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执法依据.docx

    • 资源ID:5371018       资源大小:94.88KB        全文页数:19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执法依据.docx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执法依据一、行政执法主体单位名称: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单位类别:法定行政机关执法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四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五条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八条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八条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五条7、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四条8、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9、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五十五条10、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三十六条11、农药管理条例第五条1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条13、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条14、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第五条15、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规定第二条。二、行政执法依据类 别序 号名称制定机关生效时间法律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全国人大1986.7.1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全国人大1989.4.1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全国人大1993.9.1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全国人大1995.10.305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人大1998.1.1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人大2003.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全国人大1996.10.1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全国人大2004.5.1行政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国务院1987.2.1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0.4.63产品质量监督施行办法国务院1985.3.154棉花质量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2001.8.35棉花收购加工与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2001.9.5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2003.6.17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国务院2003.11.18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2005.9.19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1989.11.410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1997.5.8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2.3.151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2004.5.1地方性法规1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省人大1996.9.12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办法省人大1995.9.13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规定省人大2002.12.1部门规章1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8.252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2.143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6.1.14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家技术监督局1996.6.245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4.12.16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2.5.257商品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3.128加油站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3.2.19眼镜制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3.12.110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1.2111产品质量国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2.3.112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11.113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国家质检总局2005.9.114茧丝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3.3.115毛绒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3.8.116产品防伪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2.12.117避免在棉花采摘、交售、加工过程中混入异性纤维的暂行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发展计划委、经贸委、农业部、供销合作总社2002.10.3018禁止在食品中使用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产品的监督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2.10.119絮用纤维制品禁止使用原料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2.10.120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0.121认证违法行为处罚暂行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2.12.1522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2.5.123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10.124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3.6.125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1.11.1526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3.1.127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8.128麻类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7.129认证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11.130认证咨询机构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11.131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4.8.132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4.133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2002.4.293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2005.7.135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2.3.136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2006.6.1地方政府规章1安徽省防伪技术产品管理办法安徽省政府1997.10.152安徽省组织机构代码管理办法安徽省政府1997.4.13安徽省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安徽省政府1998.12.24三、行政执法职权(一)行政许可(共20项)1、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资质许可(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并入此项)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十九条:“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检验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检验机构,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进行检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十九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二条:“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的能力和可靠性考核合格。”2、重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二条:“国家对生产下列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一) 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品;(二)电热毯、压力锅、燃气热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三)税控收款机、防伪验钞仪、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等关系金融安全和通信质量安全的产品; (四)安全网、安全帽、建筑扣件等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五)电力铁塔、桥梁支座、铁路工业产品、水工金属结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等影响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产品;(六)法律、行政法规要求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十一条:“企业生产列入目录的产品,应当向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申请取得生产许可证。”3、特种设备维修单位资格许可法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十六条:“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维修单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相应的维修活动。”4、气瓶充装单位许可法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二条:“气瓶充装单位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方可从事充装活动。”5、棉花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注册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416号)附件3第25项:“棉花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注册”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负责。”6、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证书核发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0416号)附件3第26项:“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执业资格证书核发”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负责。7、建立社会公正计量行(站)审批法律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412号)第246项:“建立社会公正计量行(站)由省级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批 8、计量标准器具核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策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9、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核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二条:“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具备与所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相适应的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第十八条:个体工商户可以制造、修理简易的计量器具。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个体工商户,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发给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后,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营业执照。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范围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10、计量器具新产品型式批准(含样机试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三条:“制造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本单位未生产过的计量器具新产品,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其样品的计量性能考核合格,方可投入生产。”11、授权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强制检定和其他检定、测试任务。”12、计量检定员资格核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计量检定证件,其他单位的计量检定人员,由其主管部门考核发证。”13、计量器具检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第十六条:进口的计量器具,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销售。”1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法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九条:“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15、特种设备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监督检验及定期检验法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二十一条:“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元件、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的制造过程和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过程,必须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监督检验;未经监督检验合格的不得出厂或者交付使用。”16、压力管道设计、安装、使用、检验单位和人员资格认定法律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249项:“压力管道设计、安装、使用、检验单位和人员资格由国务院质检总局或县级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17、场(厂)内机动车辆制造、安装、改装、维修使用、检验许可法律依据: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第250项:“场(厂)内机动车辆制造、安装、改装、维修使用、检验许可由国务院质检总局和县级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1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资格审批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第二款:“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资格管理和计量认证管理。”19、认证咨询机构审批法律依据:认证咨询机构管理办法第四条:“国家认监委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承办其所辖区域内的认证咨询机构的审批工作。”20、食品生产许可证核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根据需要,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可以负责部分列入目录产品的生产许可证审查发证工作,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另行制定。”(二)行政处罚(共253项)1、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制造或者修理计量器具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三条:“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制造或者修理计量器具的,责令停止生产、停止营业,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2)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或者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责令其停止生产、停止营业,封存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相当其违法所得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3)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四条第二项:“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二) 未取得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责令其停止生产、停止营业、封存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相当其违法所得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4)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许可证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罚。”2、制造、销售未经考核(型式批准或样机试验)合格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四条:“制造、销售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责令停止制造、销售该种新产品,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制造、销售未经型式批准或样机试验合格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责令其停止制造、销售,封存该种新产品,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三千以下的罚款。”(3)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四条第五项:“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五)制造、销售未经型式批准或样机试验合格的计量器具新产品的,责令其停止制造、销售,封存该种新产品,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3、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五条:“制造、修理、销售的计量器具不合格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4、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和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处罚种类:罚款法律依据:(1)计量法第二十六条:“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罚款。”(2)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和属于非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定期检定的,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5、属于非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定期检定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处罚种类:罚款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六条: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停止使用,可以并处罚款。(2)计量法实 施细 则第四十六条: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和属于非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定期检定的,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3)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二条:使用计量器具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三)属于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有权对社会开展检定工作的计量检定机构定期检定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经检定不合格而继续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6、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七条:“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2)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和伪造数据,给国家和销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3)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使用计量器具不得有下列行为:(一)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 (二)弄虚作假、伪造数据;(三)伪造或者破坏计量检定印、证标记;(四)使用超过检定周期或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失去应有准确度的计量器具; (六)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500元至2000元的罚款。”7、制造、销售、修理、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处罚种类: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二十八条:“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按诈骗罪或者投机倒把罪追究刑事责任。”(2)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制造、销售、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没收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对个人或者单位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处罚种类:罚款法律依据: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三条:“违反本细则第二条规定,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责令其改正;属出版物的、责令其停止销售,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9、制造、销售和进口国务院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十四条规定,制造、销售和进口国务院规定废除的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和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责令其停止制造、销售和进口,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相当其违法所得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2)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规定,进口非法定计量单位的计量器具或国务院禁止使用的其他计量器具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追究法津责任。”10、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未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而开展计量检定的处罚种类:罚款法律依据:(1)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五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未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合格而开展计量检定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2)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九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    (一)未取得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计量标准考核证书而开展检定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11、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未经出厂检定或者经检定不合格而出厂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九条:“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未经出厂检定或者经检定不合格而出厂的,责令其停止出厂,没收全部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并处三千元以下的罚款。”(2)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四条:“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六)企业、事业单位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未经出厂检定或经检定不合格而出厂的,责令其停止出厂,没收全部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计量器具未经检定或经检定不合格而销售或交付用户使用的,责令其停止制造、修理或者重修、重检,没收全部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12、销售未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合格的进口计量器具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条:“进口计量器具,未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检定合格而销售的,责令其停止销售,封存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其销售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2)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条:“进口计量器具未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而销售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3)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三条:“进口计量器具,以及外商(含外国制造商、经销商)或其代理人在中国销售计量器具,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二)进口计量器具,未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而销售的,责令其停止销售,封存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其销售额百分之十至百分之五十的罚款。”13、经营销售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使用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组装、修理计量器具的处罚种类: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二条:“经营销售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的,责令其停止经营销售,没收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2)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七条:“经营销售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的,使用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组装、修理计量器具的,责令其停止经营销售,没收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及组装的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14、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国家规定范围以外的计量器具或者不按照规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四条:“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国家规定范围以外的计量器具或者不按照规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其停止制造、修理、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2)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四条第七项:“制造、修理计量器具,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七)个体工商户制造、修理,国家规定范围以外的计量器具或者不按规定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责令其停止制造、修理,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15、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或已经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新增检验项目,未申请单项计量认证,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五条:“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责令其停止检验,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2)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八条第一项:“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    (一)未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或已经取得计量认证合格证书,新增检验项目,未申请单项计量认证,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责令其停止检验,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16、伪造、盗用、倒卖检定印、证的处罚种类:没收非法检定印、证和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五十六条:“伪造、盗用、倒卖强制检定印、证的,没收其非法检定印、证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九条:“伪造、盗用、倒卖检定印、证的,没收其非法检定印、证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7、不符合规定条件开展计量检定或未经省级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计量认证,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以及在计量考核、认证有效期内,未保持原考核、认证条件的处罚种类:没收检定检测费、罚款法律依据: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不符合规定条件开展计量检定或未经省级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计量认证,向社会提供公证数据,以及在计量考核、认证有效期内,未保持原考核、认证条件的,责令停止检定、检测,没收检定、检测费,可并处检定、检测费13倍的罚款。伪造检定、检测数据的,责令更正,并处所收检定、检测费15倍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和有关负责人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18、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停止使用后重新启用,经检定不合格的处罚种类:罚款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属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和属于非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未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定期检定的,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2)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条:“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停止使用后重新启用,经检定不合格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六条规定处罚。”19、计量检定机构逾期未检定给送检单位造成损失的处罚种类:罚款法律依据: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规定,逾期未检定给送检单位造成损失的,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处以损失赔偿费13倍的罚款。”20、制造计量器具,未在计量器具或者包装物上如实标注许可证标志及编号、厂名、厂址的处罚种类:罚款法律依据:(1)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制造计量器具、必须在计量器具或者包装物上如实标注许可证标志及编号、厂名、厂址。”(2)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可并处货值金额15%20%的罚款。”21、负责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型式批准或者样机试验的单位,对申请单位提供的样机、资料失密,给申请单位造成损失的处罚种类:吊销资格证、罚款法律依据: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  :“负责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型式批准或者样机试验的单位,对申请单位提供的样机、资料失密,给申请单位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资格证,并处5003000元的罚款。”22、销售的计量器具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条:“销售的计量器具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有计量检定合格印、证; (二)有中文计量器具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三)有明确的型号、规格、量限和准确度等级;(四)使用不当易造成计量器具损坏或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应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 (五)明确部位标有“CMC”标志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编号;(六)有明示采用的标准或计量检定规程。”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责令停止销售,封存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违法所得10%50%的罚款。”23、经销禁止销售的计量器具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禁止经销下列计量器具: (一)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二)无合格印、证和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生产厂厂名、厂址的;(三)进口计量器具无省级以上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出具检定合格证书的; (四)使用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组装和修理的计量器具; (五)前条第一款规定应当报检而未报检或经检定不合格的;(六)其他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责令停止销售,封存计量器具,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违法所得10%50%的罚款。”24、违规使用计量器具的 处罚种类:没收计量器具和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使用计量器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 (二)弄虚作假、伪造数据;(三)伪造或者破坏计量检定印、证标记;(四)使用超过检定周期或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或失去应有准确度的计量器具; (六)使用以欺骗消费者为目的的计量器具。”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的,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500元至2000元的罚款。”25、经营者经营以量值结算的商品未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的处罚种类:责令停止营业、罚款法律依据:(1)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经营者经营以量值结算的商品的,应当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计量器具,没有配备的不得从事经营活动。”(2)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的,责令停止营业,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200元至1000元的罚款。”26、计量偏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处罚种类:罚款法律依据:(1)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经营者销售商品量的实际值与结算值应当相符,其计量偏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按照规定必须计量计费的,不得估算计费。生产、销售定量预包装的商品,必须表明内装商品的净量值,商品标识的计量偏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安徽省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封存销售的商品,并处违法所得15倍的罚款。”27、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经检查达不到原考核条件的处罚种类:吊销证书法律依据: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八条:“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经检查达不到原考核条件的,责令其停止使用,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原考核条件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证书。”28、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满,未经原发证机关复查合格而继续开展检定的处罚种类:吊销证书法律依据: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九条第二项:“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二)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满,未经原发证机关复查合格而继续开展检定的,责令其停止使用,限期申请复查;逾期不申请复查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证书。”29、考核合格投入使用的计量标准,经检查达不到原考核条件的处罚种类:吊销证书法律依据: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九条第三项:“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三)考核合格投入使用的计量标准,经检查达不到原考核条件的,责令其停止使用,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原考核条件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证书。”30、被授权单位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法律依据: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条:“被授权单位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一)被授权项目经检查达不到原考核条件的,责令其停止检定、测试,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原考核条件的,由授权机关撤销其计量授权。(二)超出授权项目擅自对外进行检定、测试的,责令其改正,没收全部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计量授权证书。(三)未经授权机关批准,擅自终止所承担的授权工作,给有关单位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31、未经授权,擅自对外进行检定、测试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法律依据: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一条:“未经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授权,擅自对外进行检定、测试的,没收全部违法所得。给有关单位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32、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的或超过检定周期而继续使用的处罚种类:罚款法律依据: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二条第一项:“使用计量器具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    (一)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和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各项最高计量标准,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的或超过检定周期而继续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经检定不合格而继续使用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33、在经销活动中,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器具的处罚种类:没收计量器具法律依据: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二条第四项:“使用计量器具违反计量法律、法规的,按以下规定处罚:(四)在经销活动中,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计量器具的,没收该计量器具。”34、未经批准,进口、销售计量器具的处罚种类:没收违法所得、罚款法律依据: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违反本办法第四条规定,进口或销售未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型式批准的计量器具的,计量行政部门有权封存其计量器具,责令其补办型式批准手续,并可处以相当于进口或销售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计量违法行为处罚细则第十三条第三项:“进口、销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型式审查目录内的计量器具,未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型式批准的,封存计量器具,责令其补办型式批准手续,没收全部违法所得,可并处相当其进口额或销售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35、未取得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而擅自使用许可证标志和编号制造、销售计量器具的处罚种类:没收计量器具和

    注意事项

    本文(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行政执法依据.docx)为本站会员(修****)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