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供需情况及市场结构分析[图].docx
-
资源ID:53591200
资源大小:38.7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供需情况及市场结构分析[图].docx
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供需情况及市场结构分析图 负极材料是指由活性物质、粘结剂和添加剂制成糊状胶合剂后,涂抹在铜箔两侧,经过干燥、滚压制得,作用是储存和释放能量,主要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等指标。 负极材料按照所用活性物质,可分为碳材和非碳材两大类:碳系材料包括石墨材料(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以及中间相碳位球)与其它碳系(硬碳、软碳和石墨烯);非碳系材料可细分为钛基材料、硅基材料、锡基材料、氮化物和金属锂等。 1、负极材料市场供应情况 近几年,国内负极材料产量随着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不断提高,到2020年我国负极材料行业产量分布达到36.5万吨。 其中人造石墨产量为30.1万吨,天然石墨产量为5.8万吨,其他负极材料产量为0.6万吨。 2、负极材料生产企业分析 其中产量最大的石墨材料主要供应企业有贝特瑞、杉杉股份、江西紫宸、江西正拓等企业。各类负极材料细分产品领先企业情况如下:负极材料行业细分产品领先企业细分市场领先企业石墨材料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江西紫宸、江西正拓、湖南星城、中科电气、深圳斯诺、天津锦美、摩根海容、创亚动力、宏光锂业硅碳贝特瑞、杉杉股份、璞泰来、江西紫宸、江西正拓钛酸锂贝特瑞、深圳斯诺中间相碳微球杉杉股份、创亚动力 在负极材料领域,行业已形成三大龙头企业领先的竞争格局,贝特瑞、杉杉股份和璞泰来位列行业三甲,中科电气、凯金能源、星城石墨和翔丰华等市占率相对较低。我国主要负极材料生产商产能统计表(万吨)-2017201820192020杉杉股份产能681212出货量3.13.44.75.9利用率52%42%39%49%璞泰来产能1.8367出货量2.42.94.66.3利用率131%98%76%90%贝特瑞产能5.25.57.110.4出货量3.34.55.97.5利用率63%82%83%72%中科电气产能1.21.72.24.2出货量0.81.01.82.4利用率67%61%81%57%翔丰华产能1.01.31.92.5出货量1.01.41.61.5利用率97%108%85%58% 负极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我国负极材料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处于领先水平。代表性企业如上海璞泰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紫宸科技有限公司等在负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已位于世界领先地位,可满足动力电池企业对负极材料的使用需求。 国内主流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厂商2020年产能超40万吨,未来规划产能全部达产后人造石墨产能可达70万吨。主流人造石墨厂商产能规划企业扩产规划贝特瑞惠州新建4万吨产能,2022年中投产杉杉股份预计新建包头二期6万吨江西紫宸预计包头新建5万吨凯金能源湖州规划扩建6万吨中科电气贵州格瑞特拟新建2万吨产能翔丰华福建三明拟扩产3万吨,其中1万吨天然石墨,2万吨人造石墨,预计2021年投产江西正拓宜春2期规划建设2万吨,预计2022年达产 3、负极材料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发展趋向分析报告显示:负极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锂电市场需求的扩大,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推动以及业界主要生产商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负极材料市场,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需求量达到29.50万吨。 碳负极材料的发展如日中天,将人造石墨与天然石墨复合作为电池负极材料也已被许多电池厂家所认可。 近年来,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其可逆容量已达360mAh/g以上,并在消费型锂电池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预计在未来的小型电池中,高容量电池仍将以天然石墨为主。2020年我国负极材料中人造石墨需求量达27.80万吨。 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优点是长寿命,较低的极片反弹,而缺点是容量相对较低。目前人造石墨的技术改进使得人造石墨也可以发挥350mAh/g的可逆容量。2020年我国天然石墨需求量为1.10万吨。 近年来,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国负极材料需求显著提高,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0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达到120.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