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精品文稿.ppt
职业倦怠与心理调适第1页,本讲稿共54页姓名姓名刘慧贤刘慧贤出生年月日出生年月日1963年年8月月31日日工作单位工作单位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包头师范学院心理系爱好爱好体育运动、旅游、体育运动、旅游、读书。读书。座右铭座右铭一个喜欢自己的人,一个喜欢自己的人,无论贫或富,都比其无论贫或富,都比其他人快乐!他人快乐!快乐是一种才华!快乐是一种才华!第2页,本讲稿共54页几点小建议l听心理学方面的讲座l是一个体验、感悟、分享的过程。l是一个滋养自己心灵的过程。l是一个塑造自己和矫正自己的过程。l是一个l也是一个帮助他人,塑造他人的过程。第3页,本讲稿共54页第一讲 关于大脑l古人认为“心,思之器官。科学实验证明l脑思之器官,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l一、左右半脑的功能l左脑与右脑形状相同,功能却大不一样。一九八一年,诺贝尔医学生理奖得主罗杰斯佩里教授将左右脑的功能差异归类整理如下:第4页,本讲稿共54页(一)左半脑l知性知性知识知识理解理解思考思考判断判断推理推理语言语言抑制抑制五感五感(视、听、嗅、触、视、听、嗅、触、味觉味觉)l右脑支配左手、左脚、左耳等人体的左半身神经右脑支配左手、左脚、左耳等人体的左半身神经和感觉,而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感觉,正如和感觉,而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感觉,正如实验表明的,右视野同左脑,左视野同右脑相连。实验表明的,右视野同左脑,左视野同右脑相连。因为语言中枢在左脑,因为语言中枢在左脑,所以左脑主要完成语言的、所以左脑主要完成语言的、逻辑的、分析的、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而右逻辑的、分析的、代数的思考认识和行为。而右脑则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图的脑则主要负责直观的、综合的、几何的、绘图的思考认识和行为。思考认识和行为。第5页,本讲稿共54页(二)右脑(本能脑潜意识脑)l1.图像化机能(企划力、创造力、想象力)l2.与宇宙共振共鸣机能(第六感、念力、透视力、直觉力、灵感、梦境等)l3.超高速自动演算机能(心算、数学)l4.超高速大量记忆(速读、记忆力)l(右脑储存的信息量是左脑的10万倍。这使得它处理信息的方式与左脑判然有别。右脑是创造脑。人类的创造之魂在右脑。右脑的祖传因子、10万倍于左脑的信息量以及迅速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使它具备了卓绝的创造天性。)l第6页,本讲稿共54页(三)开发右脑l锻炼使用右脑:l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就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由于人体的自然生理属性以及传统应试教育和“填鸭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在现实生活中,95%以上的人仅仅使用自己一半大脑左脑,而创新思维单凭左脑的逻辑推理已经远远不够,“开发右脑”迫在眉睫。第7页,本讲稿共54页l一张神奇的图片能测试你的左右脑的使一张神奇的图片能测试你的左右脑的使用情况用情况l一张神奇的图片能测试你的左右脑的使一张神奇的图片能测试你的左右脑的使用情况用情况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如果你看见这个舞女是顺时针转,说明你用的是右脑;你用的是右脑;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如果是逆时针转,说明你用的左脑。耶鲁大学耗时耶鲁大学耗时5年的研究成果,据说。年的研究成果,据说。14%的美国人可以两个方向都能看见的美国人可以两个方向都能看见第8页,本讲稿共54页第二讲第二讲 关于心理现象与心理健康关于心理现象与心理健康 知己知己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恩格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恩格斯把她誉为斯把她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朵”。第9页,本讲稿共54页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一、心理过程一、心理过程(一)认知过程:(一)认知过程:(一)认知过程:(一)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记忆、想象、思维(二)情感过程:(二)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情绪、情感(三)意志过程(三)意志过程二、个性心理二、个性心理(一)个性倾向性:(一)个性倾向性:兴趣、动机、需要、世界观兴趣、动机、需要、世界观(二)个性心理特征:(二)个性心理特征:(二)个性心理特征:(二)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气质、性格、能力(三)自我意识(三)自我意识第10页,本讲稿共54页第二节 走进心理健康l没病就是健康吗?l如果问大家什么是健康?很多的人会说,健康就是没病,我身体好,没残疾,没缺陷,吃得好,睡得香,这就是健康。没病的人就是健康的人吗?社会生活中,我们常见到有的人身体抵抗力极差,动辄感冒;有的人与周围人的关系总是处不好,工作和学习受到影响;有的人暴饮暴食,药物依赖,生活混乱;更有甚者自杀或伤害他人。这些人虽然身体没有明显的疾病,但不能很好地学习生活和发展,方方面面表现出对社会生活的不适应。因此,现代社会,每个人要想拥有健康的生活状态光有健康的体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古老的健康概念,赋予她新的含义。第11页,本讲稿共54页一、什么是心理健康l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首次提出“健康是一种心理躯体社会康宁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缺乏”,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较全面地设定了健康,形成健康概念的三维指标,刷新了“没病就健康”的传统认识。l1978年,WHO在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完善并重申了健康的含义,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l1989年,在“道德滑坡”和青少年道德修养水平大幅下降的国际背景下,WHO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的概念,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提出了健康的四维指标,即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行为四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考察。第12页,本讲稿共54页l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中首次提出“健康是一种心理躯体社会康宁的完满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缺乏”,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较全面地设定了健康,形成健康概念的三维指标,刷新了“没病就健康”的传统认识。l1978年,WHO在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中完善并重申了健康的含义,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病和痛苦,而是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完好状态。”l1989年,在“道德滑坡”和青少年道德修养水平大幅下降的国际背景下,WHO又进一步完善了健康的概念,把健康定义为“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提出了健康的四维指标,即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必须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和行为四方面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考察。第13页,本讲稿共54页二、什么是亚健康l亚健康最早由前苏联科学家伊布赫曼提出,在国外研究已近20年,我国是1996年开始关注并提出亚健康的。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不健康之间的非此非彼的状态,又被成为“灰色状态”、“第三状态”和“半健康人”,即机体内出现某些功能紊乱,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主观上有不适感觉,已有潜在发病倾向,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质与心理失衡状态。第14页,本讲稿共54页对心理健康的认识(1)第15页,本讲稿共54页对心理健康的认识(2)l生理上出了毛病,自己诊断了,也要请别人去治;心理上出了毛病,别人即使诊断的一点不差,真正治疗只能靠自己.l一个喜欢自己的人,无论贫或富,都会比其他人快乐.l一个快乐的人,不一定是最富有的,最有权势的,但却一定是最聪明的,他的聪明在于懂得人生的真谛: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灿烂第16页,本讲稿共54页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l(一)教师心理健康标准的探讨l心理健康标准是评价人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标尺。心理健康的标准的确定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l1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l2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l3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第17页,本讲稿共54页l4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l5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l6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l7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第18页,本讲稿共54页(二)心理健康标准的解读(二)心理健康标准的解读l1心理健康是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的心理状态,而不是短暂的、偶尔的现象。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意味着心理不健康。因此,我们必须把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区别开来,前者侧重于人,后者侧重于事。当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时,应从总体上并以经常性的行为作为依据进行把握。所谓正常人,并非毫无瑕疵,未必能完全符合标准,倘若轻微不合,仍能有相当完善的社会生活,可以视为正常。但缺陷的项目过多,则表示教师心理可能不正常。第19页,本讲稿共54页l2心理健康标准反映社会对个体良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而不是最高的心理境界。因此,每个人都存在着努力增进心理健康的任务。第20页,本讲稿共54页(三)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生活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生活;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工作。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工作。l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保障第21页,本讲稿共54页第三节 教师面临的主要的心理问题l一、职业压力l二、职业倦怠l三、人际交往l重点谈谈压力与倦怠第22页,本讲稿共54页一、职业压力一、职业压力l(一)什么是压力l1压力:当个体面临外在环境刺激时,经认知评估,感到外在环境刺激会给自身造成相当程度或过度的负荷、感到个体应用自身资源无法应付的情况。(关键词:环境刺激、认知评估、主观感受)l2职业压力:个人工作有关的因素和工作者发生交互作用,因而改变工作者的身心状态,以致失去正常功能。l3教师职业压力:是由教师工作引起的一种教师消极情感反应的综合症,通常伴随潜在致病的生理变化。是通过教师对构成其自尊与健康的危险性事件的知觉以及激活减少威胁知觉的应对机制进行调节的。第23页,本讲稿共54页(二)解读压力l1压力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压力是个体与环境不匹配的结果;压力是个体认知、评价的结果;压力是缺乏社会支持的结果;压力是付出和回报不平衡的结果;压力是社会、组织及个人系统作用的结果。总之压力是“剌激呈现心理感受和评价生理变化行为反应”这一关联系统中的动态过程产物。l2压力不会消失,有压力是正常的。人生时时有压力,尤其是当今时代,30岁以前看学历,30-50岁看经历,50-70岁看病历,70岁以后看黄历。尽管这有点戏说,但也说明了有压力是正常的,正常人都有压力,没有压力的人是不正常的。l3压力无好坏,关键如何看待它。“压力”这个词本身并无好坏之分。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说:“压力就如一把刀,它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把我们割伤。那要看你握住的是刀刃还是刀柄”。l心理游戏心理游戏l了解自己的压力了解自己的压力第24页,本讲稿共54页第25页,本讲稿共54页(二)怎样管理压力l教师压力源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压力应从个人和学校、社会多个层面入手。1个人层面l视窗视窗1:第26页,本讲稿共54页(1 1)放松训练)放松训练l是降低教师心理压力的最常用的方法,它既指一种心理治疗技术,也包括通过各种身体的锻炼、户外活动、培养业余爱好等来舒缓紧张的神经,使身心得到调节。中小学教师要面对繁重的工作负担,身体很容易疲劳,而身心放松的技巧是一种很好的法宝,它可以帮助我们将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的压力降低到我们可以控制的程度或层次。虽然当放松训练完成以后,我们所面对的压力层次又会重新升高,但却是从一个比较低的压力层开始的。经历放松训练后,我们不再只是无助地面对压力,而是开始控制及管理压力了。l自律松弛法自律松弛法l想象性放松训练想象性放松训练第27页,本讲稿共54页情绪宣泄法情绪宣泄法l激烈的有:活动、大喊大叫、大笑等。舒缓的有:激烈的有:活动、大喊大叫、大笑等。舒缓的有:写日记、和他人交谈、听音乐等。写日记、和他人交谈、听音乐等。l情绪转移法情绪转移法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女士上街购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如女士上街购物,男士约朋友喝酒等等,放松一下,消除紧张物,男士约朋友喝酒等等,放松一下,消除紧张的心理压力。的心理压力。l诗人李白诗人李白“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虽少,酒倾愁不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消愁愁更愁。”l政治家曹操政治家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解忧,唯有杜康。”第28页,本讲稿共54页(2 2)时间管理技巧l视窗:视窗:你知道吗?l有人曾粗略统计,一个人如果能活72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总共630720小时。这些时间怎么花掉的呢?l睡觉:年;工作:年;个人卫生:年;吃饭:年;旅行:年;排队:年;学习:4年;开会:3年;打电话:2年;找东西:1年;其他:3年。第29页,本讲稿共54页l时间管理是事业成功的关键。管好自己,就是最高的管理。美国托马斯爱迪生说过,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是“时间”。美国著名的管理大师杜拉克说道:“不能管理时间,便什么也不能管理”;“时间是世界上最短缺的资源,除非严加管理,否则就会一事无成”。l时间管理技巧可使生活、工作更有效率,避免过度负荷,具体包括对时间进行组织和预算、将目标按优先次序进行区分、限定目标、建立一个现实可行的时间表、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给自己等。第30页,本讲稿共54页l时间管理时间管理l“一天生活大圆饼”l1写出昨日的24个小时,分别做了哪些事情。l2让我们以一天24小时为生活大圆饼,看看这个生活大圆饼要切割成哪些扇形饼块?l先从生活大圆饼中,找出更多的时间支出项目,算算上个星期的168个小时,理出哪些项目是固定支出,哪些是未固定支出。我们就可以列出一张“时间收支周报表”了。(备注:上一个星期不一定会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星期,我们且从这里作为检视的起点。)第31页,本讲稿共54页l时间收支周报表l3反思l这是我要的“时间收支周报表”吗?时间够用了吗?哪些事情使用了较多的时间?哪些事情是被我忽略了?我为什么如此安排?潜藏在原先时间资源运用背后的想法是什么?l我的时间主要用在哪些事务上?我要不要做调整?我想要做的调整是什么?调整背后的想法是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的调整?第32页,本讲稿共54页(3)认知重建策略在压力管理过程中,个体认知起核心作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理斯认为,教师的自我挫败式认知是产生挫折感和压力感的主要原因。认知重组策略是为了避免教师的不良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协助其重新评估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应对资源的一组程序。第33页,本讲稿共54页l首先,教师要善于无条件性自我接纳。这包括: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客观性的自我评价。面对教育改革,一些教师如临大敌,对教学改革对自己的威胁性估计过高,压力感增强。如果能把挑战看作是机遇,把压力转化为迎接挑战的动力,就会积极投入到教学改革中去。有效评估自身所面对的情景和压力,做到坦然接受。有的教师对自己要求过高,比如“我应该让家长和同事都认可我”、“我必须完美地做好每件事”等,一旦不能如愿,加上不正确的归因认知,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压力。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的事件及他人,尤其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水平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确定合理的归因认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焦虑、紧张和压力。要适度认同自己的职业身份,不被教师的社会地位、社会待遇、舆论评价、学校资源和学生素质等因素所干扰,积极主动地借由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工作的满意感和归属感。第34页,本讲稿共54页l其次,教师要保持认知弹性,善于修正和抛弃自我的非理性信念,构建理性的思维模式。面对多次失败或挫折的教师很容易形成“你行-我不行”的消极观念。这种思想从形成之时就具有自我束缚的负向功能,接之而来的自我贬抑则导致焦虑水平的倍增。与之相反,有些教师则容易形成“我行-你不行”的自命不凡观念。这是一种心理自卑,这些教师会习惯性地自吹自擂,夸大事实,在别人的无奈中寻找自己的优越感和价值感,甚至会出现攻击他人的言辞。教师通过不断地改善非理性信念,来实现理性思维的自动化激活。具体程序包括:教师主动找出非理性信念萌发或产生的社会生活事件;教师在团体中做模拟情景,对自动显现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自我辩论,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教师经过思维分析和自我斗争,得出理性、积极的观念;通过在各种不同的非理性情境下的大量练习,持续地强化理性信念,以形成稳固的理性思维模式。第35页,本讲稿共54页认知重建策略认知重建策略认知重建策略认知重建策略反败为胜的语言模式反败为胜的语言模式l1问题解决式的语言问题解决式的语言l我有什么弥补损失的方案。l最快的解决方法什么时候可以出现。l事情解决后,我有什么收获。l什么人、什么事有助于解决问题。l为了解决问题,我现在可以做什么。l我如何想和如何做,对自己最有利,最有利于解决问题。l2、将困境置于时间中、将困境置于时间中l我不具备这个能力到目前为止,我还不具备这个能力。我要努力具备这l个能力,如果我具备了这个能力,我就能把事情办好。l我办不成这件事情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把事情办好,但这不意味着将来l办不成。我要分析原因,努力工作,争取将来把事情办成。l3、灵活合理的语言方式、灵活合理的语言方式l我希望把事情办成,但我知道不一定办成,我要努力办成。l我希望困难不要发生,但我知道困难有可能发生,有时困难的发生不取决于l我。l我希望拥有它,但如果不能拥有,生活还要继续。第36页,本讲稿共54页2 2学校层面l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复杂,但问题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学校情境和教学活动,因此,要切实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必须从学校层面入手。l(1)学校给教师提供系统化的心理支持l学校需要建立专业的减压门诊和心理热线,为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的心理辅导与援助。学校系统化的心理支持策略包括:营造互信、和谐、民主和团结的学校气氛;推行人性化管理和个性化教学;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制;鼓励教师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最大的帮助和支持;为教师提供多元化进修机会,跟进科技、教育信息的快速发展;协助教师提高自我效能感来缓解压力负荷。第37页,本讲稿共54页l(2)学校要协助教师制定生涯发展规划l教师在成长过程中经常面临职业发展的困惑和压力。这客观上要求学校要协助教师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通过“职业发展阶梯”和“职业生涯通道”,在尊重教师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帮助教师开发各种知识与技能,解决教师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职业发展压力。l(3)建立有效的教育教学绩效反馈机制l罗宾斯认为,压力是一种动态情境,在这种情境中,一个人要面对与自己所期望的目标相关的机会、限制和要求,这种动态情境所产生的结果被认为是重要而又不确定的。高度的不确定性容易使人产生紧张和焦虑,因此使教师了解其工作绩效以及学校领导对其工作的评价和期望,是有利于缓解压力的。学校组织可以借鉴很多知名企业所采用的3600绩效反馈计划,来调控教师的责任压力。第38页,本讲稿共54页二、职业倦怠l(一)什么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教师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在长期的紧张状态下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第39页,本讲稿共54页(二)解读倦怠(二)解读倦怠l1压力与倦怠的区分。压力本身无好坏之分,倦怠则不然,它是教师职业压力的直接不良后果。因此,职业倦怠已成为教师心理健康的大敌。但两者在产生的原因,管理、预防的方法上有所相同。l2正确认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确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这是客观现实,但它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也就是说,教育领域中职业问题是教师产生倦怠的可能性,但不是必要性。l3辨别教师压力的来源与倦怠的症状l当教师发现自己有职业倦怠的征兆时,应勇于面对现实,而非一味地否认倦怠的存在。教师的倦怠表现并不是模式化,差异性是很大的,而且倦怠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判断倦怠的标准是(1)与大多数人比较,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是否有差异;(2)自己的主观体验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3)自己的主观体验是否影响到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并进而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第40页,本讲稿共54页(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 l1教师职业/生命周期标准的不同阶段l(1)职前阶段:教师特定角色的准备期;l(2)入职教段:教师工作的最初几年,实现教育系统的社会化,学会做教学日常工作,努力得到认可,令人满意。l(3)形成能力阶段: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能力,寻找新资料、新方法和策略,可望形成自己的技能,参加各种交流会和教师培养计划l(4)热心和成长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能力水平,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断创新、改进和丰富自己的教学,热心和高职业满意度是这一阶段的核心。l(5)职业受挫阶段:职业满意度下降,专业生涯中期;l(6)稳定和停滞阶段:做份内的工作。满足于教师的基本要求l(7)职业泄劲阶段:教师离开教学岗位前的状态l(8)职业退出阶段:或退休或中途离职第41页,本讲稿共54页l2职业倦怠的发展过程l(1)热情期:此时期的特点是高希望且希望不切实际。个体表现出雄心勃勃、忘我投人,比如新教师。l(2)停滞期:个体做事开始缺乏效率、焦虑、工作满意度下降,但仍一味以加倍的努力来回避问题。此时期的特点是仍能工作,但更关注个人需要。l(3)挫折期:个体开始明确而强烈地体验着情绪、生理与行为问题。虽然还是力图否认问题,但已被身心疲惫所控制。l(4)冷漠期:彻底放弃乃至嘲弄自己当初追求的理想目标,不再在乎自己的公众形象和未来前途。至此,个体无法继续工作,出现严重的心理衰竭状况,对周围人、事表现出极端的冷漠态度。l在教师职业的不同阶段都可能会出现倦怠,倦怠被视为教师个体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进程性结局。具有必然性,但可预防。第42页,本讲稿共54页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出路:提高幸福感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出路:提高幸福感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出路:提高幸福感预防教师职业倦怠的出路:提高幸福感l(一)幸福和幸福感l1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幸福l幸福就象一只蝴蝶,当你追逐它时,它是难以到手的;但是,当你安静地坐下时,它却可能降落到你身上。l纳撒尼尔霍索恩l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歌德l人必须在寻求幸福之中才有存在的意义,然而这种幸福却在人类本身之中。换句话说,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每天满足自己之所需,就是幸福。列夫托尔斯泰l使时间充实就是幸福。爱默森l人们之所以幸福,既不是身体健康,也不是财产富足,而是由于心灵的正直和丰富的智慧。l德谟克利特第43页,本讲稿共54页幸福就象夕阳人人都可以看见,但多数人的眼睛却望向别的地方,因而错过了机会。马克吐温l任何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梭罗l幸福本身不是结果,而是伴随着力量增长的体验。l弗洛姆l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幸福是一种客观的境遇,同时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政治家、社幸福是一种客观的境遇,同时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政治家、社会学家更关注客观的一面,而心理学家则大多关注主观的幸福感。会学家更关注客观的一面,而心理学家则大多关注主观的幸福感。第44页,本讲稿共54页 2 2什么是幸福感什么是幸福感 l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人各种现实和潜在能力,从而使某种现实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个人的发展也就形成了。在积极人格理论看来,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也称主观幸福感),因人而异,不完全由生活本身的客观质量所决定。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生活会产生明显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也可能产生同样的主观幸福感。第45页,本讲稿共54页l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又是什么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十分科学的定义,根据相关的理论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主观感受。第46页,本讲稿共54页3 3量化你的幸福感量化你的幸福感量化你的幸福感量化你的幸福感l积极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是个人的积极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感官愉悦,另一种是心理享受,也就是打破自己固有状态或超越自己时产生的积极体验。与感官愉悦相比较,心理享受常常与创造关联,更具有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也更有利于个体的成长和幸福感的产生。但在生活中,大多数人却会选择感官愉悦,比如宁看电视而不是阅读,宁逛街购物而非运动。心理学家对积极体验进行量化描述,公式是:体验积极事件的总时间体验消极事件的总时间=纯积极体验量。纯积极体验量的大小常常是评价一个人的积极人格状态的重要依据。也就是说,每一个渴望自己获得更多职场幸福感的人,应该有意识地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工作挑战或培养自己的能力,让体验积极事件的时间远远高于体验消极事件的时间。第47页,本讲稿共54页(二)幸福感攻略:寻找行动和反思的平衡(二)幸福感攻略:寻找行动和反思的平衡l1指向过去的幸福:学会遗忘、原谅、感恩。l对过去的事情要学会遗忘、学会原谅、学会感恩。应该遗忘的是那些不愉快的往事,应该原谅的是那些不公正的旧事,应该感恩的是那些美好的回忆。第48页,本讲稿共54页2 2指向未来的幸福:指向未来的幸福:乐观乐观l早期的心理学家认为乐观是天生的,自己已经天生是个悲观主义者,那就别再费劲寻找什么职场幸福感了。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乐观是后天形成的人格特质,大部分人都可以通过学习而形成“习得性乐观”。乐观的人会把面临的困难都归因于暂时性的、外在的因素,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他都会朝最好的结果去努力,并相信自己的努力。这种对自己和结果的信任值越高,这个人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正应和了心理学的另一个理论“自我效能”对自己能力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以获得巨大的回报。自我效能感高的人更有韧性,较少焦虑和抑郁,生活得更健康,拥有更高的成就。第49页,本讲稿共54页3 3指向当下的幸福:自我的积极l“发现你自己,你就是你。记住,地球上没有和你一样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特的存在。你只能以你自己的方式唱歌,你只能以你自己的方式绘画。你是你的经验、你的环境、你的遗传所造就的你。无论好坏与否,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园地;不论好坏与否,你只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音符。”l卡耐基第50页,本讲稿共54页l第一,拥有积极的自我观念。l第二,能恰当的认同他人,和他人合作。l第三,要能面对和接受现实。第51页,本讲稿共54页l有两只鱼缸。左边一只养了八条红金鱼,右边一只养了一条黑金鱼。l红金鱼们望着黑金鱼发呆,心想:黑金鱼住的地方多么宽敞。黑金鱼望着红金鱼们也发呆,心想:红金鱼们住的地方多么热闹。l于是,红金鱼们纷纷往黑金鱼的缸里跳,黑金鱼则急切地往红金鱼的缸里跳。结果,左边缸里变成了一条黑金鱼,右边缸里变成了八条红金鱼。l两边缸里的金鱼望着对方,目瞪口呆。l想宽敞的依然拥挤,想热闹的依然孤单。这就是生活,从一只鱼缸跳到另一只鱼缸,结果什么也没变。l兰波说:生活在别处。是的,熟悉的此处没有风景。但当我们兴冲冲地到达别处时,又会懊恼地发现,它已变成了此处。l最理想的生活在于经营现在;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别处。第52页,本讲稿共54页4 4指向职业的幸福感:追求专业成长指向职业的幸福感:追求专业成长指向职业的幸福感:追求专业成长指向职业的幸福感:追求专业成长l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不能爱哪行才干哪行,要干哪行爱哪行。l英国首相丘吉尔英国首相丘吉尔l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工作是一种乐趣时,生活是一种享受!工作是一种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义务时,生活则是一种苦。l俄国作家高尔基俄国作家高尔基第53页,本讲稿共54页谢谢!2011.5.第54页,本讲稿共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