梁启超 D鲁迅24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性特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B )。A.直观性 抽象性 纯真性 B. 直观性 创造性 纯真性C.创造性 直观性 抽象性 D. 直观性 抽象性 情感性2520世纪中国美育的历史使命体现在( A )。 A人的启蒙和解放 B.建立美育学科C社会整合与文化认同 D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三、名词解释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语言论美学 : 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美的符号性: 美的符号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具有物质化形态的特性。这种特性具体表现在三方面:美以符号形式向人类传达其内在意义;人类通过符号表达人生的美;人类还通过符号构建一个相互沟通的美的世界。 美的无功利性: 美的无功利性是美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美的事物与人直接的实际利益考虑相脱离的特性。这种特性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主体对客体不做实际的功利评价。荒诞: 荒诞是西方观代审美范畴之一,指呈现在极其不和谐的形式中并引起人的复杂感受的现代基本情绪。表现荒诞是为了征服荒诞。 审美直觉: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是主体对事物感性形式的直接的整体的和动情的关照审美通感: 又称“审美联觉”、“审美统觉”,它是审美感知的一种特殊现象,是由审美对象的特殊性引发的审美主体不同感觉之间的渗透、沟通、转换,是人的不同感官的互相融合、交错感应艺术物化 “净化”说: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可以象宗教一样使人一开始就卷入迷狂状态,随后就安静下来,仿佛受到治疗和净化这就是净化说美育: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审美能力: 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活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 艺术符号 审美文化形态 : 审美文化在实际生活中是千姿百态的,因些审美文化形态是指审美文化具体存在的状态。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的之一,是以人工符号(音乐)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去创造富于情感的话的形象的艺术,主要有音乐和舞蹈。黄金分割: 黄金分割是线段被分割的一种比例,即短:长长:(短+长),比例值为1:1618(大致为2:3,或3:5,5:8)。黄金分割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又于1854年得到德国数学家蔡辛的几何学证明。西方人普遍认为“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是最美的比例。黄金分割具有普遍性,是一种在艺术和生活中经常被采用的比例关系。喜剧: 是西方美学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喜剧是呈现那种荒谬背理的人物及其行动,使人们认清他们的行动是无根据的,通过笑直接否定他们的合理性。 高雅文化四、简答题1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那些阶段?西方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2简要回答如何理解美的符号性特征。美的符号性是指美所具有的物质化形态的特性。包括三层意思;第一,美以符号形式向人类传达其内在意义;第二,人类通过符号表达人生的美,第三,人类还通过符号构建相互沟通的美的世界。 3美的感染力体现在哪些方面?一是美的呈现感动并激活了人的情感;二是美所激起的情感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4如何理解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答:形式美的相对独立性,是形式美具有不受内容制约的自由特性。一是形式美得以构成的自然物质材料及其结合规律,本身就具有美的因素。二是形式美是人类的长期的符号实践中从各个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自由美。5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有什么区别?有什么联系?(1)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反应。(2)人类对事物的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先于美感的态度。(3)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升华,是功利态度、认识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对这个问题的详细解读,请参阅教材P96。6为什么说审美活动离不开直觉? 因为审美活动自始至终都以直觉为基础,直觉的基础作用体现在: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的门户;审美直觉是审美意象诞生的前提;审美直觉指向意义对这个问题的细解可参阅教材P109。7审美体验有哪些特征?(1)原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原始建构的性质;(2)历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历史建构的性质;(3)超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超越现实、超越个体而进行意义建构的性质;(4)预构性,即审美体验具有预先建构未来形象的性质。8美的形式的特性是什么? (1)美的形式依存于美的事物;(2)美的形式同美的内容紧密相连;(3)美的形式具有可变性。9什么是艺术的“化丑为美”?其基本途径是什么? 在现实中,“丑”是令人不快的因素,但在艺术中,“丑”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艺术运用符号把现实生活中的“丑”变为审美对象,赋予它审美的价值。这就是“化丑为美”。 艺术“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批判、对照和形式创造。艺术家运用符号进行艺术创作,必须表达对丑的否定性评价;必须遵循辨证的原则,在美丑对照中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在创作中运用艺术符号的形式创造力量,将丑转化为美。10试举例论述古典艺术形式美的形态。古典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再现”,注重忠实于生活、追求真实,大多严格按照形式美法则并运用形式美的组合规律进行创作,所以其艺术作品的形态大多完整、典雅、和谐,最突出地体现在造型艺术作品中。例如北京故宫,以严整的中轴线布局,节奏井然,韵律生动,十多个院落、几百所殿宇参差错落,高低呼应,无论造型、布局、色彩均具体而完美地体现了对称、均衡、比例、主从、节奏、韵律乃至多样统一的形式美法则,鲜明地体现出古典艺术完整、典雅、和谐的艺术形态。11儿童的审美活动具有哪些特征? (1)以好奇心为动力;(2)具有鲜明的游戏精神;(3)主观化色彩浓厚;(4)注重直观形式。12青少年美育目标包含哪些内容? 青少年美育目标包含: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五个方面。13请简要回答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过渡性、转换性、不稳定性。过渡性是指此阶段中个体生理发育由儿童向成人迅猛过渡。转换性是指个体的情感、智力=道德等各方面从幼稚向成熟转变。不稳定性是指个体的社会归属感尚比较模糊,感情生活也动摇不定。14简述青少年美育的意义。青少年美育的意义在于:它是促进青少年审美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15教师提高审美修养的原则是什么? (1)主动性原则(2)内外兼修的原则(3)专门性与宽泛性结合的原则(4)持续性原则五、论述题1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写道:“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试论这段以诗品诗的话语的美学含义。它包含了以下三层含义:艺术形式上的朴素性。艺术意境上气韵的生动性;审美趣味上的超俗性。茅屋、修竹、白云、飞鸟、浓绿的树阴、自在的瀑布、檐下落花、恬淡的人儿,这些自然的景观无一不是按照自身的生命节奏自由自在地呈现着、运动着,无言而生动,自然天成,平易却尽显高古超凡的风韵。它们尽性而为,充满内在活力,在平淡中流露出难以抗拒的审美意蕴。同时,这些典雅的事物形象与低俗浅陋的事物决然对立,呈现出一种规范雅致、与势利绝缘的清高风韵,表现了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这三方面的美学意义,构成了“典雅”这一美学范畴突出而集中地体现出的中国古典文化的审美理想。细节请参阅教材第85页 2论述审美情感在美感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答:美感活动是多种心理的综合协同运动,审美情感对于美感心理是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它的地位与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它是美感心理的动力和中介,是艺术创造的驱动力。 第一,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动力。情感是人的感性力量的表现,它作为一种活跃的心理因素,驱动着审美欲望的现实化,审美期待的具体化,并通往审美理解。在主体情感推动下审美期待借助想象而具体化,并且在强烈的情感运动中,使审美活动达到一种深层的感动和理解,领悟到难以言传的生命意义。第二,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的中介。美感心理是以情感为中介的诸种心理要素的协同作用,同时审美活动所创造的形象也是由情感赋予它们以亲和力。 第三,审美情感是艺术创造的动力。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表现形式,情感是艺术表现的对象,同时又是艺术创造的动力因素。真诚的情感是艺术创作的根本,是艺术存在的理由。3如何理解孔子的美育观? 孔子的美育观代表着儒家的美育观点,对我国后来的美育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这是外在的优雅形象与内在的仁爱之心的完美统一,需要进行审美塑造,即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的核心是“仁”,而“文”即艺术(诗、乐、文等)在人性和人格完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孔子从“仁心君子”的人格理想出发,建构起他他的美育观:首先,强调以理节情,主张应让情感的宣泄接受理性或礼义的引导,“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塑造合乎礼教的仁人君子。其次,注重情感教育,认为“仁”需要个体从内心感受上进行体认,外在的道德法则只有内化为个体自觉的情感要求,才能成为人格修养的组成部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三,特别突出诗歌的感发作用。孔子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即诗歌可以兴发感情,可以观察世风民情,可以沟通群体关系,可以宣泄怨恨,因此重视诗歌的教化功能,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习诗经,就没法发言,从而形成了以诗歌为重要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4请结合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谈谈你怎样评价大众文化。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体现在大量的信息和大量的受众、形式上的流行化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受商业机制制约几方面。从以上特点来看,大众文化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但也有值得警惕的负面因素,应该理性地、辨证地进行评价。大众文化的优势在于受众广,流传快,影响也广,易深入人心。其中的优秀文化产品在注重愉悦大众的同时同样具有很高艺术品位,深厚严肃的文化内涵同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相结合,在审美教育方面具有很大价值,是不可忽视的美育资源。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强调愉悦大众,又必然会产生一些庸俗化倾向,同时追求流行还会造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类型化倾向,这些对于美育具有负面影响,不利于提高大众的审美鉴赏力。所以对大众文化应正确评价,积极开掘,仔细辨析,用优批劣。 5何谓审美能力?举例说明美育是如何提高人的审美能力的?答:审美能力指的是审美活动中个体对话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审美能力可以在美育中获得提高。“月到中心处,风来水面时。此中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北宋邵雍清夜吟)诗人叹天月水风的美总是被人冷落。为什么美的事物,有人见了赞叹不已,有人却无动于衷?这就与人的审美能力有关。美育正可以提高人敏锐地发现和感受美的事物的能力。美育用美的形象去感染人,也就是激发人的情感活动,用情感活动来推动人的想象和思考,进而以情感的方法去把握和认识世界。美育不仅能培养人的感知美的能力,而且能增强人对美的理解力。a美育以美启真,以美入善,提高受教育者从美的事物认识世界的能力。b美育培养的理解力不是简单的认识,而是一种“审美”的认识。如艾青的礁石一诗,诗人所有的深刻感受和思考只有凝聚到“礁石”这富有意味的形象时,他的感受和思考才会“活”。总之,审美能力的提高是实施于审美层面的美育,在美育呵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注意事项

    本文(美学原理美学与美育(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