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doc

    • 资源ID:54472505       资源大小:112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doc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产生 大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的夏朝。由于阶阶级矛盾成了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战争也就成了阶级斗争的最高斗争形式。 到了殷商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常备武装力量的出现军队数量的增多,兵器质量的提高,战争对从事和指导战争的成员的战术技术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对军队的骨干力量-贵族的教育训练就成了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说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已经处于萌芽状态了。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到了西周时代,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已经有了专门用于书写的文字和书写材料(简策、版牍),为兵书的诞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进入商周,由于战争的频繁,作为系统地论述古代兵法的著作-兵书也就在西周产生了。在左传、孙子等兵书的引文中,可以确切地了解到在西周时期,曾产生过两部较系统记述作战经验和军事原则的兵书-军志和军政。这些标志着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 (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成熟 公元前8世纪初至公元前5世纪初,中国进入了春秋时期。由于各诸侯国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军事理论和战争实践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孙子兵法是一部春秋末期集大成之作,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产生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 二、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战争的起源、性质和作用 1.?战争的起因 吴子兵法认为"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 2?战争的性质 吴子兵法指出:"一曰义兵,二曰强兵,三曰刚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即禁暴除乱,拯救危难的军队叫义兵;仗恃兵强、征伐列国的军队叫强兵;因君主震怒而出师作战的军队叫刚兵;违背天理贪图不义之财的军队叫暴兵;不顾国衰民疲,兴师动众而出战的军队叫逆兵。 3.?战争的作用 (二)战争与政治 司马法指出:"以义治之之谓正,正不获意则权,权出于战争,不出于中人。"意思是说采用合乎正义的措施来治理国家,这是正常的方法,用正常的方法达不到目的就采取特殊的手段,特殊手段是以战争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不是以和平方式表现出来。 (三)战争与经济 战国时期齐国的管仲有比较深刻的论述,他明确指出,"一朝之师,十年之蓄积殚,一战之费,累代之功尽"。正因为战争对经济如此依赖,所以,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明确提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慎战思想和"因粮于敌,务食于敌"的补给原则。孙子兵法也因此提出速战速决的战争指导原则:"久暴师则国用不足"。这一原则在战争消耗十分巨大的现代战争中,仍然值得借鉴。 (四)战争与主观指导 孙子兵法中说:"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关于战争中的主观指导,孙子兵法中也明确指出:"因利而制权。"又说:"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五)将帅修养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特别重视将帅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孙子兵法强调:"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吴子兵法中则指出"总文武者,军之将也。" (六)治军 关于治军,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突出了两个方面:一是法令法规的建设与实施。孙子·计篇谈"庙算"的时候,强调了一点,那就是敌我双方"法令孰行"。二是要求从实战出发训练士兵。在训练方法上主张"教得其道","练心"、"练胆"、"练艺",以提高士兵的作战能力。 (七)战略战术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家的著述中关于战争谋略与战术的论述,有很多是相当精辟和有见地的。例如:"上兵伐谋","以全争于天下"的以谋制胜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威慑战略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知彼知己"的因敌制胜论;"度势,料势,为势,应势"的胜可为论;"先人有夺人之心"的"兵贵先"的先发制人论;"后人发,先人至"的后发制人论;"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掌握战场主动权论;"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的奇正相变论;"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进退无形论;"以众击寡"的集中兵力论;"兵贵胜,不贵久","兵之情主速"的速胜论。 (八)关于取得战争胜利的其他保障 在战争中的物质储备和后勤保障方面,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孙子·军争篇就明确指出:"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六韬·军略也说:"三备用备,主将何忧。"因此提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作战原则。此外,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中还有有关地形、用间、阵法、守城、攻城、乡导、行军、安营、警戒等方面的论述。 三、孙子兵法简介 孙武生活于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是人类古代最伟大的军事思想家。他的军事巨著孙子兵法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古代军事思想进入了成熟阶段。 (一)孙武其人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时齐国人,生卒年月不详。 (二)孙子兵法十三篇简介1.?计篇 主要论述了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通过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各项基本条件的计算,做出战略决策,并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军事名言。 2?作战篇 该篇从战争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密切依赖关系,着重论述了"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论思想,并提出了"因粮于敌"的原则。 3?谋攻篇 该篇主要论述了筹划进攻的策略,并强调了以智谋取胜的战略方针,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战争规律。 4?形篇 该篇主要论述军队在作战原则上,要时刻掌握主动权,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寻求打败敌人的可乘之机,以压倒的绝对优势打击敌人,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 5?势篇 该篇主要论述在军事实力的基础上,只有充分发挥指挥员的聪明才智,造成和利用有利态势,才能出奇制胜地打击敌人。 6?虚实篇 该篇主要论述在作战指导方针上必须"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所调动,主动灵活地打击敌人。7?军争篇 该篇主要论述的是对立的两军如何争取胜利的问题。其核心是力争时刻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并提出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军事原则。8?九变篇 该篇主要论述要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用兵的原则,提出了有备无患的备战思想。 9?行军篇 该篇主要论述了行军作战的要领和观察判断敌情的方法,并提出"令之以文,齐之以武"的治军思想。 10?地形篇 该篇主要论述军队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动原则,强调将帅要重视对地形的研究和利用。 11?九地篇 该篇主要论述了在九种不同的作战区域的用兵原则,并强调了"兵之情主速","并敌一向,千里杀将"等问题。 12?火攻篇 该篇主要论述了火攻的种类、目的、条件和实施方法,同时提出了"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的慎战思想。 13?用间篇 该篇主要论述了使用间谍的重要性、种类及其方法,强调了侦察敌情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先知敌情,"不可取于鬼神","必取于人"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三)孙子兵法的科学价值 1?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就说:用兵打仗关系着国家的生死存亡,是不可不认真研究考察的,所以要"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所谓"五事",即"道"、"天"、"地"、"将"、"法";所谓"七计",即"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方面的情况。所有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于战争双方并关系到战争胜败的东西。由此可见,孙武对战争胜负的认识,属于早期战争问题上朴素唯物论的认识论。 2?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普遍军事规律 孙武在历史上第一次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样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战争指导规律,这是前无古人的,是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精华。"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军事名言,不仅揭示了战争指导者对彼己情况的了解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指明了在了解彼己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双方行动的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确定自己的作战行动,以战胜敌人。 3?反映了较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孙子兵法之所以能够提出若干较精辟的军事理论原则,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原因的。从孙子兵法十三篇不难看出,孙武在论述兵法的过程中,反映出不少朴素唯物主义原始辩证法思想。如他在分析研究战争,判断战争胜负的可能性时,能够从一些客观条件入手,并较充分地估计到了战争对客观条件的依赖关系。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他对于"道"和"天"解释是朴素唯物论的。孙子兵法中的"道",不是虚无不可捉摸的超时空的东西,而是指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等客观实际。孙子兵法中的"天",不是什么神物,而是"阴阳、寒暑、时制"等自然现象。 4?第一次提出了威慑战略理论 孙武在谋攻篇中提出:"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孙武对"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具体实施办法又有了详尽的论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概括起来就是综合运用政治、外交、经济、武力威慑等手段,制止战争的爆发,达到最终的政治目的。从其具体的运用手段来讲,主要有"伐谋"和"伐交"两种。 (四)孙子兵法在国内外的影响 (1)孙子兵法在国内的影响 孙子兵法早在战国时期就广为流传。当时由于战争频繁发生,"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韩非子·五蠹篇)。到了汉代,由于距离战乱纷起的春秋战国时期不远,故"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可见,汉代之前,孙子兵法已成为"家"喻"世"晓的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真正被确定为"武经之首"的地位是在北宋中叶,而且是由当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钦定"以孙子兵法为首选的七部兵书,统称为武经七书,确立了孙子兵法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上的地位。从战国以来,对孙子兵法的学习、研究和运用,逐渐成为参与军事研究和战争活动的人们的一种时尚。三国时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曹操就心悦诚服地说过:"吾观兵书战策多矣,孙子所著深矣。"他以丰富的实战经验和广博的军事知识,首次从训诂、文字、传释等角度对这部兵书作了注释。曹操以后,历代共有200多家对孙子兵法作了注释。这些注释对于后人理解孙子兵法,推动孙子兵法的研究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孙子兵法作为现存第一部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兵书典籍,无愧为中国古代兵学沿革发展历程中的第一块里程碑。孙子兵法既对前人战争经验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又对后世兵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理论奠基作用。我国古代比较著名的兵书,如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尉缭子、 冠子、李卫公问对、武经总要、虎钤经、百战奇略、陈纪、投笔肤谈、纪效新书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得益于孙子兵法,并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有所发展。据统计,宋代兵书百战奇略"描述的一百条军事原则,其中56条是对孙武提出的概念的解释;34条包含孙武提出的概念的成分,用其他材料中的思想加以发展和补充;只有10条所包含的思想是孙子兵法中找不到的。"(意大利K·高利考斯基:孙武的思想和中国的军事传统。)明代军事著作家茅元仪在其武备志·兵诀评中说:"前孙子者,孙子不能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此虽为颂扬之辞,却非虚言妄论。在实践中,历代军事将领都非常注重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的战略战术思想,并用这些思想指导他们所指挥的战争实践,而且取得了无计其数的胜战实例。见诸史书最著名的有:战国时的孙膑,楚汉时的项羽、张良、韩信,三国时的诸葛亮、曹操,唐初的李世民、李靖,宋代的岳飞,元代的耶律楚材,明代的刘伯温、戚继光,清代的曾国藩、左宗棠。此外还有赵奢、黥布、霍去病、李广、司马懿、邓艾、孙权、吕蒙、蒋钦、韩擒虎、李刚、辛弃疾、刘琦、俞大猷等。曾辅佐刘邦打败项羽的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曾经三次面临渡河作战的情况,他根据三次作战的不同情况,把孙子"战胜不复"的思想加以灵活运用,在井陉背水列阵,大破赵军,斩杀陈馀,活捉赵王歇。当他的部将向他讨教取胜秘诀时,他脱口而出:"孙子兵法不是说过'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众将闻说皆自叹弗如。后世为将者把孙子兵法作为指导战争的指南,借以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教训,确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因而,在我们今天学习研究孙子和孙子兵法的时候,眼光不应仅限于春秋末年出现的那部孙子兵法,而应看到孙子之后2500多年来无数战争经验积累的、历代杰出军事家所加以发展的、经过战争实践检验证明为正确的"后孙子者"-孙子兵法的继承和发展。 (2)孙子兵法在国外的影响 孙子兵法问世后,不仅在故乡中国,而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产生了极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孙武在海外被誉为"东方兵圣"、"东方兵学的鼻祖"、"超越中华文化圈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少数中国伟人之一"。孙子兵法被奉为"兵学圣典"、"世界古代第一兵家名书"。日、法、英、俄、美、捷等国均有译本,据最新统计,已知孙子兵法有27种语言,278种版本,其中日语230种版本,法语6种版本,俄语5种版本,朝鲜语5种版本,意大利语3种版本,德语2种版本。其他如捷克语、罗马尼亚语、希伯来语、丹麦语、希腊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印地语、泰米尔语、印尼语、越南语、缅甸语、泰国语、马来语均各1种。不少国家以它为军事院校必读书。西方权威的百科全书均列有"孙子"或孙子兵法的条目。孙子兵法的外传以日本为最早。据专家考证,最晚到公元6世纪初叶,孙子兵法可能已传入日本并为日人所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孙子兵法影响了日本军事思想并成为日本军事思想的主体结构。公元1867年发生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迈向资本主义。尽管当时的执政者推行"和魂洋才",日本军界仍信奉孙子兵法,认为中国古代这位兵法大师的学说对现代战争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这一时期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们多数人兼修东西两种军事学说并努力将孙子思想付诸战争实践。在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元帅借鉴了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的作战指导思想,率领日本联合舰队主力于开战前集结到镇海湾作战海域,及时组织训练、演习。与此相反,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远涉重洋三万余公里,辗转颠簸半年余,驶临作战海域时,已是舰损人乏,战斗力降低三分之一。因此,当这支疲惫不堪的俄国舰队驶入对马海峡时,遭到潜伏已久,引机待发的日本舰队的突然袭击时,很快便失去抵抗力,在猛烈炮火轰击下全军覆没。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军事评论家小山内宏针对日本的战败,感慨万分地说:当年发动战争,"原以为有办法的","只要实行神化战术就能取得胜利","结果日本失败了"。如果那时"认真学习一下这部孙子兵法就不会贸然发动那一场战争!"到了本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许多经济学家和实业家开始重视将孙子兵法运用到企业管理和商业竞争中。日本著名的实业家大桥武夫认为,采用中国兵法思想指导企业经营管理,比采用美国企业经营管理方式更为合理、有效。他因此在1980年出版的孙子兵法一书中提出了"兵法经营论",继而编写出一部兵法经营全书,对经营管理中如何进行"庙算"、"料敌"、"任将"、"得人"、"出奇"以及"不战而屈人之兵"等问题作了全面详尽的论述,一些大型公司还以孙子的军事思想对本公司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学员们根据孙子兵法所阐述的思想,在现实管理中加以创造性地运用,制定出本企业的发展战略。 孙子兵法的西传以法国为最早。1772年,一位曾在北京留居多年的法国神父约瑟夫·阿米奥特,根据武经七书满文手抄本,并对照汉文版本,将孙子兵法翻译成法文,作为中国军事艺术丛书中的第二部在巴黎出版,这是至今可考的第一部孙子兵法的西方译本。阿米奥特在该书扉页上写道:"中国兵法,公元前中国将领们撰写的古代战争论文集。凡欲成军官者都必须接受以本书为主要内容的考试。"该书一问世便引起轰动,多家杂志摘要转载。当时一家刊物评论说:"如果统率法国军队的将领能读到像孙子兵法这样优秀的著作,那是法兰西王国之福。"此后,各种西译本孙子等兵书陆续问世,如1860年出版了俄译本中国将军孙子对部将的训示;1905年出版了英译本孙子兵法;1910年英国又出版新译本孙子兵法·世界最古之书;德国出版德译本中国之武经。据统计目前世界各国大都有孙子兵法的译本。众多译本中,以英国汉学家兼军事理论家格里菲斯的英译本为最精。该书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中国代表作丛书,受西方各国普遍重视,美英等国军事院校均用此译本为教材。孙子兵法在欧洲的流传引起了极大震撼。例如,威震欧洲的军事家拿破仑在他的战争生涯中,手不释卷地披阅孙子兵法。德皇威廉二世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失败后,在没落的侨居中,从孙子兵法中读到"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这段话时,感慨万端地说道:"在20年前,倘若读到这本书,就决不致于遭受亡国之痛苦了"。资产阶级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也受到了孙子兵法的影响,他的战争论就继承了孙子兵法中的许多思想。当战争发展至高科技的今天,孙子兵法的影响又如何呢?美国著名战略家李德·哈特说:在导致人类自相残杀、灭绝人性的核武器研制成功后,就更需要重新而且更加完整地翻译孙子兵法这本书了。这是说孙子兵法"深邃的军事思想是不朽的",对于核时代战争是有帮助的。美国的战略家从孙子兵法的思想中认识到,美国确保摧毁战略是失败战略。美国政府曾经数次改变其核战略思想,60年代末期,美国尼克松政府以"现实威慑"战略取代原"相互确保摧毁"战略,都是借鉴了孙武的战略思想。70年代中期,美国某些战略理论家干脆以孙子命名其核战略理论,其实质内容就是使用强大的核威慑力量使对方不 敢贸然动武,以实现"不战而胜"的理想境界。1982年,里根政府修订对苏核战略方针时,"孙子核战略"理论最终为军界最高当局所采纳。90年代初发生的以高技术为主要特点的海湾战争中,美国采取了"先胜而后求战"的战略指导方针,使这场战争真正成为速战速决速胜的战争。关于海湾战争的作战指导,美国国防部在战后所写的报告海湾战争中毫无隐讳地说:"多国联盟成功地实践了孙子所说的'上兵伐谋'的战略思想。"在持续42天的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挥了情报准确、空中力量强大等全部优势。首先对伊拉克军政首脑机关、通讯指挥机关等战略目标和地面部队进行了持续28天之久的大规模战略轰炸,继而在为期4天的地面战中巧妙运用孙子的"避实击虚"、"以正合、以奇胜"等作战原则,合理布署兵力,实施出敌不意的机动运动战,最终以极小的伤亡赢得了战争胜利。战争中,美海军陆战队负责制定作战计划的苏顿将军曾明确指出:"认识到正面攻击是下下之策,这完全是孙子兵法的运用。我们将避免与伊军正面交战,使用可以垂直起降的'猎鹰'式战斗机和可以运送轻型装甲车及大炮的载重直升机,把整个装甲纵队运送到内陆,再夹击伊军部署在海滩的重兵,这样就可减少损失。"此前,美海军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已于1989年发布训令,将孙子兵法列为1990年陆战队军官首本必读军事书。他于训令中说:"孙子的作战思想在今天和2500年前一样适用,是当今实施运动战的基础。"更引人注目的是,西方的战略家竟把中国古代兵法家孙子请到今天x这个核时代的世界上来,美军作战纲要开宗明文地引用了孙子兵法中"兵贵胜,不贵久","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作为作战指导思想,并称之为"孙子的核战略"。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军事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特别是孙子兵法,对我国和世界的军事学术发展的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