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
资源ID:5320603
资源大小:26.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3课《<孟子>三章》之《富贵不能淫》教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
富贵不能淫教学案1、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了解主演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2. 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微课、品味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来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 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迫”“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富贵不能淫听一听他的看法。 (2) 出示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了解主演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通过小组互助学习,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概。2. 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品味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式来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 了解作者,感知背景(微课展示)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尊称为“压圣”。 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代。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站,杀人盈野;真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他继承并发展了前代政治家、思想家提出的民本思想,他的这些思想对于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有一定的价值。(4)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 听课文录音,轻声跟读找出生难字 公孙衍( ) 丈夫之冠( )也 富贵不能淫( )2. 诵读本文 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重音语调、读出感情。3. 疏通文意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先自主翻译课文,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如果有什么地方不理解,之后可以全班交流,向同学和老师请教。(5) 合作探究,分析内容1. 从景春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对公孙衍、张仪持什么态度?是如何看出来的? 2. 孟子认同景春的观点么?他的反驳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 3. 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4. 在孟子心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呢? (6) 拓展延伸,深入讨论1.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这句话中的六个人能称之为“大丈夫”吗?为什么?2.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7) 畅谈理想,课堂小结“大丈夫”不在于性别,而在于他的高尚品德。结合自己的理想,谈一谈你准备做一个怎样的人?愿大丈夫的高尚品德永远流淌在你我心间愿大丈夫的铿锵音韵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8) 布置作业1. 背诵课文。2. 深入体会“大丈夫”的内涵,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