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新能源_越趋明确的成长赛道.docx
-
资源ID:53571834
资源大小:332.53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能源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新能源_越趋明确的成长赛道.docx
新能源行业2022年投资策略报告:新能源_越趋明确的成长赛道一、 新能源,越趋明确的成长赛道1.1 新能源板块 2021 年行情回顾及 2022 年展望1.1.1 板块回顾:低开高走,博弈前行2021 年以来,光伏和风电板块均呈现低开高走的态势,尽管风电和光伏当年的新增装机均受到一定因素拖累,但市场对行 业未来发展预期乐观,板块估值水平明显提升。 光伏:博弈未来需求放量以及盈利水平改善。2021年二季度以来,市场开始预期自 2021年四季度起硅料产能将开始释放, 推动光伏需求快速增长,进而推动产业链主要环节供需格局的改善。2021 年光伏板块涨幅居前的细分领域为光伏组件、逆 变器和异质结,市场预期组件 2022 年量利齐升、逆变器受益于光伏需求放量以及储能快速增长。风电:下半年异军突起。受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风电板块上半年表现不佳;下半年以来,市场逐步认可风电供给端 发生重大变化,具体体现在大兆瓦机型在风电项目招标中占据主流,且推动风机价格大幅下降以及招标量大幅提升,市场对 风电行业成长属性的认可度明显提升。涨幅居前的细分领域为风电塔筒、海上风电、风电运营商。1.1.2 板块展望:需求快速增长,成长兑现展望 2022年,光伏和风电板块均进入成长兑现阶段,预计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均快速增长,板块的估值水平整体有望企稳 甚至进一步提升。 光伏:需求高增,成长兑现。2022 年将是硅料产能释放以及价格下行对产业链影响的兑现阶段,供给端对需求的约束逐步 减弱,2022年需求高增确定性较强;基于硅料产能的释放,组件价格有望明显回落,市场对 2023年需求或较乐观。估值方 面,盈利水平或业绩兑现的环节和企业有望维持当前的较高估值;新兴赛道有望展望强爆发力。 风电:需求快速增长,估值有望扩张。基于 2021 年的大规模风机招标,2022 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有望重拾高增长,行业 真正迈入成长阶段。2021年部分盈利水平确定性相对较强的环节实现了估值大幅扩张,这一进程尚未结束,预计 2022年风 电板块估值扩张将向包括整机在内的其他环节扩散。1.2 新能源主体地位确立,明确的成长赛道1.2.1 新能源的经济性优势有望逐步显现和扩大受技术进步的推动,过去十年间光伏和风电实现了快速的成本下降。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统计,2020 年全 球新增地面光伏电站平均投资成本为 883美元/kW,平均度电成本为 57美元/MWh;过去十年,全球光伏电站投资成本下降 幅度约 81%,度电成本下降幅度约 85%。风电的成本下降速度相对平缓,但也取得了过去十年全球陆上风电项目平均度电 成本下降 54%的优异成绩。 长期以来,国内光伏和风电的发展需要国家补贴支持,2021年国内新核准光伏和陆上风电项目基本实现平价或低价,风电、 光伏摆脱补贴依赖,相对煤电的经济性拐点确立。基于更陡峭的成本下降曲线,未来新能源相对煤电的经济性优势有望逐步 显现和扩大。1.2.2 碳中和席卷全球,新能源主体地位明确从国内和全球范围来看,风电和光伏发电量的占比依然较小。根据 BP 的统计,2020年全球光伏、风电发电量约 0.86万亿 度电、1.59 万亿度电,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比例分别为 3.2%、5.9%;国内方面,2020 年光伏和风电合计的发电量占比不足 10%。因此,新能源的发电量基数依然较小,未来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二、 风电:加速成长,把握整机与海上风电主线2.1 供给端重大变革,推动需求快速增长风机大型化是风电产业长期以来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2018 年我国新增装机的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 2.18MW,2.0-2.5MW 机型是主流机型;2010-2018 年,国内单机容量整体处于 2-2.5MW 机组替代 1.5-2MW 机组的进程, 单机功率逐渐提升;海外也呈现了类似的单机功率逐渐提升的情况。但是,过去十年,国内风机大型化的速度并不快,参考 国内风机龙头金风科技 2020 年的风机出货情况,2S 机组仍然是主力机型。风机招标机型快速大型化是多年技术积累的结果,并非技术的突变。2021 年风机大型化趋势明显加速的主要原因是 2019-2020 年抢装的陆上风电项目主要为 2018年及以前核准的项目,风机选型往往采用的老机型,2018-2020年风机企业 推出的新机型并未在 2019-2020 年抢装中得到大规模应用。实际上,近三年风机加快迭代,风机企业加快推出新产品,新 的陆上风机单机容量逐年提升,这些新的机型在 2021 年得到集中应用。大风机助力大型风电项目投资成本下探至 6000元/kW以下。根据云南省发改委下发的曲靖市通泉风电场项目核准批复文件,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 350MW,安装 70台单机容量为 4.5MW、7台单机容量为 5MW 的风电机组,静态总投资概算 21.6亿元, 折算每千瓦的造价约 6170元;一般风电项目实际造价低于可研预算。风机及塔筒的采购是风电场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 他投资成本包括机组变压器、线缆、升压站、控制保护设备、建筑工程、施工辅助工程、建设用地费、建设管理费、勘察设 计费等),按照当前价格水平,三北、西南高风速地区大型风电项目的风机+塔筒(高度 90-100米)采购成本可以控制在 3000 元/kW 以内,整体投资成本可以控制在 6000 元/kW 以内,部分项目投资成本接近 5000 元/kW。 6-7MW 机组已形成技术储备,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可期。当前,三北和西南地区大型风电项目以 4-5MW 机组为主,根据 风机企业的技术储备,未来升级至 6-7MW 机型的可见度较高。2021 年上半年,运达股份推出陆上大容量机组平台-鲲鹏平 台,该平台首款机型为 WD175-6000/6250,风轮直径 175 米,机组功率 6000/6250kW,已取得国内权威认证机构设计认 证;该平台机组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快速组合出系列产品,通过柔性功率控制可覆盖 6MW-7MW 功率范围,风轮直径可扩展至 180米及以上。预计后续其他风机企业也将跟进推出 6MW 级别的陆上机组,国内 6-7MW 陆上大 功率机组的商业化、规模化应用可期。2.2 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新兴应用场景迅猛发展2.2.1 分散式风电蓄势待发2019年及以前国内分散式风电装机规模较小。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2019年国内新增分散式风电装机 300MW,约占 国内新增吊装风电规模的 1%,截至 2019年底全国累计的分散式风电装机 935MW。从分散式风电装机分布看,截至 2019 年底主要的分散式风电项目位于三北地区。尽管 2018年以来各地涌现了大量的分散式风电项目,考虑到项目的核准和建设 周期,截至 2019 年底这些项目已建成的规模较小。2021 年分散式风电迎抢装。2019-2020 年各地出台了大量的分散式风电项目,2019年 I类资源区新核准陆上风电指导价分别调整为每千瓦时 0.34元、 0.39 元、0.43元、0.52元;2020年指导价分别为每千瓦时 0.29元、0.34元、0.38元、0.47元,不参与分布式市场化交易 的分散式风电项目执行所在资源区指导价,2019年 1 月 1日至 2020年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 网的国家不再补贴。因此,2019-2020 新出台的分散式风电项目仍享受一定补贴,但需要在 2021 年底前并网。 预计 2021年分散式风电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 5GW,开发商形成经验积累。2021年以来,分散式风电项目风机招标明显 起量,据不完全统计,华润集团上半年分散式风电机组招标规模约 0.46GW,这些项目计划在 2021 年底前并网;考虑华润 的市占份额情况,预计 2021全年国内分散式风电装机规模有望达到 5GW 及以上。除了规模以外,分散式风电+储能的模式 也在 2021 年的抢装过程中得以体现,华润电力杞县 34MW 分散式风电项目、华润电力原阳县 30MW 分散式风电项目均配 套了 10%的储能(储能时长2 小时)。2.2.2 海上风电:中长期前景广阔,平价项目开始批量涌现海上风电中长期前景广阔。海上风电长期以来需要高强度的补贴支持,高成本也是其被市场诟病的地方。但纵观国家规划布 局的十四五期间的新能源基地,多数沿海省份都规划了海上风电基地,广东等地已经明确在十四五期间对新建的海上风电项 目给与省级补贴。这种看似违背经济性原理的布局背后有其合理性:首先,海上风电具有很大的降本潜力,例如,目前国内 正在建设的海上风电项目采用的风电机组以 5-6MW 单机容量的机组为主,而欧洲主流的海上风机企业已经开发出超过 10MW 的机组,国内企业也正在开发 10MW 及以上的机组,大兆瓦机组将产生巨大的降本效应,这一点已经在陆上得以验 证;第二,海上风电具有靠近负荷中心、不占用土地、发电利用小时长等显著优点,多数沿海省份为用电大省,且经济较发 达、土地较稀缺,发展集中式新能源则土地可能成为瓶颈,分布式新能源又难以形成足够的电量支撑,在考虑本省电源供应 保障的情况下,海上风电可能是一个优选方案。2.2.3 海外市场有望逐步打开国内风机企业参与海外市场竞争的力度较小。长期以来,海外风机市场由海外的以维斯塔斯、GE、西门子-歌美飒为代表的 风机巨头把持,国内风机企业较少参与海外市场的竞争,金风科技十三五期间风机出口规模约 2.9GW,同比增长约 204%,约占公司十三五对外销售总量的 8%左右。2020年,全球风电主要的海外市场是美国和欧洲,合计约占海外市场总量的 75%, 这两个大的海外市场主要由海外风机企业主导。2.3 国内风机竞争格局步入新阶段2021 年以来,国内风机行业竞争格局迈入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之间,这些头部企业均具有较强 的风机系统集成能力和新品迭代能力,价格竞争是这一阶段相对以往其他阶段更为显著的特征。我们认为,激烈的价格竞争 是三一、中车等新兴企业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的结果,传统的风机巨头所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发生重大变化,2021 年以 来的竞争态势大概率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延续。从核心竞争要素来看,风机品牌的影响相对弱化,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最 终反映到价格竞争力)可能将发挥关键作用。考虑价格因素成为主流风机企业竞争的关键要素之一,成本控制能力则是主流 风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认为,风机生产成本的差异化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不同技术路线体现出来的成本差异; 二是风机企业在核心零部件自产能力方面的差异性。2.3.1 不同技术路线对应的轻量化效果不同近年,国内主流风机企业纷纷推出单机容量更大的机型,机型的大型化带来重量、尺寸的提升,增大吊装、运输的难度,风 机轻量化成为大型风机设计的重要考量。参考主流风机企业单机容量从 2MW 到 5-6MW 的演变历程,不同技术路线在轻量 化方面展现出不同的属性。1、双馈机组双馈技术在大型化的过程中展现非常突出的轻量化效果。参考运达披露的风机产品技术参数,从 2.5MW 到 5MW 产品,单 机功率的增长、叶片和轮毂的增重并未导致机舱重量的明显增长;相对 WD140-2500,WD164-5000的机舱重量仅增加15%。大兆瓦双馈机组的轻量化可能与传动系统的结构优化以及控制策略优化等因素有关。参考同样采用双馈技术的三一重能披露 信息,传动链型式由双轴承方案变更为单轴承方案,结合结构件减重优化设计,机舱重量可实现显著降低。2、半直驱机组和直驱机组以明阳的陆上半直驱机组为例,在迈向大兆瓦的过程中,半直驱机组齿轮箱和发电机等部件重量有所提升,但整体仍然保持 较好的轻量化水平。随着功率等级的提升,直驱机组发电机重量较明显的提升,导致机舱及发电机整体重量明显提升。3、三种技术类型典型机型的比较当前,4MW 机组的应用较为广泛,选取技术参数较为接近的 WD164-4000、MySE4.0-166、GW165-4.0MW 进行比较,整 体看,半直驱和双馈机组在轻量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2.3.2 零部件自产一定程度提升风机毛利率风机的主要成本构成是原材料,另外包括运输成本、人工等;原材料的主要构成是各大零部件,其中叶片、齿轮箱、发电机 的成本占比较高。对于传统的风机巨头,主要的零部件依靠外采,部分企业能够自主生产叶片等少数重要的零部件。叶片是风机的核心零部件,2021上半年中材科技风电叶片单瓦收入 0.67元,约占运达股份上半年风机单瓦成本的 27%;参 照 2021 上半年中材科技风电叶片单瓦收入以及运达股份风电机组单瓦成本情况,风机叶片全部自产有望给风机企业带来 5 个百分点左右的毛利率提升。根据三一重能披露信息,2019 年以来三一重能绝大部分叶片自主生产,按叶片市场价格以及 三一重能 2019、2020 年自产叶片成本测算,自产叶片于 2019、2020 年对三一重能风机销售的毛利贡献分别为 5.13%和 7.59%。(报告来源:未来智库)三、 光伏:需求放量无虞,关注新兴应用场景与细分产业趋势3.1 硅料供给逐步释放,需求高增确定性强3.1.1 硅料供给不足制约 2021年需求,2022年迎改观2021 年以来,硅料供不应求的矛盾凸显,多晶硅价格加速上扬。尽管国内头部硅料企业均推出了多晶硅扩产计划,由于多 晶硅项目建设周期较长,这些新建项目并不能在 2021年内贡献明显的产量;例如,较早推出扩产计划的通威股份,其乐山 二期、保山一期合计 10万吨的新建项目计划投产时间为 2021年底;由于仅少量新产能释放,2021年以来国内月度的多晶 硅产量提升幅度不明显。海外方面,瓦克多晶硅业务资本开支仍处于收缩状态,OCI马来西亚工厂截至 2020年底的多晶硅 产能约 3 万吨,计划到 2022 年下半年通过技改提升至 3.5 万吨;受产能限制,硅料月度进口量保持平稳。硅料供不应求的直观体现是价格的大幅上涨,近期多晶硅价格达到 260 元/公斤,是年初价格的 3 倍。硅料价格的大幅上涨 驱动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的大幅上涨,近期组件报价超过 2 元/W,给下游光伏电站开发企业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尤 其对于地面电站的影响较大。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前三季度国内光伏新增装机 25.56GW,同比增长约 37%,但集中 式地面电站新增装机 9.15GW,同比下降约 9%。3.1.2 需求端:电力供应紧张背景下的新能源项目批量涌现国内方面,2021年以来,国内电力需求大幅增长,1-10月全社会用电量达到 68254亿度电,同比增长 12.2%。在电力需求 高速增长等因素的驱动下,2021 年国内出现了近年罕见的拉闸限电现象,表明国内电力供应能力的不足。基于产业链价格走势,以及全球发展光伏的政策环境和项目储备,预计 2021-2022 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约 52GW、78GW,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 160GW、220GW。随着组件价格的下降,预计 2023年全球及国内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实现 20%及以上 的增速。3.2 整县推进、BIPV 等新兴应用场景有望崛起3.2.1 整县推进试点推动屋顶分布式光伏高增截至 2021年 10月,全国户用光伏新增装机 13.61GW,预计全年户用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达到 18GW 左右,较 2020年增长 80%左右。其中,山东、河北、河南前十月合计新增户用装机 10.67GW,约占全国新增户用装机的 78%。3.2.2 大基地项目批量涌现2021 年 10月,国家领导人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了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 讲话,明确指出: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 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 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 1 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3.2.3 BIPV 蓄势待发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V,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它不仅具备光伏发电的 功能,还能够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相比于彩钢板屋顶上铺设组件的 BAPV 分布式电站,BIPV 一体化光伏屋顶可以满 铺整个屋面,整个光伏阵列拥有更大的功率、发电量更高、整体成本更低,有望成为未来屋顶分布式光伏的重要发展趋势。 在“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实施以及建筑节能的大背景下,BIPV 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2021 年上海光伏 SNEC 展览 会上,隆基、晶科等多家企业竞相推出 BIPV 新品,行业关注度明显升温。3.3 把握细分环节产业趋势3.3.1 硅片:大型化和薄片化提速硅片大型化是较明显的产业趋势。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的预测,未来 182、210大硅片的份额将快速提升。从月度数据看,2021 年以来 182、210硅片的渗透率逐月明显提升,到 2021 年 10月,182、210硅片合计的渗透率超过 45%,预计未来这一趋 势延续。 硅片大型化将对其他部分环节产生明显影响,例如,生产大尺寸硅片需要对单晶炉热场进行调整,大硅片的快速渗透将提升 碳碳热场的需求;又如,硅片的大型化推动终端组件尺寸的大型化,按照常规的 6*20或 6*24的电池片排布形式,采用 166 硅片的组件宽度在 1040mm 左右,采用 182硅片的组件宽度在 1134mm 左右,采用 210硅片的组件宽度在 1303mm 左右, 大尺寸硅片导致组件宽度明显增加,对宽版玻璃形成需求。3.3.2 电池片:N型电池有望加速发展自 2017年起 PERC电池技术得以迅速推广和应用,该技术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结合选择性发射技术提升电池转 换效率,为目前主流组件厂家普遍使用的电池技术。然而,从目前技术发展状况来看,PERC电池的效率已逼近极限 24.5%, 其成本下降速度也有所放缓。与此同时,新的电池片技术正在快速发展,目前 N 型电池最有望接替 P 型电池,成为下一代 主流技术,其中,又以 TOPCon 和异质结为目前 N 型技术路线的关注焦点。2021 年光伏 SNEC 会展上,隆基、晶澳、天 合、晶科、阿特斯等头部企业纷纷展出 N 型组件产品,预示着光伏行业 N 型时代的开启。3.3.3 组件:集中度持续较快提升,格局向好近年,组件环节的集中度持续提升,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全球前五大组件企业 2020年合计的出货量同比增 长接近 80%,远超终端需求的增速。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的统计,2020年全球组件 CR5的份额达到 55%,2021年有望进一 步大幅提升。 头部组件企业具有较清晰的竞争优势。头部企业往往具有更完善的垂直一体化产能,因而在生产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且产品如期交付的保障性更好;另外,头部企业具有一定的品牌和渠道优势,有利于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 随着组件集中度的提升,头部组件企业相对上游和下游的议价能力增强,有望实现量利齐升。3.3.4 支架:跟踪支架渗透率有望提升光伏支架主要分为固定支架及跟踪支架,固定支架主要包括最佳倾斜角固定式以及固定可调式,跟踪支架主要包括平单轴、 斜单轴和双轴支架。和传统的固定式光伏系统相比,通常平单轴跟踪技术能为光伏电站带来 15%20%的发电量提升,在一 些光照资源丰富的低纬度地区,甚至能带来 20%以上的发电量提升。 采用跟踪支架虽然会增加初始投资和运维成本,但由于具有明显的发电增益,能够实现更低的度电成本。参考相关研究结论, 对全球大部分地区的光伏开发商而言,双面组件+单轴跟踪器的组合能够有效的降低度电成本,是经济性较优的策略。根据 彭博新能源的统计,2021上半年采用跟踪支架系统的光伏电站项目的全球平均度电成本约 38美元/MWh,明显低于采用固 定支架的光伏项目。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18年国内跟踪支架渗透率达 20%,较 2017年提升 12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大量领跑者项目 使用了跟踪支架;2019年中国光伏电站市场跟踪支架占比为 16%,2020年跟踪系统市场占比相较 2019年上涨 2.7个百分 点。随着组件功率的快速增长以及双面组件渗透率的提升,预计适配大功率或双面组件的跟踪支架的渗透率有望提升。四、 投资分析风电:加速成长,把握整机和海上风电两条主线。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市场步入供给创造需求的阶段,随着风机大型化推动 成本下降和风电项目投资收益率的提升,2021年国内风机招标呈现明显放量,预计 2021全年的招标量达到 60GW 及以上, 同比实现翻倍增长。随着技术进步的持续推进以及新兴应用场景的打开,未来风电需求有望保持高增长,预计 2022年、2023 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达到 51GW、67GW,复合增速超过 30%。海上风电具有不占用土地、靠近负荷中心等优点,随着成本 的快速下降,海上风电逐步平价,有望成为风电行业需求增速相对较高的细分领域。风机竞争格局步入新阶段,成本成为头 部风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未来风机企业对零部件企业的整体议价能力有望提升。整体看,风电整机以及海上风电核 心零部件的估值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光伏:需求放量无虞,关注新兴应用场景和细分产业趋势。预计 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约 160GW,其中国内约 52GW; 随着硅料供给的释放以及储备光伏项目的大量涌现,预计 2022年全球需求有望达到 220GW,其中国内约 78GW;展望 2023 年,在全球碳减排的大趋势下,预计光伏新增装机有望延续较快增长,同比增速有望达到 20%及以上。底部话题 追加内容 追加 追加内容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