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微生物检测行业产值规模及技术发展趋势[图].docx
-
资源ID:53583253
资源大小:131.4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中国微生物检测行业产值规模及技术发展趋势[图].docx
2020年中国微生物检测行业产值规模及技术发展趋势图 1、我国微生物检测技术进展分析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微生物检测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显示:从2011-2019年中国微生物检测行业专利申请数量总共达到1480项,2019年达到行业历史最高峰值为323项。 2011-2019年中国微生物检测行业专利技术分类时间趋势分析 (单位:项)时间A(人类生活必需)B(作业;运输)C(化学;冶金)E(固定建筑物)F(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G(物理)H(电学)201134340110020128223001002013604603220201413335122302015164730434020162468422463201722101471184020183624172347602019262817935651 2、技术现状及特点 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产品除目前已大量应用于无菌制药行业产品检测外,也开始进行其他领域的拓展:微生物检测技术系列产品的拓展应用领域:应用领域国家标准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GB19298-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8538-2016)等规定“须使用膜过滤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饮用水相关单位必须按照此要求采购检测设备和耗材。疾控与卫生监督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12-2006)规定:“总大肠菌群微生物检测采用滤膜法”,为保证生活饮用水质量,保障民生安全,相关单位须配备滤膜检测法设备和耗材。医院感染防控医药行业标准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YY0572-2015)规定“薄膜过滤法是首选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卫生行业标准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507-2016)规定“应将洗脱液全量收集送检,用滤膜过滤方法检测消毒效果”。 3、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微生物检测的方式相对较多,各类方式均存在优缺点,为弥补相应检测方式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提高灵敏度与特异度,需要采用多种方式联合应用。在选择检测方式的时候需要考虑相应的条件,包括检测所要求灵敏度,提高灵敏度与除去假阳性属于检测方式所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病原菌检测会往高度自动化与开发简便快速检测技术方面发展。分子生物学技术经过自动化仪器应用,病原菌诊断、鉴定与耐药基因检测方面逐渐应用在临床。而实现高效、高质与价格低廉统一,需要改变临床病原菌检测现状与传统的观念。伴随各学科交叉的发展,则会出现相对较多新型检测技术。 从近几年行业技术发展来看,NGS技术有望高速增长,但国内的NGS测序设备国产化进程缓慢,同时NGS存在部分技术瓶颈尚未解决、成本较高、入院困难、医保覆盖范围有限等诸多难题,对PCR市场份额的冲击较小。PCR普及度高、检测时间短、成本低的特性决定了其在包括新冠检测、血液筛查在内的传染病检测领域具有NGS不可比拟的优势。此外,PCR适合基因位点已知、对灵敏度要求较高的检测,而NGS在发现未知基因、液体活检方面则更具优势。 短中期来看,PCR和NGS之间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存发展而并非替代的关系,目前PCR仍将是主流的分子诊断平台,NGS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4、市场总产值分析目前,国内微生物检测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国内微生物检测生产技术与美国、德国等国家差距较大。2010年我国微生物检测行业产值约0.19亿元,2019年我国微生物检测行业产值增长至4.6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