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2021年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发言稿汇编.docx
-
资源ID:5278556
资源大小:16.4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篇2021年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发言稿汇编.docx
三篇2021年全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发言稿汇编发言稿一“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12月8日至10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时,将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放在重要位置,再次释放出强烈政策信号,有效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企业好经济就好,居民有就业、政府有税收、金融有依托、社会有保障。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灾情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和应收账款增加等问题,我国将保市场主体作为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为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减负困,帮助其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在政策作用有效发挥的同时,还要看到,当前市场主体仍然面临较多困难。从宏观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全球疫情起伏反复,世界经济脆弱复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在高位运行,国内需求恢复偏弱,企业面临“缺芯、缺电、缺柜、缺”等生产要素短缺难题,生产经营压力很大。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必须多措并举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针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困难,支持政策该廷期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困难,支持政策该廷期的要延期,该扩围的要扩围,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内生动力。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要向改革要动力。深入推进公平争政策实施,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竟争,以公正监管保障公平竟争,让各类市场主体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加强各类产权保护,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恶意逃废债行为,营造各类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的良好环境。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稳住了经济基本盘的微观基础,高质量发展也将更有底气、更有力量。2021年贯彻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座谈发言稿1050字文稳字当头,稳中求进。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今年经济工作、研判当前经济形势、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深入阐释了许多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了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对明年经济工作总的要求突出一个“稳”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需要我们在实践层面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无论是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还是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无论是提升产业链韧性,还是有力有效保障民生,背后都有着行稳致远的战略耐力、稳扎稳打的工作方法。“稳”是经验,更是启示:要始终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中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未来我们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围绕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大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力度,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财须民生,强赖民力。一方面,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帮助他们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减负纤困、恢复发展。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抓好重点群体就业,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推动财力下沉,更好支持基层政府落实助企纾困政策和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加强煤电油气运等调节,促进电力充足供应。一方面,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政策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扩大高水平开放,多措并举稳定外贸,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由此,抓准大方向,把控好细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需要各级领导部尊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以系统思维、科学谋划,综合考虑政治和经济、现实和历史、物质和文化、发展和民生、资源和生态、国内和国际等多方面因素,在实践中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间题,以实际行动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以优异的发展答卷、民生答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1年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发言稿2份汇编发言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2022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将围绕“七大政策”展开: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二是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三是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四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五是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六是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七是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新一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这是中央基于今年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形势所做出的重大决策。尽管面临一系列挑战,我国在2021年仍然保持着经济企稳增长的良好态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的经济增速为9.8,全年预计将达到8。其中,外贸保持强劲势头,继10月出增长超预期之后,11月外贸“成绩单”更加亮眼,前11月累计进出口规模35.39万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6.4,呈现明显的回暖态势。2021年经济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得益于中央适时采取系列调控举措,展现了我国经济的韧劲和发展活力。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形成,也让人们对明年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这要求我们充分估计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不确定性,做好应对举措,尤其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部署,把稳发展方向。要充分运用各种宏观和微观政策调控手段,创造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开放环境,打通阻碍经济运行的各种痛点堵点,助力实体经济提速换挡,形成更具内在驱动力的增长模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了科技创新对我国明年乃至更长期发展的关键作用。会议提出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推进科研院所改革,从而激活创新要素和解放科技资源,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加速流入市场,提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继续推动经济做大蛋糕、创造更多増量的同时,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发挥对中西部内陆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市场和劳动力比较优,强化能源、原材料、农业基地、生态屏障功能,积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由此形成不同区域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让中西部的民众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要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加大对实体经济融资支持力度,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的又一个重点内容。中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发挥着服务社会、带来更多就业和税收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通过系列金融及财政扶持举措,精准帮助小企业解决日常经营生产遇到的困难。2022年要继续面向市场主体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带动更多居民稳工作、增收入,获得切实的民生保障。展望2022,动力强于压力,机遇大于挑战。按照中央对经济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把稳发展方向,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我们一定能筑实一条宽阔稳健的奋进之路,取得更加辉煌的改革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