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是小鸟教学设计224156.pdf
大港欣苑小学四年级课时授课计划(第一页)学科 音乐 教学内容 童心是小鸟 执教人 牛俊伟 课型 唱歌教学 教学目标 1.在歌曲演唱过程中感受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2.演唱歌曲,体验儿童们在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节奏的编创。3.指导学生用轻盈,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愉快,充满朝气的情绪,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盈、欢快、弹性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体验乐曲中情绪的变化。教学难点 掌握四三拍的节奏,附点节奏,四分以及八分休止符的演唱方法。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手串铃、双响筒、三角铁、铃鼓)。时间 环节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3 分钟 激 趣导入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歌曲童年。2.师生问好。二、话题导入 师:出示 ppt,屏幕上面有很多心形,有诚心等等,其中也有一颗我们同学纯真的童心,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歌唱童心的歌曲 童心是小鸟。出示 ppt 学生聆听童年。师生问好。观看屏幕上面漂亮的心形,看到一颗童心。进入课堂情境,感受与主题相关的音响材料,更好进入主题。自然引出主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5 分钟 感 受体验 1.师:我们一起聆听歌曲,在这个过程中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出示ppt聆听提示(速度、情绪、演唱内容)。2.播放歌曲。3.师:出示聆听提示答案 ppt,请同学们回答问题。4.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细心地同学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歌曲是几几拍的?5.师:非常正确,是四三拍的,四三拍的图示是.,我们一起画着四三拍的图示再一次感受童心的快了吧!播放歌曲。1.了解问题,有目的欣赏歌曲。2.学生聆听歌曲。3.生:速度稍快,情绪是欢快的、喜悦的。演唱内容(四季、小鸟等语言)4.生:四三拍的。5.生:强弱规律(强弱弱),画图示聆听感受歌曲。通过初步聆听掌握歌曲的整体框架以及演唱声音和情绪,然后接着画拍子感受歌曲,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歌曲 的 理 解 和 感受,为学生更好的使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和表演 歌 曲 打 下 基础。10 分钟 歌 词朗读 1.师:刚才在欣赏歌曲时,我们听到歌曲中出现了春夏秋冬四季,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歌唱四季的四条旋律节奏有什么不同?哪三个季节的节奏是相同的?出示旋律节奏对比 ppt。2.教师引导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注意四分和八分休止符的难点解决。(只读春和秋的歌词)3.师:下面同学们将剩下的歌词在小组里面自学朗读。4.师:相信同学们都已经会读歌词了,我们一起读一下吧。5.师:歌曲是欢快的,我们按照原速读一下歌词,注意声音的轻盈。6.跟随音频读歌词。1.生:春、夏、冬的节奏是相同的,而且都有四分休止符,只是秋天有八分休止符。2.生:划拍子按节奏读歌词。四分休止符用握拳表示,八分休止符用捏手表示。3.生:小组自主学习。4.生:全体有感情读歌词。5.生:按原速读歌词。6.生:随音频读歌词。1.解 决 节 奏 问题,明确休止符的不同作用和效果。2.解决难点,为正确演唱歌曲做铺垫。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有效整合与检验。5.更加熟悉歌词,为按原速演唱歌曲准备。6.正确演唱。11 分钟 歌 曲教唱 第一乐段教学 1.师:欢快的歌曲除了歌词以外还有动听的旋律,下面就让老师把换快乐的旋律也带给我们的同学。2.师:以乐句为单位,教唱四句曲谱。先指音,后教唱。教唱两遍。3.师:我们不仅学会了歌词还学会了旋律,下面同学们在小组内试着把歌词填进去唱一下。4.师:播放音频。5.师:教师钢琴伴奏原速。第二乐段教学 1.师:播放第二乐段音频,提示演唱顺序(反复跳跃记号)2.师:再次播放,掌握最后一句的字的拍数。3.师:钢琴教唱。(飞来飞去如有节奏问题则在黑板上画出三角 2.生:跟随教师学唱曲谱。3.生:小组内填词演唱。4.跟随音频确认演唱,纠正错误。5.纠错并处理演唱声音。1.学生跟唱,并且注意演唱顺序。2.关键字时划拍子数着唱。3.跟随教师钢琴伴奏学唱歌曲。熟悉旋律。自主学习。巩固学习歌曲。掌握歌曲演唱。了解演唱顺序。解决难点拍子。完整学习演唱歌曲。形并且将歌词按节奏写在各拍的位置)。4.跟随音频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如不理想跟随教师钢琴伴奏按原速演唱一遍,再跟音频伴奏演唱)10 分钟 编 配表演 1.师: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春夏秋冬接力演唱赛,将四组选好站起来,哪一组唱完哪一组坐下,教师负责演唱“啦”字部分,全体同学演唱第二乐段。2.师:出示 ppt 伴奏乐器的节奏,并且在小组内练习一下,站到前面为歌曲进行伴奏。1.学生按组接力演唱,并且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选出我心中的最佳小组,教师给予奖励。2.剩余同学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编配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1 分钟 总结 下课 师:童年是快乐的,正如歌曲中的鸟儿一样飞过四季,留下最欢快的旋律,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和快乐的童年。下课!学生随着音乐走出教室。情感升华 教 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