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设计任务书示范文本.docx
工程设计任务书示 范 文 本大庆市城乡建设局二一五年十月目 录1、公共建筑设计任务书(1)2、居住区设计任务书(9)3、工业厂房设计任务书(21)4、热力工程设计任务书(27)5、给排水工程设计任务书(33)6、道路工程设计任务书(37)7、桥梁工程设计任务书(41)公共建筑设计任务书(施 工 图)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负 责 人: 审 核 人: 编 制 人: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一、建设任务与目标(一)必要性:(二)建设目标:二、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二)项目类型:(办公/医疗.)(三)项目性质:(新建/改造/扩建)(四)投资单位:(五)建设单位:(六)建设地点:(七)用地规模:(八)建设规模:(九)投资规模:(十)资金来源:三、建设条件(一)用地概况1、用地内地上及地下建、构筑物2、地形、地貌3、地表植被保留要求4、用地内市政管网现状5、用地内道路场地现状6、用地内地上地下油田设施现状及土地使用要求(二)周边用地、建筑、道路概况1、周边用地性质及使用情况2、周边建筑现状3、周边道路等级、宽度等现状条件(三)市政条件:提供接入接出点、路由、管径、标高等条件及相关主管部门的批复手续1、给水2、雨排3、污排4、供热5、电力6、电讯7、燃气四、设计依据(一)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及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二)规划管理部门审批通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1、建筑密度:2、容积率:3、建筑控制高度:4、建筑控制线退让红线距离:5、绿地率:6、停车泊位:7、场地出入口方向: (三)相关行政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四)会议纪要及文函等(五)带红线坐标的地籍图及设计条件的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土地的选址意见书)(六)市人防、消防、交通、园林、市政等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审查意见(七)地质勘察资料(八)其他控制性要求五、委托设计范围、设计阶段及成果交付(一)设计范围1、建筑: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燃气2、市政管网:给水/雨排/污排/供热/电力/电讯/燃气3、环境景观(二)设计阶段及成果交付1、施工图阶段:施工图阶段各专业设计说明及各专业图纸( )套。2、交付时间:3、设计深度本次设计的设计深度满足住建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省及市、区各部门的施工图报批、报建要求。六、功能设置及面积分配单体一序号房间名称使用面积(/间)间数(个)备注12小计单体二序号房间名称使用面积(/间)间数(个)备注12小计.总计七、设计要求(一)建筑设计1、设计总则2、总平面布局(1)总平面功能布局(2)交通流线组织,安全疏散要求(3)市政配套工程(场地道路、水、暖、电、讯各专业)施工图设计。3、外观设计(1)外墙装饰材料要求:(2)外门、外窗: (3)室外台阶、坡道:(4)散水:(5)雨篷:4、平面设计(1)功能分区:(2)交通组织:(3)特殊使用功能要求:(4)特殊使用流线要求: 5、空间设计(1)层高要求:(2)特殊空间要求: 6、地下、半地下部分设计要求(1)地下车库的停车数量及布置要求,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要求:(2)地下车库柱网设计要求及设备用房布置要求:(3)是否按人防设计:(4)地下室防水材料:(5)集水井(沟)盖板材质及样式要求:7、内装修要求单体一房间名称功能性用房辅助用房设备用房公共空间楼梯间.墙面地面顶棚踢脚墙裙栏杆扶手窗台板.备注单体二.8、材料与构造要求(1)外墙:(2)内墙:(3)内门窗:(4)防水、防潮材料:(5)保温材料:(6)隔声、吸声、减振材料: (7)特殊材料及构造要求:(8)建筑环保及材料要求(如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二)结构设计1、结构设计原则: 2、主要结构形式:3、特殊结构要求:4、特殊荷载要求:(三)给排水设计1、设计原则:2、主材选用:3、特殊要求:(四)暖通设计1、设计原则:2、系统与设备选用:3、特殊使用要求:(五)电气设计1、设计原则:2、系统设置:3、具体布线要求:4、特殊要求:(六)燃气设计(七)市政管网设计1、设计原则:2、各专业设计要求:(八)道路场地及竖向设计1、结构形式:2、路面材质:3、人行道、场地铺装及路缘石:4、竖向设计:(九)环境景观设计1、设计原则:2、家具、小品、构筑物设计:3、夜间亮化要求:4、植被要求:5、景观水体要求:6、地形地势营造要求:八、无障碍设计(一)场地无障碍设计(二)建筑无障碍设计九、绿色建筑设计要求(一)设计标准:一/二/三星;设计标识(二)节地与室外环境(三)节能与能源利用(四)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五)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六)室内环境质量(七)提高与创新十、附件(一)土地出让合同中地籍图及设计条件(划拨土地的选址意见书)(二)规划管理部门审批通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修建性详细规划及指标(三)市人防、消防、交通、园林、市政等主管部门对本项目的审查意见(四)建设地点现状地形图(坐标,高程)(五)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十一、联系人本任务书中未尽事宜及业主可能进行的设计调整要求等可在设计过程中由业主与受托方商榷解决方案,最终由业主确认。如有问题请联系( )工程项目部:电话居住区设计任务书(施 工 图)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负 责 人: 审 核 人: 编 制 人: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一、项目概况(一)工程名称:(二)项目位置:(三)项目组成:(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依据审定方案):二、设计范围及原则(一)设计范围总平面图设计,住宅、小区配套商业、配套公建单体的施工图设计(包括建筑、结构、水、暖、电、讯及绿化等专业)、居住小区市政配套工程(道路、水、暖、电、讯各专业)施工图设计。(二)设计深度设计深度应满足住建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省及市、区各部门的施工图报批、报建要求。三、设计依据(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所颁发的法令、法规及省、市相关规定和国家设计规范、规程、规则标准以及有关要求等进行设计。对于突破规范要求部分的设计应报请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会,并将论证结果报业主书面确认同意后进行设计;(二)相关行政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三)相关会议纪要及文函等;(四)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初设、测量图、详勘报告、地下市政管线现状图等。四、设计要求(一)总图设计1、 仔细核实方案中的用地范围控制点的坐标、建筑红线范围、退红线距离、经济技术指标是否符合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条件要求及政府相关批文。2、 施工图设计应对场地与外围市政道路标高关系进行复核。场地道路、综合管网及燃气管网等应与市政管网相协调。3、 综合考虑消防车道、消防回车场、消防登高面设置及要求,尽量为环境设计提供更大的空间,并注意消防车通行范围内的载重要求。4、 居住区交通组织着重处理好与外部市政道路的衔接及基地机动车出口位置的设置。5、 施工图应满足公用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要求。6、 应满足消防间距、日照间距及视觉卫生间距等技术规范要求。(二)建筑设计1、地上部分外装修设计要求(1)建筑外立面造型( ),外立面材质( );(2)建筑承重外墙、填充墙及内墙材质( )及厚度( );(3)建筑外墙外保温材料( )及屋面保温材料( );(4)雨水管、排水管材质( )及颜色( );(5)变形缝的材质( );(6)屋面排水型式( );(7)屋面、雨篷等部位的防水层材质( );(8)住宅是否考虑预留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9)坡屋面材质( )及颜色( );(10)室外台阶、花坛等造型材质( );(11)空调室外机位置( )、造型( )、颜色( );(12)外门材质( )及颜色( );(13)室外台阶栏杆材质(铁艺,不锈钢栏杆等);(14)特殊要求。2、地上部分内装修设计要求(1)建筑楼地面:楼地面采暖方式( );户型南北阳台是否采暖( );建筑面层是否用户自理( );特殊部位楼地面面层材质(如楼梯间、前室、门厅等公共区域采用磨光花岗岩面层);卫生间等地面防水层材质( )。(2)建筑内墙面:公共部位(如大厅、门斗)内墙材质( );卫生间等墙面防水层材质( );电梯门口材质( );砌块填充墙体是否全部挂网抹灰( )。(3)建筑顶棚:一层公共部位吊顶材质( )前室、门厅等公共部位顶棚材质( )。(4)门窗工程:窗的材质( );门的材质( );门窗开启扇要求( );门窗尺寸要求( );门窗玻璃材质要求(如安全、隔音要求);公共区域窗台板材质要求。(5)栏杆工程:楼梯栏杆,窗户栏杆(铁艺,不锈钢或木质栏杆等);一层是否考虑安防措施(增加护窗栏杆 );(6)建筑重点部位精装修设计要求;(7)其他建筑设备工程;厨房,卫生间成品通风道的要求(如混凝土或者钢质的成品通风道);电梯选型和电梯各类参数设计以建设单位提供电梯样本为准。3、 地下、半地下部分设计要求(1)地下室防水材料( );(2)地下室底板、顶板和外墙防水形式( );(3)地下车库的柱网要求( ),车位数量及布置要求( )以及设备用房布置要求( );(4)地下室采光,通风设计要求( );(5)地下室净高要求( ),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要求(考虑管线及环境 );(6)停车形式要求(停车位或车库);(7)集水井(沟)盖板材质和样式要求( );(8)地下车库内是否设置与集水井连通的排水沟( );(9)是否按人防设计( )。4、 建筑其它功能设计要求(1)建筑节能设计要求( );(2)建筑净高与层高要求( );(3)户内墙、楼板、门窗、下水管线、电梯机房及井道等部位的建筑降噪,隔音设计要求( );(4)建筑环保及材料要求(如新型环保材料的应用);(5)建筑特殊功能房间的设计要求( )。(三)结构设计1、结构设计应配合实现使用功能、建筑造型等方面的要求,满足建筑使用空间;2、应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建筑既要有良好的结构安全性能,又要有较好的经济性;3、结构设计应遵守现行国家、地区及行业颁布的规范与规程;4、结构选型要求,主要包括:(1)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商业以及地下车库的结构体系(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异形柱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等);(2)地下车库顶板的布置方案(板柱体系、井字梁体系、主次梁体系等);5、选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梁板式筏形基础、板式筏形基础、桩基础等);如采用桩基础还须与甲方商定采用何种桩型(预应力管桩、灌注桩等);6、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及钢筋牌号或种类的选择( );7、荷载规范未明确的特殊房间,须按建设单位提供房间使用功能及荷载取值;8、有关电梯的结构设计参数应以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梯资料为准;9、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地下水位及抗浮设计的水位标高,抗浮设计方案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10、配套设计的变电所、换热站、污水提升泵站、排烟机房等建筑,应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设备资料进行设计。(四)给排水设计1、给排水相关部门对市政给排水管网具体对接要求( );2、屋面雨水及场地雨水的设计重现期( );3、市政外网压力( )、流量( )、管径( )、分区高度( );4、明确是否设置生活热水系统( )、中水设计( ),热水供应方式( );5、给水计量方式( )、中水计量方式( )、热水计量方式( );6、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公建厨房含油污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及合流污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统一排入小区污水管网。地上建筑排水采用重力排水,地下及半地下建筑排水采用压力排水;7、给水管材( )、排水管材( )消防给水管材( );8、给排水管的布置尽量隐蔽及方便维修。立管及横干管、支管应避免遮挡开窗和各种留洞。建筑预留消火栓管井时尽量满足使用时消火栓箱打开方便,以利灭火;9、管道应尽量减短,管道敷设应横平竖直,保证管道布置得合理、美观,管道支架应牢固;10、各专业之间的留洞及设备位置必须统一协调,给排水管线穿地下室外墙、穿梁或穿剪力墙的洞详细标注在结构图上;11、生活给水泵房供水形式(生活水池+变频调速水泵、无负压给水设备);12、住户分户水表与给水立管设置在公共部位或管道井内;13、给排水管应避开空调挑板、厨房排油烟机孔及热水器排烟孔等外墙留洞;14、严禁雨、污水管穿客厅及卧室;15、雨、污水立管优先布置于管道井内、平面凹面内及阴角,室内排水立管采用消音效果好的管材,且避免靠近卧室等;16、卫生间内污水支管尽量抬高,其内吊顶应保证高于2.2m;17、厨房不单独设置排水地漏,若厨房内设有洗衣机的,应设置洗衣机专用地漏。洗衣机设置在卫生间内的,洗衣机单独作地漏,不得与其他排水地漏共用;18、厨房及卫生间的布置尽量上下对应。卫生间下层避免布置客厅、卧室、餐厅或不能有水的房间(如配电间);19、卫生间排水通气管宜采用专用通气立管;20、底层排水应单独排放;21、室内冷热水管暗设,水管宜采用寿命长且不易遭破坏的管材。室内冷热水管沿墙埋设时,其分别距离建筑地面高度为250和400毫米;22、消火栓箱宜暗装,报警按钮设置在消火栓箱旁;23、屋面设置高位水箱,以储存消防初期的消防水量,水箱高度尽量满足规范要求,当技术上满足不了水箱设置高度时,可在屋顶或消防泵房内设置稳压设备,稳压设备尽量不设置在住户顶板上,防止低频噪音干扰;24、商服顶部水平管道尽量减少,就近沿柱子下立管,埋地出户;25、超市内应预留给水及排水等用水点;26、商服应与建筑专业协调,确定餐饮区位置,预留给排水点及隔油池;27、需要设置自喷系统时,需要单独给出报警阀组间;28、地下建筑根据地面坡度,合理布置集水坑、排水沟,每个坑至少配潜水排污泵一台;29、车库内应考虑冲洗地面的给水系统,一个防火分区布置一个取水口,并设总水表单独计量水量;30、地下车库坡道起端、末端设置截水沟,截水沟深度、宽度按国家设计规范,截水沟与室外雨水井、地下室排水沟连通;31、湿式报警阀处均应设置排水沟及相应排水设施;32、小区室外给水管道宜成环状布置。当小区附近有两条以上市政给水管道时,设计成双路进水;当只有一条市政给水管道时,则引入两条进水管,两条进水管之间设置连通管及阀门,两条引入管上均设置水表;33、公共用水宜设置总水表单独计量水量;34、给水水表井、阀门井及排水检查井定位时需与园林景观专业协调,尽量设于绿地内,避免设在车行道路及人行道路上。尽量避免将检查井设置在私家庭院内,庭院内必须设置检查井时,建议设置成小方井,且对检查口做密封处理;35、考虑地下室顶板上覆土层的防潮与排水,需同建筑专业做好配合,做到防排有效结合,排水管定位时需与园林景观专业协调;36、消防水泵房与生活水泵房宜分开设置,水池供水管与住户用水主管分开,以免补水时,影响住户用水;37、水泵房布置考虑合理的检修空间,对大型设备需配有起重装置,水泵房宜采取隔震、消声的措施;38、泵房水池中当消防用水大于500立方米时,应分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水池。当生活用水在池中停留时间超过24小时,生活水池中应设导流墙,避免死水区,其内壁采取防止水质污染的措施,且采用消毒措施;39、泵房水池应设计明确显示水位高度的水位计;40、有气体灭火要求的部位( )。(五)暖通设计1、热源为( )、如为已建换热站或管网,本项目供回水管线接入点坐标( )及标高( )、管径( )及热媒参数(温度、压力);2、换热站为地上建筑,对功能房间及设备的要求参见热力公司相关文件;3、采暖管网材质( );4、采暖分支设置控制阀井;5、住宅采暖入户阀组及管道井应有便于安装、维修、操作的空间;6、散热器材质( ),地热管材质( ),室内管线材质( ),阀门类型及材质( ),分集水器材质( );7、采暖系统形式(同程、异程),分区高度( ),室内采暖干管敷设位置(埋地(地沟)、地面上敷设、棚下敷设),供回水管线布置形式(上供上回、上供下回、下供下回);8、不需要采暖的部位( ),有特殊温度要求的部位( );9、需要设置热风幕的部位( ),热风幕类型(热水、电);需要设置热辐射器的部位( );10、采暖需要单独计量的部位( );11、需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建筑( ),系统形式(多联机、中央空调、分体式空调);12、新风预热的形式(热水、电);13、需要设置单独通风的部位( );14、新风系统的形式(风管、诱导风机);15、排风、排烟系统是否合用( );16、燃气部分设计单独委托。(六)电气设计1、各种电气设备用房设置合理,不应安排在卫生间、厨房等有积水场所的正下方,应作好通风设计;消防控制中心与智能化管理中心合用;有线电视、通信机房、宽带网机房按专业公司要求配置;2、从系统结构、设备及材料选型等方面优化电气设计,作好成本控制。设计中应选用节能及环保产品:高效光源、荧光灯配电子镇流器、节能型开关等;具备用阻燃管的部位均采用阻燃塑料管;3、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中,设计负荷为( ),各级的需求系数、同时系数可适当取小。单相供电线路应标明相序,应使三相负荷均衡分配;4、应出基础接地平面图;5、应做总等电位及卫生间局部等电位设计;6、各栋楼的做法及产品选型应统一;7、电缆桥架主要段应标注所敷电缆编号;8、原则上使用国家标准图例,个别图例可以自定,但应开列图例表;9、宜采用传统的避雷带、避雷网、避雷针或由其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尽量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栏杆、扶手等构件作为接闪器;10、变配电所宜位于负荷中心,减少低压干线供电半径。变配电所不应位于商品房正下方相邻层;11、低压配电系统结构应合理、简洁,减少低压柜的小回路出线;12、除变配电所所在楼栋外,其余采用TN-C-S系统,节省电缆,降低造价;13、一、二级负荷应根据供电部门所提供电批复适当考虑设置发电机组,发电机组形式(风冷、水冷);14、各层强、弱电井应分开设置;竖井内强电线路沿( )敷设,弱电线路干线沿( )敷设,引至弱电设备箱的支线沿( )敷设;电气竖井应设置检修插座及接地干线。弱电竖井应考虑网络机柜(720x520x250mm,壁挂式)的安装空间;普通弱电线与消防线应分线槽敷设;15、住户配电箱的普通插座回路用30mA漏电保护器,楼栋300mA漏电保护功能设在楼栋总箱内,不要设在各楼层电表箱内;16、住户配电箱尽量减少出线回路:不设备用回路,空调回路采用BV-4mm2线,每回路带23部空调,大容量柜机应单独回路,厨房、卫生间回路采用BV-4mm2线;17、大堂、标准层公共场所的开关、按钮及警铃等电气设施,尽量不要设在太显眼处,影响美观;18、共用设备箱、盒要设在公共部位隐蔽处;19、高层建筑屋顶和沿街屋顶按( )kW预设泛光照明配电回路(不含管线);20、楼梯间照明选用带消防功能的声光控节能开关;21、吸顶灯布置要与结构梁位对图,使灯具布置美观、合理;22、高层住宅入口、楼梯间、电梯厅等公共场所的灯具均采用带消防功能的吸顶式感应开关或灯头。楼梯间转弯平台不设吸顶灯。消防应急照明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火灾时应能强制点亮;23、所有荧光灯要求配电子式整流器,将功率因数补偿至0.9以上;24、电源插座不低于以下标准,且应满足相关规范规定:普通双联电源插座:客厅+餐厅( )个,主卧室( )个, 其它卧室( )个(对面墙上敷设);有线电视终端和网络终端旁设电源插座;厨房电炊具设一个普通双联电源插座;空调室内机旁设单相三极电源插座;排气扇旁设单相三极电源插座,接入灯回路配电,并设开关控制;洗衣机、热水器电源插座为单联三极、带开关、防溅型;安装在1.8m以下的电源插座采用防护型;25、 住宅一户一表计量用户用电量,公共建筑部分按( )计量;26、配合环境设计预留灯光电源;消防通道上,应设计照明;27、小区高压电力与变电所设计应与供电部门批复的供电批复相符;28、每户予留弱电分线箱,距地0.3m,所有弱电进线均由此处分至各端口。每户客厅、主卧室各设( )个电视插座。每户客厅、主卧室各设()个电话插座,书房或小卧室设( )个信息插座;29、每户设可视对讲系统,住户安防系统( )设置;30、设备安装要求( );31、电梯机房至弱电井预埋( )管,以用于智能系统线缆敷设;32、地下室应急及正常用电应分开供电;33、地下室照明设计应分区控制,灯具要避免设在风管、桥架的正上方;34、在地下室中设置的线槽、桥架、管线,高度要符合规范要求,尽量提高布置,避免在大梁下与风管交叉;35、商服每户配电箱到位,照明插座常规设计,其余由二次装修布置;36、商服每户设电话,电视,数据出线口各一个;37、火灾自动报警器的选型要与本项目的特点和规模匹配;38、探测器、手报、警铃、广播的设置适当,符合有关规范要求,避免设置过密;39、图中消火栓箱、水流指示器、排烟阀、防火阀等位置要与相关专业一致;40、消防控制和安保合用室要有平面布置图;41、弱电与消防线槽分开设置;42、与消防有关的电气设备应设计控制线路至消防控制室;43、监控、巡更、门禁等设置要求( );44、进出建筑物的强、弱电预埋管及室外电气管路应适当增加备用管;45、室外电井的位置应尽量隐蔽,勿影响美观,不要设置在车行道上,保证使用安全;46、小区弱电管网接入点( )。(七)道路设计1、道路及铺装面层材质( )、设计荷载( )、抗震设防烈度( );桥梁类型(上跨桥、地道桥)、结构形式(简支、连续等);涵洞类型(圆管涵、箱涵等);2、道路、铺装、涵洞设计如遇穿跨越管线或在道路、铺装结构层下敷设时,应注明结构层处理方式;3、竖向设计应考虑与现有路网和市政雨排等管线的结合,合理利用地貌,减少土方量;4、新建道路竖向高程与周围道路平顺衔接;5、满足管线埋深要求,兼顾区域内已建道路标高及周围已建建筑标高。(八)绿化景观设计1、确定园林风格( ),平方米单价( ); 2、综合考虑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规划用地周围的环境条件,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水体、地形、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3、适应居民的生活起居,创造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4、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5、为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6、植物的配置应选择抗病虫害强、易养护管理的乡土树种,考虑植物生长特性和观赏价值,考虑景观效果和四季的变化。注重种植位置的选择,以免影响室内的采光通风和其他设施的管理维护;7、宅旁绿化设计要求,宅旁绿地要贴近居民,突出通达性、观赏性和实用性。 宅旁绿地应设计方便居民行走及滞留的适量硬质铺地,并配植耐践踏的草坪。阴影区宜种植耐荫植物;8、组团绿地应满足居民户外活动的需要,应布置小型健身场地,供老人休息和幼儿游戏的场所,并设置必要的休闲设施,如座椅、凉亭等。五、设计进度及时间安排 详见项目进度计划表六、附件1、项目选址意见书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其它设计相关资料七、联系人本任务书中未尽事宜及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方案调整和修改,由业主方与设计单位协商解决。如有问题请联系( )工程项目部:电话工业厂房设计任务书(施 工 图)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负 责 人: 审 核 人: 编 制 人: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一、项目概况(一)工程名称:(二)项目位置:(三)项目组成:(四)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依据审定方案):二、设计范围及原则(一)设计范围总平面图设计,工业厂房的施工图设计(包括建筑、结构、水、暖、电、讯各专业)、市政配套工程(场地、水、暖、电、讯各专业)施工图设计。(二)设计深度本次设计的设计深度以满足建设部标准、省及市、区各部门的施工图报批、报建深度为标准。三、设计依据(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所颁发的法令、法规及省、市相关规定和国家设计规范、规程、规则标准以及有关要求等进行设计。对于突破标准部分的设计必须组织专家论证,根据专家论证结果报业主书面确认同意后进行设计;(二)相关行政及行业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三)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会议纪要及文函等;(四)其它设计参考依据(地勘报告、电子版地形图、控制性详细性规划、修建性详细性规划、地下市政管线现状图、初设、方案等)。四、设计要求(一)规划要求序号规划指标具体内容1规划用地性质2规划用地面积3建筑退让红线4规划建筑面积5建筑控制高度6容积率7建筑密度8绿化率9其他(二)建筑设计要求序号名称具体内容1建筑性质2建筑规模3火灾危险性类别4建筑面积5建筑层数6建筑层高7提供工艺布置图及主要工艺设备使用要求8屋面形式9室内外高差10电梯数量及要求电梯数量电梯载重停靠站数有无机房11吊车数量及要求吊车数量吊车型号吊运重量起吊高度吊运距离12外墙面装修材质13内隔墙14门窗窗疏散门车辆通行门15地面16生产工艺有无防爆有毒有害物质产生或使用17临时储存物品种类及数量18其他(三)结构设计要求序号名称具体内容1结构形式2厂房基础形式3设备基础条件4围护墙体材料(四)给排水设计要求序号名称具体内容1外网现状管网水质管网水压生产设备用水量2外网接入点3卫生器具要求4管网水质、水压5生产设备用水量6是否产生废水7废水组成8废水特殊处理要求9消防灭火采用形式10其他(五)暖通设计要求序号名称具体内容1外网现状2外网接入点3采暖形式4是否产生有毒有害气体5有毒有害气体处理6其他(六)电气设计要求序号名称具体内容1外网现状2外网接入点3照明系统4动力电系统5防雷接地系统6电视、电话、网络7监控系统8自控系统9其他(七)场地设计要求序号名称具体内容1场地基层要求2场地面层要求3车辆荷载五、设计进度及时间安排详见项目进度计划表六、附件(一)建设工程地址意见书(二)规划用地说明书(三)建设地点地形图、规划图或现状图(四)给排水、暖、电、讯等进户位置图(五)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六)提供工艺布置图及主要工艺设备使用要求(七)提供设备基础平面图及设计要求七、联系人本任务书中未尽事宜及业主可能进行的设计调整要求等可在设计过程中由业主与受托方商榷解决方案,最终由业主确认。如有问题请联系( )工程项目部:电话热力工程设计任务书(施工图)编 号: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编制时间: 年 月 日工程名称计划文号计划投资(万元)建设性质新建或改造计划面积(平方米) 建设工程地址意见书号项目属性国有一、建设目的和依据建设目的:建设依据:二、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三、委托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内容:热源(锅炉房): 1、热源的燃料形式 (如煤、油、气等),燃料热值 。2、热源所承担的供热区域的住宅面积 万平,商业面积 万平,公建面积 万平,厂房面积 万平。3、热源供热区域的热指标,住宅热指标 w/,商业热指标 w/,公建热指标 w/,厂房热指标 w/,或各项的热负荷(MW)。4、锅炉房炉形 ,燃煤锅炉形式 (如链条炉、往复炉、循环流化床等)。燃煤锅炉房的给煤形式 (如皮带上煤、多斗上煤、翻斗上煤等),除渣形式 (如链条除渣、水力除灰渣、螺旋除渣等),烟气除尘形式 (如旋流多管、布袋除尘、静电除尘等)。烟气脱硫形式 (如湿式脱硫、半干法脱硫、镁法脱硫等),脱硝方式等环保要求。5、热源的水处理方式 (如钠离子、氢-钠离子、石灰软化等)。热源的给水除氧方式 (如热力除氧、解吸除氧、化学药剂除氧等)。 换热站、中继泵站:1、换热站所承担的供热区域的住宅面积 万平(分区面积),商业面积 万平(分区面积),公建面积 万平(分区面积),厂房面积 万平。2、换热站供热区域的总热负荷 MW,高区热负荷 MW,中区热负荷 MW,低区热负荷 MW。3、中继泵站供热区域的总热负荷 MW。供热管网:1、管网的形式 (如直埋、架空)。2、管网所承担的供热区域的住宅面积 万平,商业面积 万平,公建面积 万平,厂房面积 万平。3、管网供热区域的总热负荷 MW,各分支热负荷 MW。4、管网接入点的供水压力 MPa,回水压力 MPa。5、管网的供水温度 ,回水温度 。6、补偿器要求 (如套筒补偿器、波纹管补偿器、方型补偿器等)。要求:1、设计文件必须符合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质量标准。2、设计深度达到施工图深度。四、主要工艺流程五、建设进度和工期初步设计时间为: 初步设计批复后xxx日内完成施工图和工程概算编制。六、建设地点、占用土地及土源七、环境保护、防洪、防火、防震等要求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文件、执行标准。八、原材料、燃料、动力、供水、运输等协作配合条件依托现有条件。九、投资控制数、资金来源及筹措方式总投资估算约为xxx万元,以初步设计概算批复为准。 资金来源: 十、技术经济评价编 制 人:审 核 人:主管领导: 申报单位(盖章) 年 月 日审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