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融合 开放:从世界制造业大会感知中国制造“新气象”-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doc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创新融合开放:从世界制造业大会感知中国制造“新气象”智能旅行驾驶舱,演绎“触手可及”的智慧出行;高速磁悬浮列车,打开“贴地飞行”的交通新畅想;支持智能物流仓储的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智能水稻收割机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制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精彩纷呈。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中国制造业正在全球经济深度变革背景下,依靠数字化赋能和创新驱动迈向高质量发展,并以开放合作的胸怀,与世界分享中国制造的新机遇。制造业按下创新“加速键”在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的“高端装备制造”展区,一台其貌不扬的发动机引发了一阵阵“没想到”“了不起”的赞叹。小小的发动机有何“大名堂”?“不要小看这台发动机,里面一片小小的叶片,要耐得住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承受得住几十吨的重量。”这台发动机的生产企业安徽应流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应流集团经过多年潜心研发生产的一款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已经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等大国重器上,并走出去为国际龙头企业供货。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本次制造业大会上,越来越多像应流集团这样的制造业企业展示了技术创新带来的制造魅力。一刻钟可以充电80%,这是浙江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制造业大会上展示的“黑科技”,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慢、跑不远的“痛点”,该公司研发了直流电压转换器,实现了对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快充,缓解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时的“里程焦虑”。“我们从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起家,如今成为全球化的汽车零部件和软件服务供应商,靠的是创新制造的硬核力量。”宁波均胜电子副董事长朱雪松说,目前企业正针对智能电动汽车开展新一轮关键技术攻关,拿出每年营业收入的6%到7%投入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新能源电控等领域的科技研发,成立均胜智能汽车技术研究院、均胜新能源研究院,助力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此次制造业大会上,记者还看到了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带来的制造“黑科技”。煤炭和矸石分不开,一台机器就可以将矸石“淘”出来;塑料制品增加碳排放,聚乳酸制成的一次性用品可以在光合作用下消失;锂电池需要隔膜,干法双拉涂覆技术安排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制造业短板弱项,提升创新能力,是我国制造业由大向强进军中的重要力量,也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支撑。”安徽省经信厅厅长牛弩韬说。目前仅安徽省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9家,在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肩负着维护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顺畅的重要使命。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62家,带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万多家。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表示,工信部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业链领航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制造“数智化”加速演进“未来,买车的人可以自主参与到车的设计中。”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首日,在来自山东青岛的海尔卡奥斯物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边,公司与奇瑞汽车联手打造的汽车定制化生产模式吸引了众多目光。展台负责人杨国栋告诉记者,公司与奇瑞汽车携手打造的汽车行业大规模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业互联网+汽车制造业的“数实融合”,探索了“智”造转型新路径。“通过工业互联网构建人、机、物互联的新型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综合制造成本降低26%,生产效率提升32%。下一步将以场景化服务为基础,向服务化制造业转型。”奇瑞信息化公司总经理陶传羽说。目前,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服务包括奇瑞在内的7万家企业,打造行业共性解决方案和标杆工厂。上网,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数据通道;云端,共享模式快速降低单个企业的数字转型成本;赋智,重构产业链、重塑创新链。今天,快速迭代的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激活数字化“智”造的新动能。“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哈工轩辕操作系统,也是智能工厂的大脑。”在制造业大会“高端装备制造”展区,哈工大机器人(合肥)国际创新研究院软件工程师左润东向记者演示了智能工厂的智慧运行。在这个展区附近,一大批“数智”制造场景让人大开眼界:敏捷的AGV小车来回穿梭,高效、准确地装卸物料;“5G+超高清工业摄像机”化身专业“质检员”,不放过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一点瑕疵;“能源控制大脑”精准计算每个流程的实时能耗,发现异常立即预警参展的海螺集团董事长王诚说:“数智化是现代制造业的新引擎。我们借助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技术,形成一键输入、全程智控、高效执行、智能保障的全智慧生产方式,推动传统水泥产业向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达到7600万台(套),全国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国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由深化局部应用迈向突破全面集成。”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善林说,未来谁掌握了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谁就有可能集成全球的制造资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在大会上表示,未来将加强数字经济领域的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加快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保障。扩大合作“朋友圈”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我们已经连续参加四届进博会了,产品在中国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刚参加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39岁的诺贝尔轴承(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耿继钊便带领团队,马不停蹄地来到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现场,进一步宣介产品,希望扩大合作“朋友圈”。从进博会到制造业大会,耿继钊是众多“赶会”的外企人员之一。“我们对中国市场非常有信心。”耿继钊说,过去4年来,诺贝尔集团在中国上海、广州等地相继设立4家分支机构,分享到中国开放政策的红利,在中国的销售收入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幅。首次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耿继钊带来了全新产品轴承单元。目前已经获得不少意向订单。在2021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式上,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很多地方肆虐,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重大挑战,制造业大会的举办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希望。“我们有40多年氢能应用历史,参加制造业大会,我们希望得到展示和合作机会。”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的林德公司是一家技术领先的工业气体和工程公司。林德(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区域运行负责人丁正军说,林德大中华区目前运营100多个应用现场,中国的碳减排承诺让他看到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开放合作是历史潮流,共享共赢是人心所向。从吸收外资保持较高增速来看,我国仍是全球最佳投资目的地之一。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至10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431.5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0%。推动中外产业链的融合互补,既是现实之需,也是共赢之举。研发中心和工厂投资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研发中心一期2020年12月落成,车间改造和新建正如火如荼作为四届制造业大会的见证者,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是大众汽车集团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合资企业,年产量预计达35万辆,首款车型计划于2023年投产。“我们把最新的技术、平台带到中国来,也将引进超过20家供应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壮大。”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邵剑说,公司的外商投资比例已由50%提升至75%,“这坚定了我们在中国投资的信心。”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说,从市场准入、关税水平等维度来看,中国正推动制造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将进一步增加利用外资规模,让更多的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市场的机遇,在维护供应链创新链畅通的同时,促进全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章来源:新华社涉及知识点:开放发展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市场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练习题1.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第三届进博会充分展示了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和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的决心,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材料表明( )我国切实贯彻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国积极对外开放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贸易顺差不断缩小我国对外贸易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A.B.C.D.2.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各国纷纷采取限制运输和旅行、关闭零售业和酒店业等措施,令服务贸易受到重大的影响。而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交易异常火爆,反映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信念。此举措有利于( )促进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加大政府指挥企业加快改革的力度,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产品牌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需求,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A.B.C.D.3.2020年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览会。搭建“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平台,体现了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彰显了中国以合作谋共赢的开放胸怀。举办进口博览会( )有利于更多优质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标志着我国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体现我国积极主动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A.B.C.D.4.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这充分展示了我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的决心,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材料表明我国( )切实贯彻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发展经济坚定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贸易顺差我国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ABCD5.李克强总理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筹办好第三届进博会,积极扩大进口,发展更高水平面向世界的大市场。中国进博会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国际形象、开展国际贸易的开发型合作平台,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公共产品。为此,我国需要(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发挥财政的作用,刺激投资和消费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A.B.C.D.6.2020年11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办。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企业聚集于此,经贸合作累计意向成交额达726.2亿美元,第三届进博会向世界交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这表明( )我国“引进来”战略助力贸易大繁荣经济全球化有利无弊,符合各方利益我国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我国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A.B.C.D.7.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0年11月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在全球疫情仍在肆虐的大背景下,本届进博会有将近5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今年首次参展,覆盖全部六大展区,如米其林、雅培、耐克等知名企业。与此同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展,回头率超过70%,美国福特汽车、法国路易达孚、美国高通、瑞士罗氏等均连续3年参展。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 )表明中国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优化了外商投资环境,保障了外资经济平等进入中国市场有利于推动全球经济复苏,构建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拓宽了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利于与其他国家合作共赢A.B.C.D.8.2020年11月4日,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他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因此我们要( )不断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继续坚持经济全球化,使对外开放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准则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中国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日益显现中国主导世界经济的地位A.B.C.D.9.“共天地,同风雨,聚进博,享机遇”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20年11月在上海召开。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参展,3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企业也来参展,“一带一路”沿线也有数十个国家的企业参展,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较上届增长2.1%。第三届进口博览会的举办的经济意义(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为稳定预期,全球经济发展注入信心和动能促进各国加强经贸合作,发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主导作用ABCD10.2020年12月23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颁奖典礼在广州南沙盛大举办,期间还举办了生物科技创新发展峰会。在现场400多位来自政府、投资机构、生物科技企业、科研院校及媒体代表的共同见证下,“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创新企业50强榜单”隆重发布。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物企业科技创新需要发挥( )政府宏观调控对科技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科技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促进作用消费升级决定科技发展方向的导向作用A.B.C.D.11.2020年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强调指出,中国将继续通过进博会等开放平台,支持各国企业拓展中国商机。中国将挖掘外贸增长潜力,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将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培育外贸新动能。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 )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建设开放型经济搭建了平台践行开放发展理念,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 展示了大国担当,给世界带来更多互利共赢机会有利于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A.B.C.D.12.2020年11月5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均达到往届规模,其中近百家参展商还签约参加未来三届进博会,“进博会磁力”持续增强,凸显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同时,不少企业携带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进行“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举办进博会有利于( )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提供新型国际化合作平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消费回流与品质提升,助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创新经济全球化载体,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A. B. C. D.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中国有近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购买力。随着我国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许多跨国公司主动进行由“在中国制造”向“为中国制造”的转型,越来越多优质产品进入到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金融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开放逐步扩大,资金、人才、科技等领域国际合作不断拓展······新鲜血液的注入,“鲇鱼效应”的激发,给国内经济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面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上升、各种风险挑战进一步加大的形势,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强调:“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这表达了中国愿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大国担当。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所带来的积极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16-202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注:目前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为30%)材料二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2020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视频讲话指出,举办进博会体现中国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真诚愿望,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对进口的重视以及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努力。据统计,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411项。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的重要手段。进博会平台已成为一个有效载体,推动我国经济向更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举办进博会,既释放了坚定扩大开放、共享中国大市场的积极信号,更是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进博会的成功举办如何促进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材料讲述第三届进博会充分展示了我国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的决心,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符合题意。材料讲的是进口,没有涉及进出口差额问题,而且我国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贸易顺差稳中有升。不符合题意和事实。材料没有涉及走出去,不符合题意。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在疫情背景下举办进博会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复苏,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正确。企业要加快自身改革的速度和力度,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产品牌,并非政府指挥企业,错误。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夸大了进博会的作用,排除。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我国举办进博会,主动扩大进口,体现我国积极主动向世界开放中国市场,有利于更多优质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正确;我国高层次开放型经济体系尚未形成,表述错误;举办进口博览会,主要是国家主动扩大进口,促进贸易便利化,未涉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不符合题意。4.答案:A5.答案:D解析:中国进博会成为世界各国展示国际形象、开展国际贸易的开发型合作平台,成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公共产品,反映了我国需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符合题意。题目主要反映的是进口贸易,未涉及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排除。材料未涉及发挥财政的作用,排除。6.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我国通过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向世界彰显了扩大对外开放、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决心,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符合题意;“引进来”是指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人才等,材料未涉及,排除;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不能说它有利无弊,排除。7.答案:D8.答案:B解析:中国将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因此我们要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贸联系,不断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为创设世界的市场创造条件,符合题意。:我国将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继续实施更大程度的对外开放,但不能使对外开放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准则,错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日益显现中国推进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但中国不能够主导世界经济,错误。 故本题选B。9.答案:B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大力发展生产力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错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也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宏观调控不起决定性作用;错误,消费升级对科技发展具有反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必须推进科技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符合题意。1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错误,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确实是践行开放发展理念,但它不是立身之本,我国经济发展的立身之本是实体经济;错误,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促进的是对外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利用外资,与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无关;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为推动国际贸易增长、世界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符合题意。12.答案:C解析: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有利于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但进博会是商品进口贸易,不是引进外资,不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错误;中国举办进博会为全球企业创造了更多互利共赢的机会,为全球技术创新、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和合作交流平台,有助于形成良好稳定的国际循环机制,从而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正确;不少企业携带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进行“全球首发;中国首展”,有利于引导境外消费回流,提升消费品质,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助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正确;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举办进博会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但不能创新经济全球化载体,错误。13.答案: 提高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化解世界经济所面临的难题,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丰富市场选择,促进消费升级;激发市场竞争,推动产业转型,助力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14.答案:(1)“十三五”以来,我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外贸保持高质量发展,中国外贸的稳定发展,有利于世界各国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机遇。2020年,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贸易遭受严重冲击,但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了快速回稳、持续向好,展现了强大的韧性和综合竞争力。(2)进博会进口满足多样化民生需求的消费品,进一步释放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口大量中高端消费品,倒逼我国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优势,推动实现产业调整和升级,促进经济良性互动。推动国际贸易与投资,为国际市场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条件,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协调发展。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强共同发展新动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参与国际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