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典型套同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doc

    • 资源ID:54351998       资源大小:12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典型套同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doc

    一、套筒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工艺分析套筒类零件的加工工艺根据其功用、结构形状、材料和热处理以及尺寸大小的不同而异。就其结构形状来划分,大体可以分为短套筒和长套筒两大类。它们在加工中,其装夹方法和加工方法都有很大的差别,以下分别予以介绍。(一)轴承套加工工艺分析加工如图767所示的轴承套,材料为ZQSn6-6-3,每批数量为200件。1轴承套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该轴承套属于短套筒,材料为锡青图767轴承套简图铜。其主要技术要求为:34js7外圆对22H7孔的径向圆跳动公差为0.01mm;左端面对22H7孔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1mm。轴承套外圆为IT7级精度,采用精车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精度也为IT7级,采用铰孔可以满足要求。内孔的加工顺序为:钻孔车孔铰孔。由于外圆对内孔的径向圆跳动要求在0.01mm内,用软卡爪装夹无法保证。因此精车外圆时应以内孔为定位基准,使轴承套在小锥度心轴上定位,用两顶尖装夹。这样可使加工基准和测量基准一致,容易达到图纸要求。车铰内孔时,应与端面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以保证端面与内孔轴线的垂直度在0.01mm以内。2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表72为轴承套的加工工艺过程。粗车外圆时,可采取同时加工五件的方法来提高生产率。表7-2轴承套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定位与夹紧1备料棒料,按5件合一加工下料2钻中心孔· 车端面,钻中心孔 · 调头车另一端面,钻中心孔三爪夹外圆3粗车车外圆42长度为6.5mm,车外圆34Js7为35mm,车空刀槽2×0.5mm,取总长40.5mm,车分割槽20×3mm,两端倒角1.5×45°,5件同加工,尺寸均相同中心孔4钻钻孔22H7至22mm成单件软爪夹42mm外圆5车、铰· 车端面,取总长40mm至尺寸 · 车内孔22H7为22mm · 车内槽24×16mm至尺寸 · 铰孔22H7至尺寸 · 孔两端倒角软爪夹42mm外圆6精车车34Js7(±0.012)mm至尺寸22H7孔心轴7钻钻径向油孔4mm34mm外圆及端面8检查(二)液压缸加工工艺分析液压缸为典型的长套筒零件,与短套筒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工件安装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别。1液压缸的技术条件和工艺分析液压缸的材料一般有铸铁和无缝钢管两种。图768所示为用无缝钢管材料的液压缸。为保证活塞在液压缸内移动顺利,对该液压缸内孔有圆柱度要求,对内孔轴线有直线度要求,内孔轴线与两端面间有垂直度要求,内孔轴线对两端支承外圆(82h6)的轴线有同轴度要求。除此之外还特别要求:内孔必须光洁无纵向刻痕;若为铸铁材料时,则要求其组织紧密,不得有砂眼、针孔及疏松。2液压缸的加工工艺表73为液压缸的加工工艺过程表7-3液压缸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定位与夹紧1配料无缝钢管切断2车1车82mm外圆到88mm及M88×1.5mm螺纹(工艺用)三爪卡盘夹一端,大头顶尖顶另一端2车端面及倒角三爪卡盘夹一端,搭中心架托88mm处3调头车82mm外圆到84mm三爪卡盘夹一端,大头顶尖顶另一端4车端面及倒角取总长1686mm(留加工余量1mm)三爪卡盘夹一端,搭中心架托88mm处3深孔推镗1半精推镗孔到68mm一端用M88×1.5mm螺纹固定在夹具中,另一端搭中心架2精推镗孔到69.85mm3精铰(浮动镗刀镗孔)到70±0.02mm,表面粗糙度值Ra为2.5m4滚压孔用滚压头滚压孔至70 mm,表面粗糙度值Ra为0.32m一端用螺纹固定在夹具中, 另一端搭中心架5车1车去工艺螺纹,车82h6到尺寸,割R7槽软爪夹一端,以孔定位顶另一端2镗内锥孔1°30及车端面软爪夹一端,中心架托另一端(百分表找正孔)3调头,车82h6到尺寸,割R7槽软爪夹一端,顶另一端4镗内锥孔1°30及车端面软爪夹一端,顶另一端二、套筒类零件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一般套筒类零件在机械加工中的主要工艺问题是保证内外圆的相互位置精度(即保证内、外圆表面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和防止变形。1保证相互位置精度要保证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要求,通常可采用下列三种工艺方案:(1)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内外圆表面与端面。这种工艺方案由于消除了安装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因而能保证较高的相互位置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影响零件内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和孔轴线与端面的垂直度的主要因素是机床精度。该工艺方案一般用于零件结构允许在一次安装中,加工出全部有位置精度要求的表面的场合。为了便于装夹工件,其毛坯往往采用多件组合的棒料,一般安排在自动车床或转塔车床等工序较集中的机床上加工。图769所示的衬套零件就是采用这一方案的典型零件。其加工工艺过程参见表74和图770。表7-4棒料毛坯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1加工端面、粗加工外圆表面,粗加工孔,半精加工或精加工外圆、精加工孔、倒角、切断(见图7-70)外圆表面、端面(定料用)2加工另一端面、倒角外圆表面3钻润滑油孔外圆表面4加工油槽精加工外圆表面(如要求不高的衬套,该工序可由工序1中的精车代替)外圆表面 (2)全部加工分在几次安装中进行,先加工孔,然后以孔为定位基准加工外圆表面。用这种方法加工套筒,由于孔精加工常采用拉孔、滚压孔等工艺方案,生产效率较高,同时可以解决镗孔和磨孔时因镗杆、砂轮杆刚性差而引起的加工误差。当以孔为基准加工套筒的外圆时,常用刚度较好的小锥度心轴安装工件。小锥度心轴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心轴用两顶尖安装,其安装误差很小,因此可获得较高的位置精度。图771所示的轴套即可采用这一方案加工,其加工工艺过程见表75。表7-5单件毛坯轴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序号工序内容定位基准1粗加工端面、钻孔、倒角外圆2粗加工外圆及另一端、倒角孔(用梅花顶尖和活络顶尖)3半精加工孔(扩孔或镗孔)、精加工端面外圆4精加工孔(拉孔或压孔)孔及端面5精加工外圆及端面内孔(3)全部加工分在几次安装中进行,先加工外圆,然后以外圆表面为定位基准加工内孔。这种工艺方案,如用一般三爪自定心卡盘夹紧工件,则因卡盘的偏心误差较大会降低工件的同轴度。故需采用定心精度较高的夹具,以保证工件获得较高的同轴度。较长的套筒一般多采用这种加工方案。2防止变形的方法薄壁套筒在加工过程中,往往由于夹紧力、切削力和切削热的影响而引起变形,致使加工精度降低。需要热处理的薄壁套筒,如果热处理工序安排不当,也会造成不可校正的变形。防止薄壁套筒的变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减小夹紧力对变形的影响夹紧力不宜集中于工件的某一部分,应使其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上,以使工件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较小,从而减少其变形。例如工件外圆用卡盘夹紧时,可以采用软卡爪,用来增加卡爪的宽度和长度,如图772所示。同时软卡爪应采取自镗的工艺措施,以减少安装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图773是用开缝套筒装夹薄壁工件,由于开缝套筒与工件接触面大,夹紧力均匀分布在工件外圆上,不易产生变形。当薄壁套筒以孔为定位基准时,宜采用涨开式心轴。采用轴向夹紧工件的夹具。如图774所示,由于工件靠螺母端面沿轴向夹紧,故其夹紧力产生的径向变形极小。在工件上做出加强刚性的辅助凸边,加工时采用特殊结构的卡爪夹紧,如图775所示。当加工结束时,将凸边切去。(2)减少切削力对变形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几种:减小径向力,通常可借助增大刀具的主偏角来达到。内外表面同时加工,使径向切削力相互抵消,见图775所示。粗、精加工分开进行,使粗加工时产生的变形能在精加工中能得到纠正。(3)减少热变形引起的误差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受切削热后要膨胀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为了减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应在粗、精加工之间留有充分冷却的时间,并在加工时注入足够的切削液。热处理对套筒变形的影响也很大,除了改进热处理方法外,在安排热处理工序时,应安排在精加工之前进行,以使热处理产生的变形在以后的工序中得到纠正。

    注意事项

    本文(典型套同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