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doc
-
资源ID:5318048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doc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健康战略部署,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医疗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看病就医获得感,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为主线,以高水平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为目标,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动力,突出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补短板、强弱项,全方位提高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主要目标通过三年努力,医疗卫生服务的效率和效益明显提升,群众对医疗卫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到2023年,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在全市中上水平,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主要医疗卫生资源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达到6.21张、全县达到1056张;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逐年增长,其中医生数增加80名达到260名;县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努力促进健康城市建设迈上新水平。三、重点任务(一)加强资金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科学规划全县“十四五”医疗卫生布局,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合理配置。加快县医院医技综合楼和华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建设,建设县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县疾控中心实验室,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妇幼保健院应急设施,有序推进县第二医院(一期)、县医院传染病区建设工程,实施乡卫生院改建、镇卫生院迁建等项目。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举办医疗机构。到2022年新增床位389张,达到1056张,千人均床位达到6.21张。2.提升县域卫生信息化水平。利用世行贷款信息化建设资金,建设完成以结构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分级诊疗信息化体系(双向转诊模块、远程影像模块、远程心电模块等)、“三医”联动数据接口、医共体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等。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积极开通互联网医院业务,构建新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实现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候诊提醒、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二)强化学科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1.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根据县域内常见疾病谱,引导各医院学科差异化发展。借助漳州市医院技术协作机遇进行核心专科及薄弱学科建设。加强县医院血液透析科、精神科、新生儿科等项目建设;加强县中医院骨科、康复理疗科、失眠专科等项目的建设。打造一批全市县级医院有一定知名度的重点学科,到2022年,力争建成6个县级重点专科。引导和鼓励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中医科、康复、慢病、老年病等特色服务项目,建成3个基层特色专科。2.有效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加强医院以人才、技术、学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利用世行贷款项目资金,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分年度建设完善以医共体为单位的县域六大中心(消毒供应中心、远程心电诊断中心、医学检验中心、医疗影像中心、病理检验中心、远程会诊中心),有效整合医共体内成员单位科室设置,促进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持续开展基层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实现医共体内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升级达标,县医院创建国家制定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并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大多数基层卫生院创建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标准”,一家卫生院创建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荐标准”并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到2022年,县域内就诊率90以上,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3.健全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健全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职业卫生、健康教育促进等公共卫生机构资源,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传染病疫情的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动智慧城市“120”卫生应急指挥调度中心投入实质运行。(三)注重人才培养,提升医疗队伍素养1. 加大人才招聘力度。根据筹建城市县第二医院规划需要,增加70100个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探索人事编制制度改革,推动落实对新聘紧缺急需的人才用编实行备案管理,加大编内和编外人员招聘力度,想方设法破解人才招录难题,力争到2022年,新增卫技人员130名,每千人拥有医生、护士数逐年增长,缩小差距。加大乡村医生培养力度,解决我县乡村医生严重不足、年龄老化的问题。2.提升医技队伍素质。每年安排1020名卫技人员参加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以及选派医疗人才到省外三甲医院,省、市三级医院进修培养,提升我县医疗队伍服务能力。3.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实施“科教兴医”“人才强卫”战略,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及时兑现政府补贴优惠政策,用好用活人才专项培育资金,积极引进高层次医疗专家,加大学科带头人培养力度,每年引进或培养23名学术造诣较深、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到2022年,全县培养69名既能独当一面、又能担负学科团队领导的优秀学科带头人。4.激发卫健事业发展活力。积极推进人事薪酬制度的改革,落实“两个允许”,引入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相适应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逐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医共体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鼓励医共体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年薪制。(四)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医院管理模式1.加快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公立医院建设,落实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善公立医院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员聘用管理、岗位管理、职称管理、执业医师管理、护理人员管理、收入分配管理等制度。推动完善医疗卫生长效投入机制和医疗服务价格补偿机制,优化公立医院收入结构。落实跟踪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相关工作,科学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有效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2.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以世行贷款医改促进项目为抓手,围绕实现项目年度支付关联指标、监测指标目标值,加快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体现岗位差异,兼顾学科平衡,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围绕办院方向、社会效益、医疗服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培训、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突出岗位职责履行、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疗费用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晋升、个人薪酬挂钩。(五)改进服务质量,创建群众满意医院1.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县级强院建设,巩固深化漳州市医院与县总医院协作帮扶工作,持续八个“名医工作室”建设,重点加强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急诊科、骨科、妇产科等学科的帮扶工作。推动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检查、三级医院诊断”的服务模式,由三级医院(漳州市医院)依托数据云技术和远程会诊信息系统,向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病理诊断、心电图诊断、远程培训等服务,让群众不出村、不出乡、不出县就可以享受三级大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让城乡居民享受同质医疗服务。2.推进防治融合的健康管理新模式。推行县级专科医生+全科医生+责任医生的签约团队建设,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病人的健康管理。加大县医院体检中心功能提升,完善健康体检高危值筛查管理,形成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干预的新体系,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区域高发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工作。3.做好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扎实推进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扶持县中医院发展中医特色专科,加强中医院及基层卫生院中医馆治未病科、康复科建设,发挥中医药在疾病治疗、预防和康复中的特殊作用。4.提升医疗人文关怀服务。持续深化医疗卫生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就医流程,合理布局诊区设施,全面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便民惠民服务。积极推进医院信息化流程改造,科学实施预约诊疗,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有效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推行远程医疗、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 加强急诊急救力量,畅通院前院内绿色通道;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推行第三方满意度测评,逐步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城市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卫健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卫健局,负责全面筹划落实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组织、管理、协调工作。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密切配合,积极做好相关工作。(二)保障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机制,确保卫生投入持续增长。要认真研究、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市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上争取资金力度。要进一步加大市场融资力度,通过财政贴息、政府政策性贷款融资等模式,鼓励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医疗卫生事业,保障医疗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实施。(三)强化督导评估。将医疗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纳入县委、县政府重大事项督查范围,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牵头,“两办”督查室定期对计划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督导和评价,确保取得实效。(四)营造良好氛围。各乡(镇)、城市经济开发区、各部门要切实把医疗卫生三年行动作为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倡导尊医重卫,凝聚社会共识,构建大健康宣传格局;县融媒体中心要开设专栏,突出专题报道,为推进医疗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