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流派第五章新凯恩斯学派优秀课件.ppt

    • 资源ID:53142954       资源大小:4.09MB        全文页数:13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流派第五章新凯恩斯学派优秀课件.ppt

    流派第五章新凯恩斯学派第1页,本讲稿共138页第一节第一节 凯恩斯主义的演变过程凯恩斯主义的演变过程n一、演变路径一、演变路径n1、20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通论的发表终结了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但却没突破西方经济学的传统研究范式。n2、在随后的三十年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传统的研究范式内发展到了历史的巅峰。n3、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并孕育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非均衡经济学派。n4、20世纪八十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当代范式内得到复兴,发展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终于实现了研究范式的彻底转变。第2页,本讲稿共138页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n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或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n凯恩斯的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认为对商品总需求的减少是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由此出发,他认为维持整体经济活动数据平衡的措施可以在宏观上平衡供给和需求。因此,凯恩斯的和其他建立在凯恩斯理论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n凯恩斯经济理论的主要结论是经济中不存在生产和就业向完全就业方向发展的强大的自动机制。这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所谓的萨伊法则相对,后者认为价格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趋向于创造完全就业。试图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联系起来的努力成了凯恩斯通论以后经济学研究中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一方面微观经济学家试图找他他们思想的宏观表达,另一方面,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试图为凯恩斯经济理论找到扎实的微观基础。二战以后,这一趋势发展成为新古典主义综合学派和新剑桥学派。第3页,本讲稿共138页说明n通论的发表不仅改写了西方经济学史,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历程。在通论中,凯恩斯从萨伊定律、市场自动出清和货币中性等三个角度对古典经济学发起了全面的挑战,并确定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向。凯恩斯认为,总需求不足、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和古典二分法的失效才是经济运行中的一般状态,古典宏观经济学所描述的则是一种极端特殊或理想化的自由市场经济。第4页,本讲稿共138页三、新古典综合派三、新古典综合派n新古典综合派(NeoclassicalSynthescs),又称后凯恩斯主流派(Post-KeynesianMainstream),是产生于美国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学派。新古典综合派试图在凯恩斯的总量经济范畴基础上,用新古典的个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去构造一个所谓和谐统一的新经济学殿堂。n新古典综合派是在二次大战后新的经济历史条件下,在诠释、扩展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融合新古典经济学而形成的。n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阿尔文.汉森、理查德.希克斯、保罗.A.萨缪尔森、詹姆士.托宾、罗伯特.M.索洛、弗兰科.莫迪利安尼、阿瑟.奥肯等等。第5页,本讲稿共138页四、新剑桥学派四、新剑桥学派n“新剑桥学派”又叫“后凯恩斯派”,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争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n凯恩斯的通论问世后,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对通论中若干论点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足见形成两个对立的学派: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前者以美国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后者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因此,两派之争又称为“两个剑桥之争”。n新剑桥学派反对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坚持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力图使两种理论进一步分裂。后凯恩斯学派在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同时,积极阐明自己的论点。n新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尼古拉.卡尔多、皮罗.斯拉法、卢伊季.帕西内蒂等人。第6页,本讲稿共138页五、五、20世纪世纪80年代前的新凯恩斯学派年代前的新凯恩斯学派n凯恩斯经济理论经过后人的完善和补充,逐步形成一套比较适用的经济模型。其中一部分经济学家以凯恩斯理论中的流一些非均衡思想为基础,一部分经济学家以凯恩斯理论中的流一些非均衡思想为基础,逐步建立起了非均衡经济学体系。即逐步建立起了非均衡经济学体系。即20世纪世纪60年代后期,克洛尔年代后期,克洛尔(Clower)和莱荣霍夫德()和莱荣霍夫德(Leijonhufvud)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的研究开创了现代非均衡理论的新时期,并产生了以帕廷金济学基础的研究开创了现代非均衡理论的新时期,并产生了以帕廷金(Patinkin)、克洛尔、莱荣霍夫德、巴罗()、克洛尔、莱荣霍夫德、巴罗(Barro)和格罗斯曼)和格罗斯曼(Grossman)等人为先驱的非均衡学派,此后的经济学家更是把非均衡)等人为先驱的非均衡学派,此后的经济学家更是把非均衡理论从单一的市场经济领域扩大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领域,贝纳西理论从单一的市场经济领域扩大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领域,贝纳西(Banassy)的非瓦尔拉均衡模型和波茨的非瓦尔拉均衡模型和波茨(Portes)的计划经济非均衡理论的计划经济非均衡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有深远的影响。对社会主义经济研究有深远的影响。非均衡阐述的是一种市场的状态,也非均衡阐述的是一种市场的状态,也就是说传统的经济学的均衡思想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之上,而真正的均衡就是说传统的经济学的均衡思想是建立在严格的假设之上,而真正的均衡是不存在的。是不存在的。经济学中的均衡并不同与物理中的均衡,理想化的均衡在解决实际问题往往力不从心。尽管如此,均衡思想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均衡”可以理解为一种趋向而不是一种状态。第7页,本讲稿共138页n由于非均衡派认为凯恩斯学派(主要指新古典综合派和由于非均衡派认为凯恩斯学派(主要指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经济学作了错误的解释,曲解了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经济学作了错误的解释,曲解了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根本凯恩斯经济学,凯恩斯学派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根本不是一回事,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不是一回事,凯恩斯学派的理论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庸俗化的凯恩斯主义庸俗化的凯恩斯主义”。因此认为必须对凯恩斯著作加。因此认为必须对凯恩斯著作加以重新解释,还凯恩斯经济学的真实面目。并且由于这以重新解释,还凯恩斯经济学的真实面目。并且由于这些人都是从凯恩斯主义阵营中反戈出来的,又以重建凯些人都是从凯恩斯主义阵营中反戈出来的,又以重建凯恩斯经济学为己任,所以被称为恩斯经济学为己任,所以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或或“新凯恩斯经济学新凯恩斯经济学”(Neo-Keynesian Economics)。新老凯恩斯主义本属一脉相承,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更为强调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尤其是把实际市场的不完全性作为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关键,这就导致新老凯恩斯主义在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必然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外。第8页,本讲稿共138页六、六、20世纪世纪80年代后的新凯恩斯学派年代后的新凯恩斯学派 n凯恩斯主义曾在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长期处于主流经济学地位。但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来,凯恩斯主义由于不能解释滞胀现象而受到与其对立的主张自由经济的学派的批评。凯恩斯主义无力应付现实和理论的挑战而陷入困境,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潮席卷西方宏观经济领域。但凯恩斯主义一直在反思与抗争中发展着,除了新古典综合派和新剑桥学派不断的理论创新以外,更有一些凯恩斯主义者既充分吸取凯恩斯理论中的精华,又融合新自由主义的部分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形成了新凯恩斯主义(NewKeynesianEconomics),从而使凯恩斯主义从困境中走了出来。第9页,本讲稿共138页n新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原凯恩斯主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现实义的理论缺陷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现实问题时效微力乏。问题时效微力乏。n原凯恩斯理论的不足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的进展,给新凯恩斯主义者以有益的启迪。新凯恩斯主义是原凯恩斯主义受新古典宏观经新凯恩斯主义是原凯恩斯主义受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打击后,汲取凯恩斯主义与其对立的学派济学打击后,汲取凯恩斯主义与其对立的学派的斗争中的经验教训而形成,并在与新古典宏的斗争中的经验教训而形成,并在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斗争中不断发展,是原凯恩斯主义观经济学的斗争中不断发展,是原凯恩斯主义的复兴。的复兴。第10页,本讲稿共138页第二节第二节 20世纪世纪80年代后新凯恩斯主义的产年代后新凯恩斯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生与发展凯恩斯主义曾在西方宏观经济学领域长期处于主流经济学地位。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凯恩斯主义由于不能解释滞胀现象而受到与其对立的主张自由经济的学派的批评。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学者们认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理论上是不恰当的,他们断言宏观经济学必须建立在厂商微观经济的基础上;他们主张应当用建立在市场始终出清和经济行为者始终实现最优化的假定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理论来取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已寿终正寝了。为面对“凯恩斯主义理论危机”,重振凯恩斯理论的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便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11页,本讲稿共138页n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新”(New)字,表明他们既不同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NeoClassicalMacroeconomics),也不同于80年代以前的所谓“新凯恩斯主义”(NeoKeynesianEconomics)。根据戈登的考证,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类术语最初出现于西方经济学的教科书之中。帕金在1984年的宏观经济学中第一次使用了“新凯恩斯主义理论”一词,而后在1985年,这个词又被费尔普斯用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导论一书中,从1988年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一术语正式出现在学术论文中。进入9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综合派成为西方最有影响的两个经济学流派之一。第12页,本讲稿共138页一、一、20世纪世纪80年代后的新凯恩斯主义年代后的新凯恩斯主义的兴起的兴起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新自由主义对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挑战中,货币主义取得了有限的成果,但却未能动摇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理论基础。真正威胁到新古典综合派地位的是货币主义的追随者理性预期学派。以卢卡斯、萨金特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从新古典综合学派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根本缺陷即缺乏微观基础问题之上给予其以致命的打击。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在凯恩斯主义理论中,作为宏观经济学微观基础的最基本假设是理性行为假设,然而,凯恩斯主义理论至少在三个方面违背了这一假设,从而导致凯恩斯主义理论难以成立:首先是不合理的预期,即凯恩斯主义理论模型中的的“适应性预期”是非理性的;其次是在许多场合下,在凯恩斯主义理论涉及到同一经济当事人行为的不同地方,经济当事人的行为假定并不能协调一致;最后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未必是个人的最优目标,一项经济政策是否成功,必须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该政策是否能增加社会成员的福利。第13页,本讲稿共138页n20世纪80年代初,理性预期学派逐渐被其继承者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所代替,其不完全信息分析所导致的货币经济周期理论除了在微观基础上不能进一步明确之外,大多数的经验数据也不支持货币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数据说明,产出和就业具有惯性,并不是随机的,货币变化是适应产出变化的结果而不是产出的原因。与此同时,许多的理性预期的拥护者逐渐认识到凯恩斯的理论只是价格或工资刚性的产物,是古典理论的一个特例。出于对“共性”的偏好,后来的许多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以瓦尔拉斯均衡为基础的宏观经济理论,这也就是所谓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第14页,本讲稿共138页n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相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优越性在于它建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相比,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优越性在于它建立了非常坚实的微观基础。立了非常坚实的微观基础。因此,传统的凯恩斯理论不再被大多数经济学家所重视。不过进入不过进入20世纪世纪80年代以后,情况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年代以后,情况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凯恩斯主义在当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内得到了复兴,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在当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内得到了复兴,凯恩斯主义发展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实现了发展成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实现了彻底的转变。彻底的转变。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接受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接受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理性预期和行为理性的观点,但却不同意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理性预期和行为理性的观点,但却不同意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关于市场连续出清的说法,提出了一系列用以解释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市场连续出清的说法,提出了一系列用以解释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微观理论,这就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奠定了良好的微观基础。微观理论,这就为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奠定了良好的微观基础。由于提出了与宏观理论逻辑一贯的微观基础即价格和工资刚性及由于提出了与宏观理论逻辑一贯的微观基础即价格和工资刚性及其缓慢调整,凯恩斯主义在当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内得到了其缓慢调整,凯恩斯主义在当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内得到了复兴。复兴。新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研究主要致力于考察阻碍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出清的价格和工资刚性及其缓慢调整的各种原因以及造成市场不完全的各种因素,由此形成了名义刚性理论和真实刚性理论等等。第15页,本讲稿共138页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的现实背景与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产生的现实背景与理论根源理论根源n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出现,被看成是自60年代之后便开始走下坡路的凯恩斯主义的复兴。而这种凯恩斯主义的复兴,既有现实的经济背景,也有其理论方面的根源。n从现实的经济背景方面看,进入80年代后,经济形势开始朝着有利于凯恩斯主义复兴的方向变化。在80年代早期,美国以及整个西方经济经历了大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率曾高达两位数,以供应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和货币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实践中并未取得突出效果,远远低于各阶层的愿望。第16页,本讲稿共138页n例如理性预期学派根据自然率假说认为通货膨胀无害,而事实是,当美国通货膨胀率由80年的10%降到几年后的3%时,产量却损失很大,而且总需求也大幅下降;货币主义对货币供给目标的注意结果导致82年以后美国经济中一方面是最快的货币增长,另一方面反而出现最剧烈的通货紧缩;而供应学派认为减税会刺激储蓄,但实际上在80年代的减税过程中,美国的储蓄率也很低,89年为2.5%、90年为0.8%、91年为-1.2%、92年为2%。n严重的失业衰退,再一次把经济学家的注意力吸引到经济的失衡、特别是劳动市场的凯恩斯式失衡,即现行工资水平造成劳动供给远远大于劳动需求。这就使得凯恩斯主义理论和政策重新受到重视。并且,由于经济陷入困境,美国民众思变心切,强烈要求改变共和党政府几年来以北自由放任为基点的政策,这一改革思潮最终导致白宫易主,民主党克林顿走马上任。克林顿尚未就职,就已勾画出未来的经济施政纲领:第17页,本讲稿共138页n扩大公共开支,刺激私人投资,增加富人税收,减少中下层扩大公共开支,刺激私人投资,增加富人税收,减少中下层人税收,目的则是减少政府预算赤字、促进经济增长、增加人税收,目的则是减少政府预算赤字、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就业机会。这正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意图相符。n从理论根源方面看,后凯恩斯经济学家为凯恩斯主义理论作出了新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者不断吸收其他学一方面,传统的凯恩斯主义者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充实自己的理论体系,使之更为折衷综合。派的理论观点与政策主张,充实自己的理论体系,使之更为折衷综合。如对供给的重视,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分析相结合,由ISLM模型推出ASAD模型。n另一方面,一些年轻经济学家则既要坚持凯恩斯的非均衡思另一方面,一些年轻经济学家则既要坚持凯恩斯的非均衡思想,又受到新古典主义理论的启发,着眼于研究新的宏观经想,又受到新古典主义理论的启发,着眼于研究新的宏观经济理论,力图将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济理论,力图将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有微观基础的、以凯恩斯思想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由此有微观基础的、以凯恩斯思想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理论,由此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产生了新凯恩斯主义。第18页,本讲稿共138页n“新凯恩斯主义”英文原文为“newKeynesian”,此词是迈克尔帕金(MichaelParkin)所创造的,他于1984年出版的宏观经济学一书,始创“新凯恩斯理论”(newKeynesiantheory)这个术语,而未用“新凯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在一篇学术论文中最先使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一称号的,是劳伦斯鲍尔(LawrenceBall)、格雷戈里曼昆(N.GregoryMankiw)和戴维罗默(DavidRomer)。他们于1988年发表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产出量通货膨胀交替关系(载布鲁金斯经济论文集1988年第一期)。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看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并非关于人们实际生活世在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看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并非关于人们实际生活世界的理论。它的研究方法实质上是真正未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上的构思。界的理论。它的研究方法实质上是真正未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一种数学上的构思。对比而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决未想成为一种抽象的理论,而是要成为解决起初对比而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决未想成为一种抽象的理论,而是要成为解决起初世界问题的实际政策模式。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是凌乱的,他们认为,经世界问题的实际政策模式。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在理论上是凌乱的,他们认为,经济理论应当切合于真实世界、真实世界的制度和现实行为。因此,必然发生凯恩济理论应当切合于真实世界、真实世界的制度和现实行为。因此,必然发生凯恩斯主义复兴。斯主义复兴。正如阿兰布林德(AlanBlinder)说道:“宏观经济学已处于另一次革命之中,这次革命等于凯恩斯主义的再现,但是具有更加严密的理论风格。”第19页,本讲稿共138页n新凯恩斯主义取代原凯恩斯主义的原因:新凯恩斯主义取代原凯恩斯主义的原因:1、原凯恩斯主义在新自由主义的挑战下难以坚持凯恩斯原则:n一是原凯恩斯主义缺乏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n二是ISLM模型和菲利浦斯曲线在理论上不能解释滞胀原因,政策主张不能解决现实中的滞胀问题。n2、原凯恩斯主义重视需求的理论忽视了供给问题,尤其是劳动生产率问题。这不仅造成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体系中的空白,而且是美国经济在7080年代经济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n3、原凯恩斯主义鼓励消费,反对“过度储蓄”的主张受到普遍怀疑。在其影响下,储蓄不再被看成是一种美德,浪费资源不再被视为一种不道德行为。同时,这也是造成英美等国资本形成率低下的重要原因。第20页,本讲稿共138页三、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三、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n非市场出清假设是新凯恩斯主义最重要的假设,这一假设来自原凯恩斯主义。但是,两者的非市场出清理论存在着重大的差别。n新凯恩斯主义的假设条件是:n(1)假定工资和价格有粘性,即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而是可以调整的,假定工资和价格有粘性,即工资和价格不是不能调整,而是可以调整的,只是调整十分慢,须耗费相当的时日。只是调整十分慢,须耗费相当的时日。(2)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增添了原凯恩斯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设:一是经济当事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增添了原凯恩斯模型所忽略的两个假设:一是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人最大化原则(即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即厂商追逐利润最大化和家庭追求效用最大化),二是理性预期。,二是理性预期。新凯恩斯主义阐明了,在经济中出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粘性使新凯恩斯主义阐明了,在经济中出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粘性使市场不能出清,经济会处在非均衡状态,即使有理性预期的存在,国家的经市场不能出清,经济会处在非均衡状态,即使有理性预期的存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也将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济政策也将起到积极作用,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第21页,本讲稿共138页n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特征是: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特征是:否认新古典学派的二分法,即分析价值和分配问题的价值论和分析货币和价格问题的货币论,认为货币等名义变量的变动会导致产量和就业量等实际变量的波动,因而二分法是失败的。认为经济是非瓦尔拉斯均衡,实际不完全性是重要的。他们认为工资和价格有粘性,其原因在于市场不完全竞争,经济只能获得有限信息和相对价格弹性,所以市场是非出清的,有明显的非瓦尔拉斯均衡特征。因而可以认为凡是否认古典二分法,持有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和非瓦尔拉斯均衡的观点,都属于新凯恩斯学派。第22页,本讲稿共138页注释n“古典二分法”(ClassicalDichotomy)是指:名义变量变化(例如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影响名义变量(例如价格水平)而不影响真实变量(例如产量和就业)。n非自愿失业和古典二分法的失效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两大标签。弗里德曼和卢卡斯虽然认为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不过依然承认短期内古典二分法可能失效,这是他们理论系中还残留有一些凯恩斯主义色彩。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模型则认为,即使在短期古典二分法也依然成立。第23页,本讲稿共138页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特点与优势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特点与优势n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在理论上的共同点在于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他们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的经常波动;承认实际产量和就业量波动的非均衡性质,特别是承认产品市场中的普遍生产过剩,承认劳动市场中非自愿失业的存在;认为名义总需求的冲击可以造成非均衡的产量和就业量的波动;经济体系本身的不完全性(而非经济主体的预期错误)是名义总需求的冲击产生实际效应的原因;主张应由政府对经济进行适度的干预,以弥补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n他们与原凯恩斯主义学派相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24页,本讲稿共138页n第一,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并试图对这种第一,强调工资和价格的粘性而非完全刚性,并试图对这种粘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说明非自愿失粘性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说明非自愿失业、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业、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以及政府经济政策的作用。第二,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他第二,强调并从微观角度入手阐明了市场机制的不完善性,他们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研究了经济中存在的实际刚性、们从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研究了经济中存在的实际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昂贵性、调整的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昂贵性、调整的成本因素等,从而说明了企业的最优定价行为及其宏观经济含义。因素等,从而说明了企业的最优定价行为及其宏观经济含义。证明在市场经济中“看不见的手”并不能引导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主体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利益,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境界,恰恰相反,“看不见的手”导致了“协调失败”(CoordinationFailures),出现了长期的市场非均衡和社会福利的巨大损失。第25页,本讲稿共138页第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他们以需第三,强调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他们以需求冲击为假定,着重论证了企业为什么总是拒求冲击为假定,着重论证了企业为什么总是拒绝及时随总需求的变动而调整价格和工资,这绝及时随总需求的变动而调整价格和工资,这种微观行为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又如何导致总种微观行为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又如何导致总产出和就业的变动。产出和就业的变动。因此,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这种市场机制的失效问题,由于货币的非中性,政府的经济政策可以是有效的。第26页,本讲稿共138页n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是以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不对称信息和相对价格的粘性为基本理论,坚持“非市场出清”这个最重要的假设,认为在货币非中性的情况下,政府的经济政策能够影响就业和产量,市场的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来发挥积极作用。第27页,本讲稿共138页n正因为新凯恩斯主义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的理论具正因为新凯恩斯主义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的理论具有一系列优势:有一系列优势:n第一,新凯恩斯主义者对其他学派的理论,既有吸纳又有批判,研究和综第一,新凯恩斯主义者对其他学派的理论,既有吸纳又有批判,研究和综合的范围更大。合的范围更大。他们在秉承凯恩斯精神现实经济中存在着不完全性,市场不可能连续均衡,需要政府干预的前提下,努力证明名义工资下降刚性假设;进一步研究和提出市场不完全性存在的原因,是工资和价格调整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摩擦,这些摩擦被抽象为名义与实际的工资和价格粘性假设,并着力以各种模型加以证明。他们将传统微观经济学经济行为人最大化自身利益纳入宏观经济研究,接受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理性预期假设。这样在基本假设方面就扩大了范围,与新古典主义对立的基本假设只有市场不完全从而工资和价格不能完全灵变这一条了。他们接受了货币主义关于货币供给变动对实际总产出在短期中有很大影响和自然率的看法,这又使新凯恩斯主义添了几许货币主义的色彩。同时,他们批判了新古典主义秉承古典学派最关键的假设: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灵变性从而市场处于连续均衡之中;反驳了货币中性和政策无效性等命题。在以卢卡斯为首的新古典主义最为得势的最近年,逐渐展开了凯恩斯主义的反击。总起来看,新凯恩斯主义的“新”,新在为坚持老凯恩斯主义基本立场,兼收并蓄,在基本假设的论证上做出了新意。比起当年的新古典综合派来,他们的新古典味道更浓,杂糅的范围更广,这又是新中的“古”了。第28页,本讲稿共138页n第二,新凯恩斯主义者更多地从微观层次从供给方面解释宏观第二,新凯恩斯主义者更多地从微观层次从供给方面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经济波动。他们一改老凯恩斯主义者只重宏观只重总需求的方法偏好,主要从微观入手,论证工资和价格粘性导致劳动、产品和资本市场不完全性的原因和传导机制。而进入他们模型的经济行为人的最大化行为,又更多地是微观供给行为,这些行为对总需求冲击作出的反应使市场不能连续均衡,形成总需求的外部效应。这中间是“看不见的手”原理表述的市场机制,在不受干预条件下,导致了协调失灵从而使宏观经济波动。他们是在试图打通微观与宏观之间原有的壁障,想要填平凯恩斯定律与萨伊定律之间的鸿沟,用这两个定律的交互作用来解说原本众说纷纭的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这是他们出新较多,做得较细的方面。n第三,新凯恩斯主义者的理想和信念的色彩淡化,更注重对现第三,新凯恩斯主义者的理想和信念的色彩淡化,更注重对现实的观察。实的观察。比起老凯恩斯主义者、货币主义者和新古典主义者,他们的信念不再那么准宗教般的鲜明和坚定了。对他们来说,基本假设都要从现实出发重新考察,批判取舍不重学派反重学理,因而能兼收并蓄。第29页,本讲稿共138页五、新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主义基本原则的坚五、新凯恩斯主义对凯恩斯主义基本原则的坚持持n1、在在理理论论前前提提上上,坚坚持持凯凯恩恩斯斯主主义义的的市市场场非非出出清清假假设设,批批评评自自由主义的市场出清假设。由主义的市场出清假设。n市场出清是指市场均衡状态,这是指在经济在受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物价是否能迅速回到均衡状态。自由主义认为,市场能很快自行回到出清状态,而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不能迅速回到出清状态,恢复需要较长时间。n新凯恩斯主义与原凯恩斯主义也有区别:后者假定名义工资刚性,调整困难;而前者假定工资和物价存在粘性,它们不是不能调整,而是需要时日。第30页,本讲稿共138页n2、在在分分析析方方法法上上,否否定定经经济济自自由由主主义义的的“古古典典两两分分法法”。“两分法”是指经济生活中的名义变量与实际变量没有关系,或只有微弱关系。n对“古典两分法”的态度,涉及到宏观经济政策是否有效问题,因为经济政策是通过改变名义变量而发挥作用的。n自由主义坚持古典两分法,实际上否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凯恩斯主义否定古典两分法,则肯定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第31页,本讲稿共138页n3、在基本命题上对凯恩斯主义的坚持。、在基本命题上对凯恩斯主义的坚持。n斯蒂格利茨认为,新凯恩斯主义与原凯恩斯主义在3个命题上是一致的: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着超额劳动供给;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经济政策在决大多数年份是有效的。即:n非充分就业假设n失衡常态假设n政策有效性假设n在政策主张上对凯恩斯主义的坚持。新凯恩斯主义虽然肯定经济政策的有效性,但在经济政策效果问题上,比原凯恩斯主义持更加审慎的态度。不再坚持宏观经济政策可以“烫平”周期,而是强调其可以“缓解”经济波动的消极影响。第32页,本讲稿共138页总结n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信条,在三个命题上保持一致:条,在三个命题上保持一致:劳动市场上经劳动市场上经常存在超额劳动供给;常存在超额劳动供给;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经济中存在着显著的周期性波动;周期性波动;经济政策在绝大多数年份是重经济政策在绝大多数年份是重要的。要的。但是新凯恩斯主义并不是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简单因袭,而是认真对待各学派对原凯恩斯主义的批判,对原凯恩斯主义的理论进行深刻地反省,同时吸收并融合各学派的精华和有用的概念、论点,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凯恩斯主义。第33页,本讲稿共138页第四节第四节 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n主要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阿克洛夫、斯彭斯、费尔普斯、哈伯德、曼昆、伯南克、萨默斯等n代表作代表作:曼昆、罗默编: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34页,本讲稿共138页一、斯蒂格利茨一、斯蒂格利茨第35页,本讲稿共138页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现代经济学集大成者n基于他广泛与多样的理论贡献以及这些贡献的活力和生命,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青年经济学家中无与伦比。从增长资本到歧视经济学,从公共财政到合作金融,从信息到不确定性,从枯竭性资源的竞争性均衡到垄断竞争和产品的多样性等,他的足迹遍布当代经济理论。1979年斯蒂格利茨获克拉克奖的贺辞第36页,本讲稿共138页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n瑞典皇家科学院2001年10月10日在宣布,三位美国教授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由于在“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领域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分享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n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的新闻公报说,这三名获奖者在20世纪70年代奠定了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其中,阿克尔洛夫所作出的贡献在于阐述了这样一个市场现实,即卖方能向买方推销低质量商品等现象的存在是因为市场双方各自所掌握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斯彭斯的贡献在于揭示了人们应如何利用其所掌握的更多信息来谋取更大收益方面的有关理论。斯蒂格利茨则阐述了有关掌握信息较少的市场一方如何进行市场调整的有关理论。n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阿克尔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的分析理论用途广泛,既适用于对传统的农业市场的分析研究,也适用于对现代金融市场的分析研究。同时,他们的理论还构成了现代信息经济的核心。第37页,本讲稿共138页斯蒂格利茨简介n斯蒂格利茨出生于1942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此后在剑桥大学从事研究工作。1969年,年仅26岁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教授。1979年,他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该奖项用于表彰对经济学作出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经济学家。1988年起他在斯坦福大学任经济学教授,自1993年开始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的主要成员,并且从1995年6月起任该团主席。在此期间,他是克林顿总统顾问班子的关键成员。1997年起任世界银行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2001他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斯蒂格利茨博士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信息经济学的创立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所倡导的一些前沿理论,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成为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标准工具。他是世界上公共部门经济学领域最著名的专家。第38页,本讲稿共138页n被国际上公认为一代经济学权威之一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对经济学的几乎所有主要学科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宏观经济、货币经济学、公共财政和公司金融、贸易理论、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理论。他是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目前在该校教授经济学课程,这也是该大学里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他撰写并编辑了数以百计的学术文章和书籍,其中包括畅销的本科生教科书公共部门经济学(诺顿公司),以及与安东尼阿特金森合著的公共经济学讲义。斯蒂格利茨教授在1987年创立经济学展望(JournalofEconomicPerspectives)刊物并担任编辑,该刊使其他主要经济学杂志因专业化所带来的阅读难度得以降低,他还是美国经济协会的前任副主席。他多次获奖,其中包括美国经济协会为对经济学作出最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经济学家所设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斯蒂格利茨教授现在与其妻子和四个孩子住在美国的帕洛阿尔托城。第39页,本讲稿共138页斯蒂格利茨简历n1943年,斯蒂格利茨出生于印第安纳州的加里市。1964年,获阿墨斯特学院学士学位。1967年,在他24岁的那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哲学搏士学位,此后他先后工作过的大学包括:耶鲁大学(19701974年)、斯坦福大学(1974年1976年)、牛津大学(19761979年)、普林斯顿大学(19791988年)、斯坦福大学(19882001年)、哥伦比亚大学(2001年至今)。1970年,年仅26岁的斯蒂格利茨被耶鲁大学聘为经济学正教授。1979年,他获得了美国经济学会两年一度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该奖项用于表彰对经济学作出杰出贡献的40岁以下经济学家。1993年,开始成为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的主要成员。1995年,6月起任克林顿总统经济顾问团主席。在此期间,他是克林顿总统顾问班子的关键成员。1997年,到2000年任世界银行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他又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第40页,本讲稿共138页斯蒂格利茨的主要著作斯蒂格利茨的主要著作n对莫迪利亚尼米勒定理的重新考察(1969);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文集(与宇泽合编,1969);递增风险:定义(与罗思柴尔德合著,1970);递增风险:经济影响(与罗思柴尔德合著,1971);“信息甄别”理论、教育与收入分配(1975);欠发达国家的效率工资假说、劳动力剩余和收入分配(1976);竞争性保险市场的均衡: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学(与罗思柴尔德合著,1976);第41页,本讲稿共138页n垄断竞争与最优产品多样化(与迪克西特合著1977);公共经济学讲义(与阿特金森合著,1980);公共部门经济学(1986);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1986);道德风险与非市场制度(1991);经济学经济学(1993);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社会主义向何处去?(1994);第42页,本讲稿共138页发展中的参与作用(1999);国际金融构架的前景(1999);世纪之交的世界银行(1999);世界贸易组织世纪回顾(1999);跨越峡谷的新桥梁:俄罗斯及其他转制经济的宏微观战略(2000);资本市场自由化、经济增长与不稳定性(2000)第43页,本讲稿共138页二、迈克尔二、迈克尔斯彭斯斯彭斯第44页,本讲稿共138页迈克尔迈克尔斯彭斯简介斯彭斯简介n斯彭斯1943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蒙特卡莱。他19621966年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并获哲学学士学位;1968年在牛津大学获数学硕士学位,并获得该校罗氏奖学金;1972年在哈佛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阿瑟阿罗教授。19721975年,迈克尔斯彭斯在斯坦福大学担任经济学系副教授;之后一直在哈佛大学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为该校的经济学教授及工商管理学教授,并历任哈佛大学企业经济学博士部主任、经济学系主任、哈佛大学艺术及科学院院长,1983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1990年迈克

    注意事项

    本文(流派第五章新凯恩斯学派优秀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石***)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