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沪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pdf
-1-课题第一章第一节希望你喜欢物理(1 课时)执教教学1、从物理现象中体验物理的乐趣。目标2、了解物理学发展史。重点从物理现象中体验物理的乐趣难点了解物理学发展史教具演示学生主要教学过程一阅读 P1 的诗歌,介绍“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物引理的兴趣。同时了解物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入新课学生活动一、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二、物理学发展史1、远古时代以刀耕火种等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2、17-18 世纪:蒸汽时代二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教3、19 世纪:电气时代学麦克斯韦、法拉第等科学家在电与磁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人们成过功地制造了各种电气设备。程4、20 世界:核能、计算机及空间技术设新能源、航空、信息化时代的来临。计知道原子能不仅能作为武器(原子弹等),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新的能源。从中了解到物理学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起前进的。而人类社会的变革往往是由物理学的发展推动的。21 世纪,中国的宇宙飞船也飞出地球,走向太空。有人说,21 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这还有赖于同学们的努力,为我们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三思考与作业一课一练一、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四形色色的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板科学。书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二、物理学发展史1、远古时代2、17-18 世纪:蒸汽时代3、19 世纪:电气时代4、20 世界:核能、计算机及空间技术-2-课题第二节动手做实验(2 课时)执教1.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和时间,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教学2.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目标3.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难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教具演示学生条形磁铁、双面镜、杯子和水、示教刻度尺、方体木块、秒表、挂图。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演示 P7 的三个小实验。从三个实验中体会物理的趣味和物理知识的来源。学生活动让学生观察挂图 1-1 和 1-2,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1.测量长度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教量长度。(举例)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学测量长度的工具。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使用其他测量过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程2.长度的单位设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学生已经知道米是长度单计位。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号是m。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m。(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位的代表符号。)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 毫米,小姆指宽约有 1 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 1 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1 米左右。3.正确使用刻度尺通过“活动 1”归纳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刻度尺的刻度:让学生观察刻度尺,并依次回答课本上的问题。关于归纳-3-量程和取小刻度值,应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零刻度有磨损的刻度尺,可用没磨损的其他刻度做为测量的起点,这时末端读数与起点刻度之差,才是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学生对刻度尺比较熟悉,自认为都会使用,实际上在使用中经常出错。因此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使用刻度尺出现的错误,自觉地纠正,养成按规则要求操作的习惯。让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一纸条的宽度。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学生把三角板反着用(即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学生在测量时,故意让学生身体向左偏、向右偏,让学生回答两次读数是否一样?(不一样,且尺子越厚,两次读数差别越大)。这两个读数哪一个对?(都不对)。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的数值?引导学生总结出读数的视线规则: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可参照课本图 1-7)。在将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时,也要按这一规则去做。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如果刻度尺不透明(如钢尺、木尺)应怎样放置?利用课本图 1-6 总结出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规则:刻度尺应立着放正,不能歪斜。(应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测物体表面,学生还不理解这些立体几何术语,改用立着的说法。可通过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要求学生按上述放置和视线规则,正确放置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纸条的一个边,看纸条的另一条边靠近那一条刻度线,读取这一刻度的数值,就是纸条的宽。如果要求测量更精确些,则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4.正确记录测结果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说用这组数是无用的。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5.误差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6.时间测量工具:计时器-4-单位:时 h分 min秒 s毫秒 ms微秒 us7.自己身体上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 2、4”体验自己身上的测量工具。度工具:如手指张开的长度、走一步的长度等。时间工具:如心跳速度、脉搏速度等。小结:(从板书中小结)课堂练习:P11-1、2课外活动:特殊测量三思考与作业一课一练第一章第一节 长度的测量误差一认识测量二长度单位 1 国际单位:(主单位):米(m)2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四米(nm)板 3 单位换算:1 千米=1000 米;1 米=1000 毫书米;1 毫米=1000 微米;1 微米=1000 纳米;1米=10 分米=100 厘米。三长度的测量1 测量工具:刻度尺(实验室常用)2 刻度尺正确使用使用前认清零刻线、量程、分度值课题第三节尝试科学探究(1 课时)执教使用时,尺要沿所测直线,并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四误差 1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 产生原因:人为因素和测量工具本身。3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常用)和用较精密仪器。五时间测量工具:计时器单位:时 h分 min秒 s毫秒 ms微秒 us教学1、知道科学探究对物理学系的重要性。目标2、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及方法。重点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及方法。难点知道科学探究的步骤及方法。-5-教具演示单摆、铁架台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进行科学探究?一引入新课课题:探究摆的奥秘一、提出问题二二、猜想与假设教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学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过五、分析与论证程六、评估设最后,各小组讨论交流结果。计注:本实验仅学习探究的过程,无须知道结果的正确性。学生体会探究过程三思考与作业一课一练科学探究的步骤四一、提出问题板二、猜想与假设书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课题第三章第一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 课时)执教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五、分析与论证六、评估七、交流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教学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目标速度。3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离。-6-重点声音发生和传播难点回声测距离教具演示音叉,乒乓球,水槽,小石块,铁架台学生橡皮筋主要教学过程一我们有两只耳朵,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听老师讲课,可以获得引各种知识,听电台广播可以知道天下大事,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入重要渠道,那么,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它是怎么传到我们耳朵?一声音的发生(1)演示音叉,引导学生观察音叉发生时叉股在振动。观察音叉振动(2)学生实验:做“拨动张紧的橡皮筋”的实验。观察橡皮筋振动(3)学生实验:做“用手指摸着颈前喉头部分,同时发声”的实验。感觉喉头振动小结:归纳以上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声音的发生是由于物 归纳体的振动”。指出鸟、蟋蟀和其他一些昆虫发声也是由于振动。二声音的传播(1)课本图 2-12 实验观察左边乒乓球问:右边音叉的振动通过什么传给了左边的音叉?-(空气)思考二(2)课本“活动 3”实验,并联系实际:游泳时,潜入水中也能听到实验,回想教声音,说明液体也能传声。学(3)学生实验:把耳朵贴近桌面,用手敲桌板,可听见清晰的敲击声,实验过说明固体也能传声。程小结:设声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声波。计声音能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物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 查表,并比较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而真空不能传声。三声音的传播速度学生对比表中的一些声速并找出空气中15的声速。查表,并比较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空气中(15)的声速:340m/s声速:固体中液体中气体中四我们怎么听到声音?阅读 P24 图 2-9 人耳结构。在表中填入:声音外耳道鼓膜耳蜗听觉神经学生活动-7-五回声(1)回声: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讲述为什么有时候能听到回声,有时又不能。原声与回声要隔 0.1s 以上我们才能听见回声。请同学们算一算我教们要听见回声,离障碍物体至少要多远。(17 米)学(2)利用回声测距离过例题:某同学站在山崖前向山崖喊了一声,经过1.5 秒后听见回声,求程此同学离山崖多远?设已知:v=340m/s;t=1.5s计求:S解:s=vt1=340m/s1/21.5s=255m答:略六小结三思考与作业P25-2、3,一课一练第一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一音的发生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四2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板二声音传播书1声音通过介质(任何气体、液体和固体),以波的形式传播。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计算练习学生解题三声音的速度。2声速(15)空气中:340m/s3声速由大到小排列:固体、液体、气体。四我们怎么听到声音?声音外耳道鼓膜耳蜗听觉神经五回声1回声是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听到回声条件:0.1s 以上,17 米)2利用回声测距离:s=1/2s总=1/2vt。-8-课题第二节 我们怎么区分声音(2 课时)执教1.知道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响度的大小跟物体振动的振幅和离发声教学2.常识性了解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的,目标体的远近有关。3.知道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是由于它们的音色不同。重点乐音三要素。难点频率教具演示收录机、发声齿轮、塑料硬片,小喇叭,肥皂水等。学生梳子、塑料硬片(或硬纸片)、橡皮筋。主要教学过程用收录机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一!讲述: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是悦耳动听的歌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引还常听到一些令为烦燥不安刺耳的噪声。同样是乐音,有的音调高,有入的音高低;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的用钢琴伴奏,有的用小提琴新或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三弦等伴奏。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课中的奥妙。一响度进行“活动 1、2”小结:二(1)我们把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教(2)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学(3)引导学生说出为了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可以采用哪些办法。过然后请同学们从实际生活中举出一些增大响度的办法。课后请同学们互程相比一比,看谁举得多,又举得恰当。设二音调计(1)讲述: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刚才同学们听到的一首合唱歌曲,高音部的音调高,低音部的音调低,我们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学生活动欣赏歌曲听声-9-(2)演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一位学生上台观察在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学生注意观察,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哪个低?引导学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讲述:物体在 1 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由演示得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3)学生随堂实验: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快慢不同地划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塑料硬片快划时和慢划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哪个高?哪个振动的频率大?哪个振动的频率小?进一步认识音高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听声分析实验(4)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的图 2-23 和 2-25,读后教师作简要解释,然阅读后问:为什么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察觉时,猫、狗就已经警觉地听到了?三音色(1)讲述!除以上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教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是谁的声音的。学四归纳小结本课内容过本课学习了乐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恰当的乐音给程人以精神上的调节,艺术上的享受,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通过本课学习,设希望同学们知道:计 1.什么是音调?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2.什么是响度?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3.人们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音的哪一个特征?五乐音与乐音三要素1、乐音:使人感到愉悦,有利身心健康的声音。2、乐音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三思考与作业P33-1,一课一练第二节我们怎么区分声音一响度1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四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板离中振幅。书3响度与振幅和距发声体远近有关二音调1音调:指声音的高低,跟物体振动快慢有关。2频率:物体在 1 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三音色1我们能听声辩物是根据音色不同。四乐音与乐音三要素1、乐音:使人感到愉悦,有利身心健康的声音。2、乐音三要素:响度、音调、音色。-10-课题第三节让声音为人类服务(1 课时)执教1.能从物理学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教学2.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目标3.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重点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难点环境保护的教育。教具演示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优美的歌曲同学们都喜欢听,除了丰富人们的文娱生活,还可以使一但是,对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电锯声、引人奋进。入机器的轰鸣声等,同学们听起来感到烦燥,心神不安,这些声音都是噪新声。我们这节课将知道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课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11-一、声音与建筑,声音与音乐简单介绍声音与建筑,声音与音乐二、听不见的声音1、超声:f20000HZ2、次声:f20000HZ书2、次声:f2f)课题第六节透镜与影像(1 课时)执教2当物体靠近凸透镜(U),像远离凸透镜(V),像变大。3当物体放在 2 倍焦距(U=2f),成等大、倒立的实像。三放大镜放大倍数:凸透镜越凸,放大倍数越大。-24-教学1、知道眼睛的光学原理目标2、知道照相机、望远镜的光学原理重点知道眼睛的光学原理、照相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光学原理难点照相机、望远镜的光学原理教具演示照相机、望远镜、显微镜学生主要教学过程我们的眼睛为什么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呢?一同学们外出秋游,总想照张相留个影,你想知道照相机是怎样给你引入留影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新课一、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简介眼球的构造,说明眼睛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二1、近视眼:眼的屈光能力过强。教近视眼镜:凹透镜学2、远视眼(老花眼):眼的屈光能力太弱。过老花镜:凸透镜程二、照相机设镜头:凸透镜计成像原理:u 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三、显微镜和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或一凸一凹两个透镜组成三思考与作业一课一练一、眼睛是怎样看到物体的简介眼球的构造,说明眼睛其实就是一四个凸透镜板1、近视眼:眼的屈光能力过强。书近视眼镜:凹透镜2、远视眼(老花眼):眼的屈光能力太弱。老花镜:凸透镜课题第四章第一节认识物质的一些性质(1 课时)执教二、照相机镜头:凸透镜成像原理:u v,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三、显微镜和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或一凸一凹两个透镜组成学生活动-25-1、知道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教学2、知道物质具有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等性质目标3、能够按物质的性质区分物质。重点物质具有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硬度等性质难点能够按物质的性质区分物质教具演示条形磁铁、铁片、磁带磁盘、电学演示箱、糖水盐水、竹筷、铁汤勺、指南针学生各型号的铅笔主要教学过程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有很多种,他们的属性也是多种一引多样的,同学们能不能通过P72 的四个图指出:入1、这些物体都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新2、他们都具有哪些特点?从而使学生了解物质性质的多样性。课一、物质的磁性质。磁性质学生们应该有所了解,演示磁铁吸钉,出示各种利用磁性制成的物品:如指南针、磁盘等。让学生开动脑筋想想还有什么物体是利用磁性制成的?如:电话、磁悬浮列车等。二、物质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二1、导电性教进行“活动 1、2”,说明有些物体具有导电性,而且导电性有强弱之学分。过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酸碱盐溶液、大地等程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如橡胶、塑料、干木柴、纯净水等设半导体: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如硅、锗等计2、导热性进行“活动 3”,说明有些物体具有导热性,而且导热性也有强弱之分。热的良导体:容易导热的物体,如金属热的不良导体:容易导热的物体,如橡胶、木柴、竹子等三、硬度通过“活动 4”学习如何比较物体的硬度。课堂练习:P78-课外活动三思考与作业一课一练课题第二节测量物体的质量(2 课时)执教学生活动学生活动-26-1 知道什么是物体的质量。教学2 知道质量的主单位和常用单位;能进行单位间的换算。目标3 知道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天平;知道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重点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天平使用方法难点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教具演示铁钉、铁锤、木桌、木凳、托盘天平、硬币、乒乓球、一杯水、彩色挂图等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一问:自行车是用哪些材料制成?引答:钢、铁、橡胶等材料制成的,教师接着说明:一般我们把自行车称入为物体,钢、铁、橡胶等称为物质。这样我们可以说:自行车这个物体新是由钢、铁、橡胶等物质构成的,其它物体如:铁钉、铁锤、桌子、凳课子等也都是由物质构成的。1 质量(1)对实物的观察,引入质量的概念观察实物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性质就引入的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符号:“m”表示。(2)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2 质量的单位回顾小学学的重量单(1)国际单位:千克(kg)位(2)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3)进率:1 吨=1000 千克;1 千克=1000 克;1 克=1000 毫克。看 P81 表中一些物体的质量。查看表中一些物体的二3质量的测量天平质量教(1)介绍常用测质量的器具:案称;杆称;台称;电子称;天平学(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过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观察天平构造,对照书程(3)天平的使用本,指出每一组成部分设A 盘天平的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计刻线处;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B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C 这时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教师强调:1、调节平衡螺累母按:指针左偏就向右调;右偏向左调。2、天平调节平衡后,左右盘不能对调,平衡螺母不能再动。3、取砝码时一定要用镊子。4、往盘里加砝码应先估计被测物的质量,再从大到小加砝码,当加到最小一个砝码时太重了,则应改用移游码。-27-5、游码的读数是读游码的左边所对标尺的刻度值。(4)天平使用注意事项:A不能超过称量(天平的称量=所配砝码总质量+游砝最大读数)。B取砝码要用镊子,并轻拿轻放。C保持天平干燥、清洁。小结:(在板书中小结)进行“活动 1”和“活动 2”,学习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三思考与作业如何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一课一练第七章 第一节 质量2天平的使用一质量(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1什么叫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端的零刻线处;2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2)调节横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四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线处,这时横梁平衡。板进率:1000 进(3)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调节游书二质量测量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1实验室测量质量工具:天平(4)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游码读数三使用天平注意事项:P82课题第三节密度(2 课时)执教-28-1.掌握密度的概念。教学2.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目标3知道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重点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难点密度单位的写法、读法及换算教具演示学生天平(带砝码),木块 2 个,铁块 2 个,量筒,水学生活动主要教学过程一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引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入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新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课1 建立密度的概念(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33质量(克)体积(厘米)质量/体积(克/厘米)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木块 15100.5木块 210200.5石块 11042.5石块 22082.5分析(2)分析数据二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教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学C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过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程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设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计(3)建立概念练习的写法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 B密度公式:=m/V;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练习单位的化法3333 C密度单位:千克/米(kg/m);克/厘米(g/cm)33331g/cm=1000kg/m=10 kg/m3(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 1.97 吨,体积是 0.25 米,铁块密度多大?33已知:m=1.97t=1.9710 kg;V=0.25m求:解:计算-29-答:铁块的密度是 7.910 kg/m2密度物理意义3333水的密度是 1.010 kg/m 表示 1 米 水的质量是 1.010 千克。3思考与讨论(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与质量m 和 V 的关系。(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3)公式的物理意义。4巩固练习:P90-25小结33与速度的物理意义对比说出密度的物理意义思考,讨论完成练习三思考与作业P90-3,一课一练第三节 密度1 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表示4 密度物理意义:水=1.010 kg/m 表示 133米 水的质量是 1.010 千克。5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33四板2 密度公式:书333 密度单位:千克/米(kg/m)33克/厘米(g/cm)33331g/cm=1000kg/m=10 kg/m课题第四节点击新材料(1 课时)执教-30-教学1、知道几种新材料目标重点知道几种新材料的性质难点知道几种新材料的性质教具演示学生主要教学过程为了适应不同行业、不同规格的需要,各种新材料曾出不穷,一现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点击这些引他们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新材料。新课一、纳米材料特点:小二二、超导材料教特点:电阻几乎为零学三、形状记忆合金过特点:能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状。程四、隐形材料设特点:能避开雷达等工具。计五、其他新材料如:液晶三思考与作业一课一练一、纳米材料特点:小四二、超导材料板特点:电阻几乎为零书三、形状记忆合金特点:能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原状。课题第五章第一节 认识分子(1 课时)执教四、隐形材料特点:能避开雷达等工具。五、其他新材料如:液晶学生活动-31-教学1、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目标2、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重点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难点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教具演示学生主要教学过程一屋檐滴水时间长了,为什么会“水滴石穿”呢?铁铲永久了为什么在较远的地方我们就能够闻到花香,这是为什么引会变薄呢?走进花园,入呢?新课一、物质的组成简介德谟克里特的猜想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二提问:这个猜想对吗?你认为呢?教2、分子:自然界中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学任何物体,无论它们的大小、轻重有何不同,也不论它们是否有生过命,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程介绍我国关于物质组成的理论:五行说。设二、分子的大小计简单介绍“活动”的内容,体验分子的大小-10指出分子的直径数量级 10 m强化感受练习:P99-1、2三思考与作业一课一练一、物质的组成二、分子的大小-101、德谟克里特的猜想直径数量级 10 m四2、分子:自然界中保持物质性质不变的最小板微粒。书任何物体,无论它们的大小、轻重有何不同,也不论它们是否有生命,都是由分子组成的。课题第二节“解剖”原子(1 课时)执教学生活动-32-1、知道什么是原子。教学2、了解原子的结构。目标3、知道微观世界物质大小的数量级。重点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难点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教具演示学生主要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一引1、什么是分子?入2、分子有多大?分子是世界上最小的微粒吗?新课一、原子: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是组成分子的更小微粒。介绍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说明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提问:原子是世界上最小的微粒吗?二、电子、质子与中子介绍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发现及相关的实验。二电子:带负电荷教质子:带正电荷学中子:不带电过三、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程汤姆生的糕点式结构:错误设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正确。证明实验:a 粒子散射实验计四、原子的结构原子电子(-)原子核(+)质子(+)夸克中子五、微观世界的尺度三思考与作业一课一练一、原子:一种比分子更小的微粒,是组成分子的更小微粒。二、电子、质子与中子电子:带负电荷四质子:带正电荷板中子:不带电书三、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汤姆生的糕点式结构:错误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正确。证明实验:a 粒子散射实验四、原子的结构原子电子(-)原子核(+)质子(+)夸克中子五、微观世界的尺度学生活动-33-课题第三、四节飞出地球、宇宙深处(1 课时)执教教学1、知道地心说、日心说和万有引力定律。目标2、知道宇宙的构成。重点知道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难点知道分子大小的数量级教具演示学生主要教学过程晚上,我们抬头可以看到茫茫星空,你知道头顶上的宇宙有多大一引吗?你想不想飞出地球,去看看地球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就带大家“飞出地球”,到“宇宙深处”去看看。入新课学生活动一、古人的宇宙图景。二、地心说和日心说1、地心说(托勒玫)2、日心说(哥白尼)二三、万有引力定律与飞出地球教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及三个宇宙速度学了解到要飞出地球,甚至是太阳系,宇航器就必须具备有第一甚至第二、过第三宇宙速度。程四、宇宙的构成设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计和外形新光年(l.y.):光一年走过的路程201l.y.=9.4605 10m光年是长度单位三思考与作业一课一练一、古人的宇宙图景。二、地心说和日心说四1、地心说(托勒玫)板2、日心说(哥白尼)书三、万有引力定律与飞出地球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及三个宇宙速度四、宇宙的构成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和外形新光年(l.y.):光一年走过的路程201l.y.=9.4605 10m光年是长度单位-34-八年级(上)物理教案八年级(上)物理教案-35-意意 溪溪 中中 学学郑郑 海海 铭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