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农-情系农民工调查报告(共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关于农民工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人:刘超 指导老师:方建斌时间:2010年暑期 地点: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 一 调查基本的情况:<一> 调查范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二> 调查对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从16岁到60岁的农民工,包括工厂工人、自主创业的小商贩、建筑工人等。<三>:调查方式:问卷法,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30余份,共回收整理有效问卷100份。二 调查的主要内容 本次实践就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包括就业现状、生活现状、社会保障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主要包空了以下内容:1 农民工的基本情况:<一> 在这次调查中,男性农民工、女性农民工各占调查人数的80%、20%,其中已婚的占60%,未婚的占40;拥有土地数量在3亩以上的占36%,3亩以下的占64%,其中只有26%的农民工土地经营情况较好,其余的很差或者根本就让其荒芜;输出地为本省农民工占5%,输出地为外省农民工占95%。.<二> 年龄1519岁的为10%,2029岁的为25%,3039岁的为30%,4049岁的为30%,50岁以上的占5% 。<三>学历:在调查的农民工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20%,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0%,初中文化程度的有40% ,高中文化程度的有5% ,大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 。2 就业及工资待遇状况:<一> 求职渠道:农民工的谋职渠道主要通过亲朋好友介绍及自己找。在调查的人中,农民工现在的岗位是由亲朋好友介绍及自己找的各占50%、35%,是由职介机构或其他渠道找到工作岗位的仅为15%。<二> 工作时间:80%左右的农民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据调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仅占15%,810小时的占45%,1012小时的占30%,而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农民工也占到了10%。<三> 工资水平:清洁工人及临时工工资普遍比建筑工、工厂工人低。调查结果显示,工资水平在600元每月以下的为20%,6002000元每月的占60%,20002500元每月的占15%,2500元每月以上的占调查人数的5 %,但是工资在2500元以上的多为建筑工人及工作时间特别长的工厂工人。<四> 工资领取方式: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能够按月领取工资的占50%,需等工程完工以后领取工资的为20%,计件及其他的为30%,这次调查还反映出在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 3 业余生活方式状况:调查结果还表明,在有限的业余空闲时间内,选择喝酒打牌的占50%,看电视逛街的占30%,而看书和接受技能培训的占5%,基本没有业余时间和其他的休闲方式的占15%。4 社会保障程度状况<一> 在发生工伤事故时,有80%的用人单位能提供工伤费用,而有20%的用人单位仅提供很少部分或者不提供任何医疗费用。<二> 七成左右的农民工没有签劳动合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0%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定了劳动合同,而有70%的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定任何劳动合同,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几乎没有民工与用人单位签定任何合同。<三> 工资拖欠处理方式:仅有四成左右的农民工愿意使用法律武器。在谈到拖欠工资时,有40%的民工选择暴力和忍气吞声的处理方式,而选择找老板理论和使用法律武器及找相关部门的分别占40%、20%。<四> 在生病时,半数以上农民工会选择能扛则扛,或自己买药。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在生病时,农民工选择自己买药和能扛则扛的分别占40%和20%,选择去正规医院和个体诊所的各占10%和30%, 5 社会关系状况 <一> 与家人及同事的联系出门在外的日子里,很多农民工都表示他们真的很想家,很想回到那魂牵梦绕的地方想自己的老婆,孩子,父母。而每个月都通过不同渠道和家人取得联系占到了调查人数的90%,两个月左右联系一次的为5%,两个月以上或几乎没有联系的占5%。调查结果还表明,大多数民工和同事之间经常交流,而且关系也十分融洽,有70的民工经常和同事交流,有20%的农民工偶尔也会和身边的同事们交流,仅有10%的因为各种原因基本没有和同事之间进行交流,有60%左右的民工与同事的关系十分融洽,与同事关系一般的民工占到了30%,有10%左右的民工曾因为一些原因与身边的同事发生过矛盾。 6 农民工的心愿为了深入了解农民工的心愿,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设定了一些这样的问题,就是问我们的农民工“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最想对孩子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想对爱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想对老板或者雇主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想对城里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最想对工作地政府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您最想对我们大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其中就“您最想对我们大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的回答让我感受到了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29岁以下的农民工兄弟:我好羡慕你们,希望你们好好上学。 3049岁的农民工师傅:好好学习,不要走农民工之路。 好好读书,父母的钱来之不易。 珍惜机会,体谅家人,有空多给他们打个电话。 50岁以上的农民工大伯:好好学习,给社会作贡献。 好好念书,学好技术,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这些话语听起来很普通也很平凡,但背后隐藏了太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可怜天下民工心,愿以后的日子,我们都能多给他们一份关注,一份关爱,而且多关心一下那漂泊在外的亲人们。三 存在的问题一劳动力的流失 众所周知,广东省东莞市被喻为“民工城市”,据 本人收集 到的数据显示,该市人口近154万,而外来人口就高达458万,其实实际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600万。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根据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的调查得知,整个村子已有70%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甘道村地处湖北省西南部的二高山,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劳动力的流失严重,目前已有接近八成的土地荒芜。二农民工收入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据调查结果显示,工资水平在600元每月以下的为20%,6002000元每月的占60%,20002500元每月的占15%,2500元每月以上的占调查人数的5 %,但是工资在2500元以上的多为建筑工人及工作时间特别长的工厂工人。可见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了工资水平的提高。三农民工权益问题据调查大多数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仅占15%,810小时的占45%,1012小时的占30%,而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的农民工也占到了10%。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赌博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农民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应该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农民工消费的文化娱乐环境。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欠报酬的现象, 七成左右的农民工没有签劳动合同。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0%的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定了劳动合同,而有70%的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定任何劳动合同,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几乎没有民工与用人单位签定任何合同。 就对工资拖欠的处理方式:仅有四成左右的农民工愿意使用法律武器。在谈到拖欠工资时,有40%的民工选择暴力和忍气吞声的处理方式,而选择找老板理论和使用法律武器及找相关部门的分别占40%、20%。大多数人不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些农民工觉得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培训班,让农民工接受正规专业的培训,拓宽就业门路,在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方面 农民工自谋职业中被各种税收和费用所困,如工商税、体验税、健康证及卫生许可费用等,这些相关费用农民工都希望能有所减免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很受农民工关注,农民工愿意积极参保,但是属地原则制约了该项保险的落实。例如:农民工外务工经商,错过了参保时间或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又无法到属地指定参保医院就医,处在两地为难的境地。农民工生病大多能撑则撑,实在不行才去买药。其原因有:正规医院费用太高。他们没有习惯上正规医院就医。没有钱,为了节约。四农民工的 住房问题 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在农民工心愿调查中“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最想对工作地政府说的一句话是什么?”等问题的回答分析得到 农民工很希望自己有一套住房。据了解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 城郊之间。既然工地居住条件如此艰苦,再加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为何不由乡里人转变为城里人呢?据深入调查,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亿万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 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条件的制约,进城农民工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解决住房问题比城里人更加困难。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因而,农民工居住问题只能靠市场手段:靠租房或购房来解决。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据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让他们头疼的问题。 农民工的大量输出使得很多的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在乡村小学上学,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知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一年需缴纳学费近23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还多,另外许多孩子上学需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据报纸新闻资料报道:5000名随行的农民工子女有2500名缴纳借读费,赞助费,每人平均交1230元,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六农民工的输出给社会带来了巨大考验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在广东省东莞市调查过程中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的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由于农民大多数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或边远地区,他们不懂国家现行交通法规,更没有遵守法律的意识。如:骑摩托车不戴头盔,乱闯红绿灯,车辆乱停乱放,行人跨越栏杆的事时有发生,结果农民工常常成为生活中受害的对象。四 分析总结农民工是一个时常被提起却也总是引人深思的话题,它是一个在中国拥有近1.5亿人口的特殊而又伟大的群体。为了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生活现状,本篇文章是由本人于2010年暑假期间亲自深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进行实地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毛坝乡甘道村外出务工的农民工的生活条件普遍较差,劳动时间过长、强度大,生活开销及家庭费用大,社会保障程度低,文化程度较低。为了解决这些现状我有以下建议: 1、改善农村组织,生产结构。其次,要投入农业结构改革,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增加其他副业或手工业,使农民可以有多方的出路。总之,提高基层人员的素质是重点,提高农民的文化、认识是主要工作。 2、政府应该从各部门抽调人员,专门成立一个组织,专门针对农民工身上所发生的问题。 3、完善法律制度,但同时加强宣传效率,让农民工也能明白其简易程序,法律维护自己什么权益。4、加强城乡交流,促进城乡居民的相互了解,可以考虑也让城区居民“下下乡”了解农民的生活,体验一下农民的感受,将心比心,切实到实际行动,完善两者之间的关系。 农民工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反观社会人士及大学生们,普遍对农民工不了解也不关注,甚至持有漠视、厌恶的态度。我希望这一份资料,这一组数据能够引起大家内心的共鸣,为大家了解、关注农民工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也许调查的情况有以偏概全的可能。但敬其后人能做出更为全面的调查,为饱受疾苦的农民尽一份力。我始终坚信一切现状都会因为我我们的共同关注和努力而好起来!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