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新机电: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科技创新 爱人宏业 证券代码:300092 证券简称:科新机电 公告编号:2022-044 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什邡市马祖镇) 2022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二二年七月 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贯彻实施公司整体发展战略,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方式,进一步加大产业布局,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优化资本结构,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对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如下(如无特别说明,本报告中相关简称与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2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 A 股股票预案中含义相同): 一、本次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58,068.90 万元(含本数),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投入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募投项目 项目总投资额 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 高端过程装备智能制造项目 24,367.8724,367.87数字化升级及洁净化改造项目 9,205.989,205.98氢能及特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2,495.0612,495.06补充流动资金 12,000.0012,000.00合计 58,068.9058,068.90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以自有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若本次募集资金净额少于上述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则募集资金将依照上表所列示的募投项目顺序依次实施,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其他法律法规允许的融资方式解决。在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范围内,公司董事会可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的程序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金额进行适当调整。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高端过程装备智能制造项目 1、 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 24,367.87 万元,其中 23,101.16 万元用于建设投资,1,266.70 万元用于铺底流动资金。该项目实施主体为科新机电,实施地点位于四川省什邡市,项目建设期预计为 1.5 年。通过该项目,公司拟对现有厂区进行改造,建设生产厂房。同时,公司将增设机器人管板全自动焊接系统、数控等离子切割机、对称式三辊液压卷板机等高端智能化设备。项目建成投产后,公司将进一步提升自身高端过程装备的生产能力。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突破现有产能瓶颈,满足订单增长需求 公司深耕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制造行业二十余年,在行业内已形成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加之近年来下游能源产业结构调整,规划项目建设投资持续增加,公司订单规模持续增长,且增长速度较快。 公司下游客户对设备需求呈现大型化、重型化及交货期集中化等特点,随着公司高端过程装备制造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现有生产线已无法满足公司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产能瓶颈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公司产能利用率大幅提高,产能问题已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掣肘。通过该项目建设,公司将有效解决产能瓶颈问题,满足自身拓展不同应用领域市场的业务需求,为夯实公司市场地位、保障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综上,从提升产能、满足订单增长需求的角度,该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 (2) 契合业务战略布局,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制造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细分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炼油、煤化工、核电军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下游领域。近年来,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及下游能源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装备定制化需求增加,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制造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在上述背景下,公司将以该项目为契机,通过提升高端过程装备的智能制造水平、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匹配自身发展战略。公司未来战略,系立足于重大装备制造业,期望成为“创新常态化、市场国际化、标准模块化、信息数字化、核算项目化、生态环保化”的过程装备成套服务方案提供商。同时,公司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在太阳能光伏、核电、氢能等清洁能源高端装备领域进行业务布局,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先机。通过实施该项目,公司将提高具备更优性能的耐高温高压、耐高磨损及耐强腐蚀等特种材料高端换热器、核心反应器产品的生产能力。实施该项目将有助于公司在高端过程装备领域快速抢占市场,扩大市场竞争力水平,是公司进行业务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综上,从公司战略布局的角度,该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 (3) 打造智能化生产线,提升公司生产效率 2021 年 12 月,工信部颁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推进智能制造的目标。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是我国制造企业升级的必经之路,公司深耕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市场多年,公司在生产经验、技术水平、质量管理、运营管理等方面已积淀一定优势。但限于公司现有的生产线设计较早,存在自动化程度不足、部分工序质量控制难度较大等问题,加之下游客户对产品定制化需求程度较高。因此,公司亟需通过提升生产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公司业务拓展的需求。 该项目中,公司将增设机器人管板全自动焊接系统、数控等离子切割机等高端智能化设备,以此打造灵活高效的智能化生产线。通过实施该项目,配置智能化生产线,公司将大幅度提升高端过程装备生产效率,并缩短产品交付周期,进而提升客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综上,从智能化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的角度,该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 项目具备后期消化产能的客户基础 公司拟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对现有生产基地进行扩建,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配置相应的技术人员,扩大高端过程装备的生产能力。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每年 8,400 吨高端过程装备的生产能力。公司旨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扩大生产能力、提升营业收入。因此,项目后续产能的消化能力尤为关键。 对此,公司凭借优质的产品和客户服务能力,积累了丰富优质的客户资源,合作的客户覆盖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中国寰球、中国五环、中国成达、中国天辰、中广核、中国核动力院、万华化学、东华科技、华陆工程、赛鼎工程、北京石油、湖北三宁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及工程设计院,成为国内知名的高端过程装备产品的供应商,且品牌优势明显。公司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将有效地为本次项目建成后的产能消化奠定基础。 综上,公司具备优质的客户资源,为后期产能消化奠定基础。 (2) 项目具备开展研发生产的技术资源 在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旨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扩大高端过程装备的产能,提升公司整体经营规模。伴随着高端过程装备技术及产品不断更迭、业内厂商数量逐渐递增,下游客户对压力容器过程装备产品的定制化需求日益提升。鉴于此,公司除需要具备产品定制化设计及加工制造能力外,还需要在产品的安全性、生产工艺等方面具备技术沉淀。 强大核心技术实力是公司未来进一步开发客户,获取潜在需求订单的重要前提。自成立以来,公司坚持在技术领域不断探索,在高端过程装备制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已经获得逾 40 项专利。同时,公司在成型、材料及焊接、检测等三大技术领域形成了良好的技术积淀,并已应用在公司产品中。在该项目中,公司将依托于现有核心技术生产高端过程装备产品,确保公司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保障产品质量。 综上,公司具备充分的技术资源,为项目研发生产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3) 项目具备保障有序开展的质控体系 由于公司产品具有定制化的特点,又因高端过程装备会对下游应用设备或系统的整体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客户会从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生产效率、售后服务等多个角度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客户在进行采购时,一般会选择行业内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良好口碑的设备供应商。若设备的质量或性能不及预期,将对公司品牌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公司需具备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产品质量,为项目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对此,公司建立了包括原材料、生产、检测等多方面在内的质量控制体系。在原材料把控方面,公司制定了材料采购订货控制程序材料入库验收控制程序材料及零部件标记管理制度材料复验管理制度等系列制度监控整个原材料采购流程;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制定了工艺纪律检查控制程序生产管理控制程序质量计划管理程序等相关规程,对产品的生产流程的各道工序进行具体的质量控制;在产品检测方面,公司制定了检验质量控制程序设备质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质量控制程序等程序来控制公司产成品的合格率。 综上,公司已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为项目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4、 项目预期收益 该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 16.84%,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7.70 年(含建设期),经济效益良好。 5、 项目涉及的备案、环评和用地等事项 (1) 截至本报告公告之日,该项目的备案、环评等手续正在办理中。 (2)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公司现有厂区内,公司已取得相应的产权证书(什国用(2014)第 02073 号、什国用(2014)第 02074 号),该项目不涉及新增用地。 (二)数字化升级及洁净化改造项目 1、 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 9,205.98 万元。该项目实施主体为科新机电,实施地点位于四川省什邡市,项目建设期预计为 1 年。 通过该项目,公司拟对现有的数字化管理能力进行升级、对部分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以期提升公司现代化管理能力、高端过程装备制造能力。同时,公司将针对现有车间进行洁净化改造,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夯实核心工段工艺水平。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强化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发展数字经济,是企业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信息系统及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企业更全面、快捷、准确地了解内外部环境,实时掌握公司业务运行状况,帮助公司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响应速度、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提升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内部控制水平和综合竞争力。随着信息数字化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已经成为促进公司快速、稳健发展的重要途径,公司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升级,将能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以及精细化管理水平。 该项目拟通过信息化软硬件的购置对公司现有的数字化管理能力进行升级。一方面,该项目将对公司 ERP 系统、CRM 系统、SCM 系统、QMS 系统等已有软件进行升级优化,针对公司各个板块过往业务需求特点,针对性地丰富各个系统的功能模块,完善系统的功能性及使用体验。另一方面,该项目亦将新购项目管理软件、MES 系统、EAM 系统、费用报销及财税智能软件、人力资源系统、BI 平台、智能安防等系统及配套设备,完善公司的信息化架构布局,提高公司整体的信息化程度。项目建成后,公司的数字化管理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公司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提升经验管理效率。 综上,从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角度,该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 (2) 精准控制生产环境,改善产品工艺精度 高端过程装备在生产过程中,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为了防止铁离子和其他有害杂质的污染,高端过程装备生产场地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地面应铺设橡胶或木质垫板;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的堆放需配有木质堆放架;不锈钢封头采用热成型时,应按热处理规范和冲压工艺要求,严控炉内温度、压制的起始温度、终了温度;热成型所用的工具、压型模等需保持清洁。公司现有厂房建设至今已有十余年,部分厂房建筑较为陈旧,已无法满足高端产品生产环境的需求。 该项目将对特容车间、核电车间、重容车间、金工车间进行洁净化改造,通过实施房顶防水工程、空气净化系统、除油恒温系统,有效解决现有车间房顶漏水、洁净度较低、加工温湿度控制等问题。项目建成后,公司的生产加工环境条件将得到大幅改善,可更加精准地控制产品加工过程中环境温湿度和洁净度,有利于公司承接生产加工精度、洁净等级更高的订单。此外,车间的洁净化改造亦改善了生产技术工人的作业环境,充分保障员工的作业舒适度及安全性,有利于公司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降低人员流失率。 综上,从改善生产环境、提升工艺精度的角度,该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 (3) 更新核心关键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公司现有厂房建设至今已有十余年,部分设备较为陈旧,运作效率较低。随着公司发展规模日益扩大,订单数量逐步攀升,部分设备已难以满足公司高效生产的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该项目将对特容车间、核电车间、重容车间、金工车间的部分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例如,在特容车间,公司将购置激光切割设备、自动化刨边机、试压用水清洁过滤设备等,提高切割、刨边的效率及质量;在核电车间,公司将对现有车间部分区域进行加高及清洗区进行改造,以提高场地利用率;在重容车间,公司将 20 吨跨承重能力提升到 50 吨并加装 50 吨、360 吨行车,以减少周转时间,提高场地利用率,并增设环缝清根机提高该环节生产能力;在金工车间,公司将购置数控卧式车床替换原有老旧设备以提升加工效率及质量,并购置 6 米数控钻。项目建成后,公司现有车间的生产效率及对应的产品质量均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公司高端装备的制造能力。 综上,从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的角度,该项目建设具有必要性。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项目符合国家数字化、智能化的政策导向 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绿色化发展是我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举措。近年来,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洁净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 2015 年 5 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 2025提出:“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2021 年 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发布的“十四五” 纲要中提出;“加强工业互联网设施建设、技术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中国制造 +互联网取得实质性突破。培育推广新型智能制造模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工信部亦相应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十四五”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支持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综上,该项目符合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化升级的趋势,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2) 项目具备管理体系和数据基础条件 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前提系公司自身需具备科学有序的经营管理体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流程实现系统化。同时,公司亦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系统使用基础和数据积累,方可确保信息化系统在上线后能得到充分利用。 公司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安装金蝶软件、OA 系统、物料台账及生产过程管理系统、NSAS 软件、VCAD 软件、报表软件、Nozzlepro 软件、PV Elite 软件、锐起 RDV 桌面虚拟化软件、套料软件等,并在多年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生产运营管理数据。因此,公司现有信息化基础将能够助力项目有序推进。此外,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具备信息化管理理念:公司过往精细化、标准化的运营管理方式,使得公司各部门及工作人员形成了良好的流程化作业思维,有利于提高公司全体员工对信息化建设的认可度,降低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阻碍。 综上,项目已具备实施所必需的经营管理体系及相应的数据基础。 (3) 项目已制定详细的改造步骤及影响控制措施 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车间生产均处于满负荷状态,故为控制本次改造带来的经营影响,公司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步骤及影响控制措施。具体包括: 公司将根据在手订单情况及生产负荷状况,提前做好生产工作的排期计划,尽可能在生产空闲状态进行环境改造及设备更新;在环境改造及设备更新时,公司将采用多点位施工的方式,做好小范围隔离、错时进行作业;公司根据设备到货安装时间,提前安排生产部门加班加点完成产品储备,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保质保量交付,尽可能降低技术改造带来的产能影响;公司生产工艺流程为非流水线式作业,大多为单机单工序的方式,因此,在停机期间,如遇临时生产任务,公司可将加工工作安排到其他设备,且必要时候非关键工序可委外加工; 设备安装完毕后,公司将安排生产部门尽快完成设备调试工作,并提前组织生产技术工人培训学习新设备的操作规程,确保设备上线后可快速投产。 综上,公司已针对该项目制定详细的改造步骤和影响控制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项目实施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4、 项目预期收益 该项目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紧密相关,项目的实施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将能够改善公司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进而为公司带来间接经济效益。 5、 项目涉及的备案、环评和用地等事项 (1) 截至本报告公告之日,该项目的备案、环评等手续正在办理中。 (2) 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公司现有厂区内,公司已取得相应的产权证书(什国用(2014)第 02073 号、什国用(2014)第 02074 号),该项目不涉及新增用地。 (三)氢能及特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 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 12,495.06 万元。该项目实施主体为科新机电,实施地点位于四川省什邡市,项目建设期预计为 1 年。 通过该项目,公司将增设研发所需的先进设计软件、检验检测设备,并引入高端人才,对制氢、储氢、加氢、高端特殊材料等方面进行应用研究。公司实施该项目,一方面旨在提升高端过程装备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氢能相关研究课题,为后续布局氢能产业奠定基础,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助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公司研发实力随着化石能源消耗加速,地球温室效应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上述背景下,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新能源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正逐步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为推进“双碳”战略目标,深入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鼓励氢能产业发展政策,旨在加速能源产业结构调整。 为响应我国能源发展规划,该项目中,公司将依托现有技术团队班底,引进领域权威技术专家,组建氢能研发专家团队。同时,公司将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潜力产品产业化。研发中心设立后,将快速推动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等环节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及自主创新,不断积累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长远来看,该项目实施是公司积累研发实力、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助力我国能源结构加速调整的必要举措。 综上,从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研发能力的角度,该项目具有必要性。 (2) 切入制氢、储氢、加氢环节,布局氢能产业链 氢能具有储量丰富、热值高、零污染、可存储、来源广泛等优点,是我国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氢气需求量约 3,342 万吨,在“双碳”背景下,我国 2030 年氢气的年需求量将提高到 3,715 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 5%。到 2060 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约1.3 亿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 20%。氢能产业链长、产值高,上游为制氢环节,中游为氢气的储运,下游为氢能的应用领域。氢能储运设备是氢能利用的重要基础设施,是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必要支撑。 在上述背景下,高端过程装备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公司将以该项目为契机,切入制氢、储氢、加氢环节,对固体储氢工程技术、热动力氢气升压装置、加氢橇等方向进行研究。其中,在固体储氢工程技术方面,公司将通过对渗透率、成型密度、储氢床体传热性能与氢压、温度、氢含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开发出安全、高效、低成本、长寿命的固体储氢罐;在热动力氢气升压装置方面,公司将通过对储氢材料交替吸放氢的峰值和周期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开发出应用于许多特殊场景的静态氢气压缩机和加氢站的氢气升压装置;在加氢橇方面,公司将通过对加氢过程的工艺路线研究,以期开发出可用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加氢的产品。 综上,从布局现有氢能产业链、提升长期综合竞争力的角度,该项目具有必要性。 (3) 聚焦特材应用研究,满足下游升级需求 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常被应用于高温、高压、腐蚀性强等极端工况,且容器内介质也常为易燃、易爆、有毒等物质。在下游化工行业持续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家推行“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国家对传统能源行业的节能环保要求逐步提升,为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制造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压力容器逐步向大型特材化、高端化、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传统压力容器过程装备的材质一般为碳钢、不锈钢,相较于特种材料,碳钢及不锈钢材料在耐高温、耐高压、抗腐蚀性、环保性等方面均有一定差距,因此特种材料在高端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制造领域应用愈发广泛。 该项目中,公司将聚焦钛、镍、锆、钽、铜、铝等有色金属及其合金、高级不锈钢和金属复合材料等特种材料的应用研究。具体而言,公司将通过对特种材料成型加工,焊接、热处理的研发试验和机械性能、金相组织、腐蚀试验等检测试验与评定,以此获得成型加工、焊接和热处理最佳工艺参数和核心技术,并运用至产品生产中。通过实施该项目,公司将推出满足下游市场升级需求的品类,有助于公司在高端过程装备领域快速抢占市场,扩大市场竞争力水平。 综上,从满足下游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角度,该项目具有必要性。 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 项目具备专业研发和管理团队 研发团队方面,公司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及四川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截至 2021 年 12 月,公司共有 208 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31.52%。公司研发团队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研制,完成了多种新结构设计和新的工艺方案的设计开发工作,通过省级科研项目验收 1 项,完成 13 项内部研发项目立项,获得授权专利 7 项,撰写专业技术论文数篇。管理团队方面,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具备多年运营管理经验,对高端压力容器过程装备行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较为敏感,能结合下游产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公司的发展战略,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公司具备专业的研发团队和管理团队,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 (2) 项目具备充分的技术资源积累 高端过程装备具有产品种类多样、定制化程度高、研发技术含量高等特点,需具备扎实的研发实力。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并将技术创新作为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公司已累计获得专利逾 40 余项;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公司亦开展一系列前沿性课题研究,持续夯实自身技术积淀。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开发了代表压力容器综合制造实力的尿素高压圈核心设备以及高镍合金的太阳能光伏多晶硅反应器出口一级换热器,取得 PTMEG 反应器订单,同时实现核电领域核级新燃料运输容器替代进口批量化生产。持续技术进步创新能够为该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待研发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后,公司可将丰富的技术储备广泛应用于日常生产经营,进而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高端过程装备制造产业的深度融合。 综上,公司具备充分的技术资源积累,为项目实施提供有效支持。 (3)项目具备上下游资源支持优势 关于上游供应商及合作方,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高端过程装备的技术研究,并通过加强外部学术交流,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一方面,公司通过与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多家知名单位以及行业资深专家展开紧密的技术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公司与国际知名的工艺技术供应商美国 KBR、荷兰 Stamicarbon 及国际知名企业日本三菱、德国 MAN、美国拉贝尔、奥地利 SBN 等公司开展长期的技术交流及合作。 关于下游客户,目前公司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中国寰球、中国五环、中国成达、中国天辰、中广核、中国核动力院、万华化学、东华科技、华陆工程、赛鼎工程、北京石油、湖北三宁等国内大型知名企业及工程设计院均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多次被评为优秀供应商、金牌供应商,树立了公司于业内领先的市场地位。 综上,公司具备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资源优势,为项目实施创造外部条件。 4、 项目预期收益 该项目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紧密相关,项目的实施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将能够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进而给公司带来间接经济效益。 5、 项目涉及的备案、环评和用地等事项 (1) 截至本报告公告之日,该项目的备案、环评等手续正在办理中。 (2) 截至本预案公告之日,该项目用地事项正在筹备中,公司将尽快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四)补充流动资金 1、 补充流动资金基本情况 本次募集资金拟补充流动资金 12,000.00 万元。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公司业务将快速发展,本次补充流动资金能够有效缓解公司营运资金压力,有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2、 补充流动资金的必要性 (1) 业务规模持续扩张,流动资金需求增加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在压力容器过程装备制造行业已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行业地位。近年来,公司订单和营业收入规模不断增长,随着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公司资金需求量也将逐渐上升。同时,经营规模的扩大,也要求公司在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本次补充流动资金的规模综合考虑了公司现有的资金情况、实际运营资金需求缺口以及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等因素,整体规模适当。 (2) 优化公司资本结构,提升抗风险能力通过本次发行补充流动资金,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公司偿债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公司资本实力。同时,流动资金的增加也可以减少公司的债务融资需求,从而降低财务费用,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3、补充流动资金规模的合理性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非资本性支出(预备费、铺底流动资金等)部分视同补充流动资金,合计 4,243.44 万元。本次募集资金中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视同补充流动资金金额合计为 16,243.44 万元,占本次拟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为27.97%,本次募集资金中补充流动资金和视同补充流动资金合计的比例未超过募集资金总额的 30%,符合发行监管问答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的有关规定。 流动资金需求主要由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流动负债构成,根据销售百分比法对 2022 年末、2023 年末和 2024 年末的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流动负债进行预测,计算各年末的流动资金占用额(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公司对流动资金的外部需求量为新增的流动资金缺口,即2024 年末的流动资金占用额与 2021 年末流动资金占用额的差额。 (1) 营业收入的预测 公司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9,432.25 万元、73,516.08 万元和 94,813.70 万元,2019 年至 2021 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 26.31%。假设 2022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为 26.31%,则 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119,755.52 万元、151,258.58 万元和 191,048.87 万元。 (2) 公司新增流动资金缺口的测算 公司以2021年末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流动负债各科目余额占2021年营业收入的比重为基础,根据前述 2022 年至 2024 年营业收入的年化和预测值对 2022 年至 2024 年各期末经营性流动资产和经营性流动负债各科目的金额进行测算,公司新增流动资金缺口测算如下: 单位:万元 - 16 - 科技创新 爱人宏业 项目 2021 年末实际数 经营资产、负债占营业收入比例 预计经营资产及经营负债数额 2024 年末预计数-2021 年末实际数 2022 年 (预计) 2023 年 (预计) 2024 年 (预计) 营业收入 94,813.70100.00% 119,755.52 151,258.58191,048.87 96,235.17应收账款 19,715.8920.79% 24,902.38 31,453.2339,727.37 20,011.48存货 40,362.7742.57% 50,980.66 64,391.7081,330.67 40,967.90合同资产 25,930.7327.35% 32,752.10 41,367.9252,250.22 26,319.49应收款项融资 9,707.2310.24% 12,260.83 15,486.1819,559.99 9,852.76应收票据 1,174.431.24% 1,483.38 1,873.602,366.47 1,192.04预付账款 4,308.874.54% 5,442.37 6,874.048,682.34 4,373.47经营性流动资产合计 101,199.92106.74% 127,821.71 161,446.67203,917.06 102,717.14应付账款 13,759.4514.51% 17,379.03 21,950.7827,725.19 13,965.74应付票据 8,451.308.91% 10,674.51 13,482.5617,029.30 8,578.00合同负债 35,464.2737.40% 44,793.55 56,577.0071,460.23 35,995.96经营性流动负债合计 57,675.0260.83% 72,847.09 92,010.35116,214.72 58,539.70流动资金占用额(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43,524.9045.91% 54,974.62 69,436.3287,702.34 44,177.44根据上述测算结果,公司 2022 年末至 2024 年末的流动资金缺口为 44,177.44万元。本次发行拟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为 16,243.44 万元(含视同补充流动资金),小于流动资金缺口,因此,本次补充流动资金规模具有合理性。 4、补充流动资金的可行性 (1) 本次发行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条件 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符合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具有可行性。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完成后,公司净资产和营运资金将有所增加,公司资本实力随之增强,有助于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确保公司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 (2)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具有治理规范的实施主体 公司已按照上市公司的治理标准建立了以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募集资金管理方面,公司已按照监管要求建立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对募集资金的存储、使用、投资项目变更、管理与监督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董事会将持续监督公司对募集资金的存储及使用,以保证募集资金合理规范使用,防范募集资金使用风险。 三、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影响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相关的产业政策及未来公司战略发展方向。随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将进一步优化自身各类产品的生产布局、增强公司自身研发实力,在未来一定期间内保持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为公司巩固行业地位和提高盈利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二)本次发行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 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资本实力将有所增强,有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高公司抗风险能力。同时,募集资金能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改善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 此外,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投产后,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将获得提升,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长期经营实力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整体业绩水平也将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四、可行性分析结论 综上,经审慎分析,董事会认为公司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公司的现实情况和战略规划,符合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巩固公司市场地位。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合理、可行,符合全体股东的根本利益。 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2年7月29日 -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