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自动保存的).docx
试论语言的模糊性毕业院系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姓名摘要模糊性是一种很常见的语言现象,模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本文就语言的模糊性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论述。首先,本文综合了不同语言学家对模糊语言的阐述和他们对模糊性的不同定义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将模糊性定于为缺乏明确界限的模糊等。接下来本文分析了认知语言学中的范畴理论和概念隐喻及转喻与语义模糊的关系,提出模糊语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产生于人类认知世界的范畴化过程中并通过概念隐喻和转喻加以扩大化。 第一章 模糊性的定义 我们发现,世界上的一些事物或现象无法用精确的如同数学一样的方法来描绘或确定清晰的界限。比如对于某个事情,我们不能确定是“好”是“坏”,即使这件事可以肯定是“好事”,也不能将它到底有多好用数字表示。事物界限的不明确,必定会导致无法具体归类的情况出现,到底属于这一类还是那一类难以确定。 以“长寿”这一现象为例。一个人如果90岁,这个人绝对是长寿的人,但是如今70岁算不算长寿,就很难说。如果70岁算是长寿,那69岁呢?这就很难确定是否是“长寿”。因此,由于“长寿”这个词所描述的现象中存在着模糊,“长寿”这个词就是模糊的。所以说对于这些模糊现象,我们往往不能确定某一词是否适用,没有把握。 模糊的概念和理论是美国的扎德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他通过引进模糊集即边界不明显的类,从而提供了一种分析复杂系统的新方法。20年来他所开创的模糊集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札德认为“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大部分类别是模糊的,有些是稍微模糊,有些则是显著的模糊”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很明显他肯定了模糊性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只是有的现象模糊程度高,有的模糊程度低。而在黄伯荣 、廖序东 的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中把词义的模糊性和词义的概括性、民族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将模糊性定义为“词义的模糊性指的是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由此看出黄伯荣廖旭东也是肯定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认为模糊产生的原因就是事物边界划分的不清晰。同时在叶蜚声的语言学纲要中讲道模糊性时提出“经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它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 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也是认为模糊性是源于概括事物而造成的边界不清。而且伍铁平的普通语言学概要中也讲道“词所指称的事物其外延的边界是游移的、不确定的,反映到词义上来,就是词义常常概括了一些边界不清、亦此亦彼的内容”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将词义的模糊性认为是词义明显的特点,亦是指出由于词义边界的不清而形成的词义模糊性。综合以上对词义模糊性的定义, 我们可以认为词义的模糊性确实是语言的本质属性,当词表现客观世界的对象时,针对该对象的属性和状态的反映一般是比较确定的,但对该对象与其他相邻对象之间的界限或对象自身发展变化的反映却是不够清晰的。即某一词义的中心内容是明确的,而该词义指称对象的边界却是模糊的,这就形成了模糊词义。也就是词义外延的不确定性决定了词义的模糊性。 第二章 语言的模糊性一、研究语言的模糊性就是研究语言内部的模糊性,它必须从语言结构的不同层面去考察,如语音方面的模糊性、语法方面的模糊性和语义方面的模糊性。I.语音平面例如从辅音到元音的渐变中,处于中间位置的这些音素被称作“半元音”,但是又把这些所谓的半原音归入辅音类,这一矛盾,充分说明这些音的类属的不确定性。其实它们是介于辅音和元音之间的一种模糊性。 2.语义平面 词义的模糊主要有三种类型:(1)指称模糊。词本身意义清楚,但是难以确定这个词能否用于某些事物。比如什么情况下可以叫做锋芒毕露,多好的天气叫风和日丽,风和具体是几级风,日丽是太阳怎样的照耀。(2)词义多项化。我们知道词的意义是变化多样的。“Johns book”(约翰的书)可指“约翰写的书”,“约翰拥有的书”,“别人要求约翰读的书”等等。(3)词义缺乏确指。词本身意义清楚,但是是一种泛指。如neighbor(邻居)一词,它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就没有指,因此可以指代截然不同的多种人。3.语法平面 语法中词类划分就具有不确定性,是一种语法模糊现象。如汉语中的“学习”,在“学习知识”句中是动词,而在“学习使人进步”句中则是名词。我们在上语法课时经常说“每条语法规则都有例外”,这就是在努力将那些不在规则之内的“例外”现象也包括在我们的语法规则之内。其实,是“例外”也好,是那些规则内“模棱两可”的词语也好,都是语法模糊现象。自然语言在语音、语法、语义方面,都带有强烈的模糊特征,但它却准确地表述和交流思想。二、在人类的自然语言中,最典型的几类模糊词语是颜色词、时间词、表示大小、年龄、感觉的词以及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1、颜色词颜色词是典型的模糊词。人类能够辨别的自然色彩成千上万,不过人类语言中颜色词的数量却远远少于自然色彩的数量。为了用有限的颜色词来描述颜色,那么颜色词就不得不具有概括性和模糊性。颜色的界限是模糊的。没有人能够分辨出黄颜色和绿颜色的界限,当然也没有人能分辨出绿色和蓝色的界限。不仅如此,不同语言往往具有迥然不同的颜色词。汉语说“冻得发青(或紫)的脸”,英语则说His face was blue with cold( 他的脸冻得发蓝)。英语中用green with envy(因忌妒发绿)或green-eyed(绿眼睛的)表“妒忌(的)”,汉语却说“眼红”。因为两种语言都是按照各自的社会惯例来划分颜色的。颜色词的不对应必然带来不同语言中颜色词模糊程度的不同。2、时间词表示时间的词所表达的都是一些外延很难划定的模糊概念。如“现在”同“过去”、“将来”之间都不存在可以一刀切的界限。因为自然语言不像数学语言那样说一不二。例如汉语的“前”既可以表示未来,如“向前看”、“前途无量”;又可以表示过去,如“前天”、“前年”、“前十年”。“后”既可以表示未来,如“以后”、“后天”、“后年”,有可以表示过去,如“向后看”。当“前”表示过去,“后”表示未来时,人仿佛是朝着过去站着的;相反,当“前”表示未来,“后”表示过去时,人仿佛是朝着未来站着的。看来这种种都是模糊的时间的界限在语言中的反映。3、大小、年龄的词语“大一中一小”也是模糊概念。几年的树算做大树? 张三说它是大树,可是李四认为这还不够大。年龄词中如“青年”这个词现代汉语词典对“青年”的界限是“指人十五六岁到三十岁左右的阶段”,但是实际上我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团章规定,年满14岁就可以入团,过28岁的人就须退团。然而“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章程”却规定“获奖者在其发表作品时的年龄应不超过45周岁”。可见“青年”这个词本身就是模糊的,它的上下限都不易确定。4、表示感觉的词现代汉语词典将“麻木”解释为“像蚂议爬那样不舒服的感觉”。其实蚂蚁爬的感觉是一种触觉,它既不同于“腿发麻”的那种身体内部的感觉,也不同于针灸时的麻感,更不同于味觉的麻。可见麻是一种很模糊的感觉,很难下定义。现代汉语词典对“热”的解释“温度高”(同冷相对)也是十分模糊的,事实上它在下述不同情况下所指的温度是迥然不同的。例如“三伏天很热”在我国通常是指摄氏30度左右至摄氏40度左右;“热水”的热度却可以从一二十度到七八十度,直到滚烫的水以下的热度。“趁热打铁”、“热处理”中的“热”却至少在数百度以上。5、带感情色彩的词例如在传统文学批评中经常用到的词,清空、旷达、豪放、婉约等等,这类词同样内涵不好确定,外延更没有明确界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模糊词。上述这几类词是所指对象的范围或外延不确定的。它们词义的边界不清,造成人们认识上的笼统,都是典型的模糊词。 第三章 语言模糊性的原因一、客观事物渐变性、多样性、相似性由于客观对象本身概念界线模糊不清及客观事物的连续渐变性,客体之间存在着模糊边缘,因而反映这些客体的词语含义也必然是外延模糊。现象的类属界限不明确,或存在中间性过渡,这使得事物类属性态呈现出不清晰性。客观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由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元素交织起来、并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的画面。这幅画有其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和同一性,显示出连续和运动的基本特征。客观事物的这种变化,在很多情况下是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如事物形状的差异,由方到圆,由长到短,由小到大等,都是连续的渐变的。又如颜色词的模糊性,反映了客观世界中的颜色本身就构成一个连续,各种颜色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再如人从出生到长大、衰老,这一过程是连续不断的,语言中却硬要以“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去标志不同的年龄段,自然不能绝对地区分清楚。客观实在中的事物和现象,比人们的任何分类和任何表示出这种分类的语言所能表现的东西多得多,也丰富得多,具有更多的多面性。所以,语言所代表的各类之间是有过渡状态的,这种过渡的“交界的现象”说明了语言模糊性的直接原因。宇宙中各类事物在某一方面存在着相似性的事实是产生语言模糊的重要原因。没有客观事物的相似性,这种现象根本不会发生。柳树的绿不同于海水的绿,海水的绿不同于金龟子的绿,但是这三种东西都具有“绿”的这一颜色性状。因而造成了“绿”这一模糊词语。二、人脑认识的局限性客观世界是具体的、无穷尽的,而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却总要受到诸如时代条件、环境因素、认知能力、价值评价、身体条件、感情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一步到位地全面、全面地认知和了解客体。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具有不确定性。主体往往本能地、能动地利用想象、联想、推测来弥补对客体认知的不充分、不明晰、不精确,这便导致主体对客体主动的模糊认知。当我们提到“人”这个词,会联想到体格、面貌、性格、学识、家庭、国籍等等。词义之所以具有这一特点,就是与词义反映客观事物或现象的特点有关。人类对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认识,无论何时、何种条件下都是主观认识的外化、抽象化、概念化,因此必然带有不确定性、不完全客观的主观色彩。人脑认知的客观世界所形成的认识成果词义,与客观世界本身就永远都不可能画上等号。这样,词义具有模糊性也就不足为奇,而词义模糊性其实正是其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界限不清在语言词汇系统中的集中反映。大千世界的事物浩如烟海,事物的变化五彩缤纷,尽管人脑细胞有一百五十多亿个之多,但仍无法漫无头绪地与万物及其演变规律一一对应。三、划分类属的模糊性世界是由千变万化的事物组成的,等待人们去认识。离开了人对它们的认识,它们就失去了意义。客观世界的事物又是杂乱的,大脑为了充分认识客观世界,就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储存和记忆。所以,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能是杂乱的,而是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世界上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特性,人们根据这些特性来认识事物。但经过认知加工后的世界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是认知世界,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这种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划分类属的过程。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的一个最基本的方面就是划分类属的能力:首先把一些性态特征相同的事物聚合成同一类别,然后划出一条类别界限,并用一个概括的语词来指称这类事物。 界限的划分,使本来处于连续状态的动态世界变成一个静态的、离散的世界。但是为了使对一个连续客体(如颜色)的认知成为可能,人们必须对其进行切分,比如说,把颜色切分成若干个颜色类属。对一个连续体进行切分就会产生模糊,因为每次切分得到的两个相邻类属之间总是存在着一个中间过渡区域,而且不论这种区域多么小,都将导致这两个相邻范畴的边界不确定性,造成“边界模糊现象”。诸如表示时间、年龄和长度等的词语的模糊性都是源于对连续客体的切分。至于要切分成多少类别,则要看人们的实际需要。由于历史上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他们认知客观事物的相似性和区别性的需要也有所不同,这一点反映到语言就是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对事物的不同区分。同样由于工作环境和实际需要不同,不同行业的人们对事物现象的区分也有很大的差异。 当出现某一新的事物时,主体就以类别界限为标准来判断其类属,并用这个类属的名称来指称它。用一个概括的语词作为类别的名称,这些类别是主体认识活动的结果,其名称也是人所赋予的。当我们把某类东西称为“花”、“草”、“树”、“木”时,我们在给类属赋予名称,当我们在描述某种行为“打”、“击”、“跑”时,我们就是在用概念描述类属。词语所表示的概念范畴常常没有明确的外延。只是在范畴的中心处事物的特点才变得清晰,事物才有明确的区别特征,事物越是偏离其所属范畴的中心,它所具有的模糊性就越高。所以,对客观世界的任何切分都在某种程度上带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词语的意义上并形成语意模糊。四、概括本身的模糊性词义是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反映,是抽象的、概括的,词义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抽取共同特征,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必然要舍弃个别对象的具体特征,抽取一般形成概念的内涵,这个概括的过程本身缺乏明确的界限,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概括这一过程主要从两方面来进行的:a.根据具有相似特征的共同性;b.根据具有本质特征的共同性。如可在极其不相同的水果中找到相似性“甜味”,不论枇杷或芒果,也不论香蕉或山枣都具有“甜味”的这一共同特征。再如“人”的词义,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概括,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的解释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那么,如果这样来定义人, 我们说也是模糊了猿向人演变的进化的界限,这种概括不能说明人跟猿的根本区别。同时提到人,就舍弃掉了男女、老幼、穷富、胖瘦等等的具体特征,高度的概括带来的是语言的经济与实用,但词义的外延的不确定性也是必然的。当然现实生活中我们谁也不会把人和其它动物混淆起来, 在对人这种高级动物的认知上还是清楚明确,但不能用认知上的清楚等同于词义的明晰,客体的清晰不等同于概念的清晰。给人下个准确的概念,即让“人”词义明晰起来,具有确凿的内涵,这可能是个难倒很多学者的难题。内涵都很难明晰,外延更是无法指明范围。 对现实进行分析和概括反映现实遵循着经济性和差别性原则来进行。所谓的经济性原则,即所需的概念的数目越少越好,也就是说信息量越少越好。当你想到海里游泳时,有人告诉你水很“冷”,你或许会放弃游泳的念头,交际目的就达到了。或许你还不肯罢休,人们会告诉你水温有“7度左右”,那么去留就可完全决定了,“冷”与“7度左右”这两个模糊概念所具有的信息量是完全满足于思维的判断过程的需要,而无需十分精确的数字,这就是经济性原则的体现。而“冷”这一模糊概念实际上是一个模糊集合,其中心界限可因不同对象而不同。未到铁溶化点的火温可称为“冷”;而低于人体温三十七度的水温亦可称为“冷”;严寒五十度可称为“冷”,而零上十度也可叫“冷”。因此“冷”这一抽象概念所包含的数目是无穷的,但交际过程却只需要几个模糊的数目就够了。比如说“水很冷”,我们决不会想到水温有零下二百度。而“溶点温度太冷”,我们也绝不会想到零上十度。只要不影响对客观事物的识别,不混淆它们之间的界限,某一抽象概念所容纳的信息量越多越好,而概念数目越少越好。但是为了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概念所含的信息量是越精确越好。即差别性越明显越好。在交际中,决不能混淆语言的差别性界限,否则世界万物浑然一体,并无区别了。我们不能说身体“累”又“不累”;衣服是“黑的”又是“白的”,二者必居其一。五、思维模糊性就人脑的思维活动而言,既有精确思维,又有模糊思维,而模糊思维是人脑最重要的特征。模糊思维是精确思维的先导和前提,人脑正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模糊思维进行分析,才能达到精确思维。这一点正是人脑与电脑的根本区别所在。电脑的“思维”运作是一个机械的线性过程,而人脑思维的动作是一个能动的并行过程。模糊思维是关于模糊事物的理性认识,它是对有关对象的模糊信息用模糊的方式进行加工来揭露事物的本质。人拥有一种根据不完整的信息造成完整形象的能力。札德说过:“人类智力同机器智能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这种差别表现在人的大脑能够用不精确的、非定量的、模糊的方法进行思维和推理,这种能力使人能辨认潦草的笔迹,理解失真的言语,将注意力集中在同断定一件事情有关的信息上。”思维离不开语言。模糊语言是使模糊思维物质化的手段。模糊思维往往选择具有模糊性的自然语言,利用语词的模糊性、歧义性和不严格符合单一语法结构的语句来把握和表达事物的模糊性。“人的大部分知觉过程和思维过程都浸透着模糊性语言描写就其本质来说是模糊的,因为这种描写通常是对复杂情况的概括的描写”。人类思维的模糊特点在语言中的表现,首先是概念内涵的模糊性,命名时将事物的界限变得模糊,如机器人”,从严格的逻辑角度看,也是模糊了人同机器的界限。其实,语言不是逻辑,语言中经常使用比喻造词,在这造词的过程中经常模糊事物的界限,如“稻草人”、“纸人”、“电脑”、“机械手”等等,人们绝不会因而将这些东西都误作真的人、脑或手。其次是对数词构成的词组的模糊理解。人们通常满足于“五官端正”所表示的长相端正的模糊含义,很少过问它的精确含义,既究竟是哪五官;人人都理解“五谷丰登”、“五谷不分”,但也往往满足于对“五谷”的模糊理解,很少过问究竟是哪五种谷物。汉语中类似的说法还有“五彩”。它原指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是精确概念;后来泛指颜色多,不限于五种,变成模糊概念了,如“五彩缤纷”。人们在说“六亲不认”时,通常并不过问究竟是哪六种亲属。“六亲”在这儿己经变成一个模糊词,泛指一切亲属。最后是概念外延的模糊性。人们对这些外延有时也满足于模糊的理解,尽管这种理解经不起严格的逻辑的推敲,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的交际。例如“弱不禁风”中的“风”并不包括风的全部外延:既不是指微弱的春风,也不包括台风和龙卷风,而是指一定强度的风(包括过堂风,因为这种风最容易使人伤风感冒)。因为人再弱,也经受得住和煦的春风,不仅不会因而得病,反倒只会感到一阵温暖。至于台风和龙卷风任何人都经受不住,自然不包括在“弱不禁风”中的“风”之内。“弱不禁风”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有时是单纯形容一个人(多半指女子)身体虚弱,上下文中根本没有提到风时,照样可以用这个成语。六、主体认识的差异 由于受主体认知水平,社会经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有时不同主体对相同客体的认识有差异,即使处于同样的时期、掌握相同的知识水平的人,在对同一事物进行下定义、归纳概念的时候,他们关注的角度表达的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历史上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生活环境中,他们认知客观事物的相似性和区别性的需要也有所不同,这一点反映到语言上就是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对语义的不同区分。同样由于工作环境和实际需要不同,不同行业的人们对事物现象的区分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漂亮”可用于男女双方,可以是:五官端正、秀气、魁梧等含义,但是在英国人看来,“漂亮”要用两个模糊词来形容,男的用handsome;女的用beautiful,汉语的这一模糊词具有英语两个模糊词的价值。英语中的uncle可以指:伯父、叔父、姑父、姨夫而汉语却分得清楚。居住在纽约和华盛顿的人,眼中“高楼”的概念不同,纽约城里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华盛顿却多半是比较矮的建筑。因此,在纽约,要到30-40 层以上才称得上“高楼”,而在华盛顿 10 层就算得上高的建筑了。 不同时代也会造成不等的模糊状况如,对人死亡的鉴定标准,人们传统认定是以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停止呼吸为准。这是基于传统医学的、伦理道德的、社会习俗的观念的模糊认知导致。然而人们对死与非死的认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着一个相互作用和发展的过程。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以心脏停止跳动和呼吸停止来判断人死亡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因为人在休克假死时也会出现这些现象,但其人并未死亡。因而现在主张以脑死来作为人死亡鉴定标准的呼声越来越高。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于鬼神的迷信决定着他们对鬼神的定义必然是唯心的,离客观现实距离较远的。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对鬼神的认识和界定就更科学与严谨。在语言中的这些模糊词语,由于风俗习惯、文化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更就具有古今不等的价值。以汉语“黑”为例,古代同属这一集合的词有:黔、黛、黝、默等一百多个词,但到了现代汉语,其分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除少数几个词外,全部消失或转义了。如“黔”仅是贵州省别称而己,(其本义是先秦以前人们用黑巾覆头,因而又称“黔首”);“黯”在今日仅是“液体小滴”之意,其古义“斑斑小黑”己失去其黑义,而剩下“点”义;“黝”在今日仅是罢免革除之意,其古义“下色也”即最次的颜色,取其排列最末之意而弃其黑义;只有“黛”还保留有“黑”义。在古代中国,人们对颜色是异常讲究的,它与人们的地位身份有关,官服上的颜色是任何人都不能潜用的,因此,颜色分类极多。而今天,这些讲究成为不必要的了。 第四章 模糊的语用 在21世纪,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打开了新的篇章。现代信息技术开启的新型时代业已形成。现代信息技术要求各种数字数据越来越精细和准确。使人们认为在语言研究领域也应以精确为前提。的确,语言中的某些领域如:文字的书写应准确无误,而在语言表达方面,一方面要求词义的表达能力是准确的,另一方面又要求词义的表达能力是模糊的。特别是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有时词义的模糊性更能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如:“高”和“矮”这一对词我们就无法以一个准确的数据规定其内涵,我们不能说人的身高170厘米属于高,还是169厘米属于矮,“高”和“矮”只是相对而言。正是词义的模糊性,才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更为随意。 我们已经知道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概括的范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即词所表达的概念没有明确的外延。词义的模糊性一反传统的一味追求精确的倾向,为实际语用中存在的大量的模糊语言现象提供了有效的办法。词义的模糊性并不是语言中的消极因素,相反,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交流思想的时候。能够把这一类事物与另一类事物区别开,明确这个词所包含的大致的范围就可以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时时、事事都像科学实验那样,对谈论的对象作出精确的测定。正是词义具有模糊性,才使人们能够灵活地根据交际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情景来选择词语,表达思想。如果没有词义的模糊性,而是对所有的词义都作出严格的精确的规定,那么社会的交际活动将难以进行。比如:在谈论一个人的身高的时候,由于词义的模糊性,我们才可能在不知道他身高的确切尺寸的情况下,说他个子高还是不高。所以模糊性使语言成为人们方便而又灵活的交际工具。 词义的模糊性在实际的言语交际的过程中,不仅不会妨碍交际,相反,却可以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人们的许多日常用语,只需要模糊语就可以满足交际的需要,过分强调词义的准确性,反而使语言显得枯燥干涩,影响交际的进行。特别是在一些文学作品里,词义的模糊性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诱发人们的表象思维,从中享受到精神的愉悦。 (一)提高语言表达的委婉性、生动性。在语言的言语交际的过程中,由于受时间、环境、背景的影响,切忌把话说的太绝。因此,说话人往往用模糊语来表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从而使语言更委婉。例如:郑板桥有一次和他的老师出去,看到桥下有一具女尸,他的老师随口吟诵:二八多娇女,风吹小桥小桥。三魂随波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问他的老师:“你怎么知道她的年龄,又何以判断她落桥的原因。不如这样写:谁家女多娇,何故落小桥?青丝随波转,粉面泛波涛。 他的老师使用了准确语才让人不可信,而郑板桥使用了模糊语才使语言更生动、形象。 再如:一位老工人因医药费不能解决去找厂长,厂长说“老师傅,像您这样的老工人,厂里再难也得想办法解决,容我们再研究研究好吗?”像上面对话中的“研究研究”就是模糊的言语,其功能就是给交际的双方留下一个缓和的余地,而且语言听起来也十分顺耳,便于听话人接受。 (二)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语言中有不少词语的词义是精确的。即它们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是明确的,不同词语所指范围之间的界限是清楚的。如:“一、二、三、四”等数字,“米、厘米、毫米、小时、分、秒”等度量单位,“太阳、月亮、黄河、鲁迅”等专名,就是精确的。如科学术语一般都是精确的,就要求有准确的含义。比如:语言学中的“元音、辅音、音位”等,物理学中的“电荷、电子、压强”等,生物学中的“细胞、基因、染色体”等术语就是如此。一般来说,准确的语言才能使表义准确、清晰。而模糊语应表义含混,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却不是如此。由于客观事物的不确定性,用模糊语表达才更准确。这就体现了准确与模糊的辩证统一。 例如:一个外地人向当地人问路,当地人说往前走200米,有个小桥,过了桥就是。这个外地人刚走了几步,当地人就跑过来说:“是300米,不是200米。我害怕你到200米就拐 弯会掉到河里。”这是个笑话,可见语言表达不必如此精确。(三)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 文学语言离不开语义的模糊性。运用语义的模糊性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翻阅文学作品不难看出。如:文学大师钱钟书在围城中对苏文纨的形象描写:“那个戴太阳眼镜、身上摊本小说的女人,衣服极斯文讲究。皮肤在东方人里,要算得白,可惜这白色不顶新鲜,带些干涩。她去掉了黑眼镜,眉清目秀,只是嘴唇嫌薄,擦了口红还不够丰厚。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画成的。”只用几个简单的模糊语言,苏文纨的文雅、清高、虚伪的旧式大家闺秀的风范就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一种深刻的记忆,使人获得美感享受。如果应要把苏文纨的形象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说她皮肤不太白,像我们平时喝的果奶,属于雅白,身高1米几几,体重多少公斤,都描写得清清楚楚,定会使这部文坛佳作显得晦涩难懂,语言生硬,失去了品位的价值。这种例子在文学作品里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语义模糊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高”和“矮”、“春、夏、秋、冬”四季以及“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类人等等。在我们的交际活动中,只要达到交际的目的,就没有必要把语言精确到“数字化”。正因为如此,才使语义的模糊性在言语交际中起到了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语言的模糊性只是语言的诸多特征之一,把它过分夸大,忽略甚至抹杀语言的其他特性,同不重视语言的模糊性一样,都会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承认语言的模糊性的时候并不是否认语言的精确性。在语言中,无论是精确或模糊都是一种现象。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工具,人们追求的实质仍然是有效性,对不同的语言领域,从有效的准则来考虑,有的需要精确,而有的需要较模糊。参考文献:伍铁平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叶蜚声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札德. 模糊集合、语言变量及模糊逻辑.科学出版社, 1984伍铁平. 模糊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