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ppt
第12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PLC控制系统设计概要 PLC的接口电路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举例1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设计PLC控制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控制要求 充分发挥PLC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是设计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设计人员要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同时要注意和现场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紧密配合,共同解决重点问题和疑难问题。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 保证PLC控制系统能够长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是设计控制系统的重要原则。2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力求简单、经济、使用与维修方便 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一方面要注意不断地扩大工程的效益,另一方面也要注意不断地降低工程的成本。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适应发展的需要 适当考虑到今后控制系统发展和完善的需要。3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选择用户设备。PLC的选择。分配I/O点,绘制电气连接接口图,考虑安全措施。设计控制程序。设计控制台。编制系统的技术文件,说明书、电气图及电气元件明细表。4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1 1)分析被控对象并提出控制要求)分析被控对象并提出控制要求)分析被控对象并提出控制要求)分析被控对象并提出控制要求 详细分析被控对象的工艺过程及工作特点,了解被控对象机、电、液之间的配合,提出被控对象对PLC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控制方案,拟定设计任务书。2 2)确定输入输出设备)确定输入输出设备)确定输入输出设备)确定输入输出设备 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确定系统所需的全部输入设备(如:按纽、位置开关、转换开关及各种传感器等)和输出设备(如:接触器、电磁阀、信号指示灯及其它执行器等),从而确定与PLC有关的输入/输出设备,以确定PLC的I/O点数。5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3)选择选择PLC PLC选择包括对PLC的机型、容量、I/O模块、电源等的选择4)分配)分配I/O点并设计点并设计PLC外围硬件线路外围硬件线路分配I/O点:画出PLC的I/O点与输入/输出设备的连接图或对应关系表。PLC外围硬件线路:画出系统其它部分的电气线路图,包括主电路和未进入PLC的控制电路等。由PLC的I/O连接图和PLC外围电气线路图组成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到此为止系统的硬件电气线路已经确定。6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5)程序设计)程序设计程序设计:1)控制程序;2)初始化程序;3)检测、故障诊断和显示等程序;4)保护和连锁程序。模拟调试:根据产生现场信号的方式不同,模拟调试有硬件模拟法和软件模拟法两种形式。PLC程序设计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参数表的定义及地址分配、程序流程框图绘制、程序编制、程序调试和程序使用说明书等五项内容。7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6)硬件实施)硬件实施设计控制柜和操作台等部分的电器布置图及安装接线图;设计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电气互连图;根据施工图纸进行现场接线,并进行详细检查。7)编制技术文件)编制技术文件8)交付使用交付使用由于程序设计与硬件实施可同时进行,因此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周期可大大缩短。812.2 PLC的接口电路PLC与主令电器类设备的连接与主令电器类设备的连接 912.2 PLC的接口电路PLC与拨码开关的连接与拨码开关的连接 1012.2 PLC的接口电路PLC与旋转编码器的连接与旋转编码器的连接 1112.2 PLC的接口电路PLC与传感器类设备的连接与传感器类设备的连接 1212.2 PLC的接口电路PLC与输出设备的一般连接方法与输出设备的一般连接方法 1312.2 PLC的接口电路PLC与感性输出设备的连接与感性输出设备的连接 续流二极管的额定电流为1A、额定电压大于电源电压的3倍;电阻值可取50120电容值可取F,电容的额定电压应大于电源的峰值电压。接线时要注意续流二极管的极性 1412.2 PLC的接口电路PLC与七段与七段LED显示器的连接显示器的连接 BCD锁存,7段译码,驱动器 1512.2 PLC的接口电路PLC与输出设备连接的其它注意事项 1)除了PLC输入和输出共用同一电源外,输入公共端与输出公共端一般不能接在一起;2)PLC的晶体管和晶闸管型输出都有较大的漏电流,尤其是晶闸管输出,将可能会出现输出设备的误动作。所以要在负载两端并联一个旁路电阻,旁路电阻R的阻值估算可由下式确定:UON是负载的开启电压(V),I是输出漏电流(mA)16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组合机床的PLC控制系统 液压动力滑台采用电磁换向阀来实现动力头的快进、工进和快退。控制要求如下:1)动力头在原位,,按下启动按钮,接通电磁阀YV1-1,动力头快进;2)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接通电磁阀YV2,动力头工进;3)动力头碰到限位开关,开始延时2S;4)延时时间到,接通电磁阀YV1-2,动力头快退。5)回原位后,停止。17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组合机床的PLC控制系统 2.PLC外部输入输出设备和机型选择 SB2、SB1用作起、停控制开关信号,SQ1,SQ2,SQ3作为位置检测开关信号,接至 PLC输入端,需占用五个输入端,电磁阀YV1-1,YV1-2,YV2需占用三个输出端点,液压泵电机采用开关直接控制起停,主轴电机采用继电接触器构成起停控制,而不需要用PLC 控制,选用10点(6入,4出)以上的PLC,即可满足本系统的简单控制要求。183.PLC外部电气接线图及I/O地址分配表 PLC外部接线图,输入输出设备、负载电源的类型等的设计应结合系统的控制要求来设定。液压动力滑台PLC外部接线图如图所示。组合机床的PLC控制系统 194.程序设计 依照流程图的设计思想,用传统的顺序控制的程序结构,画出满足控制要求的梯形图。203.程序设计 21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2.机械手及其控制要求1)下行取工件;2)上行,右移;3)下降,放工件;4)回原位后,停止。22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2.机械手及其控制要求机械手具有手动、单步、单周期、连续和回原位五种工作方式,用开关SA进行选择。23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机械手的原位:在最上面、最左边且除松开的电磁线圈(YV5)通电外其它线圈全部断电的状态24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PLC的I/O分配 为了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包括PLC发生故障时),能可靠地切断PLC的负载电源,设置了交流接触器KM。在PLC开始运行时按下“电源”按钮SB1,使KM线圈得电并自锁,KM的主触点接通,给输出设备提供电源;出现紧急情况时,按下“急停”按钮SB2,KM触点断开电源。25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PLC程序设计 PLC程序设计 程序的总体结构 将程序分为公用程序、自动程序、手动程序和回原位程序四个部分,其中自动程序包括单步、单周期和连续工作的程序,这是因为它们的工作都是按照同样的顺序进行,所以将它们合在一起编程更加简单。梯形图中使用跳转指令使得自动程序、手动程序和回原位程序不会同时执行。26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PLC程序设计 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 公用程序公用程序公用程序公用程序 27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PLC程序设计 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 手动程序手动程序手动程序手动程序28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PLC程序设计 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 自动程序自动程序自动程序自动程序29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PLC程序设计 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 自动程序自动程序自动程序自动程序3031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PLC程序设计 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各部分程序的设计 回原位程序回原位程序回原位程序回原位程序3212.3 PLC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PLC程序设计程序综合与模拟调试由于在分部分程序设计时已经考虑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只要将公用程序、手动程序、自动程序和回原位程序按照机械手程序总体结构综合起来即为机械手控制系统的PLC程序。模拟调试时各部分程序可先分别调试,然后再再进行全部程序的调试,也可直接进行全部程序的调试。3312.4 减少I/O点数的措施 PLCPLC在实际应用中常碰到这样两个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常碰到这样两个问题:1)PLC的I/O点数不够,需要扩展,然而增加I/O点数将提高成本;2)是已选定的PLC可扩展的I/O点数有限,无法再增加。在满足系统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在满足系统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合理使用I/OI/O点数,点数,尽量减少所需的尽量减少所需的I/OI/O点数是很有意义的。点数是很有意义的。本节将介绍几种实用的减少I/O点数的措施。3412.4 减少I/O点数的措施 分组输入分组输入分组输入分组输入3512.4 减少I/O点数的措施矩阵输入矩阵输入 1)矩阵输入方法需要硬件与软件相配合硬件与软件相配合硬件与软件相配合硬件与软件相配合来完成2)由于矩阵输入的输入信号为一系列断输入信号为一系列断输入信号为一系列断输入信号为一系列断续的脉冲信号续的脉冲信号续的脉冲信号续的脉冲信号。3)应保证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输入信号输入信号的宽度要大于的宽度要大于的宽度要大于的宽度要大于Y0Y0、Y1Y1、Y2Y2轮流导通一轮流导通一轮流导通一轮流导通一遍的时间遍的时间遍的时间遍的时间3612.4 减少I/O点数的措施 组合输入组合输入组合输入组合输入对于不会同时接通的输入信号,可采用组合编码的方式输入3712.4 减少I/O点数的措施 输入设备多功能化输入设备多功能化输入设备多功能化输入设备多功能化 例如例如 3812.4 减少I/O点数的措施 合并输入合并输入合并输入合并输入 将某些功能相同的开关量输入设备合并输入。如果是几个常闭触点,则串联输入;如果是几个常开触点,则并联输入。某些输入设备可不进某些输入设备可不进某些输入设备可不进某些输入设备可不进PLCPLC 有些输入信号功能简单、涉及面很窄,有时就没有必要 作为PLC的输入,将它们放在 外部电路中同样可以满足要求。3912.4 减少I/O点数的措施 矩阵输出矩阵输出矩阵输出矩阵输出 注意:采用矩阵输出时,必须要将同一时间段接通的负载安排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否则无法控制。4012.4 减少I/O点数的措施分组输出分组输出 当两组输出设备或负载不会同时工作,可通过外部转换开关或通过受PLC控制的电器触点进行切换,所以PLC的每个输出点可以控制两个不同时工作的负载。4112.4 减少I/O点数的措施并联输出 注意PLC输出点同时驱动多个负载时,应考虑PLC输出点的驱动能力是否足够。输出设备多功能化 利用PLC的逻辑处理功能,一个输出设备可实现多种用途。某些输出设备可不进PLC 系统中某些相对独立、比较简单的控制部分,可直接采用PLC外部硬件电路实现控制。4212.4 减少I/O点数的措施以上一些常用的减少I/0点数的措施,仅供仅供参考参考,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同时应该注意不要过份去减少不要过份去减少PLC的的I/0点点数,而使外部附加电路变得复杂,数,而使外部附加电路变得复杂,从而影响系统的可靠性。4312.5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PLC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并且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但在过于恶劣的环境或安装使用不当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引起PLC内部信息的破坏而导致控制混乱,甚至造成内部元件损坏。为了提高PLC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应注意以下问题:适合的工作环境适合的工作环境 合理的安装与布线合理的安装与布线 正确的接地正确的接地 必须的必须的安全安全保护环节保护环节 必要的软件措施必要的软件措施 采用采用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 4412.5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环境温度适宜环境温度适宜环境温度适宜环境温度适宜 通常PLC允许的环境温度约在055C。安装时不要把发热量大的元件放在PLC的下方;PLC四周要有足够的通风散热空间;不要把PLC安装在阳光直接照射或离暖气、加热器、大功率电源等发热器件很近的场所;安装PLC的控制柜最好有通风的百叶窗,如果控制柜温度太高,应该在柜内安装风扇强迫通风。环境湿度适宜环境湿度适宜环境湿度适宜环境湿度适宜 PLC工作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要求小于85,以保证PLC的绝缘性能。湿度太大也会影响模拟量输入/输出装置的精度。因此,不能将PLC安装在结露、雨淋的场所4512.5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注意环境污染注意环境污染注意环境污染注意环境污染 不宜把PLC安装在有大量污染物(如灰尘、油烟、铁粉等)、腐烛性气体和可燃性气体的场所,尤其是有腐蚀性气体的地方,易造成元件及印刷线路板的腐蚀。远离振动和冲击源远离振动和冲击源远离振动和冲击源远离振动和冲击源 远离有强烈振动和冲击场所,尤其是连续、频繁的振动。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减轻振动和冲击的影响。远离强干扰源远离强干扰源远离强干扰源远离强干扰源 PLC应远离强干扰源,如大功率晶闸管装置、高频设备和大型动力设备等,同时PLC还应该远离强电磁场和强放射源,以及易产生强静电的地方。4612.5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注意电源安装注意电源安装注意电源安装注意电源安装PLC的IO电路都具有滤波、隔离功能,所以对外部电源要求不高内部电源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PLC的可靠性,对其要求较高 在干扰较强或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场合,应该用带带带带屏屏屏屏蔽蔽蔽蔽层层层层的的的的隔隔隔隔离离离离变变变变压压压压器器器器,对PLC系统供电。还可以在隔离变压器二次侧串串串串接接接接LCLC滤滤滤滤波波波波电电电电路路路路。同时,在安装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1)隔离变压器与PLC和I/O电源之间最好采用双绞线连接,以抑制串模干扰;2)系统的动力线应足够粗,以降低大容量设备起动时引起的线路压降;3)PLC输入电路用外接直流电源时,最好采用稳压电源,以保证正确的输入信号。否则可能使PLC接收到错误的信号。4712.5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远离高压远离高压远离高压远离高压 PLC不能在高压电器和高压电源线附近安装,更不能与高压电器安装在同一个控制柜内。在柜内PLC应远离高压电源线,二者间距离应大于200mm。合理的布线合理的布线合理的布线合理的布线 1)I/O线、动力线及控制线应分开走线,尽量不要在同一线槽中。2)交流线与直流线、输入线与输出线最好分开走线。3)开关量与模拟量的/线最好分开走线,传送模拟量信号的/线最好用屏蔽线,且屏蔽线的屏敝层应一端接地。4)PLC的基本单元与扩展单元之间电缆传送的信号小、频率高,很容易受干扰,不能与其它的连线敷埋在同一线槽内。5)PLC的I/O回路配线,必须使用压接端子或单股线。6)与PLC安装在同一控制柜内的感性元件,最好有消弧电路。4812.5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PLC一般最好单独接地,也可以采用公共接地,但禁止使用串联接地方式 PLC的接地线应尽量短,使接地点尽量靠近PLC。同时,接地电阻要小于100,接地线的截面应大于mm2。4912.5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短路保护短路保护短路保护短路保护 应该在PLC外部输出回路中装上熔断器,进行短路保护。最好在每个负载的回路中都装上熔断器。互锁与联锁措施互锁与联锁措施互锁与联锁措施互锁与联锁措施 除在程序中保证电路的互锁关系,PLC外部接线中还应该采取硬件的互锁措施,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失压保护与紧急停车措施失压保护与紧急停车措施失压保护与紧急停车措施失压保护与紧急停车措施 PLC外部负载的供电线路应具有失压保护措施,当临时停电再恢复供电时,不按下“启动”按钮PLC的外部负载就不能自行启动。这种接线方法的另一个作用是,当特殊情况下需要紧急停机时,按下“停止”按钮就可以切断负载电源,而与PLC毫无关系。5012.5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消除开关量输入信号抖动消除开关量输入信号抖动消除开关量输入信号抖动消除开关量输入信号抖动 5112.5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故障的检测与诊断故障的检测与诊断 超超时时检检测测:设备在各工步的动作所需的时间一般是不变的,即使变化也不会太大,因此可以以这些时间为参考,在PLC发出输出信号,相应的外部执行机构开始动作时启动一个定时器定时,定时器的设定值比正常情况下该动作的持续时间长20左右。逻逻辑辑错错误误检检测测:编制一些常见故障的异常逻辑关系,一旦异常逻辑关系为ON状态,就应按故障处理。消消除除预预知知干干扰扰:某些干扰是可以预知的,如PLC的输出命令使执行机构(如大功率电动机、电磁铁)动作,常常会伴随产生火花、电弧等干扰信号,它们产生的干扰信号可能使PLC接收错误的信息。在容易产生这些干扰的时间内,可用软件封锁PLC的某些输入信号,在干扰易发期过去后,再取消封锁。5212.5 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冗余系统冗余系统冗余系统冗余系统 冗余系统是指系统中有多余的部分,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这多余的部分能立即替代故障部分而使系统继续正常运行。热备用系统热备用系统热备用系统热备用系统 热备用系统的结构较冗余系统简单,虽然也有两个CPU模块在同时运行一个程序,但没有冗余处理单元RPU。系统两个CPU模块的切换,是由主CPU模块通过通信口与备用CPU模块进行通信来完成的。53PLC的选择 随着PLC技术的发展,PLC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不同型号的PLC,其结构形式、性能、容量、指令系统、编程方式、价格等也各有不同,适用的场合也各有侧重。因此,合理选用PLC,对于提高PLC控制系统的技术经济指标有着重要意义。PLC的选择主要应从PLCPLC的机型、容量、的机型、容量、I/OI/O模块、电源模模块、电源模块、特殊功能模块、通信联网能力块、特殊功能模块、通信联网能力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54PLC机型的选择 PLC机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功能要求及保证可靠、维护方便的前提下,力争最佳的性能价格比。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合理的结构型式合理的结构型式合理的结构型式合理的结构型式 PLC主要有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结构型式。安装方式的选择安装方式的选择安装方式的选择安装方式的选择 安装方式有集中式、远程IO式以及多台PLC联网的分布式。55PLC机型的选择 相应的功能要求相应的功能要求相应的功能要求相应的功能要求 响应速度要求响应速度要求响应速度要求响应速度要求 系统可靠性的要求系统可靠性的要求系统可靠性的要求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对可靠性要求很高的系统,应考虑是否采用冗余系统或热备用系统 机型尽量统一机型尽量统一机型尽量统一机型尽量统一 便于备品备件的采购和管理;有利于技术力量的培训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外部设备通用,资源可共享,易于联网通信。56PLC容量的选择 IO点数的选择点数的选择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争使用的IO点最少。需要加上1015的裕量。存储容量的选择存储容量的选择存储容量的选择存储容量的选择存储容量大小不仅与PLC系统的功能有关,还与功能实现的方法、程序编写水平有关。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和一个初学者,在完成同一复杂功能时,其程序量可能相差25之多。在IO点数确定的基础上,按下式估算存储容量后,再加2030的裕量。存存储储容容量量(字字节节)开开关关量量I/O点点数数10 模模拟拟量量I/O通通道道数数100存储容量选择的同时,注意对存储器的类型的选择。57IO模块的选择 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 1)输入信号的类型及电压等级)输入信号的类型及电压等级 有直直直直流流流流输输输输入入入入、交交交交流流流流输输输输入入入入和和和和交交交交流流流流直直直直流流流流输输输输入入入入三种类型。选择时主要根据现场输入信号和周围环境因素等。直直直直流流流流输输输输入入入入模块的延迟时间较短,还可以直接与接近开关、光电开关等电子输入设备连接;交交交交流流流流输输输输入入入入模块可靠性好,适合于有油雾、粉尘的恶劣环境。开关量输入模块的电电电电压压压压等等等等级级级级有:直流5、12、24、48、60等;交流110、220等。选选选选择择择择时时时时主主主主要要要要根根根根据据据据现现现现场场场场输输输输入入入入设设设设备备备备与与与与输输输输入入入入模模模模块块块块之之之之间间间间的的的的距距距距离离离离来考虑来考虑来考虑来考虑。一般5、12、24用于传输距离较近场合,如5输入模块最远不得超过米。距离较远的应选用输入电压等级较高的。58IO模块的选择 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 2)输入接线方式)输入接线方式 主要有汇点式和分组式汇点式和分组式汇点式和分组式汇点式和分组式两种接线方式 59IO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入模块的选择 3)注意同时接通的输入点数量)注意同时接通的输入点数量 对于选用高密度的输入模块(如32点、48点等),应考虑该模块同时接通的点数一般不要超过输入点数的60。4)输入门槛电平)输入门槛电平 门槛电平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传输距离也越远,具体可参阅PLC说明书。60IO模块的选择 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1)输出方式)输出方式 开关量输出模块有继继继继电电电电器器器器输输输输出出出出、晶晶晶晶闸闸闸闸管管管管输输输输出出出出和和和和晶晶晶晶体体体体管管管管输输输输出出出出三种方式 继继继继电电电电器器器器输输输输出出出出:价格便宜,可以驱动交、直流负载,适用的电压大小范围较宽、导通压降小,承受瞬时过电压和过电流的能力较强,但动作速度较慢(驱动感性负载时,触点动作频率不超过1HZ)、寿命较短、可靠性较差,只能适用于不频繁通断的场合。对于频繁通断的负载,应该选用晶闸管输出晶闸管输出晶闸管输出晶闸管输出或晶体管晶体管晶体管晶体管输出输出输出输出,它们属于无触点元件。但晶闸管输出只能用于交流负载,而晶体管输出只能用于直流负载。61IO模块的选择 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2)输出接线方式)输出接线方式 开关量输出模块主要有分组式和分隔式分组式和分隔式分组式和分隔式分组式和分隔式两种接线方式62IO模块的选择 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开关量输出模块的选择 3)驱动能力)驱动能力 应根据实际输出设备的电流大小来选择输出模块的输出电流。如果实际输出设备的电流较大,输出模块无法直接驱动,可增加中间放大环节可增加中间放大环节可增加中间放大环节可增加中间放大环节。4)注意同时接通的输出点数量)注意同时接通的输出点数量 同同同同时时时时接接接接通通通通输输输输出出出出设设设设备备备备的的的的累累累累计计计计电电电电流流流流值值值值必必必必须须须须小小小小于于于于公公公公共共共共端端端端所所所所允允允允许通过的电流值许通过的电流值许通过的电流值许通过的电流值 一般来讲,同时接通的点数不要超出同一公共端输出点数的60 5)输出的最大电流与负载类型、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输出的最大电流与负载类型、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与不同的负载类型密切相关,特别是输出的最大电流。晶闸管的最大输出电流随环境温度升高会降低,在实际使用中也应注意。63IO模块的选择 模拟量模拟量模拟量模拟量I/OI/O模块的选择模块的选择模块的选择模块的选择 模模模模拟拟拟拟量量量量输输输输入入入入(A/D)模块是将现场由传感器检测而产生的连续的模拟量信号转换成PLC内部可接受的数字量;模模模模拟拟拟拟量量量量输输输输出出出出(D/A)模块是将PLC内部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信号输出。典型模拟量I/O模块的量程为-10V-10V+10V+10V、0 0+10V+10V、4 4 20mA20mA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同时还应考虑其分分分分辨辨辨辨率和转换精度率和转换精度率和转换精度率和转换精度等因素。一些PLC制造厂家还提供特殊模拟量输入模块,可用来直接接收低电平信号(如RTD、热电偶等信号)64IO模块的选择 特殊功能模块的选择特殊功能模块的选择特殊功能模块的选择特殊功能模块的选择 PLC厂家相继推出了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I/O模块,有的还推出了自带CPU的智能型I/O模块,如高速计数器、凸轮模拟器、位置控制模块、PID控制模块、通信模块等。65IO模块的选择 电源模块及其它外设的选择电源模块及其它外设的选择电源模块及其它外设的选择电源模块及其它外设的选择 1)电源模块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 电源模块选择仅对于模块式结构的PLC而言,对于整体式PLC不存在电源的选择。电源模块的选择主要考虑电源输出额定电流和电源输入电压。2)编程器的选择)编程器的选择 3)写入器的选择)写入器的选择 为了防止由于干扰或锂电池电压不足等原因破坏RAM中的用户程序,可选用EPROM写入器,通过它将用户程序固化在EPROM中。有些PLC或其编程器本身就具有EPROM 写入的功能。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