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海口市语文高考质量分析报告(共22页).doc
-
资源ID:5334778
资源大小:252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09年海口市语文高考质量分析报告(共22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海口市2010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报告一、2010年高考海南卷和去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题型与题量与去年持平。本试卷依然由第卷必考题、选考题和第卷表达题组成。第卷依然由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选考题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组成。现代文阅读。今年考查的仍是社科类,文章摘编自启功先生的金石书画漫谈。本大题设3小题:第1小题考查的是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第2小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第3小题考查的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此3小题设置较为合理,考查了考生的三个能力点。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节选自明史·花云传,共设置4道题。第4小题考查了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查的四个实词分别是“杖”“翼”“徇”“趣”,四个词语都曾在教材中出现,对考生而言,难度不大,基础好的学生应该能快速做出判断;第5小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选用了文章中的6句话让学生找出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这沿用了人物传记惯常的题型,从所列选项看来,答案较为明显,估计考生也能很快做出判断;第6小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概括与分析,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其实是考查考生能否读懂此文言文,能否把握住文章关键词句的意思;第7小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共设了两小题,第(1)句中的“涨”字和“堞”(dié,城墙上象牙齿形状的矮墙,也叫女墙)字,估计会成为考生翻译的障碍,而第(2)句中因“偾军”已作了注解,考生易于把握,估计第(2)句的得分率会比第(1)句的高。 古代诗歌阅读题,考查的是南朝陈文学家江总的雨雪曲:“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无论是诗人还是诗作本身,相信对考生而言都是陌生的。但从注解中出现的“榆溪,指边塞”和第9题中出现的“戍卒”来看,功底好的学生应能马上判断此诗为边塞诗,如此一来,下面两题做起来就从容多了。第8题问:“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主要考查对诗境的把握和对诗中词语的理解;第9题问:“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考查了诗歌的章法和诗中蕴含的情感。 名篇名句的默写考了3小题,考查篇目如下:一篇高中教材要求背诵的荀子的劝学,另两篇是出自初中教材的韩愈的马说和陆游的游山西村,这些文章都是易于背诵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对学生而言难度不大。只是第(2)题韩愈的马说中要求学生填写的其中一句是“骈死于槽枥之间”,估计其中“骈”字和“枥”字考生易写错而导致失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选自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保护人,共设4小题,(1)小题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还考查了学生的鉴赏水平;(2)小题考查的是鉴赏分析人物形象,考查考生的概括及鉴赏能力;第(3)小题问“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针对小说三要素之一情节结构来设题,考查的是考生对文体特征的把握;(4)小题是要求考生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来考虑小说以“保护人”为题的意义。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则摘编自庄志霞的袁隆平传。第(1)小题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第(2)小题考查的是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从答题角度来看,还是考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第(3)小题考查的是袁隆平对别人对他的做法的否定的回击,答案仍可从原文中查找,考查的依然是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第(4)小题与第11题(4)小题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相比,在审题和解答方面要相对容易。语言文字运用。跟去年比没有什么变化,13、14题照旧考的是“成语题”和“辨析病句题”,15题考查的是选用句式,考点是语言的连贯;16题有些小变化,让考生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而且对字数作了限制,要求每处不超过15字,此题考查的是语言的简明、连贯;17题考查的仍是仿写。作文写作。2010年作文题目与去年相同,还是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材料作文又吸收了话题作文先进理念,但又有着鲜明特点的作文形式。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只给材料,不给话题;材料蕴涵深广,具有现实意义;可多角度立意,但观点不能脱离材料;有“三自”要求:即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从写作的角度看,新材料作文最大的特点是高度的开放性与严格的限制性相结合。审题要遵循整体性、多向性、筛选性三大原则。要有恰当的思维切入口。如从关键句入手;从分析原因入手;从命题者感情倾向入手;从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入手等等。今年的作文形式尽管沿袭了近几年的“新材料作文”,但今年的作文属多材料作文。从所给材料来看,大多数学生可能都会以最后一句话“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来立意,而且大多都会从“环境对人的成长的作用”或“人的成长需要好的环境”之类来立意。材料中的三个小故事,是在“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这句话的统摄之下的。“这个规律”的具体内容隐含在材料之中,即三个小故事传达出的哲理。观赏鱼的故事的哲理是: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宽松的环境;狼的故事则侧重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人应适应环境,挑战自我;罗森塔尔心理测验的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得到别人的关注赞赏,那么他就易于成功,即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人才的成长中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如果立意时未能从三则材料来考虑,而仅从一则材料来立意,那么作文就容易偏离题意。多材料作文,一定要注意三则材料共同揭示的主旨及三则材料之间内在的关系。从命题者的角度出发,虽然前两则材料也可以和人成长结合起来思考,但命题人却没有从人的角度来列材料,而是从动物的角度来罗列材料,很明显命题者的意图是让考生思考,人的成长和动物仍是有区别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最后一则材料看作是老师给这十位学生一个赏识的环境才促使这十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似乎仍和环境有关,但在这里就不仅仅是指环境那么简单了。动物生存的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它们根本无法改变环境,而人则不同,人是可以改变环境的。我想只有从这方面来思考,才会是最佳立意。如果我们把这三则材料的含义,深入揣摩,就会有更多角度的认识。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宽松的环境,是针对社会来说的,包括:1.政治清明,思想解放,人格尊重,学术自由,百花齐放;2.创造良好的成才条件;3.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空间; 4.不能急功近利;要宽容人才,允许犯错误;5.要有多元的人才观,不用一把尺子衡量人才; 6.要大胆使用特立独行的个性极强的有争议的人才等。人才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针对自身来说的,包括:1.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兴趣、热爱、坚持);2.要不断体验、探索、实践;3.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主动探究);4.要有成才的强烈愿望,等等。积极的心理暗示在人才的成长中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是对他人而言的,包括:1.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养机制;2.要鼓励成才;3.要“有教无类”,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教育观念等。最好的审题角度应该是把三个材料所蕴含的意义融入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一主题性话语当中。人的成才有很多规律,比如,循序渐进,环境熏陶,目标性驱动,身体和心理的同步发展等等,但这些规律只有和三则材料联系起来,这篇作文才算是符合出题人的主观愿望。那么,三则材料的共同性在哪?第一则强调宽松的坏境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第二则强调好奇心的驱动,第三则强调教育者对于被教育者的积极地心理暗示,如果三则材料分别立意,也符合题意,但不是最佳,而如果把三者联系起来,我们就会看到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人必须对世界充满好奇,要有探索世界的强烈欲望,外因是教育者要有宽容心态和对受教育这经常给予积极心理暗示,教育者主要给人才提供激发潜能的场所,并且给予一定的期待和暗示,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世界、激发潜能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宽松的坏境环境中快速成长,人才也就在这样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另外,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也要多元化,不要拿一根尺子来量,不过这一点算是补充说明,否则,可能论述不会周全完整。联系近三年的高考作文,今年的高考命题材料更贴近时代、社会和考生的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让大多数考生有话可说,这也是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之一。但是这样有严格限制的作文,考生在中心含义的范围内很难创新,同时由于给出的是三则材料,很多学生无所适从,跑题的学生还真不少;还有部分喜欢套作的考生,也杀错了营房,一见“成才”“环境”之类的词语,就兴奋过头,条件反射似的套作了一篇自以为是的范文,还以为自己得了高分,却不知道自己实际是离题万里。二、总体情况1平均分列各科第一表1:我市语文学科与其他各学科标准分平均分对比类别年度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历史化学地理生物文科09年53052452652852551910年528526525526526522理科09年54153453753353053310年541528533529521530从表1可以看出,我市文理科语文学科标准分平均分,连续两年均名列各学科第一。2.校平均分列全省第一表2:我市部分学校与省直属学校文科各科平均分对比 学科学 校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海南侨中619647654657651634市一中606637626621607614实验中学577556578572569545琼山中学591576586586585572景山学校550562575537545555海口中学550550545540546543国科园532550554531547525海南中学606643657623639615农垦中学603657647639641627国兴中学547562564566584574海师附中541530544532539527海口市528526525526526522 从表2可以看出,我市海南侨中、海口一中文科语文平均分均超过省市重点中学,名列全省第一、第二名。表3:我市部分学校与省直属学校理科各科平均分对比 学科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海南侨中610604629608599608市一中590600604604589590琼山中学568555563571561578实验中学553536558536533544景山学校568558561533545520海口中学559577576568554542国科园518547529518521531海南中学603625652634625614农垦中学573611609604635606国兴中学542535560542541540海师附中529520538509503511海口市541528533529521530从表3可以看出,我市海南侨中理科语文平均分超过省市重点中学,名列全省第一,海口一中名列全省第三。3.全省高分段人数较少表4:全省文科各学科70分以上分数段分布统计表科目120以上100-11990-9980-8970-79政治 00010366语文 201192247242244240数学5159077710851233英语 534126281410811248历史 00017428地理 00163528表5:全省理科各学科70分以上分数段分布统计表科目120以上100-11990-9980-8970-79语文 302171455270987136数学113757110118993056物理 0039265698化学 031175391112英语 13973225214822912567生物 01105552396779 从表4、表5分析得出,2010年我省语文学科高分段人数(语数外120以上,其他学科80分以上)极少,不到数学学科的三分之一,是化学学科的三十七分之一,英语学科的三十九分之一,真是凤毛麟角。4.800分以上占海府三分之二表6:海府地区各学校高考语文文科800分以上考生名次姓名成绩毕业学校1陈娃进889海口市琼山中学2邓园872海南中学3李慧861海口实验中学4周哲宇843海南省华侨中学5云怡843海口实验中学6黄晖晖829海南中学7赵萍829海南省华侨中学8蒋灿然829海口市第一中学9李青羽824海南中学10符云枭824海口市第一中学11范奇燕809海口市琼山中学12黄娴楚809海南省华侨中学13简杜莹809海南省华侨中学14王蔓华809海南省华侨中学15陈柳屹809海师附中16伍晓寰802海南中学17秦天802海南中学18邢艺802海南中学 从表6可以看出,我市文科语文前五名占了4人,实验中学独中两元,可歌可泣;800分以上我市共11人,琼山中学的陈娃进同学889分,摘取海府地区高考语文文科状元,海口实验中学的李慧同学获得探花。表7:海府地区各学校高考语文理科800分以上考生名次姓名成绩毕业学校1林果900海南省华侨中学2王娅楠876海南省华侨中学3何俊培876海口景山学校4彭嘉佳869海南省华侨中学5范运佳863海口市第一中学6万书岑837海南中学7陈江宁837海南中学8王绍晖837海南省华侨中学9李愽龙837海南省华侨中学10郑蕙837海口实验中学11熊昌泰837湖师大海口中学12陈美好837海南实验中学13唐华妮827海口市琼山中学14肖恋827海南实验中学15陈明慧827海南省华侨中学16庄咏雪827海口市第一中学17谢宗宏827海南省华侨中学18黎思慧814海南中学19钟文洁814海南省华侨中学20石乙婷814海口市第一中学21廖玉婷814海南省华侨中学22孟心怡814海南省华侨中学23孟凯814海南省华侨中学24边仁君814海南中学25艾冰野814海南中学26杜岗814海南中学27劳麒翰806海南中学28韩佩原806湖师大海口中学29陈京806海南省华侨中学30庄晨806海南省华侨中学31张珺806海南省华侨中学32黎造登806海南中学从表7可以看出,理科语文前五名由海口独揽,海南华侨中学连中三元,独揽金银铜牌;800分以上我市共22人,华侨中学的林果同学900分,摘取海府地区高考语文理科状元,王娅楠同学和海口景山学校的何俊培同学均获876分,夺得海府地区高考语文理科榜眼,海南华侨中学的彭嘉佳同学获得探花。5. 普通中学及民办学校的高分段人数相对集中表8:公办普通中学及民办学校语文文科700分以上考生名次姓名成绩毕业学校1覃思琪783国科园实验学校2张琦媛775湖师大海口中学3高蕊765琼山华侨中学4邓逸凡765海口市东山中学5刘渊源750湖师大海口中学6王元元750海口景山学校7张云742琼山华侨中学8吴佳霓742湖师大海口中学9黄浩733海口市十四中学10甘芷瑜733海口市第二中学11陈奕樽733湖师大海口中学12元裕733海口市华兴中学13谭红娇725海口市长流中学14钟宁725海口市第二中学15郑小芳725海口市第二中学16李双言725湖师大海口中学17何斐斐717海口市第二中学18邓睿717湖师大海口中学19谢妍717海口市第四中学20符颖琪717海口市第四中学21韩婷717湖师大海口中学22袁丁一717海口景山学校23王士硕710华兴学校分校24史云薇710海口市十四中学25邓萍710海口市第二中学26毛泽君710海口市第二中学27曾诗茜710海口市第二中学28蒙曼露710海口市第四中学29陈亚华710海口市十四中学30何珊珊701海口市灵山中学31周慧701海口市灵山中学32梁佳丽701海口市灵山中学33吴曼雯701海口市十四中学34何君701海口市十四中学35钟馨莹701海口市十四中学36杜晓珠701海口市长流中学37韦吉颖701海口市十四中学38吴俊锋701湖师大海口中学39周海丽701海口市第四中学40吴晓雪701海口市第四中学41黎晓茜701海口市第四中学从表8得出,我市今年高考文科语文,公办普通中学及民办学校没有800分考生,最高分是国科园实验学校的覃思琪同学,获得783分。民办学校中,语文文科高分最多的是湖师大海口中学,700分以上同学有8名,其他民办学校至多也只是1至2名。公办普通中学最高分是琼山华侨中学的高蕊同学和东山中学的邓逸凡同学,高分人数相对较多的是海口市二中和十四中,分别是7人,其次是海口四中为6人。表9:公办普通中学及民办学校语文理科700分以上考生名次姓名成绩毕业学校1何俊培876海口景山学校2熊昌泰837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3韩佩原806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4陈峻良769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5卢影762海南海政学校6吴洁明752海口市府城中学7潘心星752海口市华兴中学8朱厚舜752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9苏香乾752海口景山学校10苏蛟海752海口市第四中学11张基家745海口市长流中学12李德大745海口景山学校13卫晔婧745海口景山学校14田安洋737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15覃俊华737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16杜延仁737海口市长流中学17吴中玉737海口市第四中学18徐奥博737海口市十四中学19王绥昊737海口市十四中学20曹峰松737海口市十四中学21孔令青737海口市长流中学22关奥730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23董坤杰730海口景山学校24吴方娜730海口景山学校25张雅婷722海口市十四中学26何猛722海口景山学校27胡佳惠722海口景山学校28曾昭华713海口市十四中学29杨雪713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30符永隆713海口市第四中学31范仪铭713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32符兴聪713海口景山学校33王志杰713海口市华兴中学34胡泽翔713海口市海天学校35黄润东713海口市十四中学36唐梓伦713海口市十四中学37曾俊铭705海口市灵山中学38马运娇705海口市第二中学39林小玲705海口市第四中学40陈源705海口市第二中学41高博705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41鲁政邦705海口景山学校42王文705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43纪海艳705海口市第四中学44陈虹颖705海口市第四中学45朱瑞娟705海口海港中学46周诗琳705海口海港中学47景蔚然705海南中学从表9得出,我市今年高考理科语文,公办普通中学及民办学校800分考生有3人,分别是海口景山学校的何俊培,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的熊昌泰和韩佩原,何俊培同学以876分的优异成绩,荣获我市今年高考语文理科探花。民办学校中,语文理科高分最多的是海口景山学校,700分以上考生有10名,其次是湖师大海口中学,700分以上考生有6人,第三是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700分以上考生有5人。公办普通中学最高分是府城中学的吴洁明同学和第四中学的苏蛟海同学,高分人数相对较多的是海口市十四中为7人,其次是海口四中为6人。文理科综合起来看,民办学校700分以上高分最多的是湖师大海口中学,其次是海口景山学校;公办普通中学700分以上高分最多的是海口第十四中学,其次是海口四中,再次是二中。6.尖子学生语文失手较多 表10:海府地区28大名将高考语文意外失手学校姓名语文数学英语物政化历生地综合侨中李巾597806754751719711771海中曹璐怡593724813813743672768侨中麦潇艺593765721813798672763海中张诰593748786765731716763海中李雪山593761685728788752751海师吴婧591780810729651737766海中苏琳婧591738720751760744752海中庞秦587801710782743752768景山黄新叶587739778694788770764海中李瑗瑗587769727759770752764农垦许静587720727737779770752华侨蔡雪慧584732735767839686761华侨黄霄579717797824731793783农垦吴琪琪577806784781812756802双岛王祺572847804835693628784海中朱申予572748752858702731762海中李雁楠572778674813798699753海中丁洋566798786684723716754海师祁甫浪559842828759749619779海中方亚宁559757732782762770759农垦罗皓之557824810861661756799一中蒙健平557747848706688778769华侨邝晨550800754729679778755海师刘夏550691761829769727752华侨梁超526775769790743731756海师张尚超474835752718723793751海中吴国梁629769828835835793837海中张博千615876845886798851886通过对表9各位名将数据分析得出,若不是语文得了个500分,哪一位大将上不了清华,又有哪位骄子读不了北大?他们的语文也曾经是响当当的一流高分。可爱的张尚超同学,与清华失之交臂!可怜的474分,“一代名将被斩落马下”。令人称奇的张博千大师,也把状元拱手相让,令海中名师马校长、金牌教练张秀玲扼腕叹息!28大名将都是名牌中学和一流民办学校的考生,令人深思?当然,普通中学名将本来就是屈指可数。三、备考建议(一)阅读及语言文字运用备考概述1.论述类文本。重点指导学生明确观点,理解概念和文章内容,不仅能客观判断正误,还要会做主观分析评价。2.文言文文本。把备考重点放在对文言词语、句式和文章内容的理解上,既要做到能字字落实、准确无误地翻译,又要能对文章内容准确把握,理解到位。要会对文中观点、写作意图、人物形象及其思想品质、写作特点进行主观分析、评价赏析。名句名篇背诵默写只能加强不能放松,有增加分值的可能性。3.古诗词阅读。要下大工夫突破内容理解上的难点,如果把诗词的内容理解了即把诗读懂了,不管是对内容还是表达技巧的赏析都就容易多了。对古诗词个性化欣赏的准确表达也是要反复训练的。古诗词阅读文本应在有选择地欣赏名家名篇的同时,把重力放在对“寻常百姓”无名诗人的有特色诗歌阅读训练上。4.选考题。个性化欣赏尤其是对文本独特魅力的敏感和独特体味当是备考训练的重点,要紧抓不放。5.语言文字运用。特别要抓综合能力的训练,未来或许取消客观判断题而全设为主观表达题。(二)作文评卷及考场作文复习备考建议1.准确预测,加强针对训练。纵观高考全国作文题,呈现多元化、命题形式多样化的趋势。作文命题这种形式上的“解放”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命题导向看,作文命题逐步走出了以话题作文为主流的模式,以后高考作文将会是命题、新材料、新材料下的命题作文形式三分天下;将会较多地关注生活,注重对生活的思考;将会紧扣“新课标”,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社会热点”仍将成为以后高考作文命题的关注点之一。 从命题原则看,内容将会高度开放,限制逐渐增加。针对近年来高考作文模式化泛滥,缺乏真情实感、生动记叙、深刻推理等突出问题,高考阅卷评分标准中对有关方面的要求将会更加严格。从命题题型看,高考作文会稳中求变。话题作文将会淡化。虽然各地命题存在一定的延续性,但纵观近两年考题,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将会成为一种稳定的命题题型主流。从命题立意看,将更加注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查,这应成为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价值取向之一。2.领会标准,改变备考策略。要认真研读“6.21标准”,反复学习苏老师的(阅卷手记),深刻领会我省高考作文阅卷的指导思想。苏老师的核心思想是:正本清源,打击套作,爱护真作文。“好作文一定要得高分,不好的作文不能打保险分;一定要爱护真作文。对那些有真情实感、内容实在,文风自然平实清新,象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的,要大胆给高分;对确定的套作的文章,最高不超过40分,而且离题的套作文章,最高不超过20分;一定要重在审题与立意”。“要发挥好高考阅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师生按学科内在规律办事,扭转我省语文教学的一些不良风气,还学生心灵的清白,还考试一个公道”。关键是全省语文界要统一思想,评卷老师首先要自己明白什么是套作,什么是“真作文”。我是比较喜欢排比对偶的,对得好排得美,语言流畅,富有文采,如果打入“非真作文”,恐怕是歪曲了“6.21标准”。当然,对于那些内容实在,文风自然,让阅卷老师感动得流泪的作文,更应该好好保护。什么是“套作”,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必须要慎重。3. 热爱生活,强化素材积累。要多体察人情世态,热爱生活,关爱他人。指导学生多读书报,强化素材积累,是高考作文备考的最基本措施。其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丰富生活积累。在日常生活中要做有心人,留心观察,感受有意义的生活素材。二是博览课外读物。多读多思有哲理、有真情实感、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章。譬如浏览美文读者中学生青年文摘等中的时文经典,从中吸取营养,从而为写作奠基。三是从教材中引来作文活水。教材中也有好素材,关键在积累。4.下苦功夫,加强语言训练。语言是作者思想的外化,语言功底最能代表语文功底。我认为高考作文应加大对语言评分力度,不仅仅是说明语文考试要反映出语文的特点,更是因为语文的功底最有力地说明一个人的语文水平和能力。训练中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使用规范语言,二是表达要准确生动,三是表达要简洁连贯得体。当然,还要注意训练不同的文体,应有不同的语言特色:如记叙文语言要流畅自如、生动形象,描写细腻,叙事有传神的细节;议论文语言要准确鲜明,逻辑严密、条理清晰;散文语言要叙议结合,委婉含蓄,文采优美,有意境。对于这些,如果考生平时加强训练,夯实了基本功,高考时才能得心应手。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