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域空间结构.doc
吉林朝中 高中二年级 地理学科教学案 第四 周 课时:第二 课时课题2.1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第二课时)课堂类型新授上课时间 2014 年 3 月 11 日学习目标1.理解城市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2.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并解释其形成原因。3.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学习重点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学习难点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学习内容 学法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大功能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那大家想一下,我们所居住的城市这三大功能区是怎么分布的呢? 小结:有的城市商业区集中在城市中心,有的却比较分散;有的工业区离市中心较近,有的却较远;住宅区有的紧靠工业区,有的却远离工业区。【基础知识梳理】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 ,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叫做城市地域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三种 、 、 2影响因素最主要的因素: 。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利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有 、 。除了经济因素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 、 、 、 3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经济因素地租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交通便捷程度: (2)历史因素:继承与创新;完全改变(3) 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与宗教、行政因素(4)环境因素功能区的合理布置 要有 :工业要沿交通线布置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 合理安排 :布置在城内或居民区内(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仪表等 ):布置在城市近、远郊(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 )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布置在河流的下游 盛行单一风向下风向季风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多种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应 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发展初期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城市地域范围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工业发展方向原因分析【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远近的变化有何异同?2、如果有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读图2.7完成表格功能区距市中心距离对应地租直线地租成因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3、图为我国北方某城市居住区和工业区布局的两种方案,评价那种方案较为合理,为什么?如果有更好的修改意见,请标注在图上【归纳升华】【教师寄语】决心就是力量,信心就是成功,恢心就是衰弱,死心就是失败.【作业设计】1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 区, 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 ,故租金最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 区,因这里靠近 ,既有利于 ,又方便 。(4)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 _ 区。(5)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 (填字母)。1答案(1) C (2)A 商业区 消费人群 高 (3)住宅区 市中心 上下班 购物 (4)工业区 (5)A 2、(1)图中的地租最高峰是(用字母表示,下同)_处,形成原因是_(2)图中的地租次高峰是_处,判断理由是_(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4)图中G代表_用地,形成原因是_3、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4、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板书展示城市地域结构一、成因a历史因素 继承和发展b经济因素 付租能力c社会因素 收入、宗教、种族d行政因素 城市规划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课后记】参考答案:C D DAB DAC 20(1)西南 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形成西南风(2)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关税互惠 贸易壁垒 共同市场 (3)马利亚纳 该群岛和海沟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亚欧板块抬升隆起形成岛屿,太平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4)AD(5)澜沧江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沿横断山河谷自北向南流向中南半岛湄公河平原,上、中游在中国境内山高谷深,落差大水量充足,故水能资源丰富。(6)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筑用地,河流是水运通道,为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提供充足的水源。(7)天然橡胶 油棕 椰子 蕉麻21.(1)雨水和冰雪融水 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强弱和气温高低变化影响大(2)降水丰富,并由沿海向内陆递减。位于暖湿的西南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2)地势平坦,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沃,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4)都是两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经济基础雄厚;都是两国最大的港口城市,便于对外联系和交往;都是世界著名的特大城市,人力资源丰富。(5)B地位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22(1)气候特征相同点夏季高温,降水季节变化大不同点甲地全年气温高(或乙地)甲地雨季短( )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受不同季风影响(甲、乙)甲地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2)有利影响: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不利影响:发生干旱、洪涝灾害,对农作物产生影响(3)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 【课后记】本节课是在学生课前收集日本资料的基础上,开始师生共同谈论日本为导入方法,进入正题,然后让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再一次阅读教材完成学案来巩固基础知识,再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复习巩固,基础,解题再一次巩固.最后自测来让学生自觉找出漏洞,画出知识框架来形成知识体系.但课堂中未能够考虑层次问题和学生对外知识量特别少,这点未能估计到,所以学案完成情况不太好,并且学生主动性不强而时间安排不佳. 阅读教材2123页完成注意读图讨论完成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