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税收法规》PPT课件.ppt

    • 资源ID:53449084       资源大小:383.33KB        全文页数:8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税收法规》PPT课件.ppt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吕玉梅吕玉梅吕玉梅吕玉梅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20122012年考前辅导年考前辅导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一)税收概念与分类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10年多选:税收的作用表现在(ABCD)。注:原答案有误A.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B.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C.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D.税收是国际交往中维护国家利益的可靠保证(二)税收的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三)税收的分类1.按征收对象分为:流转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资源税类、行为税类五种。流转税类(流转额):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类(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类:房产税资源税类: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行为税类: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11年多选:下列税收中,属于财产税的有(AB)。A.车船税 B.房产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11年多选:下列单位中,代表国家行使征税权的有(BCD)。A.审计机关 B.税务机关 C.地方财政机关 D.海关 11年判断:所有权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所有者相分离,这种分离是所有者行使所有权的一种方式。()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三)税收的分类2.按征收管理的分工体系分为:工商税类(税务机关)关税类(海关)3.按征收权限和收入支配权限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三)税收的分类4.按照计税标准不同分为:从价税:增值税、营业税、关税中、所得税从量税:资源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汽油、柴油复合税:消费税中的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一、税收的概念与分类10年单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流转税类的税种是(A)。A.土地增值税 B.增值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多选:下列属于流转税类的是(AC)。A.关税 B.印花税 C.营业税 D.房产税多选:下列属于行为税类的是(AD)。A.城市维护建设税 B.资源税C.土地增值税 D.印花税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合计税办法的消费品有(ABC)。A.卷烟 B.粮食白酒 C.薯类白酒 D.啤酒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一)税收与税法的关系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税法具有义务性法规和综合性法规的特点。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国家的一切税收活动,均以法定形式表现出来。二者的联系: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制度则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内容。二者的区别:税收作为经济活动,属于经济基础范畴;税法则是一种法律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二)税法的分类11年判断:按法律级次(应为:功能作用)划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程序法。()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三)税法的构成要素(11个)基本三要素: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1.征税人(征税主体)2.纳税义务人(纳税主体)3.征税对象(课税对象、征税客体):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11个)4.税目:体现每个税种的征收广度5.税率: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主要有: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10年判断:定额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论金额大小,都按照同一比例纳税。()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11个)6.计税依据(课税对象、税基)分为:从价计征、从量计征、复合计征11年判断:从价计征的税收,以课税对象的自然数量与单梯形价格的乘积作为计税依据。()注:从价计征即以征税对象的价值或价格作为计税依据。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11个)7.纳税环节 8.纳税期限 9.纳税地点10.减免税:一般有三种形式减税和免税起征点:课税对象的数额没有达到规定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其全部数额征税。免征额:对课税对象中的一部分给予减免,只就超过免征额部分征税。11.法律责任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一节第一节 税收概述税收概述二、税法及构成要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11个)10年多选:在税法的诸多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包括(ABC)。A.纳税义务人 B.征税对象C.税率 D.减税免税10年判断:起征点是计税依据达到规定的数额才开始征税的界限。计税依据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者超过起征点的,仅就超过的部分征税。()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一、增值税(一)增值税的概念与分类1.增值税的概念.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特点:价外计税、多环节不重复征税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一、增值税(一)增值税的概念与分类2.增值税的分类.(注意多选)根据税基和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是否扣除及如何扣除分为三种:生产型: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的增值税收入型:允许扣除折旧部分的增值税消费型:一次性全部扣除购置的用于生产的固定资产增值税(我国:2009.1.1.起全面实行)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一、增值税(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通常:年应税销售额工业性及主营工业:50万元商业性及主营商业:80万元工业小规模企业:30万元(三)增值税税率(分三档)基本税率:17%(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低税率:13%(主要涉及:居民生活、书刊、农业)零税率:出口(国务院另有规定除外)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一、增值税(四)增值税应纳税额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售额: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价外费用进项税额:凭票扣税(1)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从海关取得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3)购进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买价13%)(4)运输费用结算单据:运费7%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一、增值税(五)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3%)11年单选:甲公司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1年2月15日,甲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取得收入(含增值税)6.18万元,该业务应缴纳增值税额为(B)元。A.3500 B.1800 C.1840 D.2377 61800-618001.03=1800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一、增值税(六)增值税税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通常为收讫销售款日、取得索取销售款凭据日、开票日、报关进口日2.纳税期限3.纳税地点10年单选: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两档税率,其中的低税率为(C)。A.4%B.6%C.13%D.17%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一、增值税10年单选: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采用赊销、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的时限为(C)。A.收到货款的当天 B.货物移送的当天 C.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D.货物移送的当天 10年单选:从200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为(C)。A.17%B.13%C.3%D.零税率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一、增值税10年多选:按照是否扣除固定资产价值,增值税可以分为(BCD)。A.积累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消费型增值税 D.生产型增值税 10年判断: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进口或者出口货物均适用零税率,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出口零税率)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一、增值税10年判断: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应税销售额在规定的标准以下,会计核算不健全,不能按照规定报送有关税务资料的企业和企业性单位,个人、非企业性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增值税应税行为的企业。()注: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其他个人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非企业性单位和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可选择按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二、消费税(一)消费税的概念与计税方法1.消费税的概念: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的一种流转税。即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2.消费税的计税:三种方法从价定率:以含消费税而不含增值税的销售额从量定额:啤酒、黄酒、汽油、柴油复合计税: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二、消费税(二)消费税纳税人(三)消费税税目与税率(四)消费税应纳税额(五)消费税征收管理10年单选: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对部分应税消费品实行从量定额和从价定率相结合的复合计税办法。下列各项中,不实行复合计税办法的消费品是(A)。A.成品油 B.卷烟 C.粮食白酒 D.薯类白酒10年单选:根据消费税暂行条例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是(D)。A.汽车轮胎 B.化妆品 C.高档手表 D.手提电脑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三、营业税(一)营业税的概念(二)营业税纳税人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应税劳务不包括: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属于增值税)个人为本单位或雇主提供的劳务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三、营业税(三)营业税的税目、税率(四)营业税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五)营业税征收管理10年单选:营业税是指在我国境内提供规定的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这里的“应税劳务”,不包括(B)。A.金融保险业提供的劳务 B.加工和修理、修配业提供的劳务 C.文化体育业提供的劳务 D.邮电通讯业提供的劳务 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三、营业税10年判断: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营业税纳税人不能按照固定期限纳税的,可以按次纳税。()10年单选: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将不动产无偿赠与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其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B)。A.将不动产支付对方使用的当天 B.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C.签订不动产赠与合同的当天 D.接受不动产人缴纳契税的当天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四、企业所得税(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是指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企业分为: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非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内的所得(及发生在境外但与其在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四、企业所得税(二)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其他所得和清算所得。11年判断: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净利润为征收对象,以经过计算得出的应纳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四、企业所得税(三)企业所得税税率(25%、20%)(四)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连续5年内)(五)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按年计征,分月或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四、企业所得税11年多选: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扣除的销售税金包括(BCD)。A.增值税 B.营业税 C.消费税 D.资源税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四、企业所得税10年单选: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在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但不包括(C)。A.民营企业 B.国有控股公司 C.个人独资企业 D.外商投资企业 10年单选: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居民企业和境内有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率为(C)。A.15%B.20%C.25%D.30%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四、企业所得税10年单选: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D)。A.为13年 B.为35年 C.最长不得超过3年 D.最长不得超过5年 10年多选:在下列各项中,符合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的“不征税收入”的选项有(BCD)。A.接受捐赠收入 B.财政拨款 C.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D.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四、企业所得税11年单选:某企业2011年利润总额为1200万元,当年通过民政部门向灾区捐款200万元,当年公益性捐款应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B)。A.144 B.56 C.1056 D.1144注: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200-120012%=200-144=56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四、企业所得税10年判断: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1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应减按20%)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四、企业所得税单选:下列属于免税收入的是(A)。A.国债利息收入B.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C.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D.财政拨款注:BCD属于不征税收入单选: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C)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A.100%B.80%C.60%D.40%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一)个人所得税概念是以自然人(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二)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人包括:中国公民、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在境内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按住所和居住时间分为:居民纳税人:有住所或满1年(无限义务)非居民纳税人:无住所或不满1年(有限义务)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10年判断:个人所得税法中规定的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11年多选:下列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的所得中,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有(ABCD)。A.稿酬所得 B.财产租赁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工资薪金所得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分类所得税制,分别采用比例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五)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自行申报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无论是否已足额缴纳了个人所得税,均应按规定,于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代扣代缴实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制度。即扣缴义务人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涉税信息。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从2011年9月起,个人所得税计税方式和税率修改如下: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修改为: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修改为: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1 不超过1500元的 3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工资应发金额税前扣除项目个人所得税减除标准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内容说明“三险一金”,通常是指养老险、失业险、医疗险和住房公积金按规定的住房补贴、独生子女补贴。标准范围内的电话费2011年9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减除标准(起征额)3500元/月例1王教授每月工资7130.4元,其中养老险439元,失业险44元,医疗险89元,公积金829元,个人所得税减除标准3500元/月,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过程如下:应纳税所得额7130.4439448982935002229.4(元)2229.4元属于“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范围,对应税率10%,速算扣除额105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2229.410105117.94(元)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11年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税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该税率分为(D)。A.二级 C.五级 B.四级 D.九级注:原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自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3500元)和税率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10年单选: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适用(D)。A.20%的比例税率 C.5%35%的超额累进税率 B.25%的比例税率 D.5%45%的超额累进税率 10年单选: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A)元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A.800 B.1000 C.1500 D.2000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人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对前款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不超过25000元的超过25000-62500元的超过62500元的每次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超过20000-50000元超过50000元适用税率()203040速算扣除数020007000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可采取以下计算公式:每次劳务收入额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每次收入额超过4000元以上至25000元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每次收入额超过25000元至625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302000每次收入额超过62500元以上的: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407000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主要税种主要税种五、个人所得税劳务报酬所得【例1】林某2011年6月6日为一企业介绍一笔销售业务,取得介绍服务费18000元,6月1120日又被聘经济法培训班讲课,每天得授课费200元。计算林某取得劳务收入的应纳税额为:(1)中介收入应纳税所得额18000(120)14400应纳税额14400202880(元)(2)讲课收入应纳税额(20010800)20240(元)林某6月应纳税额28802403120(元)【例2】某演员应聘参加一单位举办的文艺晚会演出,出场费40000元。应纳税所得额40000(120)32000应纳税额320003020007600(元)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税务管理是税收征收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税款征收的前提,主要包括:税务登记、帐簿、凭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08年多选: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税务管理主要内容包括(ACD)。A.税务登记 B.税务检查C.发票管理 D.纳税申报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办理税务登记;扣缴义务人应当在发生扣缴义务时,到税务机关申报登记,领取扣缴税款凭证。税务登记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登记;外出报验登记等。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09年多选:根据税务登记管理办法的规定,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ABC)的各类纳税人,均应办理税务登记。A.应税收入 B.应税行为 C.应税财产 D.消费行05年多选: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税务登记内容的有(ABC)。A.开业登记 B.变更登记 C.停业、复业登记 D.账薄登记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一)开业登记是指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后办理的纳税登记。08年、10年单选: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08年C)之日起30(10年)日内,向生产、经营地或者纳税义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A.取得应税收入 B.发生应税行为C.领取营业执照 D.纳税义务发生09年判断:税务机关对已核发的税务登记证,实行每年验证一次和每3年换证一次的制度。()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一)开业登记09年单选:税务机关对纳税人填报的税务登记表及附送资料、证件审核无误的,应在(C)日内发给税务登记证件。A.10 B.15 C.30 D.6009年单选: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者其他账户之日起15日内,向(C)书面报告全部账号。A.主管财政机关 B.上级主管机关C.主管税务机关 D.主管工商机关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一)开业登记11年单选: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外出经营,在同一地累计超过(D)日的,应当在经营当地办理税务登记手续。A.60 B.30 C.150 D.180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二)变更登记是指纳税人在办理税务登记后,原登记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向原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的税务登记。09年单选:纳税人的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时,应当依法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B)。A.开业税务登记 B.变更税务登记C.注销税务登记 D.复业税务登记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二)变更登记08年判断:纳税人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无论是否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都应当自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持有关证件向原税务登记机关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注: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之日起30日内不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其他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一、税务登记(三)停业、复业登记08年判断:纳税义务人停业期满未按期复业又不申请延长停业的,税务机关应当视为已恢复营业,实施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四)注销登记(五)外出经营报验登记(六)纳税人税种登记(七)扣缴义务人扣缴税款登记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发票发票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的书面证明。发票的作用:是确定经营收支行为发生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原始依据是税务稽查的重要证据发票发票一般分为存根联、发票联、记账联三个联次。增值税专用发票还包括一个抵扣联。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是发票的主管机关,负责发票的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的管理和监督。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09年单选:下列有关发票作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A.发票是办理支付结算的工具(应为票据和结算凭证)B.发票是会计核算的依据C.发票是税务稽查的重要证据D.发票是确定经营收支行为发生的法定凭证09年多选: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发票一般包括的三个联次是(ABC)。A.发票联 B.存根联 C.记账联 D.抵扣联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10年多选:关于发票特征的表述,下列各项中中,正确的有(ABD)。A.发票具有合法性 B.发票具有真实性C.发票具有可转让性 D.发票具有共享性注:发票具有合法性、真实性、时效性(按税务机关规定的时限开具)、共享性(填开方和取得方共享,财政、审计、税务、物价、工商等部门也可使用其提供的信息)、传递性(从印制、运输、存储、发售、开具到记账的过程)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一)发票的种类08年单选:根据发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发票分为(B)。A.专业发票和普通发票 B.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C.一般普通发票和专业发票 D.专用发票和专业发票06年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专业发票的有(BD)。A.广告费用结算发票 B.火车票C.商品房销售发票 D.话费票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一)发票的种类09年判断:小规模纳税人只有在发生经营业务时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小规模纳税人)需要开具专用发票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按征收率代开)代开专用发票是指主管税务机关为所辖范围内的增值税纳税人代开专用发票,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代开。所称增值税纳税人是指已办理税务登记的小规模纳税人(包括个体经营者)以及国家税务总局确定的其他可予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纳税人。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一)发票的种类09年多选:根据发票管理有关规定,普通发票主要由(ACD)使用。A.小规模纳税人B.一般纳税人能开具专用发票时C.营业税纳税人D.一般纳税人不能开具专用发票时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一)发票的种类10年判断: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领购使用,其他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08年判断:增值税专用发票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领购使用,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非增值税纳税人不得领购使用。()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一)发票的种类09年判断:凡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其销售额未按规定计入销售账户核算的,一律按漏税论处。()注:税法规定,对已开具专用发票的销售货物,要及时足额计入当期销售额计税,凡开具了专用发票,其销售额未按规定计入销售账户核算的,一律按偷税论处。08年单选:根据税收征管法的的规定,对代开、虚开专业发票的,按票面所列货物的适用税率全额补征税,并按(A)给予处罚。A.偷税 B.骗税 C.逃税 D.抗税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一)发票的种类09年判断: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样式、印制及管理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制定。()注: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监制设计印制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版式、联次、内容及使用范围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确定,并将专用发票票样及时下发各地。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一)发票的种类09年单选:下列各项中,属于行业发票的是(B)。A.商品房销售发票 B.商业零售统一发票C.广告费用结算发票 D.电信企业的邮票注:行业发票是普通发票的一种,适用于某个行业和经营业务,如商业零售统一发票、商业批发统一发票、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统一发票等。08年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专业发票的是(BCD)。A.商品房销售发票 B.电信企业的邮票收据C.保险公司的保险凭证 D.交通运输企业的客票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二、发票开具与管理(二)发票的开具要求09年、10年单选:根据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甲企业2008年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至(C)年。10年直接为5年A.2010 B.2012 C.2013 D.2017注: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销毁。已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三、纳税申报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申报期内就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书面申报的一种法定手续。主要形式有:直接申报,即上门申报,分为:直接到办税厅申报、到巡回征收点申报、到代征点申报三种(传统方式)邮寄申报:以寄出的邮戳日期为实际申报日期数据电文申报:如银行网点申报、网上申报,以税务机关计算机网络系统收到该数据电文的时间为准简易申报:如实行定期定额,以缴纳税款凭证代替申报或简并征期其他方式:如委托他人代理申报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三、纳税申报09年判断:纳税人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可以不办理纳税申报。()注:纳税人在纳税期内没有应纳税款的,也应申报;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在减税、免税期间应当办理纳税申报。09年判断:纳税人采用邮寄方式办理纳税申报的,应当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关资料,并定期书面报送主管税务机关。()注:应为电子方式申报的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三、纳税申报09年单选:纳税申报的方式中,网上申报属于(C)。A.直接申报 B.邮寄申报C.数据电文申报 D.上门申报08年单选:下列各项纳税申报方式中,不属于直接申报方式的是(D)。A.到办税报务厅申报 B.在巡回征收点申报C.到代征点申报 D.在网上申报08年单选:纳税人采取邮寄方式申报纳税的,其实际申报日期应当为(A)。A.寄出地的邮局邮戳日期 B.寄入地的邮局邮戳日期 C.纳税人填写纳税申报表的日期 D.税务机关收到申报资料的日期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四、税款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将纳税人依法应纳的税款以及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的税款通过不同的方式组织征收入库的活动。是税收征收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实现税收职能的最关键环节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四、税款征收08年单选:税收征收管理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是(D)。A.税务登记 B.发票管理 C.纳税申报 D.税款征收08年单选:甲企业生产规模小,又确无建账能力,经相关税务机关(注:县级及以上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不设置账薄或暂缓建账,其适用的税收征收方式是(D)。A.查账征收 B.查验征收 C.查定征收 D.定期定额征收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四、税款征收主要方式有:(一)查账征收:财务会计制度较健全(二)查定征收:查实核定产量、销售额(三)查验征收:对应税商品查验数量,按市价(四)定期定额征收:确定营业额、所得额(五)代扣代缴: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直接扣收税款(有利于对零星分散税源控管)如: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四、税款征收主要方式有:(六)代收代缴:即由与纳税义务人有经济往来的单位和个人在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依照税收的规定收取税款并代为缴入国库。如: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代收代缴车般税;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通常由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七)委托征收:以税务机关的名义,征收零散税款如:各区县地方税务局为加强出租房屋税收征管的需要,可确定所在区县房管局或街道办事处等有关部门为代征单位,委托其代征出租房屋(土地)的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八)其他征收方式如:邮寄申报纳税、自计自填自缴、自报核缴方式、网络申报、用IC卡纳税等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四、税款征收09年单选:查验征收是税务机关对纳税申报人的(D)进行查验后征税,并贴上完税证、查验证或盖章验戳,从而据以征税的一种税款征收方式。A.应税营业额 B.应税收益额C.应税所得额 D.应税产品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四、税款征收09年单选:根据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对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C)。A.由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征收应缴的税费 B.税务机关应责令其办理工商注册登记C.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责令缴纳D.税务机关在其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后进行税款的征收注:对未按照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的纳税人,由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纳税额,同时责令缴纳税款。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四、税款征收09年判断:代收代缴,是指由与纳税人有经济往来的单位和个人在向纳税人收取款项时,依照税收的规定收取税款。()09年判断:税额核定制度较为广泛地应用于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的征收。()注:税额核定制度,反映在具体的税种上,如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第三章第三章 税收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第三节第三节 税收征管税收征管四、税款征收08年单选:税额核定制度较为广泛地应用于(B)的征收。A.增值税 B.所得税 C.营业税 D.消费税08年单选:根据税收征管法的规定,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

    注意事项

    本文(《税收法规》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wuy****n9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