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物理治疗学4第4章肌肉牵伸技术.ppt

    • 资源ID:54014811       资源大小:1.16MB        全文页数:9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物理治疗学4第4章肌肉牵伸技术.ppt

    物理治疗学物理治疗学(第(第2版)版)肌肉牵伸技术第第四四章章 陈和木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软组织牵伸基础软组织牵伸基础第三节第三节下肢肌肉牵伸技术下肢肌肉牵伸技术第四节第四节脊柱牵伸技术脊柱牵伸技术概概 述述第第一节一节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定义为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和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运用外力拉长短缩或挛缩的软组织,做轻微超过软组织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骨骼肌骨骼肌的物理特点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因素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肌腱与周围组织肌腱与周围组织肌腱的生理特点关节囊的生理特点肌梭与腱器官肌梭与腱器官在牵拉时的作用:首先兴奋肌梭的感受装置发动牵张反射,导致被牵拉的肌肉收缩以对抗牵拉;当牵拉力量进一步加大时,则可兴奋腱器官,抑制牵张反射,以避免被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防止软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调整肌张力、提高肌肉兴奋性防治粘连、缓解疼痛 有效预防软组织损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一)挛缩定义和常见病因(一)挛缩定义和常见病因1.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软组织适应性短缩,造成关节活动障碍临床上通过对肌肉紧张程度和关节活动度的评估,一般容易诊断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一)挛缩定义和常见病因(一)挛缩定义和常见病因2.常见病因皮肤组织挛缩:烧伤、炎症及创伤等结缔组织挛缩:肌腱和韧带等结缔组织受损肌肉源性挛缩:长期制动和卧床、不良姿势和生活习惯以及创伤后所致肌肉损伤神经源性挛缩: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损伤,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挛缩发生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手法牵伸手法牵伸治疗师徒手对紧张或挛缩的组织及活动受限的关节进行牵伸,通过控制牵伸参数(体位、方向、速度、强度和时间等),来消除组织紧张、增加挛缩组织的长度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机械牵伸机械牵伸由于手法牵伸的强度和时间局限性,临床上常借助重量牵引、滑轮系统和夹板等机械装置来持续增加小强度的外部力量,较长时间作用于缩短组织,提高疗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自我牵伸自我牵伸为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患者自己将身体部位移动至某一位置所进行的一种肌肉伸展性训练,利用自身重量、体位改变和肢体运动等为动力来源,牵伸强度和持续时间大体与手法牵伸相同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一)牵伸前的评估(一)牵伸前的评估(二)选择牵伸方法(二)选择牵伸方法让患者尽量保持在舒适、放松的体位被牵伸部位处在易于牵伸的肢体位置充分暴露牵伸部位,如有可能应去除绷带、夹板或较多的衣服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三)牵伸技术参数(三)牵伸技术参数牵伸体位:一般选择卧位和坐位牵伸方向:与肌肉挛缩方向相反 牵伸强度:在无痛或微痛的范围牵伸时间:每次1530秒,间隔30秒,同时辅以轻手法按摩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成,导致关节活动范围降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预防由于制动、内外固定和废用等造成的肌力减弱以及相应组织短缩的发生体育锻炼前后的有效牵伸,利于预防肌肉骨骼系统受损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关节内外组织有感染、结核和肿瘤等,特别是各种炎症急性期新发生的骨折和软组织损伤,严重骨质疏松,神经损伤或吻合术后1个月内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出现剧烈疼痛,骨性因素造成的关节活动受限挛缩造成关节僵硬者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充分地固定好近端,牵伸动作宜缓慢可控制治疗后出现肌肉酸痛,不能持续超过一天避免跳跃性牵伸手法,尤其在关节活动末端避免过度牵伸已长期制动的组织,特别是大强、短时间牵伸更容易损伤软组织,造成关节失稳避免牵伸已出现水肿的组织和过度牵伸肌力较弱的肌肉上肢肌肉牵伸技术上肢肌肉牵伸技术第第二节二节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肩关节前屈(如图4-1)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前屈,肘关节取屈曲位,前臂和手自然放松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上方手从患者内侧握住肘关节,下方手置于肩胛骨腋侧缘固定肩胛骨牵伸手法: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前屈到最大范围,牵拉肩后伸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 肩后伸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肩关节后伸 患者体位:俯卧位,上肢置于体侧,前臂和手自然放松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上方手置于肩胛骨上以固定肩胛骨,下方手从掌侧握住肘关节牵伸手法:下方手从掌侧托起肱骨远端,将肱骨被动后伸到最大范围,牵拉肩前屈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肩关节外展(如图4-2)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位,屈肘90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上方手托住肘关节,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牵伸手法: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外展至最大范围,牵伸肩内收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2 肩内收肌群牵伸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4.肩关节内旋(如图4-3)患者体位:仰卧位屈肘90,肩外展90治疗师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内侧手置于肱骨远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牵伸手法:外侧手缓慢将前臂向足部方向朝治疗床面运动至最大范围,牵拉肩关节外旋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3 肩外旋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5.肩关节外旋患者体位:仰卧位屈肘90,肩外展90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外侧手置于肱骨远端,内侧手握住前臂远端牵伸手法:内侧手将前臂向头部方向朝治疗床面运动至最大范围,牵拉肩关节内旋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6.肩关节水平外展 患者体位:仰卧位,患侧肩部置于治疗床外,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呈屈曲位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内侧手固定肩部,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牵伸手法:外侧手将患者上肢向地面方向运动至最大范围,牵伸肩水平内收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7.增加肩胛骨的活动患者体位:坐位,头主动转向非牵伸侧,稍前屈,直至颈部后外侧感酸胀。屈肘,外展牵伸侧上肢,牵伸侧手置于头后部。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身后牵伸侧,外侧手自前面托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放在牵伸侧颈肩交界处牵伸手法:内侧手向下按压,外侧手向上抬起;同时嘱患者深吸气后深呼气,达到牵伸肩胛提肌的作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包括长轴牵伸、分离牵伸、增加肩前屈后伸、增加肩内外旋和肩胛骨活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肘关节伸直(如图4-4)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治疗师手的位置:内侧手放在肱骨近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牵伸手法:外侧手被动牵伸肘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拉屈肘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4 肘屈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肘关节屈曲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下方手托住肘部牵伸手法:上方手被动屈曲肘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伸伸肘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前臂旋前和旋后(如图4-5)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位,屈肘90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下方手握住肘关节固定肱骨牵伸手法: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做旋前或旋后动作至最大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5 肘部旋后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包括增加屈肘、伸肘活动范围和前臂旋前旋后活动等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腕关节伸展(如图4-6)患者体位:仰卧位或者坐在治疗床旁,前臂旋前使掌心向下,腕伸出桌沿治疗师手的位置: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掌牵伸手法:被动伸腕至最大范围,牵拉腕屈肌群,同时允许手指被动屈曲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6 屈腕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腕关节屈曲 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在治疗床旁,上肢放在治疗床上,屈肘90,前臂旋后或中立位,手指放松治疗师手的位置: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手掌背面牵伸手法:被动屈腕至最大范围,牵拉腕伸肌群,同时保持手指自然伸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腕关节桡侧偏(如图4-7)患者体位:取坐位,前臂平置于治疗台上治疗师手的位置: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第五掌骨牵伸手法:向桡侧偏,牵伸尺侧偏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7 尺侧偏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4.腕关节尺侧偏患者体位:取坐位,前臂平置于治疗台上治疗师手的位置: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第二掌骨牵伸手法:向尺侧偏,牵伸桡侧偏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5.指关节伸展患者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牵伸侧上肢稍外展,屈肘90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下方手托放在手指掌侧,五指相接触牵伸手法:下方手被动伸腕至最大范围,再将手指完全伸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6.指关节屈曲患者体位;取仰卧位或坐位,牵伸侧上肢稍外展,屈肘90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下方手握住手指牵伸手法:下方手被动屈腕至最大范围,再将手指完全屈曲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包括增加屈腕、伸腕活动范围,桡侧、尺侧偏活动范围,以及掌指关节屈伸活动和指间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等下肢肌肉牵伸技术下肢肌肉牵伸技术第第三节三节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屈膝时髋关节屈曲(如图4-8)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稍屈髋屈膝治疗师手的位置:远端手握住足跟,近端手托住患肢股骨远端牵伸手法:双手托起患侧下肢,同时被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至最大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8 屈膝位伸髋肌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伸膝时髋关节屈曲患者体位:仰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肢放在治疗师肩上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侧,一手放在股骨远端以固定骨盆和股骨牵伸手法:保持患肢膝关节充分伸展,另一手或另一个人帮助,沿大腿的前面固定对侧的下肢在膝伸展位,髋关节中立位,同时尽量屈曲牵伸侧髋关节至最大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髋关节后伸(如图4-9)患者体位:俯卧位,牵伸侧下肢稍屈膝,非牵伸侧下肢伸膝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牵伸侧,上方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防止骨盆运动;下方手放在股骨远端托住大腿牵伸手法:下方手托起大腿离开治疗床面进行牵拉,后伸髋关节至最大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9 髖后伸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4.伸髋伴屈膝(如图4-10)患者体位:俯卧位,牵伸侧下肢稍屈膝,非牵伸侧下肢伸膝治疗师手的位置:一只手保持髋关节完全伸直,另一只手握住胫骨远端并逐渐尽可能多的屈膝不要使髋外展或旋转,使股直肌得到最大的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0 股直肌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5.髋关节外展(如图4-11)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放在对侧大腿内侧,下方手从腘窝下托住牵伸侧大腿牵伸手法:上方手用上臂和前臂支撑患者大腿的远端,并按压对侧前髂嵴或保持对侧下肢轻度外展来固定骨盆。尽可能外展髋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拉内收肌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1 仰卧位髋内收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6.髋关节内收患者体位:侧卧位于床边,牵伸侧在上面的腿伸髋,非牵伸侧下面的腿屈髋屈膝90治疗师手的位置:站于患者背后,上方手置于髂嵴上固定骨盆,下方手按在牵伸侧股骨远端外侧牵伸手法:上方手按压髂嵴固定骨盆,轻度向上方牵伸。让患者的髋部利用重力内收,或治疗师下方的手外加一定的压力至大腿远端的外侧面以增强内收髋关节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7.髋关节外旋(如图4-12)患者体位:患者俯卧,伸髋屈膝90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按压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外踝处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骨盆,下方手将小腿向内转至髋部外旋最大范围,以牵拉髋内旋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2 髋内旋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8.髋关节内旋患者体位:患者俯卧位,牵伸侧下肢伸髋屈膝90,非牵伸侧下肢伸直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置于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外踝处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骨盆,下方手将小腿向内转至最大范围,牵拉股外旋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包括增加屈髋、伸髋活动范围,增加交叉伸屈髋活动范围(如图4-13)以及增加髋内收和外展活动范围(如图4-14)等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3 前侧伸髋、后侧屈髋肌群自我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4 髋外展内收肌群自我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膝关节屈曲(如图4-15)患者体位:取俯卧位。牵伸侧下肢屈膝于床边,在大腿下垫一软枕,防止牵伸时髂前上棘和髌骨被挤压,非牵伸侧下肢伸直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牵伸侧,上方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牵伸手法:上方手在臀部固定骨盆,下方手被动屈膝至最大范围,牵拉膝部伸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5 俯卧位伸膝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膝关节伸直患者体位:俯卧位,下肢伸直,在大腿和髌骨前面放一毛巾卷,以减轻患者髌骨挤压等不适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牵伸侧,上方手放在大腿后方,下方手握住小腿远端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股骨和骨盆,防止髋关节在牵伸过程中屈曲,下方手将小腿缓慢地向下压至最大伸膝范围,牵拉膝关节屈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膝关节伸直如患者膝关节伸膝大于150时,患者可取仰卧位牵伸,此方法对伸膝关节终末端活动受限,效果较好(如图4-16)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6 仰卧位屈膝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包括增加伸膝和屈膝活动范围等,注意:当屈膝活动明显受限时,可取站立位,牵伸侧下肢放在一小凳上,双手重叠放在髌骨上方向下压,同时小腿向前运动,牵伸伸膝肌群(如图4-17)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7 前弓步伸膝肌群(后侧下肢)自我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踝关节背伸(如图4-18)患者体位: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内外踝处固定小腿,下方手握住患者足跟,前臂掌侧抵住足底牵伸手法:下方手一方面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向远端牵拉足跟,另一方面用前臂向近端运动,并轻轻加压力于近侧的跖骨,以牵拉腓肠肌,使踝背伸至最大的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8 踝背屈、踝跖屈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踝关节跖屈患者体位:坐位或者仰卧位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托住踝关节的后部以固定小腿,下方手握住足背牵伸手法:下方手用力向下活动足至最大跖屈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踝关节内翻(如图4-19)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内外踝下方距骨处,下方手握住足跟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胫骨远端,下方手将足跟向内转动,牵伸腓侧肌群,使足内翻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9 踝外翻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4.踝关节外翻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伸直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内外踝下方距骨处,下方手握住足背牵伸手法:上方手固定胫骨远端,下方手握住足的背面,跖屈、足外翻牵伸胫骨前肌,使足外翻踝关节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5.足趾屈伸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位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固定趾骨近端以限制关节代偿活动,下方手(活动指)握住趾骨的远端牵伸手法:朝着需要的方向活动,使脚趾的屈曲和伸直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踝部最常出现紧张或挛缩的肌肉为小腿三头肌,主要影响踝的背伸功能,而踝背伸肌的挛缩发生很少,临床上主要通过自我牵伸法来增加踝背伸活动范围脊柱肌肉牵伸技术脊柱肌肉牵伸技术第第四节四节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颈椎前屈(如图4-20)患者体位:取坐位治疗师手的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患者顶枕部,下方手放于上段胸椎部位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脊柱;上方手放置于头部,轻柔的向下压颈部伸肌群,使颈部屈曲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20 颈部伸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颈椎后伸患者体位:取坐位治疗师手的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患者前额部,下方手放于上段胸椎部位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脊柱;上方手在前额部向后推,牵拉屈颈肌群,使颈部后伸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颈椎侧屈(如图4-21)患者体位:取坐位治疗师手的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牵拉侧的颞部,下方手放于同侧的肩部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牵拉侧肩部;上方手轻缓地推动患者头部向对侧,以牵拉对侧颈侧屈肌,使颈部侧屈运动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21 对侧颈屈肌群(右侧)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包括颈椎后伸肌群、前屈肌群和侧屈肌群自我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腰椎后伸(如图4-22)患者体位:站立位,头部慢慢地靠在治疗师的肩膀上治疗师手的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胸骨前,下方手放于腰骶部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在胸前轻轻向后推,牵拉腰屈肌群,使腰椎后伸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22 腰前屈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腰椎前屈患者体位:站立位治疗师位置:站立位,上方手放于胸椎背部,下方手放于腰骶部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在胸背部,轻轻向下压,牵拉腰椎伸肌群,使腰椎前屈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腰椎侧屈(如图4-23)患者体位:站立位治疗师位置:站立位,上方手置于牵拉侧肩膀,下方手放在非牵拉侧髂部牵伸手法:下方手固定腰骶部;上方手在肩部轻轻向对侧推,牵拉对侧屈腰肌群,使腰椎侧屈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23 腰部侧屈肌群(右侧)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包括腰椎后伸肌群、前屈肌群和侧屈肌群自我牵伸本章需要掌握的理论要点牵伸技术的定义和作用软组织的生理特点挛缩的定义和类型肌肉牵伸的种类和程序肌肉牵伸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肌肉牵伸的注意事项课课 程程 总总 结结本章需要熟悉的具体操作上肢肌肉被动牵伸技术和自我牵伸下肢肌肉被动牵伸技术和自我牵伸脊柱肌肉被动牵伸技术和自我牵伸课课 程程 总总 结结Thank you物理治疗学目录物理治疗学目录第一章第一章 概论概论燕铁斌燕铁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二章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关节活动技术王俊王俊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第三章第三章 体位转移技术体位转移技术汪琴汪琴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第四章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肌肉牵伸技术陈和木陈和木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五章第五章 关节松动技术关节松动技术燕铁斌燕铁斌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六章第六章 肌力训练技术肌力训练技术白跃宏白跃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第七章第七章 牵引疗法牵引疗法尚翠侠尚翠侠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八章第八章 平衡与协调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金冬梅金冬梅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第九章第九章 步行功能训练步行功能训练王翔王翔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十章第十章 神经发育疗法神经发育疗法黄杰黄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邱小红邱小红 长治医学院长治医学院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运动再学习技术运动再学习技术范文双范文双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强制性运动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杜平杜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心肺功能训练心肺功能训练杜平杜平 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引导式教育引导式教育范艳萍范艳萍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虚拟环境训练技术虚拟环境训练技术李红玲李红玲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机器人辅助康复治疗李放李放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直流电疗法直流电疗法毛容秋毛容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低频电疗法低频电疗法毛容秋毛容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中频电疗法中频电疗法姜贵云姜贵云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一章 高频电疗法高频电疗法姜贵云姜贵云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二章 光疗法光疗法吴军吴军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超声波疗法超声波疗法王艳王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十四章第二十四章 传导热疗法传导热疗法刘曦刘曦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 压力疗法压力疗法张志强张志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十六章第二十六章 磁疗法磁疗法潘翠环潘翠环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七章 水疗法水疗法潘翠环潘翠环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二十八章第二十八章 冷疗法与冷冻疗法冷疗法与冷冻疗法王艳王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第二十九章第二十九章 生物反馈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李红玲李红玲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第三十章第三十章 冲击波疗法冲击波疗法张志强张志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三十一章第三十一章 物理治疗文书物理治疗文书张志强张志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注意事项

    本文(物理治疗学4第4章肌肉牵伸技术.ppt)为本站会员(wuy****n9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