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
资源ID:5320339
资源大小:2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11课《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3、感悟: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教学重难点:1、熟读成诵。2、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的意境。3、感受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教材分析记承天寺夜游选自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本单元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古诗词、文言文精美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并积累一些常用的名篇佳句。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一篇颂月佳作,此篇短文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全文仅80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同时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既表达了作者赏月时的闲适心情,也从字里行间透出他当时贬官黄州的失意和幽怨,同时也透出一种参禅向佛的宁静心怀。文章起笔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结尾抒发内心感慨。教法、学法本课教学我采用诵读法和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在读中品、品中悟。通过老师范读、学生试读、学生诵读,在读中让学生去品味诗词语言的精妙,在品中让学生去感悟文章的内涵及意境,体会作者写该文时的心情。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由“月”,引出话题“月是一种心情,月是一种情调。月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苏轼在月下是一种什么心情。二、作者简介并介绍写作背景1、让学生自由说出收集的有关作者的相关知识。2、出示幻灯片,强调重点知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记承天寺夜游就写于这一时期。三、解题、介绍承天寺“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承天寺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 “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四、听读全文借助幻灯片出示全文1、听读全文。2、学生自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五、读准字音,停顿解 (ji) 寝(qn) 遂 (suì) 藻(zo) 荇(xìng)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六、弄清字义念:考虑,想到 户:门遂:于是 相与:共同,一起寝:睡觉 但:只是盖竹柏影也:原来七、口译全文1、根据重点字、词的意思,让学生自由交流。2、师生共同完成口译全文任务。八、梳理文章思路1、给学生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然后师生一同总结参考答案叙事-赏月缘由-贬居寂寞,月色很美写景-庭下月景-景色宜人,月光如水抒情-愉悦苦闷-“闲人”意深,点睛之笔2、逐层分析(1)、写景部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2)、引导学生体会景中的意象月光:思家乡、念亲朋竹柏:君子、高洁、坚强(3)、抒情部分A、体会“闲人”的含义既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又指代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情B、体会“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含义a、表现自我安闲自适的心境,透出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b、讽刺那些追逐名利的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无法自拔,也无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3、探究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著,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九、课堂小结只要放宽心态,美景无处不在。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的人生难能可贵板书设计叙事-赏月缘由-贬居寂寞,月色很美写景-庭下月景-景色宜人,月光如水抒情-愉悦苦闷-“闲人”意深,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