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1)--13.4.2乙型肝炎病毒.pdf
-
资源ID:52866755
资源大小:1.54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3.7.1)--13.4.2乙型肝炎病毒.pdf
乙型肝炎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估计全世界3.5亿人感染了这种病毒,我国感染人数高达1.2亿人,其中三千万是患者,每年死亡病例约为30万例。感染上乙型肝炎病毒之后,患上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癌的几率大大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属于 嗜肝DNA病毒科。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和结构(一)形态和结构 大球形颗粒大球形颗粒是HBV完整颗粒,具有传染性。HBV的小球形颗粒由病毒装配过程中过剩的外衣壳构成,是不完整的病毒颗粒,不具传染性。HBV的管形颗粒由小球形颗粒串联而形成,没有传染性。(二)抗原组成(二)抗原组成l 存在于三型颗粒中;l 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l HBsAg可刺激机体产生抗HBs,能够中和乙肝病毒,有防御感染的作用。(二)抗原组成(二)抗原组成l 不易在血液中检出;l 只存在于感染的肝细胞内;l 刺激机体产生抗HBc(IgM、IgG)。(二)抗原组成(二)抗原组成l 存在于血液中;l 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l 可刺激机体产生e抗体,表明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减弱,感染趋于恢复。(三三)抵抗力抵抗力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对70乙醇、低温、干燥、紫外线等有较强的耐受性、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环氧乙烷、0.5%过氧乙酸,3%漂白粉、5%次氯酸钠灭活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一)传染源与传播途径传染源:乙肝病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血液和血制品途径传播 母婴垂直传播 接触传播易感人群:缺乏特异性抗HBV免疫力的人。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临床特点(二)临床特点l 无症状携带者l 急性乙肝 l 慢性乙肝l 重症肝炎l 肝硬化l 肝癌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临床特点(二)临床特点l 乏力、厌食、厌油腻、恶心、呕吐、肝区不适等;l 部分病人出现发热和黄疸;l 病人肝脏肿大、肝功能指标异常。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三)免疫性(三)免疫性表面抗体为免疫保护抗体,在HBV感染后 3 个月产生,可持续多年。三、实验室检查l HBsAg、抗HBsl HBeAg、抗HBel 抗HBcl 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表明HBV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l 表面抗体(抗HBs)阳性:表示机体曾经感染过HBV或接种过疫苗,有保护性免疫力。l e抗原(HBeAg)阳性表示HBV在体内复制,血液具有较强的传染性。l e抗体(抗HBe)阳性说明感染趋于恢复,有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l 核心抗原在血清内不易检出。l 核心抗体阳性:HBV既往感染或感染早期。IgM抗体阳性是HBV复制和血清有传染性的标志,IgG抗体阳性提示机体曾经感染过HBV。l 大三阳l HBsAg、HBeAg、抗HBc(IgM)阳性;l 表示受检者患有乙型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l 小三阳l HBsAg、抗HBe、抗HBc(IgG)阳性;l 提示受检者为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或慢性肝炎l 恢复中。l 乙肝两对半检测并不能够作为判断病毒是否增殖的指标。l 检出乙肝病毒DNA是明确病毒复制和具有传染性最可靠的指标。四、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严格筛查和管理供血员,以降低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率。四、防治原则l 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l 人工自动免疫:疫苗l 人工被动免疫:高效价人血清球蛋白四、防治原则乙型肝炎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方法。一般采用中医中药,广谱抗病毒药物及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小 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与免疫性;疫性;1乙型肝炎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乙型肝炎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原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