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公路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图].docx
中国智慧公路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图 智慧公路起源于法国,最早称为“智能公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进步,“智能公路”逐步向“智慧公路”升级,国内外对智慧公路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不同的定位和思考,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和界限。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交通运输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交通运输全面深化改革,当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离不开信息化的引领和支撑。随着我国现代化水平的不断进步,公路建设和管理水平己经成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蓬勃发展,巨大地推动着地区经济发展,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出主要通道与命脉作用,但与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持续增长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018年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484.65万公里,比2017年增加7.31万公里。公路密度50.48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0.76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养护里程475.7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98.2%。 智慧公路上游行业主要向智慧公路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行业提供原材料生产、技术咨询、各类支持系统运行的应用软件和网络通讯服务。 下游行业主要为交通建设管理者,主导着产业的发展,对整个产业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制定行业标准和投资规模,推动行业升级。 交通运输行业是“十三五”规划重点推进行业之一,智能交通产业和“传统交通运输行业+互联网”的概念更是被反复提及。以国务院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先后出台各类配套激励政策,无疑将会推动智能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 2017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约1167.1亿元,同比2016年的1014.8亿元增长了15.01%,2018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在1330.8亿元左右。近几年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公路携带的数据资源进一步增加,传统的数据分析软件无法在合理时间内撷取数据、管理数据、处理数据,并整理成为帮助主管部门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的数据,公路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的需求十分迫切。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对高速公路进行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高速公路智能化行业需求将迎来持续释放。随着我国高速公路智能化、信息化的大力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的不断增加以及维护、升级改造的不断实施,预计,未来我国高速公路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将不断增大。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智慧公路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商机预测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智慧公路市场规模为488亿元。 智慧公路的提出是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缓解当代公路“出行拥堵严重、事故率频发、服务品质不足、出行幸福感较低”等主要弊端的利器,是面向未来的智慧交通整体解决方案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依托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感知,以新一代交通基础设施和新一代交通工具为载体,能够提供按需响应的新型交通服务。智慧公路规划建设已然成为全方位提升公路服务的关键途径。要想确保智慧公路“物有所值”,实现国家一再强调智慧公路系统性、前瞻性的建设,最关键的工作不是如何建设一条完美的智慧公路,而是站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角度,从实际出发、从需求本身出发,推动省级领域、城市群、区域之间高效的互联互通,强化城市和区域之间经济、商业、人、货物之间的频繁往来,共同筑造数字中国、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下的重大基础设施、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融合创新发展。 智慧公路未来的发展思路应该以目标为核心,全面梳理建设系统现状、功能需求,研判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探索,做好顶层设计规划,分类分级制定规划方案,实现系统性、差异化建设,防止碎片化、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