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1课剪纸——-对折蝴蝶剪纸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doc
-
资源ID:5405786
资源大小:20.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二单元第1课剪纸——-对折蝴蝶剪纸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doc
课题:对折蝴蝶剪纸 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情趣浓郁 能工巧匠中的第一课剪纸中的第二课时,剪纸是九年级美术的重要内容,也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的历史、风格、工具材料的特点,了解剪纸艺术之美,使学生能够继承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二课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典型对折蝴蝶剪纸作品,让学生尝试制作蝴蝶剪纸,启发学生们发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力,将民间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学情分析:对于剪纸,学生在小学接触过一些,但是随和年龄的增长和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增强,对剪纸还是充满了好奇心,因此,要求学生完成的剪纸作品更为细致,美观,体现出剪纸的美感。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唤起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一些特点方法,能够比较熟练的掌握剪纸工具材料的运用,尝试设计制作一幅蝴蝶剪纸。过程与方法目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造型方法和艺术特色,能够尝试制作一幅对折蝴蝶剪纸,展评交流表达自己的心愿,装饰美化生活,理解蝴蝶破茧成蝶的意义,培养高雅情趣,提高审美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民间文化,培养学生能够继承和发扬剪纸文化,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蝴蝶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剪纸语言,对蝴蝶的身体翅膀等部位的进行装饰美化。教学方法:交流、欣赏、了解、合作实践、展示、点评教学思路:叙说故事,激发情趣欣赏质疑,示范引领,了解特征,刻划细节,小组分工合作互动评议,交流提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领域:设计、应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剪纸课件、教师范作、剪刀、刻刀、双面胶、单色彩纸、垫板、白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刻刀、双面胶、单色彩纸、垫板、白纸等。 教学过程:一、播放微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从自然界美丽蝴蝶的图片,引申到文人墨客笔下的蝴蝶,和不同艺术家们用不同艺术形式来表现的蝴蝶。这节课我们学习用剪纸这种艺术形式来表现蝴蝶。板书课题:对折蝴蝶剪纸二、新授 1、播放课件(蝴蝶标本照片) 提问:同学们请看大屏,仔细观察这只美丽的蝴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头、胸、腹、翅膀、触角)这么美丽的蝴蝶还有一个最大和特点谁知道?(对称)学生回答师: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蝴蝶对称这一特点进行剪纸创作。 2、播放课件,师问:你最喜欢哪只蝴蝶?生回答:第二只;为什么?生回答:漂亮,有花纹;师小结:蝴蝶的翅膀和身体等添加了花纹。 3.、播放课件:)师问:怎样能把蝴蝶变得更漂亮?观察这些蝴蝶的花纹主要装饰在什么位置?生答:翅膀、身体等部位。师小结:借助剪纸语言,在蝴蝶的翅膀和身体等部位装饰花纹,是蝴蝶变得更漂亮。4、播放课件:了解剪纸语言:弯月形和锯齿形,按照一定的规律能够组合成更漂亮的图案。 5、播放课件:蝴蝶剪纸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1)折:用一张方形的彩纸左右对折(反面朝外,不会弄脏画面);(2)画:用铅笔轻轻起稿,沿对折边画出蝴蝶的外形;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利用剪纸语言,对翅膀和身体等部位进行装饰和美化。 (3)剪:用剪刀沿着铅笔画过的痕迹剪下来; (4)粘:打开整理好后,进行粘贴,需干净平整(在教学此环节时教师要边讲解边示范,师生共同操作,强调学生用剪刀时的注意安全,及保持环境卫生等);三、大显身手:作业要求:利用本课所学知识,剪一幅漂亮的蝴蝶剪纸作品,需细致美观,干净整洁,小组把作品粘贴在展板上,每组再出一位评委投票,比一比,哪个小组得票多,就是这节课的优胜小组。 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们大胆想象,勇于实践。(强调保持环境卫生和使用剪刀的安全!)四、展评作品 各小组把作品粘贴到展板上, 组长拿着本组作品到讲台前展示,每个小组再出来一名组员做评委,各组员协商后把星星粘贴在喜欢的小组展板上,注意:尽量不要为自己小组投票,比一比,谁的小组得票多,就是这节课的优胜小组!五、总结:播放课件:剪纸作品是越复杂越精美,但需我们付出更多创意和实践,也要求我们更要珍惜的辛勤成果!每一次的起程,每一次的出发,每一次的面对,都将会在这样的轮回中不断地重复。而每一次的破茧而出必然都会伴随成长,伴随欢笑,伴随掌声 破茧成蝶,让梦想照亮现实,让生活挥洒人生豪情!“一剪之巧夺神工,美在人间永不朽” 。郭沫若教师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蝴蝶剪纸,不仅仅因为蝴蝶漂亮,更因为我们要蝴蝶“破茧成蝶”精神,要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剪纸文化!六、课后拓展:1、用不同颜色来表现蝴蝶剪纸。2、剪各种动态的蝴蝶剪纸。3、用其他剪纸技法来表现蝴蝶 。4、运用剪纸艺术形式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5、可以把蝴蝶剪纸做成书签,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增加亲情和友情。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段时间的剪纸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剪纸这门功课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因为剪纸课不同于文化课,一堂课总是要认认真真的听讲。而剪纸课不同,同学们只需几分钟的时间认真听课,大部分时间可以自己动手剪,心情非常愉快,碰到问题,可以交流讨论,如:不知道怎么折,不知道怎么剪都可以问老师、问同学,不需很多约束。就连那些平常不认真上文化课的学生都能喜欢剪纸课。他们不折或者不会剪时,总是围着我问“老师,我这样折对不对”,“老师,这个地方怎样剪”。我总是耐心的一个个的教,直到他们学会为止。学会了的学生每堂课不止剪一个蝴蝶作品,有的同学可以剪两个、甚至三个作品,每当我听到“哦!我学会了。”“哦!我也知道怎么剪了”。“我的作品好美呀”“我也会剪这么精细的作品啦”,我和学生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快乐。每当我看到孩子脸上露出成功的笑容,我心里美滋滋的,真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蝴蝶剪纸这节课给了我太多的惊喜,我没有想到孩子们的创造力那么高,他们不仅学到了蝴蝶剪纸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创造出了许多有创意的作品。当我在巡视时了解到孩子们的精美时,或者做的比较精细时,我都感到很欣喜。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孩子们在心里产生一种悬念,进而达到以疑激学的目的。本节课一开始就播放微课,从自然界的蝴蝶延伸到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的蝴蝶,拓展课堂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来组织孩子们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用课件演示,学生立刻就理解知识,并复习和巩固了数学课学习的对称知识,当然,让学生自己动手对折蝴蝶,理解对称特点可能会更直观一些,既突破了本节课的一个重难点,也为下一“画蝴蝶”“剪蝴蝶”做了很好的铺垫。当然,剪纸这门传统手工艺术不是我们半学期就能掌握的,在以后的美术课上,我将和孩子一起继续学习剪纸,继承并争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