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论文试论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
-
资源ID:53111549
资源大小:2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全管理论文试论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doc
此材料由网络搜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材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平安治理论文试论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缘故及防治措施 摘要:在我国顶板事故中,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在顶板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而,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的缘故及防治措施对煤矿的平安消费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煤矿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缘故进展分析,并指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掘进工作面 冒顶 防治措施 0 引言 在现场采煤工作中,由于工作面的不断向前推进,顶板暴露面积也随着加大,致使顶板经常出现弯曲、下沉、裂隙、掉渣等,甚至造成垮面、消费停顿及人身伤亡的严峻事故。统计材料说明,我国煤矿顶板事故占总事故数量的40%,而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占顶板死亡事故的20%左右,在煤矿事故中占非常大的比重。因而,分析煤矿掘进工作面冒顶事故缘故,搞好冒顶事故预防,对保护煤矿职工的生命和平安至关重要。 1 掘进工作面常见冒顶事故的缘故 1.1 制度不够完善 敲帮咨询顶制度执行不严,找浮矸危石不及时、不完全或违章操作,对隐患性危岩未采取必要的临时支护措施,造成危岩忽然坠落产生伤亡事故。如1994年2月11日,朔里煤矿综掘预备队在II319切眼施工时,打眼放炮后,迎头第三棚的梁子掉了一个,迎头左帮棚腿子向后崩歪。出完货后扶棚,施工人员发觉迎头顶板有裂纹,也用钎子捣了一下,见顶板没动,仍冒险干,结果后顶板忽然冒落一斜长1.8m、宽2.0m、厚0.35m的矸石,1人当场砸死。 1.2 支架安装不合理 支架工作阻力低,可缩量小,支撑及支护密度缺乏,棚腿架设在浮矸或浮煤上,支架顶上及两帮未插严背实,棚架整体性及稳定性差,造成顶板来压时压垮或推垮支架导致冒顶。如矿用掘进机掘进6197回风平巷时,由于采纳不配套的金属拱形支架,开工后在巷道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支架卡缆有松动现象,迎头新支设的6架拱形支架接顶不实,稳定性差,当两名工人站在掘进机上挂方向线时,顶板忽然来压,冒落长4m、宽2m、厚1.5m的大块镶嵌型危岩,压垮6架拱形支架,造成死亡2人的冒顶事故。 1.3 缺乏支护设备 掘进工作面迎头没有采纳金属前探梁等临时支护,工人在空顶空帮下作业,危岩忽然坠落造成伤亡事故。如1978年7月5日,朔里煤矿五一队在南二大巷施工时,围岩为细砂岩,锚喷施工。在迎头空顶5m的情况下,为赶进尺无视平安,开工后既没有认真检查和除掉易落危岩,又无前探梁等临时支护,当工人在空顶区打眼时,由于风锤震动,左上帮岩石忽然冒落,砸死正在下方作业的工人宋某。 1.4 地质的变化 掘进工作面遇到断层破裂带或压力集中区等特别情况时,未操纵爆破作业,未及时采取加强支护等措施导致冒顶。如某矿8691运输顺槽掘进工作面遇到斜断距为3.5m的正断层时,煤层变薄,煤质松软,工作面开场抽冒后采取撞楔棚子施工。由于放炮将迎头第一架棚腿崩歪后未及时扶正,当工作面临近断层时巷道来压没有加强支护,以致沿断层面冒落大量矸石,推垮迎头崩歪失稳的支架,造成冒顶死亡事故。 1.5 因爆破不合理而崩倒支架 炮眼布置、装药量及爆破顺序不合理,迎头支架稳定性差,发生放炮崩歪,崩倒支架导致冒顶事故。如2001年9月10日,掘进二区施工N325回风联巷时,巷道用2.4m×2.4m×2.4m工字钢支护,迎头下部破0.9m的底板岩石,顶板岩石破裂。第一茬炮安稳无事,第二茬炮由于放炮员所带雷管段数不够,就没有按爆破图表放炮,下部岩石眼全用一段雷管引爆,爆破顺序不合理,再加上药量侧重,造成放倒10架棚子,冒顶高度达2.5m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