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项脊轩志课件(共15页).doc

    • 资源ID:5323019       资源大小:86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项脊轩志课件(共1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幻灯片1谜面:衣锦还乡。 猜一明代作家名 谜底:归有光 项脊轩志归有光幻灯片3作者介绍:  归有光,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号震川,别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八岁丧母,九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始中进士,授长兴知县。   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顺之合称唐宋派。清朝姚鼎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他反对一味泥古,提倡唐宋古文。他的基本观点是:以史记为代表的秦汉文章虽好,但唐宋间文章未必不佳,所以他主张“变秦汉为欧曾”,属文时应“出于意之所诚非特求绘藻之工为文章”。当然,他反对拟古,多从形式着眼,并未达到内容上的真正革新。幻灯片4 归有光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具体而言,选材上多着眼于家庭琐事,以此表现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清淡朴素、自然亲切,感情真挚深沉,细节生动传神。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 幻灯片5解题: 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 项脊轩志包括正文和补作的附记。在收入教材时删去一段晦涩难懂的议论。 课文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抒发对已故亲人的怀念。 “志”即“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幻灯片6轩 xun 漉lù 葺 qì 垣 yuán 迨 dài 爨cuàn 妪 yù 妣b闺 gu 扉fi 呱g 阖hé笏hù 扃jing 牖 yu幻灯片8断句:顾视无可置者庭中通南北为一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幻灯片9补充注释: 1、轩:窗,引申为有窗的小室。2、尘泥渗漉 :渗,透过。漉,漏下。3、雨泽下注:下,往下。4、顾视:环看四周。5、日过午已昏:昏,光线不明。6、不能得日:得日,照到阳光。7、垣墙周庭:周庭,把院子四周围住。8、万籁有声:一切声音都能听到。籁,孔穴。9、凡再变矣:凡,总共。再,两次。10、相为应答:对她作出回答。11、束发:15岁。古人以15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盘到头顶上,谓之束发。12、竟日:一天到晚。竟,从头到尾。13、长号不自禁:自己忍不住放声大哭。禁,忍得住。幻灯片10概述全文内容,理清思路。1、从记物和叙事的角度看,本文可以分为两部分,如何分?第一部分() :记项脊轩之今昔变化。 第二部分() :叙说作者家世的变化,抒发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幻灯片112、贯穿本文的情感线索是什么?用原文中的一句话回答。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承上启下。(第一部分抒“多可喜”之情,第二部分抒“多可悲”之情)幻灯片12分析课文1、 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旧貌的? 狭小: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见其小;破漏:直接点明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阴暗;"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一句,尤为生动。屋顶东也漏,西也漏,每次搬动书桌,看来看去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显得有点狼狈。 这样写,形象而具体,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细节生动传神)幻灯片13分析课文2、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的呢?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作者并没有嫌弃它,鄙薄它,相反,对它却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 开头这样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小小书斋,颇有情趣,十分可爱,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以便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幻灯片14鲜明对比、前后呼应幻灯片15分析课文 4、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作者觉得如何? 环境及人物活动: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杂植兰桂竹木”,屈原以兰桂喻美德,宋人以竹象征志节,种植兰桂竹木,已见主人公志趣高逸。 “借书满架”,足见轩中人的勤奋好学; “偃仰啸歌”,极写读书其乐无穷,写出轩中人安贫乐道; “冥然兀坐”,是在进一步思考书中问题,冀有更大的收获。 “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反衬安静 。 幻灯片16分析课文 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 到了夜晚,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 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突出主人公的精神意趣,常与天地自然相往来。幻灯片175、这一节的景色描写极富诗情画意,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斑驳,小鸟时鸣。请体会:作者为什么这样渲染项脊轩的清幽境界? 明确:表现了作者在项脊轩这个小小的环境中安贫乐道、悠闲自得的心境,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喜爱之情。6、可见这一部分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手法:融情于景,绘景抒情幻灯片18分析课文小结: 这一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可喜事,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着意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作者对项脊轩这种深挚的眷恋之情,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感情线索。这段写喜悦的心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幻灯片19分析课文1、“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句从文章的结构上说起什么作用? 明确: 由喜而悲,转为怀旧。这一句从文章的结构上说,承上启下,接榫自然。幻灯片202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这一段写了几件可悲之事?第一层从“先是”至“凡再变矣。”先泛写项脊轩外的变化,家族离析,是可悲事之一。第二层从“家有老姬”到“语未毕,余泣,姬亦泣。”写轩内,回忆母亲遗事,慈母早逝,是可悲事之二。第三层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到这一段末,继写轩内,回忆祖母遗事,祖母故去,是可悲事之三。幻灯片213.明朝·王锡爵在归公墓志铭中评归有光的文章:“所为抒写怀抱之文,温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含而不露,以情动人,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感动读者,正是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的特色。请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对哪些细节描写体会最深。幻灯片22(1)课文第段通过哪些细节来写家族的分裂与衰败?明确: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往往”二字流露出归有光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的厌恶和不满。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三件典型性的事情,总共也不过用了个字,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那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始为篱”是临时隔开,“已为墙”则作长远打算。隔阂越来越深,一个“矣”字写出了作者明知其非又无可奈何的哀叹。幻灯片23(2)课文第段记叙了母亲哪几件往事?这些事情是怎样串连起来的?回忆起这些琐事,为什么会“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呢?分析:这一段里一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赶来问饥问寒的情景。这两件往事是通过老妪的回忆串连起来的。幻灯片24 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但正因为如此,作者对于母亲也怀有更深的眷恋之情。现在,曾侍候过母亲的老妪来到轩中,常常指指点点,“某所,而母立于兹”;极普通的一句话,却绘形绘声地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怀念。“儿寒乎?欲食乎?”描写母亲当年对儿女如何关怀,慈母情怀立现。母亲早已逝去,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因此,“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老妪哭泣,一则因为“先妣抚之甚厚”,二则也有感于母亲一片慈爱之心,所以也随之哭泣。这一笔明写老妪,实际上进一步赞美了母亲的品德。 “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琐细,至无关紧要,然自幼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 林纾幻灯片25(3)第段里还叙述了作者束发读书轩中,祖母前来探望的一件佚事。说说祖母的言语举止表露了她怎样的心情?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语气亲切而风趣,话语中既有赞许孙儿闭门苦读之意,又有时刻牵挂,关怀爱护之情。 “比去,以手阖门” ,生怕屋外有什么动静会干扰孙儿读书。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了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幻灯片26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看到孙儿如此发愤,想见将来必有成就,喜悦之情不能自已,因此喃喃自语,话中有些许忧虑,但更多的是对孙子的功成名就的殷切期望。 “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通过一个细节,几句话语,就把祖母对孙儿的勉励、期待之情摹写得十分真切。 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平平常常的几句说话,平平常常的几个个动作,就把老祖母对孙儿极其疼爱、关怀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幻灯片27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作者回忆旧事,既由衷的感激祖母的鼓励和鞭策,又觉得自己辜负了祖母的期望而深感内疚,还有对逝去祖母的深切怀念。百感交集,格外悲痛。因而“长号不自禁”。幻灯片28 第3段: “余扄牖而居,能以足音辨人。”这一细节再点主人公长期埋头苦读,反映出自己对昔日轩中读书生活的留恋。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交代项脊轩至今犹存,为项脊轩能长时期维持原状而感到欣慰。 幻灯片294、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两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怀念死去的妻子,娇妻夭折,是可悲事之四。 5这一段通过哪几个生活片断来抒写作者当年与其妻的亲密感情的?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夫妻志趣相投,感情融洽。这一层从正面写。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寥寥数语,写出了小妹的天真幼稚和夫妻的伉俪情深。这一层从侧面写。幻灯片30 “其后六年其后二年” 交待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后来复葺旧室,却全然不见当年的热情,前后的对比中体现出作者对妻子那种真挚的感情和深切的怀念。这一段记叙,语言平实,而无限伤感溢于言外。幻灯片31分析课文7就文意看,写到“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也可以收束全篇了,不意下文又起波澜,转而写庭中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本文的结尾以乐景衬哀情,通过描写当年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如今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来寄托自己对妻子早夭的深深悲痛。 融情于景,从侧面烘托了作者睹物思人,物是人非,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之情,也表达了逝去的欢乐岁月不可追的感慨,以景结情,情韵悠长。幻灯片32小结:以上4段是第二部分,写可悲事,着重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遗事,绘形绘声,颇能打动读者之心。幻灯片33分析课文总结 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亲人的深沉怀念。无论写景、叙事或抒情,看来似乎信手拈来,散漫无章,但实际上都与项脊轩息息相关,由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做到了形散神不散,这是本篇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一大特点。或喜或悲之情,作者均善于通过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曲尽其妙。作者用家常语叙家常事而情意缠绵动人,尤其善于用简朴生动的人物对话、口语,尽传人物的神情、仪态。 幻灯片34主旨: 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即借写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 、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幻灯片352、借树忆妻幻灯片36四、光有情而无艺,文章难以精美。项脊轩志乃家常语叙家常事,归有光的生活遭遇和深沉的身世之感、浓厚的思亲之情以及内心伤痛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历来读者却无不为之动容,这与他多样而高超的传情艺术分不开。你认为项脊轩志是如何传情的?1、细节传情。 作者选取一些极富情致而叫人睹之神伤、闻之心恸的生活细节,使人物形神毕肖,抒发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至爱真情。 幻灯片372、托物传情。 项脊轩牵系着归家的几代人,而且都是作者最思念的人;项脊轩牵系着作者和家族的许多事,轩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轩是作者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文章处处写项脊轩,实际上是处处在写作者自己的感情,小屋成了全文思想感情的一个绾结,成为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融进了作者一颗拳拳之心。它犹如一个富有诗意的抒情镜头,意味隽永,寄托着作者对亡妻久远的缅怀和眷念。 幻灯片383、直呼传情。 作者善于即事抒情,在事件叙写中往往直接倾吐自己的感受,将感受和事件融为一体,造成一种如歌如泣的情调,感染读者的心灵。如写老妪述说母亲的事后,“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写出了作者对至亲骨肉刻骨铭心的哀思,委婉动人。又如写祖母一节,文章最后写道:“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作者让感情的潮水尽情放纵奔流。 幻灯片394、叠词传情。 文中运用不少叠词,既写物貌,兼写心情,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往往”一词,既强调门墙到处都是,话语中又流露出作者对分家后出现的杂乱现象的厌恶和不满。又如“珊珊”一词,既写出树影晃动时轻盈舒缓的样子,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项脊轩无比深挚的感情。再加“亭亭”一词,既使人想到树木高高耸立,又使人想到人之亭亭玉立,这一笔中间,寄寓了作者对亡人的感慨和惆怅,读来富有余味 幻灯片40试说明本文中叠词的作用叠词常用来摹声、绘景、状物、增加形象性和音乐美;叠词的运用,描写出鲜明的形象,使人如临其境;同时,平平仄仄的音调,还带给人一种音韵美感! 寂寂 烘托环境的清静 往往 渲染门墙的凌乱(厌恶、不满) 呱呱 描摹小儿的哭声 默默 状写作者学习的刻苦写月下之树随风摇曳轻盈舒缓的样子。 (喜爱,眷恋) 珊珊 亭亭 写枇杷树高高耸立的样子。(感慨、惆怅)幻灯片41拓展阅读     寒花葬志 归有光 婢,魏孺人媵也。嘉靖丁酉五月四日死,葬虚邱。事我而不卒,命也夫!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余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思是时,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幻灯片42【注释】本文是作者忆念亡妻和女婢所作。寒花,女婢名。魏孺人:作者前妻。孺人,女子的封号,明时七品封孺人。媵:陪嫁的女婢。爇:音ò,烧。    幻灯片43文体知识1.归有光字熙甫,号 震川,别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明朝后期著名散文家,著有震川先生文集,代表作除 先妣事略外,有项脊轩志 、思子亭记 、寒花葬志 。其文风后人评价曰:“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具体而言,选材上多着于眼家庭琐事,以此表现母子、夫妻、兄弟等之间的深情,文笔清淡朴素、自然亲切,感情 生动传神,细节真挚深沉。其散文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2.“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篇,即借写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表达 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幻灯片44二、找出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 ( ) A、修葺:修造 扃牖:关闭窗户 阖门:关门 大类:大的分类 B、长号:大哭 来归:嫁到我家来 归宁:女子出嫁 自禁:自己忍不住 C、洞然:明亮 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 偃仰:俯仰 庭阶:院子里的阶石 D、斑驳:错杂 先妣:已去世的母亲 先是:先前就这样 兀做:端正的坐着幻灯片46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项脊轩志课件(共15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