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讲话】信阳市长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
资源ID:53520279
资源大小:45.06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社讲话】信阳市长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人社讲话】信阳市长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敦峰局长全面总结了2005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对2006年全市劳动保障工作目标任务讲了很好、很具体的意见;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的主管领导同志签订了2006年劳动保障、就业再就业等工作目标任务。这次会议很重要,希望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落实好、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一、肯定成绩,进一步增强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责任感2005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劳动保障部门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2005年的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各项目标完成的很好,有几项工作在全省处于前列。归结起来,我认为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去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均完成省目标的20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低于省下达控制目标1.1个百分点。为进一步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168万元,累计达到1.25亿元,发放总额居全省第二位。二是劳务经济迅猛发展。据统计部门统计,去年全市劳务输出总人数突破220万,劳务收入突破120亿元,无论是输出人数还是劳务收入均达历史最高水平。三是扩面征缴稳步推进。正式启动实施了企业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养老保险新增参保职工、征收企业养老保险费超额完成省目标任务,扩面征缴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征收失业保险金额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医疗保险新增参保人数、工伤保险参保人数、生育保险参保人数都超额完成市定目标任务。四是“两个确保”得到巩固。积极筹措资金,确保了在“中心”托管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金、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放率均达100%。9月底,全市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顺利关闭,实现了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失业保险制度并轨。五是劳动关系进一步改善。去年,我们扎实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清理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等专项检查活动,查处了一批劳动违法案件,全年为2900余名劳动者追讨拖欠工资达400多万元,受到国家四部委的通报表彰。取得这些成绩,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全市各相关部门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努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诚挚的问候。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劳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保障工作也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应该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任重道远。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再就业任务繁重。我们信阳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市,城乡富余劳动力多,就业压力很大,就业任务很重,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二是就业矛盾比较突出。由于我市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低,就业岗位严重不足,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普遍偏低,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劳动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劳动法律法规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侵害劳动者利益、权益的情况还依然大量存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任务还相当艰巨,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重视,认真解决。二、突出重点,推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2006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对于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的各项规划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劳动保障部门必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压奋进。关于今年的工作,刚才敦峰局长从四个方面讲的很具体,很全面,措施很到位。这里,我再着重讲几点:(一)就业再就业工作要持之以恒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信阳市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就业岗位明显不足,城乡劳动力严重过剩,全市的就业压力在短期内不会有大幅度减轻,所以说,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任重道远,工作艰巨,必须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做好今年的就业再就业工作,着重做好以下几点:一要落实政策。去年11月份,国务院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这个通知,对做好新时期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规定,有很多新的政策,大家回去之后要认真地学习。这个通知,对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意义重大。一是学好政策。各级领导、各相关部门、各级劳动保障主管部门一定要原原本本地、认认真真地学好国务院这个通知,全面吃透精神,把握实质,尤其要联系我们各部门的工作实际,领会其中的重要内容。二是宣传政策。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搞好联系,做好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多种媒体,如开设专题、开办专栏等等。把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宣传到位,达到家喻户晓。特别是与劳动保障、就业再就业工作相关的部门,一定要对国务院的通知精神全面领会。三是落实政策。学好了、宣传好了政策,关键在把政策落实到位。再就业政策,涉及到十几个部门,大家一定要学好政策,落实政策,认真履行职责,一定要以大局为重,落实政策一定要做到不折不扣,确保贯彻政策不走样,执行政策不缩水,落实政策无棚架。二要完善措施。制定完善积极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措施,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再就业,是促进再就业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推进再就业的根本所在。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完善这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做好就业发展经济是根本。要通过加快发展,扩大就业容量,提供就业岗位,拓宽就业领域,结合我们信阳的实际,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特色经济、旅游经济、物流经济、个体私营经济、第三产业等等。二是完善机制保障就业。按照国务院通知精神,重点解决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困难群体再就业,做好重组改制、关闭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工作,3年内基本解决就业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为建立市场化就业机制奠定基础。三是提高素质促进就业。全市各级培训机构一定要全面了解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面向市场,按需办学,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要针对广大求职者的就业需求,开发富有特色的培训,丰富培训内容。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促进灵活就业和外出就业。四是强化责任推动就业。一定要强化各级政府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责任,要强化各相关部门,如财政、发改委、工商、群团、金融、国资委等各相关部门对抓好就业工作的责任,强化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推动就业再就业的责任。做好就业再就业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一定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创造性,把中央、省委的各项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三要强化管理。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把就业再就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政府的目标考核。刚才,我代表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订了2006年的劳动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大家回去后一定要按照政府签定的目标责任书,抓紧时间研究,抓紧分解目标任务,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一是思想要重视。各级各部门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是各级政府一定要定期听取再就业工作情况汇报,要注意解决就业再就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区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的同志要拿出相当的精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二是责任要明确。就业再就业目标一定要量化分解到县、区,量化到部门,要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做到领导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要经常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的督促检查,要重点督促各有关部门的政策落实情况,落实工作进度,检查资金落实到位情况,对督导的情况一定要给予通报,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年终,市政府要对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完成就业再就业目标任务情况、落实就业政策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要作为各县区、各部门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记入档案。三是力度要加大。就业再就业工作涉及面广,牵扯精力多,工作难度大。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投入足够的人力、精力、财力,把这项事关千家万户的系统工程抓好。要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再加一把劲,再努一把力,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四是质量要提高。我们抓再就业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更重要的是提高工作质量,注重工作实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下岗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一旦上岗就业就能获得稳定的收入,不能让他们反复上岗、反复下岗,长期给政府和社会造成就业压力。(二)社会保障能力要继续加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更加重要。全市的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总结经验,再接再厉,把全市的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做好。一要完善制度。去年,国务院出台了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抓好贯彻落实,是今年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之一。劳动保障系统特别是社保经办机构一定要尽快把政策宣传到位,搞好人员培训,研究制定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为7月1日起全面实施新的养老保险政策和养老金计发办法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要继续制定完善灵活就业人员、非公经济组织参加养老保险的相关措施,积极探索外出务工人员的参保途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任务很繁重,希望全市各级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一定要超前学习政策,研究政策,确保从7月1日起实施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二要扩面征缴。要进一步规范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机制,合理调剂使用养老保险基金,增强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要规范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吸引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同时,要积极推进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通过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构筑“安全网”。三要加强监管。各级经办机构要通过完善规章制度、统一技术标准、规范业务流程,努力实现管理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要切实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经常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基金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严禁发生挤占挪用社保基金行为,提高社保基金的使用效益,确保基金的安全。四要强化服务。社会保障工作面对是广大参保对象,社会保障经办机构要切实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修养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要继续加快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提高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水平,为各类参保人员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三)劳务经济要再创佳绩近年来,我市劳务经济健康发展、快速增长,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我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一个重要品牌。抓好劳务经济,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要进一步发展劳务经济,我想重点要突出“四抓”:一抓培训提高。我市的劳务经济,总量在全省第一,劳务经济品牌是很突出的。从去年统计局调查统计看,全市外出的200多万务工经商人员中,从文化构成看,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有170万;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才有20多万人。从劳务人员的收入构成看,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的,才有10万人左右;月收入在1000元以上的,有将近70万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上的,有90万人左右。从从事的专业领域来看,从事建筑业、制造业的有将近70万人。这些数据说明,我市的劳务输出层次较低,基本上是体能输出,不是靠技能赚钱,基本上从事的是苦活、脏活、累活、危险活,不仅很辛苦,挣钱也不多。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从今年开始,统计部门要对劳务输出培训的情况进行比较,看看经过培训的就业岗位、就业收入是什么样,没有经过培训的就业岗位、就业收入又是什么样。经过统计分析,就可以看出来,经过培训的就业肯定是技能型,收入也肯定要高于没有经过培训的。今年的就业培训,希望各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去年,关于就业培训问题专门召开过协调会,对各相关部门谁抓哪个领域、怎么抓,目标任务是什么,有一个明确的意见。如何抓好2006年的就业培训工作,希望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视,按照分工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的劳务培训非常重视,政府专门拿出400万外出劳务基金。抓劳务培训是提高劳务输出层次的一个根本,我们要下大决心抓劳务培训,大家一定要认识到这一条。二抓组织引导。我市的劳务输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基本实现了由无序流动向有序流动的转变,有一些外出人员已经拥有固定的务工地点和稳定活源,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外出人员盲目流动,有很多务工人员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有时还确实存在外出找不到活干、劳动保障安全问题等等,甚至会出现上当受骗,所以说组织引导还须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各级政府,我们的劳务输出部门在组织引导上,一方面要注意加强与劳务输入地的联系和沟通,加强与我们市在外建立劳务基地的联系和沟通。另一方面,我们劳动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发布外出务工信息,减少劳动力的盲目流动、盲目输出。同时,我们要加大涉外劳务输出的引导,促进国外输出转变。去年全市涉外输出才2500多人,虽然说在全省各地市中是比较多的,但与我们去年的劳务输出200多万人相比,这个比例是微乎其微,并且涉外输出是一个发展方向,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应该说涉外输出我们远远做的不够,空间还很大,我们一定要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引导。三抓回归创业。经过多年的劳务输出,确实有相当一部分劳务人员学到了技术,学会了管理,创新了理念,也很吃力地积累了不少资金,完成了一定的原始积累。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市大小回归创业的有几千个,通过回归创业,吸纳劳动力将近20万人,但是还不够,我感到回归创业问题还大有文章可做。一方面,我们各级政府,各级部门要宣传好、引导好、动员好,引导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中已经完成一定积累的同志,回乡创业。另一方面,要研究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引导他们、激励他们回归创业。去年,市委、市政府研究拿出1000万元,在工业城建立回归园区。凡是外出务工人员愿意到工业城来创业的、来办工业的,我们要进行财政贴息,大家要把这个政策宣传好。四抓维权保障。这几年,我们在劳务人员维权保障上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有很多经验得到了国家、省里的充分肯定。但是维权保障的任务还很繁重,维权保障方面的问题还很突出。今年,我们各有关部门还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工会的维权保障抓的很好,还要进一步在劳务输入地建立工会组织,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有关权益;司法部门搞的法律服务、法律援助,搞的“金手杖”活动也很好,要进一步拓展;妇联、共青团也有责任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维权保障;劳动部门主要从劳动监察执法这个角度做好维权保障;各级党委部门要通过金桥工程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维权保障,希望各相关部门都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四)劳动监察执法要加大力度目前,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工资拖欠、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今年,要重点抓好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支付制度工作,切实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要抓好劳动合同制度的落实。建立健全以劳动合同为基础的用工登记制度,建立劳动合同调查统计制度,督促各类企业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扩大集体合同覆盖面,努力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二要抓好工资支付制度的落实。严格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从严查处不落实最低工资制度的行为。加大力度解决国有企业工资历史拖欠问题,继续做好清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工作,严肃查处恶意拖欠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完善欠薪保障制度和工资支付监控制度。三要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力度,继续做好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检查,认真受理群众举报,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和调解劳动争议,和谐劳动关系,为劳动双方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三、加强领导,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今年的劳动保障工作任务已经明确,要求更高,关键是要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要落实、落实、再落实。抓好工作落实,要突出做到四点:(一)加强领导抓落实。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劳动保障工作的领导,一定要把劳动保障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劳动保障工作上升到促发展、保稳定的高度,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统筹规划,统筹安排。各县区、各部门主要领导是做好劳动保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一定要亲自抓,一定要负起责任。(二)部门联动抓落实。劳动保障工作绝不是劳动保障部门一家能够干好的事,而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仅就业再就业工作涉及到十几个部门,必须紧紧依靠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劳动保障部门是牵头部门,要具体做好政策的制定、规划的制定、政策的落实和劳动保障工作的协调等相关工作。发展改革部门要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角度,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再就业,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要与再就业统筹安排、统筹考虑,指导经济发展、协调经济发展要考虑再就业,要结合当地实际,发展那些就业容量较大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如第三产业、物流经济、旅游经济等等。财政部门重点要编制好就业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预算,搞好资金安排,加大资金投入,注意做好劳动保障以及就业再就业方面资金的使用、监管。教育部门重点落实好毕业生的就业政策的落实,要注意抓好高、初中毕业生的就业培训。监察部门重点是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落实劳动保障政策、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情况。工商、税务部门,重点是贯彻落实好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政策,为就业再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出台政策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金融部门、群团组织、扶贫部门等也要明确责任、尽职尽责。就业再就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一要对各相关部门的职责进行分解,以领导小组的名义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年底将对各相关部门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三)完善措施抓落实。一是完善目标责任制,按照签定的目标一项一项抓落实。二要完善联席办公制。联席办公会议一定要定期不定期召开,我不在信阳的情况下,劳动部门可牵头组织召开联席办公会议。三要完善督查制。政府委托劳动保障部门经常组织督查,对我们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劳动保障工作的落实情况、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好的通报表扬,差的通报批评,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强化服务抓落实。劳动保障工作面对的是下岗职工、外出务工人员、参保对象,这些群体都是弱势群体,做好这个群体的工作,是实实在在实践“三个代表”、落实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所以,希望我们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一定要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转变作风,提高效率,兑现承诺,搞好服务,提高工作质量。做到优质服务,要注意四点:一要强化服务意识。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把我们的工作职责定位在为下岗职工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服务、为参保对象服务、为基层服务上,端正服务态度。二要练好服务本领。要加强学习,学好政策,学好专业,学好技能,提高业务素质。三要创新服务手段。要做好新时期劳动保障工作,需要创新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四要提高服务质量。关键是做到真心服务,热情服务,主动服务。同志们,2006年的工作任务更重,上级党委、政府要求更高。希望各级各部门主管领导同志,以及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学习,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发扬成绩,再接再厉,把全市劳动保障、就业再就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再创新的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