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测试版的制作及说明.pdf
印刷测试版的制作及说明为达到能较客观、真实地反映被测纸张的印刷适用性的目的,在设计印刷适性测试版时,把着眼点放在注重印刷后的样张视觉效果上。在测试项目的选择上主要选择了针对自然图像复制效果的测试项目,包括图像中典型的人物肤色、茶色调、暗绿色调、高调、中间调、暗调、细微层次、清晰度、几何图形、渐变色调、非彩色结构等目测评价项目。除了评价视觉效果外,还应选择及印刷适性有关的印刷工艺控制指标,如反射密度、网点增大值、叠印率、色度值、印刷相对反差值(K 值)、小网点再现、纸张透印密度等。这些指标可用专用测试仪器进行测量,可以通过物理量来描述、评价被测纸张的印刷适性,排除了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较为科学。另外,从评价印刷产品质量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套准、几何尺寸变形、外观、文字、平网、渐变网合成、分辨力等测试、评价项目,以便更全面、客观、真实地评价被测纸张的印刷适性。我选用了一张 lena 图和几张 ISO400 标准图像。在数字图像处理中,Lena(Lenna)是一张被广泛使用的标准图片,特别在图像压缩的算法研究中。用这幅图,是因为这图的各个频段的能量都很丰富:即有低频(光滑的皮肤),也有高频(帽子上的羽毛),很适合来验证各种算法)这幅图像的 0-255 的像素分布均匀,这副图像确实具有代表性,纹理丰富并且分布合理。第 1 页然而,这张图片背后的故事是颇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抱有学究都是呆子的看法,然而 Lena 对此就是一个有力的驳斥。lena(lenna)是一张于1972 年 11 月出版的 Playboy 的中间插页,在这期杂志中使用了“Lenna”的拼写,而实际莉娜在瑞典语中的拼写是“lena”。1973 年 6,7 月间,南加州大学信号图像处理研究所的副教授 Alexander 和学生一起,为了一个同事的学会论文正忙于寻找一副好的图片。他们想要一副具有良好动态范围的人的面部图片用于扫描。不知是谁拿着一本 Playboy 走进研究室。由于当时实验室里使用的扫描仪(Muirhead wirephoto scanner)分辨率是 100 行/英寸,试验也仅仅需要一副 512X512 的图片,所以他们只将图片顶端开始的 5.12 英寸扫描下来,切掉肩膀一下的部分。多年以来,由于图像 Lena 源于 Playboy,将其引用于科技文章中饱受争议。从1973 年以来,Lena 就开始出现在图像处理的科学论文中,直到 1988 年,她才得知自己原来已经被从事图像处理行业的工作者认识。1997 年,lena 被邀请参加了在波士顿举办的第 50 届图像科技技术年会。标准 Lena.jpg戴维C蒙森(David C.Munson),IEEE 图像处理汇刊(IEEE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的主编,在 1996 年 1 月引用了两个原因来说明莱娜图在科研领域流行的原因:1.该图适度的混合了细节、平滑区域、阴影和纹理,从而能很好的测试各种图像处理算法。2.Lenna 是个美女,对于图象处理界的研究者来说,美女图可以有效的吸引他们来做研究。第 2 页除了 lena 还有选用了几张 ISO400 样张图片:肖像:用来评估人类皮肤色调复制的模特人物的特写图像。自助餐厅:带有复杂几何形状的图像,适合评估图像处理的效果。果篮:有果篮、布和木器的图像,适合评估茶色调和细致纹理的复制。酒和餐具:有玻璃器皿和银器的图像,用来评估高光色调和非彩色的复制特征。自行车:有自行车、分辨力图标和其他富有细致层次的图像,用于评估复制的清晰度及图像处理的效果。石兰花:有渐变背景的兰花图像,用于评估高光区域和暗调区域渐变色调复制效果。音乐家:三个妇女的图像,用来评估不同皮肤色调和细微图像层次的复制效果。蜡烛:含有各种物品的室内景像的暗调图像,用于评估暗调色彩,特别是暗茶色和暗绿色的复制效果。在选定图片后就是添加周边的测控条,测控条(Control Strip)是实施印刷质量数据化测控的重要媒介,由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测试区、段、块组成,用以判断和控制拷版、晒版、打样和印刷时的图文信息单元转移时的质量情况。由网点、实地、线条等测标组成的软片条,用以判断和控制拷版、晒版、打样和印刷时的信息转移。总类很多,有以下几种:第 3 页控制段 control patch供印刷检验用的,由一个或多个图形单元组成的平面图标。按照工艺过程可分为晒版控制段和印刷控制段。为印刷或检查图像所用的控制段可排列成单色的或多色的。根据印刷方式和承担的任务可选用不同的控制块,并将其拼合成测控条或控制段。测控条或控制段上的控制块大小尺寸应为 6mm6mm,不能小于 5mm5mm。我根据整篇幅面的大小调节了控制块的大小为 10mm10mm。连续调控制块 continuous tone patch平面的控制块,是一个无级的密度连续结构。连续调控制块可以是有一定密度、无变化或渐变的阶调。具有梯级密度变化的连续调控制块被称为连续调梯尺。空白控制块 blank patch:具有工艺上限定的最低光学密度(最高亮度)的控制块实地控制块 solid patch:具有最高光学密度(最低亮度)的控制块。在多色印刷和检查图像时,可区分为单一印刷的实地块和叠印实地块,叠印实地块的作用是检查叠印的受墨能力和叠印效果。网点增大检测段:分c、M、Y、K 四色各一组,每一组均由连续的5 个正方形网点块构成,如图 1 所示。各块均为 7mm7mm 的正方形,分别为20圆网点块、80圆网点块、100实地色块、50粗网点块、50细网点块。网点增大检测段中,各网点块的网点面积百分比的选择及网点块之司排列的顺序,是及其实现的功能密切相关的。设置 50粗网点块和50细网点块相邻,目的是利用粗、细网点对比的方法来检测网点增大情第 4 页况。其线数比为 1:7,即一个 50细网点的增大值是 50粗网点增大值的 7 倍。因此,以粗网段为基准,取细、粗网点块两者密度之差,即为印刷网点的增大值。设置 80的圆网点块及 1。的实地块相邻,目的在于检测印刷反差 K 值。选取80的圆网点块作为检测 K 值的网点密度读取块,因为此区域为加同时圆形网点开始连接(78 54%)的区段,又是网目调印刷品由中司调步八暗调的过渡阶段,人眼在视觉上最敏感,也最能反映印刷品是否有足够的阶调层次和印刷反差。在各黄色网点块的四角上均压印了黑色小圆点,一个目的是检查套印是否准确;另一个目的是检查印刷色序,即辨别是黄色先于黑色印刷还是黑色先于黄色印刷。用高倍放大镜观察各网点块,检查网点边缘是否光洁完整、有无锯齿状、有无点形变化等;同时注意各个网点是否浓淡一致,网点中心不能变浅,四周也不能变淡。网目调控制段 half tone patch具有不同网点结构的控制块,它包括统一类型的图像成分。网目调控制段应有统一的网目调阶调值或渐变的阶调值。网目调图像复制是控制网点面积及空白面积比例的转移,利用已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在实施过程中发出面积不等的信号,来控制印刷和晒版过程的偏差。网目调梯尺:主要用于通过测量确定印版阶调转移特性。同时所提供的 1%、2%、3%和 97%、98%、99%色块也可用于对高调和暗调区最终所能复制出的阶调进行视觉判断。灰平衡控制块 grey balance patch:用于检测打样和印刷灰平衡的网点控制块,它是由三原色的网点按照灰平衡条件构成的。灰平衡检测段包括连续的 3 个矩形块,每个矩形块大小为 10mm7mm。高调的灰色,由网第 5 页点覆盖率为 l0的 c、7的 M 和 5的 Y 构成;中间调的灰色,由网点覆盖率为 50的 c、41的 M 和 41的 Y 构成;暗调的灰色,由网点覆盖率为 75的 c、62的 M 和 60的 Y 构成。设置灰平衡检测段,用于目测鉴别打样和印刷时由 C、M、Y 三个基本色叠印产生的灰色的复制效果。测控条在印刷时,从叼口至尾部的长条分段监测中,就可以发现有无冷调蓝灰或暖调红灰的误差,各种偏色均被认为是有缺陷的复制。重影及网点变形检测段:由c、M、Y、K 四组同心圆组成。每一组均由20个大小不同的圆套台在一起构成,圆环线条及线条之间的间隔宽度相等,即面积百分比为 50。本测控条的重影及网点变形检测段,是利用同心圆来判断任意方位上的重影、网点变形以及印迹模糊现象。文本检测块:是一个尺寸:15mm7mm 的矩形块,共包含 4 行文字。前两行文字均为“印刷质量测控条”,字体为宋体、字号大小分别为 6 磅和 3 磅、白底黑字。第三行和第四行是分别对应于第一行和第二行文字的反白字。设置文本块的目的是帮助印刷工作者判断印前输出设备及印刷设备复制字符的能力。文本块字符的字体设置为宋体,一是考虑到宋体字笔画较细,更能反映设备复制细小字符的能力;二是考虑到宋体字在印刷中较常用。字符大小选为 6 磅和 3 磅,满足印刷中常用小号字的要求,能实现对文字印刷质量的检测功能。信号条:由若干信号块构成,能及时反映印刷时的网点扩大或缩小,轴向重影或周向重影,以及晒版时的曝光不足或过量,印版的分辨力等情第 6 页况。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只需一般放大镜或人眼,就能察觉质量问题,无需昂贵的专门的仪器设备。(2)使用方便,容易掌握;结构简单,成本低。(3)只能定性地提供质量情况,无法提供精确的质量指标数据,故称为信号条。其中常用的信号条为GATF星标信号条,GATF星标信号条中心为很小的白点,由 36 条黑白相等的辐射线组成。具有 23 倍的放大作用,通过目测星标中心的白点和辐射线的变化,可判断出印刷过程中的网点增大、网点变形、重影的状况。它直径 10mm,有 36 条黑色楔形和 36条白色楔形,中心是 1mm 的小白圆点。测试条:由若干区、段测试单元(块)和少量的信号块组成,它不仅具有某些信号条的功能,还能通过仪器进行测量,再由专用公式计算出印刷质量的一些指标数值,供评判、调节和存贮之用。它适用于高档次产品印刷质量的控制、测定和评价。常用打样控制条,由 46 个色块,含 34 个彩色色块、6 个黑色灰阶以及 6 个三色灰阶。主要用于评估检测打样颜色的准确性,还可以检验印刷样张及打样样张之间颜色转换的精确性。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评估印刷品及打样样张的视觉一致性。检标 control mark 为确定位置或检查用的标志或测标。都属于检标。(1)为检验四色套印(2)为各色之间的套印(3)还有规矩线和裁标,页面设置等。第 7 页测控条在印版的位置 1、位置要求:测控条放在叼口处或拖梢处、及印刷机滚筒轴向平行,测控图像的着墨均匀性。2、位置原则:印张拖梢处最能反映不良因素的影响程度;测控条距纸边 2-3mm,避免纸毛、纸粉掉落。我是在 AI 里面完成印刷测试版的制作,根据老师给的幅面大小,定下700mm1000mm 的印版面,颜色模式为 CMYK,栅格效果为 300ppi,设定好文件信息后就开始对印刷版的制作,首先,确定测控条的位子,需要拖拉出一些标尺用来定位,实地块和渐变条一般是致于版面的四周,然后定死角的套准标志,和 GATF星标信号条,我把星标信号条致于不同位子,便于查看是那色版出现的网点扩大,转印不全等问题,最后将图片和色标放入中间位子,让整体看上去很紧凑和协调。测试版是一个包含各种数据测试色块和视觉评判图像的版面,是综合性的诊断和测量工具,主要用来测试机器的稳定性和状态、印刷材料的综合性能、优化工艺等。数字测试版不仅可以用于各种输出设备,如胶片输出机、数字校样机、印版输出机或数字印刷机系统的测试校准,还可用于不同的输入、输出、显示设备的色彩管理。下图就是我最终完成的印刷测试版: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