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质检地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启.ppt
0909年省质检地理年省质检地理试题分析及复习启示试题分析及复习启示 难度难度 为区分考生的最佳值为区分考生的最佳值稳中求新:稳中求新:稳稳(保持题型、难度、赋分等基本稳定,(保持题型、难度、赋分等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连续性、稳定性:目标要求、避免大起大落。连续性、稳定性:目标要求、分值比例、分值比例、题型结构)题型结构)新新(试题(试题“保鲜保鲜”:原创性、有变化、:原创性、有变化、有新意、选材及设问角度新)有新意、选材及设问角度新)过去过去 知识立意为主导知识立意为主导 记教材记教材 以考核知识记忆与理解的数量为主以考核知识记忆与理解的数量为主现在现在 能力立意为主导能力立意为主导 用教材用教材 以考核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质量为主以考核知识理解与运用的质量为主以能力立意以能力立意尽量避免对知识的考核,因而直接考查尽量避免对知识的考核,因而直接考查记忆性内容的题越来越少,从而在教材中记忆性内容的题越来越少,从而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越来越少。直接找到答案的题越来越少。既然考察能力,用什么材料并不重要。既然考察能力,用什么材料并不重要。即使用到教材中的材料,也应该给出。即使用到教材中的材料,也应该给出。不求覆盖面不求覆盖面文综单科题量有限,不可能求覆盖面文综单科题量有限,不可能求覆盖面试题内容相对集中试题内容相对集中从考察能力看,涉及什么内容(材料)从考察能力看,涉及什么内容(材料)并不重要并不重要考试考试范围:高中必修、选修和初中范围:高中必修、选修和初中内容及要求内容及要求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呈现方式与课标不同呈现方式与课标不同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依据考试说明依据考试说明分析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和基分析解决问题所用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必须是考试说明本原理必须是考试说明中要求学习的中要求学习的,否则视为超纲否则视为超纲所用材料可以是考试说明所用材料可以是考试说明中没有的中没有的,涉及没有学过的概念、原理、公式等,涉及没有学过的概念、原理、公式等,可提供。可提供。一、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一、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 包括地理三个必修模块和包括地理三个必修模块和3大选修模块(自然灾害大选修模块(自然灾害与防治、海洋地理、环境保护)以及初中地理的有关与防治、海洋地理、环境保护)以及初中地理的有关内容,题目数量有限,因此更加强调了对学科主干知内容,题目数量有限,因此更加强调了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识的考查。省质检地理试题分析省质检地理试题分析 考查内容考查内容 题号题号 分数分数地理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1 1 4 4分分工业区位工业区位2 2 4 4分分气候气候3 3、4 4 8 8分分大气运动大气运动(地理探究地理探究)5 5 4 4分分等值线等值线6 6、7 7、8 8、37(2)37(2)18 18分分区域生态问题区域生态问题9 9、10 10 8 8分分昼夜长短及太阳周日运动昼夜长短及太阳周日运动1111、l2 l2 8 8分分区域定位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区域定位及区域自然地理特征37(1)37(1)11 11分分影响降水空间分布的因素影响降水空间分布的因素37(2)37(2)6 6分分交通区位交通区位37(3)37(3)8 8分分区域区域(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37(4)37(4)12 12分分选修模块选修模块4040、(A)(B)(C)(A)(B)(C)各各l5l5分分二、注重图表的考查,突出地理学科特色。二、注重图表的考查,突出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了图表的考查。整份试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了图表的考查。整份试卷几乎无图不成题,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卷几乎无图不成题,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读信息的能力。三、试题难易适度,力求平稳。三、试题难易适度,力求平稳。题号题号平均分平均分得分率得分率题号题号平均分平均分得分率得分率1 12.732.730.680.6811112.262.260.570.572 23.273.270.820.8212121.521.520.380.383 32.822.820.70.737374.124.120.370.374 41.651.650.410.4137375.605.600.400.405 52.362.360.590.5937375.315.310.440.446 62.822.820.710.71373715.0315.030.410.417 73.043.040.760.7640409.89.80.650.658 82.862.860.710.71卷卷I I29.8829.880.620.629 92.632.630.660.66卷卷IIII24.8324.830.480.4810101.921.920.480.48全卷全卷54.7154.7154.7154.71反映出学生反映出学生“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能力、“区域特征区域特征”基础知识、有效获取图表信息能力以及地球、地图基础知识、有效获取图表信息能力以及地球、地图和时间计算等较薄弱。和时间计算等较薄弱。四、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探究性、开放性题目四、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探究性、开放性题目的设计的设计 做再多的试题,碰到原题的概率几乎是零,试题总是“出人意料”;即使是把教材带进考场,开卷考试,分数也不会有太多的提高,发现大多问题无法在书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对当前复习备考的启示对当前复习备考的启示 1.1.按考试说明系统复习,重视主干知识,按考试说明系统复习,重视主干知识,加强理解和应用性训练。加强理解和应用性训练。2.2.巩固区域地理背景框架,关注重点区域巩固区域地理背景框架,关注重点区域的地理特征。的地理特征。3.3.建立分析模型,明确解题思路建立分析模型,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表提高表达能力。达能力。4.4.加强读图训练,提高信息获得和分析能加强读图训练,提高信息获得和分析能力。力。1.1.按考试说明系统复习,重视主干知识,加强理解和应用按考试说明系统复习,重视主干知识,加强理解和应用按考试说明系统复习,重视主干知识,加强理解和应用按考试说明系统复习,重视主干知识,加强理解和应用性训练。性训练。性训练。性训练。明确主干知识:明确主干知识:明确主干知识:明确主干知识: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1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行星(2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4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 1)地壳物质循环)地壳物质循环(2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3 3)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4 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5 5)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6 6)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7 7)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2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 3)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 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 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4 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一轮复习决定高考的成败。要从记忆、理解转到思考一轮复习决定高考的成败。要从记忆、理解转到思考和应用。和应用。例如:晨昏线不仅仅限于懂得概念,还要思考和经例如:晨昏线不仅仅限于懂得概念,还要思考和经线、纬线的关系,和昼半球、夜半球的中心线的关系,线、纬线的关系,和昼半球、夜半球的中心线的关系,晨昏线和纬线的关系。应用概念就要和实践结合起来,晨昏线和纬线的关系。应用概念就要和实践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做现成的成套的练习题。而不是仅仅做现成的成套的练习题。2.2.巩固区域地理背景框架,关注重点巩固区域地理背景框架,关注重点 区域的地理特征区域的地理特征 明确区域定位明确区域定位-地理位置和地理地理位置和地理要素的定位。要素的定位。题题 号号错错 因因 分分 析析1 1较多学生错选较多学生错选A A,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应用没有理解。,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应用没有理解。2 2正确率较高。正确率较高。3 3较多学生错选较多学生错选A A,审题不认真或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没有熟练掌握。,审题不认真或对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没有熟练掌握。4 4得分率较低。较多学生错选得分率较低。较多学生错选D D和和B B,“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空间定位”能力较弱,能力较弱,“区区域气候特征及其原因域气候特征及其原因”缺乏足够的理解掌握。缺乏足够的理解掌握。5 5较多学生错选较多学生错选B B和和D D,对降水(露水)的形成原理在这里没有得到迁移,对降水(露水)的形成原理在这里没有得到迁移6 6较多学生错选较多学生错选D D,等值线判读失误。,等值线判读失误。7 7较多学生错选较多学生错选D D,等值线判读失误。,等值线判读失误。8 8较多学生错选较多学生错选B B,对太阳能和风能季节性互补难以理解。,对太阳能和风能季节性互补难以理解。9 9较多学生错选较多学生错选C C,不会计算或中国区域地理没有熟练掌握。,不会计算或中国区域地理没有熟练掌握。1010得分率较低。土地覆盖概念不清,对首次出现的新图看不懂。得分率较低。土地覆盖概念不清,对首次出现的新图看不懂。1111较多学生错选较多学生错选B B和和D D,地球运动规律没有熟练掌握。,地球运动规律没有熟练掌握。1212得分率较低。时间计算没有掌握得分率较低。时间计算没有掌握 世界关键的经纬线和“坐标系”0 00 040400 0N N30300 0N N30300 0S S90900 0W W 60600 0W W0 00 030300 060600 090900 01201200 01501500 0亚马孙亚马孙刚果刚果马六甲马六甲墨西墨西哥湾哥湾苏伊士苏伊士运河运河波斯波斯湾湾雅鲁雅鲁藏布江藏布江长江长江三角洲三角洲阿根廷阿根廷南非南非大分大分水岭水岭五大湖五大湖地中海地中海黑海黑海里海里海塔里木塔里木渤海渤海909090900 0 0 0E E E E909090900 0 0 0W W W W1201201201200 0 0 0E E E E1201201201200 0 0 0W W W W606060600 0 0 0W W W W606060600 0 0 0E E E E 3条“对称”的关键经线:联系对比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东部东部东部东部沿海沿海沿海沿海美国美国美国美国西部西部西部西部沿海沿海沿海沿海俄罗斯俄罗斯俄罗斯俄罗斯中部中部中部中部美国美国美国美国中部中部中部中部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亚欧大陆亚欧大陆亚欧大陆中轴线中轴线中轴线中轴线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南半球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美大陆中轴线中轴线中轴线中轴线 2条“对称”的关键纬线30300 0N N30300 0S S尼尼罗罗河河两两河河流流域域印印度度河河恒恒河河长长江江密密西西西西比比河河巴巴拉拉那那河河墨墨累累达达令令河河北美洲的关键“3线、2点”30300 0N N40400 0N N90900 0W W南美洲的关键“3线、2点”30300 0S S0 00 060600 0W W非洲的3个关键点30300 0S S30300 0N N30300 0E E0 00 0大洋洲的2个关键点1501500 0E E1201200 0E E30300 0S S北亚的1条关键线和3个关键点606060600 0 0 0N N N N606060600 0 0 0N N N N606060600 0 0 0E E E E1001001001000 0 0 0E E E E1401401401400 0 0 0E E E E中东地区的2个关键点50500 0E E30300 0E E30300 0N N欧洲的4个关键点50500 0N N40400 0N N0 00 010100 0E E中亚的1个关键点60600 0E E40400 0N N90900 01001000 01101101201200 01301300 034340 0NN23230 026N26N30300 0NN40400 0NN50500 0NN80800 0中国区域的几个关键点确定区域地理位置确定区域地理位置1 1根据经纬网和大陆轮廓的经纬度位置定位。根据经纬网和大陆轮廓的经纬度位置定位。2 2根据河流水系分布特征定位。特别是中国的区域定根据河流水系分布特征定位。特别是中国的区域定位,可以根据长江、黄河各河段的水系形态特征确定区位,可以根据长江、黄河各河段的水系形态特征确定区域位置。域位置。3 3根据地形分布特征定位。在比例尺较大的小区域定根据地形分布特征定位。在比例尺较大的小区域定位时,地形分布特征,包括地形类型(海拔)、地势分位时,地形分布特征,包括地形类型(海拔)、地势分布、地形单元分布都可以作为区域位置确定的依据。布、地形单元分布都可以作为区域位置确定的依据。4 4气候特征、省区轮廓、交通线路分布特征也可以作气候特征、省区轮廓、交通线路分布特征也可以作为区域位置确定的辅助依据。为区域位置确定的辅助依据。自然地理分析模型自然地理分析模型1 1、晨昏线判读模型、晨昏线判读模型2 2、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分析模型、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分析模型3 3、气候分析模型、气候分析模型4 4、气温分析模型、气温分析模型5 5、降水分析模型、降水分析模型6 6、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模型、生态环境问题分析模型7 7、等值线分析模型、等值线分析模型8 8、水文要素分析模型、水文要素分析模型3.3.建立分析模型,明确解题思路建立分析模型,明确解题思路,提高表达能力。提高表达能力。气候因子气候因子分析模型分析模型气温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气温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冬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冬夏季风、下垫面性质、洋流夏季风、下垫面性质、洋流年太阳辐射量年太阳辐射量纬度、地形(海拔)、纬度、地形(海拔)、降水(云量)降水(云量)气温交差气温交差纬度、海陆位置、季风、纬度、海陆位置、季风、降水、地形降水、地形降水降水降水量降水量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和季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和季风)、海陆位置、地形、洋风)、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大陆轮廓流、大陆轮廓降水变率降水变率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气压气压等压线、等压面、等高线的判读等压线、等压面、等高线的判读气温垂直分布气温垂直分布逆温层及其影响逆温层及其影响人文地理分析模型人文地理分析模型1 1、工业区位分析、工业区位分析2 2、农业区位分析、农业区位分析3 3、城市区位和城市规划分析、城市区位和城市规划分析4 4、交通区位分析、交通区位分析5 5、旅游区位分析、旅游区位分析6 6、商业区位分析、商业区位分析7 7、区域治理与开发的分析、区域治理与开发的分析8 8、环境问题成因、危害、治理的分析、环境问题成因、危害、治理的分析 人文地理分析模型要与区域地理人文地理分析模型要与区域地理的案例性素材紧密结合。的案例性素材紧密结合。1.1.气候特征的描述气候特征的描述2.2.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3.3.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4.4.水文特征的描述水文特征的描述建立答题模型建立答题模型5.5.等值线分布特征的描述等值线分布特征的描述河流水文特征要素:河流水文特征要素:河流水文特征要素:河流水文特征要素:1.1.补给水源(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补给水源(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水、湖泊水)2.2.流量大小、水位变化情况(汛期时间、长短)流量大小、水位变化情况(汛期时间、长短)3.3.流速、水能大小(上中下游)流速、水能大小(上中下游)4.4.含沙量大小含沙量大小5.5.结冰期(有无、长短)结冰期(有无、长短)6.6.凌汛(哪些河段?)凌汛(哪些河段?)河流水系特征要素:河流水系特征要素:河流水系特征要素:河流水系特征要素:1.1.长度、流向(发源地、入海口)长度、流向(发源地、入海口)2.2.支流多少、形状支流多少、形状3.3.流域面积大小流域面积大小4.4.弯曲度、平直度弯曲度、平直度5.5.河床状况(高度、宽窄、形状)河床状况(高度、宽窄、形状)自然环境与河流的关系自然环境与河流的关系河流对两岸局地小气候有调节作用;河流上游河流对两岸局地小气候有调节作用;河流上游形成峡谷地貌、土壤贫瘠;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形成峡谷地貌、土壤贫瘠;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州地貌、土壤肥沃。和三角州地貌、土壤肥沃。河河流流特特点点水文水文特征特征水系水系特征特征气气候候地地形形植植被被土土壤壤自自然然环环境境水量水量水量水量 水位水位水位水位 结冰期结冰期结冰期结冰期 流速流速流速流速 含沙量含沙量含沙量含沙量水网密度水网密度水网密度水网密度 长度长度长度长度 流向流向流向流向 水系形状水系形状水系形状水系形状注意对三类地图注意对三类地图的读图技能训练的读图技能训练1 1、等值线图、等值线图2 2、地理图表、地理图表3 3、区域图、区域图提高三个方面提高三个方面的能力的能力1 1、获得信息的能力、获得信息的能力2 2、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3 3、表达能力、表达能力4、加强读图训练,提高信息获得和分析能力。、加强读图训练,提高信息获得和分析能力。题题 号号错错 因因 分分 析析3737 得分率最低得分率最低。“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空间定位”能力低,能力低,区域认识方法没有很好区域认识方法没有很好的掌握,区域地理特征不了解,导致答题错误。的掌握,区域地理特征不了解,导致答题错误。没有从图中获取有效没有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答题不全面。信息,答题不全面。许多学生不能从气候、地形、自然景观、河流与许多学生不能从气候、地形、自然景观、河流与湖泊、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问题湖泊、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问题,不能通过石油、天然气图例等不能通过石油、天然气图例等信息来得出水资源缺乏、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结论,导致得分低。信息来得出水资源缺乏、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的结论,导致得分低。审题能力较薄弱,如要求学生简要归纳审题能力较薄弱,如要求学生简要归纳A A、B 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而有的学生却写成特征的成因,或将特征、成因混在一然地理特征,而有的学生却写成特征的成因,或将特征、成因混在一起写。又如将自然地理特征写成人文地理特征。起写。又如将自然地理特征写成人文地理特征。3737 审题不仔细,答非所问,读图识图能力有欠缺,审题不仔细,答非所问,读图识图能力有欠缺,不能据图文提炼不能据图文提炼有用的信息。有用的信息。如分析如分析“影响影响C C地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地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时,学生不能时,学生不能应用影响气候的应用影响气候的“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基础知识进行分析。不能从图文材料中找出不能从图文材料中找出“南溪南溪”管道过河、入海、穿山、线长、途经管道过河、入海、穿山、线长、途经多国等各种显、隐性信息。多国等各种显、隐性信息。3737 有效获取地理图表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多层次、有效获取地理图表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多角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语言表述不够精炼、准确,语言表述不够精炼、准确,拖沓冗长,条理不清。如陈述拖沓冗长,条理不清。如陈述“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克拉玛依市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时,学生不能根据所学的鲁尔区、山西的能源、河南焦作的案例中时,学生不能根据所学的鲁尔区、山西的能源、河南焦作的案例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得分不高。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得分不高。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字阅读素材,更提供了各教材中有大量的文字阅读素材,更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图象、图表等素材。给学生提种类型的图象、图表等素材。给学生提(获获)取和取和准确、完整地理解地理信息提供了充足的准确、完整地理解地理信息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原料”。因此在复习中,要根据各章节提供的文字、。因此在复习中,要根据各章节提供的文字、图象、图表等信息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训练。图象、图表等信息对学生进行不断的训练。把握课标把握课标跳出教材跳出教材灵活教学灵活教学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