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5317749
资源大小:18.0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docx
2021年“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实施方案“虫口夺粮”保丰收,重点是落实病虫防控措施。为组织做好防控工作,有效遏制迁飞性、流行性、爆发性重大病虫危害成灾,最大限度降低危害损失,保障粮食高产稳产,按照农业部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行动实施方案。一、行动背景根据全省80个重点农作物病虫测报站上年度秋季有害生物越冬基数调查结果,结合气象、栽培及种植结构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1年全省农作物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部分病虫呈重发趋势。一是流行性病害大面积流行风险较高。小麦条锈病在西区域和东区域盆地麦区呈偏重流行态势,发生面积预计达250万亩左右;小麦赤霉病在西区域和局部田块偏重流行。二是常发性病虫继续保持重发态势。小麦蚜虫发生面积比常年增加10%左右,小麦主产区穗期蚜虫偏重发生;小麦白粉病、黑穗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呈加重发生趋势;玉米螟在西区域西部、地区局部大发生;玉米叶螨在中后期继续偏重发生,发生面积比常年增加10%左右;亚洲飞蝗总体偏轻发生,主要在北区域、东区域等靠近边境和东湿地区域,不排除境外飞蝗迁飞入境为害的可能。土蝗在北区、农牧交错区偏重发生,局部高密度发生区仍将出现集中向农田迁移危害现象。三是区域性病虫继续呈扩散趋势。双斑萤叶甲、玉米叶蝉呈上升为害趋势,中后期在北区玉米种植区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发生面积进一步扩大;稻瘟病、恶苗病等水稻病害在西区域、东市中等发生;马铃薯病害偏轻发生,以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为主。3月下旬开始,多种病虫将相继发生,逐步进入危害阶段。各级农业植保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保产增收、减损增效”思想,迅速行动起来,强化植保防灾减灾措施,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二、思路目标(一)总体思路。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深入开展“到2021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坚持分类指导、科学防控原则,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强化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实现病虫综合防治、农药减量控害。同时,以实施小麦“一喷三防”、重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补助项目为抓手,适时开展应急防治,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损失,努力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二)行动目标。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重点区域、关键地带、重大病虫防控处置率达到95%以上;防治效果85%以上;玉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4%以上,小麦、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5%以上;高产创建示范片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力争达100%;确保不因监测预警不及时错失最佳防控时期,确保不因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大面积成灾危害。三、技术路线(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根据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组织全区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区域站,在重大病虫害的源头区、迁飞流行过渡带、常年重发区,采取定点调查和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监测力度,及时报送重大病虫害发生信息,发生防控关键时期实行“两周一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动态,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和实时共享。同时组织粮食主产县、重点县区全面加强大田普查,准确把握重大病虫发生趋势,明确重点防控对象、关键区域和最佳防控时间,科学指导防控行动。(二)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一是加快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推广,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病虫害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试点政府采购病虫害防治服务,逐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加强重大病虫草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建设,建立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二是落实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组织实施和进一步细化到2021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技术措施与实施计划;完善和推进农企合作的病虫害防治新机制,认真总结农企合作经验,加大引导和宣传力度,建立3-5个农企合作共建示范基地,联合开展绿色防控产品、高效低风险农药、现代植保机械等直供直销、示范推广和技术指导。(三)推进科学安全用药。一是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与高效新药械推广步伐。在不同的生态区和作物上,开展新农药、新助剂、新药械试验示范,筛选推广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现代植保机械,重点开展麦田化学除草、粮食重大病虫绿色防控、小麦“一喷三防”等工作;二是加大科学安全用药知识技能培训与普及。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开展科学用药、减量控害、药械使用与维修技能系列培训活动,辐射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四)及时落实关键防控技术。小麦条锈病重点落实“关口前移、带药侦查、打点保面”, 组织开展“一喷三防”配方筛选试验,选用对路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严防病情大面积扩展流行;稻瘟病采取“抓两头,控中间”策略,既重点抓好水稻秧田叶瘟和破口期穗瘟的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重点落实花期预防措施;玉米螟在采取杀虫灯加性诱剂诱杀技术、Bt防治玉米螟技术、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技术基础上,重点抓好大喇叭口期药剂防治;玉米叶螨点片发生时,应选用专用杀螨剂进行点片防治,控制螨害进一步蔓延和危害;农区鼠害重点推广毒饵站技术、TBS技术和不育控制技术。蝗虫重发生区通过组织地面应急防治专业队,开展地面应急化学防治,可选用蝗虫微孢子虫、印楝素、苦参碱和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烟粉虱要坚持“控点保面、压前控后”防控策略,做好关键时期用药,防止迁移扩散危害。四、工作安排(一)制定行动方案。3月下旬制定印发防病治虫夺粮食丰收行动方案、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四月上旬开始组织实施。(二)会商发生趋势。4月下旬组织召开小麦重大病虫和蝗虫中后期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全区首席测报员和粮食主产区病虫区域站技术骨干全面分析小麦重大病虫和蝗虫发生形势;6月进行玉米主要病虫害和蝗虫中后期发生趋势分析会商,及时发布病虫预警信息,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三)及时动员部署。5月-7月分别召开蝗区勘测暨蝗虫防控演练、农业有害生物远程预警监测、大麦(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会、现场会,分阶段动员安排防控工作。(四)加强信息调度。4-6月,实行小麦重大病虫发生防控信息“两周一报”制度;4-10月实行鼠情监测报表“一月一报”制度;5-10月实行飞蝗和土蝗发生防控信息“两周一报”制度。(五)加强督导检查。3月中旬-下旬、4月中旬、7月中旬、10月中旬,分批派出工作组,采取日常联系督导和关键时期现场督导相结合形式,及时调度各地粮食高产创建部署及落实情况,夏粮、秋粮重大病虫发生和防控进展,协助并督促防控措施落实。五、保障措施(一)强化责任落实。切实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努力将病虫防控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层层落实防控责任,科学制定方案,狠抓措施落实,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导检查,确保防病治虫夺粮食丰收行动顺利开展。(二)强化示范带动。深入开展“到2021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加强农企合作,创建一批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基地,大力推广以生态区域为单元、作物为主线的农作物全程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模式,实施综合治理。通过层层开展现场观摩,示范带动大面积推广。(三)加强指导服务。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力争做到每户有一份防控技术明白纸,每村有一个防控技术明白人,每乡镇有一名技术员,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用好小麦“一喷三防”、重大农作物病虫防治补助资金,积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适时开展应急防治,严控病虫暴发危害。(四)强化宣传引导。各地要充分利用当地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和现场会、观摩会,大力宣传防病治虫夺丰收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气氛。各地可结合植保机械使用维修与科学安全用药技术培训活动,采取技术讲座、农民田间学校等多种培训方式,重点培训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科技带头人、技术明白人,带领周边群众落实好关键技术。(五)加强信息报送。各地要做到对上有信息,外有声音,对下有通报,促进防病治虫夺粮食丰收行动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