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集体教案.doc
教学内容9雨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会认14个生字,朗读课文,品读第一节。教学重点会认14个生字。教学难点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一场雷雨过后,你们最喜欢玩什么?2、指名说说。 3、谈话:著名作家冰心奶奶把小朋友玩水的欢快情景写成了一首小诗,想不想读一读?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玩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引导孩子自由谈玩水的乐趣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把生字标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不会拼读的,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自主认读。(2)师:这首诗中有不少的生字,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或者哪些字的音最难读,请指出来。(适时指导“唇、摔、赤”的读音。)(3)去掉拼音认读,齐读。(4)分组开火车读生字。(5)分别找一男一女生扮小老师指名(男女比读)。(6)做游戏读生字词。【设计意图:利用多种方式方法轻松地让学生认字,能提高学生认字的效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读顺,并用序号标出这首诗共有几节。2、师范读课文,想想诗歌写了哪些内容。3、指名分节读课文,说说诗歌写了哪些内容。(相机正音,引导梳理诗歌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读和范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四、细读第一节,读中感悟。 1、齐读第一节。生思考:雨后的广场怎么样?2、出示挂图体会情景。3、自由读,读出快乐。4、此情此景,孩子们会说什么?5、试背第一节。【设计意图:利用挂图创设情景,让学生充分体会孩子们快乐玩水的场面,引起共鸣,更能把诗歌读好,达到读中感悟的目的。】二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上课时间: 检查人: 教导处检查时间: 教学内容9雨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第二、三、四节,精读诗歌,体会小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写字。教学重点学习第二、三、四节,精读诗歌,写字教学难点精读诗歌,体会小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教具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课时划分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开火车复习生字词语。【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旧知。】二、学习第二、三节。1、自由读二三节。思考:这两节写了谁?他们干什么?2、哥哥为什么嘴里说着糟糕,而脸上却表现出“兴奋”和“骄傲”的面部表情?3、你觉得小哥哥是一个怎样的人?4、师指导朗读。读出哥哥兴奋”和“骄傲的心情。5、分小组朗读。6、试背二三节。【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由品读重点词语,让学生体会哥哥的心情。】 三、学习第四节。1、指名读第四节。2、找出妹妹踩水的动词。3、妹妹为什么也渴望也像哥哥那样摔一跤。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体会其中雨后玩水曾经有过的的乐趣。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妹妹的特点来。5、演读第四节。【设计意图:通过品读二三节,表演有关的情节,让孩子们又回到了快乐的时光。】四、诵读全文,加深理解。 1、再读课文,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感情,说说为什么喜欢?2、分小组分节有感情地赛读。 3、请全体同学在配乐声中诵读全文,可以尽情地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实践活动。1、完成课后第3题。2、把自己喜欢的动词填在空白花朵上。【 设计意图:巩固从课文中学到的词语。】六、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字。自由读,检查读,把这些字读准确。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指名说说记忆这些字的方法。重点指导“神、脚”,“仙”可用猜字谜来记。4、口头组词。5、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中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有利于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二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上课时间: 检查人: 教导处检查时间: 教学内容10假如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击、寒、袭、觅、泣、饿”6个字,会写会记“击、腿、叹、幸、泣、哭、粒”7个生字,并且会组词。教学重点会写会记“击、腿、叹、幸、泣、哭、粒”7个生字。教学难点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录音带、小黑板课时划分 两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听过很多很多的故事,但是,你们听过神笔马良这个故事吗?今天,老师就把神笔马良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2、大家听了神笔马良这个故事以后,觉得马良是一个怎样的好孩子?3、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些什么呢?(板书课题:10假如)【设计意图:故事激趣,有效点燃了孩子的求知欲望,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其主动参与意识会更加强烈。】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一)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 2、遇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二)检查拼读生字和认读词语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指导识字。(1)让学生自己初读,并想办法记忆字形。寒 袭 击 觅 饿 泣(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并组词的,教师及时评价并给予帮助。 击 腿 叹 幸 泣 哭 粒2、出示生字词卡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认读以下词语:寒冷 袭击 觅食 哭泣 饥饿 叹息 腿脚(1)让若干名“小老师“出来举着生字卡片教读。(2)“小老师”请其他同学读。【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沉浸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同桌之间互学互查,使学生对课文上的生字词语和句子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指导书写。1、出示小黑板,观察“粒、腿、幸、哭”这几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着重指导写法。例:“粒”字是左右结构,写时要注意左窄又宽; “幸”字是上下结构,注意上窄下宽。2、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书空。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指导。4、展示学生作品,评析。【设计意图:对学生学习生字新词,不仅是只要求认读,而且还要把字写得工整美观。】四、学习课文第一节。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边读边想。2、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一节想到了什么?说说看。3、指名说,师生交流。(1)为什么“我”要给小树画金色的太阳呢?板书:画金色的太阳(2)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那我们以后如何去爱护花草树木?4、让学生表演读、齐读、小组读。【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解、感悟和积累好词好句的目的。】五、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2、摘抄本课好词好句。【设计意图: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二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上课时间: 检查人: 教导处检查时间: 教学内容10假如(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2、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他人,爱护环境。教学重点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他人,爱护环境。教学难点教育学生要学会关爱他人,爱护环境。教具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想知道“我”除了画太阳,还画了些什么吗?先来读一读课文里的词语吧。2、出示卡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认读以下词语:寒冷 袭击 觅食 哭泣 快乐 叹息 左腿 幸福 颗粒【设计意图: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二、学习第2-4节内容。(一)学习第2节。1、先听录音机朗读一遍。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边读边思考:(1)“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会给谁画什么呢?”(指名回答)(2)“我”为什么要给小鸟画谷粒呢?(指名回答)3、指导朗读,读出“我”对小鸟的关爱和同情。(1)指名表演读、全班读、小组读。(2)教师相机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和边读边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句意,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三、小组合作学习第3、4节。小黑板出示学习要求:1、小组练习读,看谁读得最好。2、想一想:西西失去好腿后是怎样的?有了一双好腿后有什么变化,用“”画出来再读一读。 3、小组讨论:“我”是一个怎样的画家?(善良、热心)【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也激起了他们讨论问题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四、联系生活,情感升华。1、你能用一句话赞美一下这位“画家”吗?2、让学生说说自己假如你有一只马良的神笔,你想给谁画些什么?(各抒己见)3、拓展练习:出示小黑板,学生说一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_画_,让他_。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_画_,让他_。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_画_,让他_。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五、总结全文,加深认识。1、齐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设计意图:学完课文以后,让学生再来回顾刚才所学到的知识,把课文读得更好。因势利导,教育他们平时要多些关心身边有需要的人。】七、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设计意图: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使学生真正达到理解、感悟和运用的目的。】二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上课时间: 检查人: 教导处检查时间:教学内容11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波、斯、滋”等13个生字,会写“保、波、温”等8个字。教学重点会写“保、波、温”等8个字。教学难点正确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录音带、小黑板课时划分 两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见过波斯猫吗?(相机出示挂图,对波斯猫作简要介绍。)这只波斯猫吃穿不缺,衣食无忧,但它却感到很不快乐,于是它就去寻找快乐,它都找了谁?结果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去学习第11课吧!(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多拼读几遍。2、四人小组学习生字。(1)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读生字。(2)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已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3、检查识字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比赛读等形式认读生字。(2)去掉拼音读生字。(3)用指名读,男女比赛读等形式认读以下字词:波斯猫 滋味 衔泥 软绵绵 忙忙碌碌 蜜糖 冰箱 蹦来跳去 呱呱叫 哼 唉4、再读课文,要求:(1)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2)想一想:波斯猫为什么找快乐?它先后问了谁?5、让学生说一说:波斯猫因为( )而先后问了( )、( )和( )等动物。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齐读第1自然段。思考:波斯猫为什么找快乐? 2、指名读23自然段。思考:(1)燕子是怎样造窝的?(用“”画出有关句子。)(2)燕子认为造窝很快乐,波斯猫是如何看待的?(用“ ” 画出波斯猫的看法。)3、燕子为什么觉得快乐?(相机板书:衔泥 造窝)4、指导读燕子说的话,读出快乐、满足的语气。( 抓住重点词:一口一口衔泥)5、从燕子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辛勤劳动)6、燕子认为造窝很快乐,波斯猫是如何看待的?(指名回答)7、指导读波斯猫说的话。(读出波斯猫瞧不起的语气。)8、思考:为什么睡在软绵绵的沙发上的波斯猫没有感到快乐,而睡在泥窝的燕子却感到快乐呢?9、学生反馈。(板书:劳动创造快乐。)10、分角色朗读。四、小结升华,设置悬念。燕子造窝虽然辛苦,但它从劳动中得到了快乐,波斯猫过着舒适的生活,而它却不快乐,这告诉我们劳动创造快乐,依赖别人生活是没有快乐的。为了寻找快乐波斯猫还找了谁?我们下一节课再来学习。二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上课时间: 检查人: 教导处检查时间:教学内容11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波斯猫和燕子、蜜蜂、青蛙对快乐的不同看法。2、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教学重点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教学难点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教具准备挂图,生字、词卡片。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导入新课。1、检查认读生字词的情况。2、有感情朗读13自然段。回忆:波斯猫为什么感到不快乐而燕子却觉得很快乐呢?二、学习课文,朗读感悟。(一)学习46自然段。思考:波斯猫询问了谁?蜜蜂怎样回答的?波斯猫又是怎样认为的呢?1、小组朗读课文。2、自由读蜜蜂说的话,并说说你的体会。(抓住重点词“千千万万 ”, 体会蜜蜂酿蜜的辛苦。)3、讨论:蜜蜂为什么觉得自己是快乐的,而波斯猫为什么没有觉得快乐?4、学生反馈。(板书:采花酿蜜 辛勤劳动 吃蜜糖 不劳而获)5、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6、指导朗读。(1)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波斯猫与蜜蜂的对话呢?(学生交流,教师点拨。)(2)指名朗读波斯猫与蜜蜂的对话。其他同学评价。(二)学习79自然段。出示学习要求: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1)一起朗读课文。(2)讨论,完成填空:青蛙觉得( )是它最大的快乐。(3)说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2、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相机板书:捉害虫 保卫庄稼)3、指导朗读。(1)小组成员合作读波斯猫与青蛙的对话,比一比谁读得好。(2)派代表读。(同学评价,教师相机指导。)(三)学习最后一段。1、齐读。2、讨论: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3、指导朗读。(结合完成课后第3题)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拓展延伸,明文悟理。1、说说波斯猫为什么找不到快乐?你有什么办法帮助波斯猫找到快乐?2、你明白快乐是什么了吗?你的快乐又是什么?五、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准字音。2自主识记生字。3指名谈识记生字的方法,并运用它来组词。4自主观察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班内讨论如何书写。5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写的字)6、让学生描红,再独立书写。7、教师讲评。六、作业设计。1、抄写生字词。2、在家里或班里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体会劳动的快乐。二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上课时间: 检查人: 教导处检查时间:教学内容12 猴子种树 (第一课时 )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词语。2、学会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3、分角色朗读,表演,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教学难点学会生字词,把课文读通读顺。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录音机,小黑板,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都爱吃什么水果?2、出示挂图,师:你们看,和我们一样爱吃水果的小猴子就自己动手,栽种了一棵果树。那它能吃到水果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猴子种树。3、板书课题:猴子种树齐读。【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水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听录音范读,学习生字词。1、听录音读,让学生用序号标出自然段。2、自由读课文,从文中圈出生字,学生自主读几遍。3、合作探究,识记生字。字卡出示会认的字:猴 施 哇 谚 麻 雀 樱 字卡出示会写的字:拔 掉 杜 肥 短 将 鸦 梨4、师: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的生字,再和同桌说说自己对生字的发现吧!(同桌互相交流)(1)师:谁愿意当小老师教教大家读这些生字?(2)小老师领读生字,师相机给予评价。(3)识记生字。生1:我发现了“拔 掉 杜 肥 短 将 鸦 猴 施 哇 谚 麻”都是左右结构。生2:我发现了“雀 梨”是上下结构。生3:我发现了“麻”和“雀”、 “拔”和“掉”可以组成词语朋友。生4:我发现了“杜”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木”+“土”就是杜。(4)下面老师可要看看小朋友学词学句的本领如何了,马上进入用本课的生字做游戏:(小组合作) 第一组“一字组多词”第二组“词语接长龙” 第三组“猜字谜”第四组“组词说句子”4、观察比较,指导书写。(1)让学生在生字当中找出认为最难写的一个字。(2)老师一边讲写字要领一边范写难写字。要求学生按照观察描红仿写的顺序认真书写47页“我会写”里面的生字。老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并提示写字的正确姿势。【设计意图:让我是老师了激起学生的自信心,用多种形式把生字词学好写好。】三、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1、听老师范读课文,同桌互读,遇到那些作过标记的字还不认识就问同学或老师。2、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及评价。3、齐读课文,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读文的空间,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四、布置作业。1、写生字词。2、朗读课文。五、板书设计:猴 施 哇 谚 麻 雀 樱 拔 掉 杜 肥 短 将 鸦 梨二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上课时间: 检查人: 教导处检查时间:教学内容12 猴子种树 (第二课时 )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2、分角色朗读,表演,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对所认定的目标,就要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废。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猴子种树的过程,以及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课时划分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复习词语)。出示词语:拔掉 麻雀 施肥 将来 杜鹃 梨树 农谚 乌鸦 长短 樱桃 猴子【设计意图:复习生字词,达到巩固的目的。】二、自主朗读,初步感受。1、逐段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轻声自由读课文,并口头完成填空练习。小猴子先后栽了( )、( )、( )和( ),但结果( )。(小黑板)【设计意图:通过读文和填空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朗读课文13自然段,讨论学习交流。(1)小猴子种了什么树?种成了吗?(2)是什么原因使小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3)乌鸦是怎样对猴子说的,让我们赶快进入角色读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 (4)小黑板出示句子:朗读体会,再用“耐心”说一句话。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5)初步了解农谚“梨五杏四”。(6)指导朗读。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课文48自然段。3、指导读乌鸦、麻雀、杜鹃说的话和小猴子的回答。(可分组读,合作读,个人读,分角色读)4、齐读第9自然段。说说: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的原因?5、结果小猴却两手空空呢?聪明的你帮小猴子找到答案了吗?6、你想对小猴子说些什么?【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朗读,力求做到入情入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四、角色表演,加强理解。1、自愿组合小组或老师指名,分配角色,准备表演。注意:把小猴子、乌鸦、麻雀、杜鹃说话的动作和语言演好。2、上台表演,同学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表演促进孩子对文本的理解、积累,灵活运用。】五、拓展知识,积累语言。1、读一读“学习链接”,初步了解农谚。2、小猴子接受了经验教训,第二年它又开始种树。乌鸦看见了飞过来劝它。如果你是小猴子,会怎么说?怎么做?【设计意图:学生思维得到锻炼,想象得到开拓,认识得到升华。】六、作业设计。1、用“耐心”说话。2、分角色朗读课文。七、板书设计:种树12 猴子种树 拔树(没耐心) 听信人言 没种成 (等不及 ) 一事无成二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上课时间: 检查人: 教导处检查时间:教学内容语文百花园三(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学习的成语,积累成语。2、扩充句子,学习如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教学重点1学习有关学习的成语,积累成语。2、扩充句子,学习如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教学难点1学习有关学习的成语,积累成语。2、扩充句子,学习如何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成语。1、师:同学们,看谁能又快又准地说出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2、学生汇报。3、本学期我们也接触过一些成语,谁能说一说?4、生自由回答,师相机评价。5、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强,居然能记住这么多的成语!接下来看大家能不能用比较快的速度记住下面的成语!(出示小黑板)。二、学习成语,积累成语。1、同桌二人小组练习读。2、指名学生读成语,相机正音。3、带读成语。4、齐读。5、分组读。6、学生谈谈对成语的理解,大意即可。7、填空。一丝( )苟 聚( )会神 ( )不释卷废寝( )食 循序渐( ) 由浅入( )( )积月累 ( )故知新8、试着说一句话,要求用上其中的一个成语。9、总结:这8个成语都是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希望小朋友们在学习上能做到一丝不苟、废寝忘食。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聚精会神。如果你能常常做到手不释卷、温故知新,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日积月累,一定会成功的。同时大家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并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三、学习把话写具体。1、出示例子,学生朗读。2、请同学们认真比较这3个句子,看看有什么不同。3、交流汇报。(这三个句子,一句比一句具体。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怎样的”兔子在“哪里”捉迷藏,让我们知道了兔子很可爱,它在树林里玩捉迷藏,而第三句又告诉我们小白兔在树林里 “玩儿得真开心”。)4、再读这三个句子,体会体会。5、出示练习,学生试着填空。6、汇报,点评。四、小结。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师小结:对,在平时说话或者写话的时候,我们都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成语或者优美的词语,这样就可以说得、写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好听。五、作业。1、抄写第一题的8个成语,抄两次以上。另外再写出5个你在平时积累到的成语。2、把句子补充完整。小姑娘在跳舞。 小姑娘在 跳舞。 小姑娘在 跳舞, 。二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上课时间: 检查人: 教导处检查时间:教学内容语文百花园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2、积累成语,认识“五岳”。3、写话练习,在说话、写话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2积累成语,认识“五岳”。教学难点写话练习,在说话、写话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具准备小黑板。课时划分2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复习成语。指名背成语,集体背成语。二、朗诵古诗。1、引导观察插图春天图,谈谈你看到了什么。2、生自由谈。3、师:多美的春景图啊!连唐代的大诗人杜甫见了,也情不自禁写下一首诗来赞美它!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4、同桌读古诗,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来读。5、指名读,相机正音。6、结合插图来理解诗的意境。7、解释。 鸳鸯:是一种水鸟,喜欢成双成对生活。8、齐读,个人读,小组比赛读。三、认识“五岳”1、小黑板出示“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2、小组练习读词语。3、连线练习。东岳 恒山西岳 衡山中岳 嵩山南岳 华山北岳 泰山四、看图说话1、看图回答问题。(1)小白兔为什么哭了?(2)小花猫准备拿什么东西,用什么办法帮助小白兔过河?2、明确插图大意:小白兔采了萝卜要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只好在河边哭。小花猫为了帮助小白兔过河,准备了一个游泳圈、一块木板、一个木盆、一根竹竿3、全班练说。4、小组内扮演角色进行表演。5、自由动笔写故事帮助小白兔过河,师巡视。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了杜甫的绝句,认识了“五岳”,还认识了一只乐于助人而又聪明绝顶的小花猫,收获真大啊!六、布置作业1、熟背绝句,牢记“五岳”。2、继续写话。二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上课时间: 检查人: 教导处检查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