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pdf
-
资源ID:53139438
资源大小:112.8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三《登高》教学设计.pdf
20162016 年年 4 4 月月 1 1 日日概况概况年级:高一年级:高一学科:语文学科:语文课题:课题:登高赏析登高赏析课型方式:要素组合课型方式:要素组合课时形态:课时形态:5+30+55+30+5大目标:大目标:1 1、加强对学生单元组,表达呈现,约定等学习方式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单元组,表达呈现,约定等学习方式的训练。2 2、通过单元组活动加强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单元组活动加强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目标:小目标:1.1.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即景抒怀的特点。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即景抒怀的特点。2.2.理解景物描写对情感抒发的作用。理解景物描写对情感抒发的作用。3.3.接受诗歌情感及审美熏陶。接受诗歌情感及审美熏陶。重点:重点:1.1.分析景物特点。分析景物特点。2.2.理解景物描写对抒情的作用。难点:理解景物描写在诗歌的具体作用。理解景物描写对抒情的作用。难点:理解景物描写在诗歌的具体作用。教学环节教学环节前测前测(检 测 学生 对 诗 歌中 景 情 初步 感 知 能力)一一.朗读导入,感知景情朗读导入,感知景情目标目标重难点重难点T T5教学内容、方法、策略教学内容、方法、策略(课前:伴随着古典音乐,学生朗读诗歌,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走近唐诗。)1.1 诗朗诵写秋名句,引导学生优美朗读学过的写秋诗文名句,并谈感受,直接导入课题。(4)(预设:学生学过的写秋的诗文很多,名句比比皆是,应该能够说出来,感受理解可能会有深有浅。)反思反思/评价评价20162016 年年 4 4 月月 1 1 日日流程流程性检性检测的测的主要主要中测中测范畴范畴二二.合作探究,寻绎景情合作探究,寻绎景情三三.实战演练,运用景情实战演练,运用景情51.2 生集体朗读并背诵登高,引出约定:秋意萧索,悲从中来。:秋意萧索,悲从中来。(1)2.1 学生活动一:生自由放声朗诵诗歌,翻译诗歌。(要求:口头翻译,同桌交流。)(3)(学科约定)2.2 生全班交流,感悟诗歌内容和情感。(2)(要求:依据诗歌,有理有据而谈。)(预设:学生对于诗歌的翻译虽说有一些难度,但是经过同桌交流和自己国文的积淀理解,应该能或深或浅地说出自己的感悟。若果有偏差或者质疑,教师及时点拨补讲。)2.3 学生活动二:6 人组探讨: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诗人那些感情?写景对抒情有什么作用?结合诗中关键词和课下注释理解。(11+1)(学科约定)(要求:组内先自由朗读诗歌一遍;然后个人自主赏析解决问题,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微卡上;最后组内顺时针交流补充,图文结构式,大卡呈现。)(预设:这个环节容量大,要突破重难点,所以时间给的充分一些,所加的一分钟为缓冲时间,以此督促提醒学生。如果顺利,也可以不用那一分钟。)2.4 选取 1-2 个小组展示交流,他组有理有据点评补充。(6)(要求:先美读后发言)2.5 教师补讲。(1)(预设:景物特点,景物描写对情感抒发的作用是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对杜甫登高几层情感的理解可能会出现不全面或偏差的理解,教师要及时点拨,补讲。)3.1 学生活动三:高考链接:生从景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高考真题晏几道的思远人(3)(要求:先美读一遍,后独立思考,微卡呈现,同桌交互,教师随机抽检。)3.2 选择 2 人班级交流,他人点评补充,教师点讲补讲。(2+1)(预设:这个环节加入了一分钟的缓冲时间,如果能完成,就不用这一分钟时间了。)3.4 学生活动四:补充练习,总结收获。师生对话:联系诗经采薇中的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采薇独立思考:这四句诗歌景情之间有何关系?(2)(教师随机抽检)1964(检测学生对诗歌中景情关系的理解及运用能力)20162016 年年 4 4 月月 1 1 日日后测后测(检 测 学生 总 结 能力,布置分层作业)四四.总结要点,布置作业总结要点,布置作业13.5 生结合登高,总结写景对抒情的两种不同衬托作用。(2)(教师随机抽检)4.1 学生集体背诵诗歌。14.2 作业:1.总结本课所学诗歌景情鉴赏方法;2.背诵默写这首诗。(预设:强化次数达到,虽然课堂上有总结,但是发言的人数有限,不能够一一总结收获,因此布置了两项作业,提升学生认知理解能力。)备注:根据课堂实际,临时适时调控。备注:根据课堂实际,临时适时调控。注释或总评注释或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