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东方管理学(共172页).doc

    • 资源ID:5450713       资源大小:807KB        全文页数:17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东方管理学(共172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东方管理学世界管理学界正在兴起一股“东方热”。以中国儒家思想为内涵的日本式管理和新加坡式管理日益成为世界管理学界关注的焦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东方管理文化的渊源、应用、体系,建立中国式管理模式,将是21世纪世界管理主流之一。本书从人本论、人德论、人为论、发展论四个方面介绍东方管理文化。·东方管理文化的探索 P3目 录总论篇 之 东方管理文化的复兴·东方管理文化本质的探讨 P11·东方管理研究的宗旨 P19·东方管理研究的现实意义 P22·东方管理研究的方法 P24·【本章精要】总论篇 之 东方管理理论的体系·东方管理的研究过程 P31·东方管理理论的体系 P34·东方管理现代化 P39·【本章精要】总论篇 之 东方管理文化走向世界·东西方管理文化的融合 P44·东方管理走向世界 P47·东方管理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P52·【本章精要】总论篇 之 周易学说刚柔相济·周易概说 P64·周易人本管理的思想内涵 P67·周易人本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P72·【本章精要】总论篇 之 道家学说效法自然·道家的核心思想 P78·道家的人本管理思想 P82·道家人本管理思想的现代应用 P87·【本章精要】总论篇 之 儒家学说以民为本·以民为本 P96·以和为贵 P105·儒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P107·【本章精要】总论篇 之 兵家学说知人善用·兵家人本思想 P113·兵家人本管理思想的特征与运用 P117·兵家人本理论与企业员工激励 P128·【本章精要】总论篇 之 墨家学说兼爱利人·墨子人本思想的现代意义 P132·墨家的尚同、尚贤对用人激励的启示 P135·墨家的人际关系原则 P143·【本章精要】总论篇 之 佛教学说与人为善·佛教人本思想的产生 P145·佛教与人为善的人本思想 P147·佛教的人本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P154·【本章精要】总论篇 之 伊斯兰学说公正守信·伊斯兰教渊源与要义 P159·伊斯兰教的人本观 P163·伊斯兰教人本观的管理学意义 P169·【本章精要】东方管理东方管理文化的探索 世界管理学界正在兴起一股“东方热”。以中国儒家思想为内涵的日本式管理和新加坡式管理日益成为世界管理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作者参加的历次有关管理的国际会议、世界华商会上,与会的很多学者、专家提倡建立管理的“东方学派”。大家一致认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探索东方管理文化的渊源、应用、体系,建立中国式管理模式,将是21世纪世界管理主流之一。世界各国的企业家,尤其是分布于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企业家,更是珍视中华传统管理思想这一宝贵遗产,并将其付诸企业管理实践,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形象、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帮助自己的事业腾飞,其中不少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一事实说明,吸取东方管理文化的源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建立中国式管理体系,探索东方管理文化学科体系,时机已经成熟。一、东方管理文化的渊源 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就产生了管理。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历史形成光辉灿烂的管理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要弘扬东方管理文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管理体系,首先要认清什么是东方管理文化的基本精神,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目前,海内外的研究有不同说法。但从实质上看,东方管理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人乃天”和“事人如天”。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也是中国管理的渊源之一。绵延两干多年的儒家思想,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几经变化和更新,其影响却是中国任何其他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它对几千年的中国文明社会具有广泛和强烈的渗透力,千千万万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乃至行为方式,无不深深浸染着儒家文化的痕迹。 就管理思想而言,儒家的管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妙语迭出,警句纷呈,涉及行政管理、经济管理、军事管理、文化管理等诸多方面。然而若从其管理过程加以分类,则可以划分为“修己”和“安人”,即自我管理和社会管理两大部分。儒家思想方式的逻辑发展是以“修己”即自我管理为起点。以“安人”即理想化的社会管理,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目的。其管理活动始于“修己”功夫,终于“安人”的行为。从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学直至以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宋明理学的一系列论述来看,儒家管理思想的具体运作路线是:格物一致知一正心一诚意一修身一齐家一立业一治国一平天下。即从管理者本人自我修养的角度出发,首先通过观察和认识事物,来获取广泛的知识,同时注重精神的锻炼以提高自身素质,使得管理者本人在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等方面都达到较高境界。实现自身管理的目标,然后推己及人,实施社会管理的操作过程:第一步从周围做起,对家庭、家族行使有效的管理,然后由家扩大到国,实现对国家的治理。从儒家看来,国是家的扩大,家和国在管理上只、有地域和人众的不同,而管理方法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对家庭、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样可以有效地用来管理国家。当国家治理有了成效后,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便是求天下于一统,用儒家思想来管理和统率整个世界。 儒家管理思想有其内在的哲学基础。在儒家看来,“民心即天心”,“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离娄上)。他们认为,人的最高理想和追求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在自我修养、自我管理方面,力求达到一种“圣人”的境界,即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圣人;在个人行为方面又要力求完美。孔子曾给人生的每一阶段设立了目标,亦即是儒家自我管理上的阶段性目标:“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在儒家看来,由于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闻,从事管理职能就可以被人当做偶像崇拜和仿效的“圣人”,通过自身修养和自我管理就能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而为了实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业,就有一个从“修己”到“安人”的过程,即从完善的自我管理向社会管理发展,用儒家思想去引导和教化民众。东方经理文化的传统意义,便包括在这样一个“修己”一“安人”的过程之中。至于如何从修己推广到安人,实现社会管理,儒家也有其独到之处。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认为:人心本来是善良无邪的,因此管理者所采用的管理手段,主要应该是“感应”和“教化”。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正面教育和启发引导,使被管理者在良好的道德的引导下,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服从于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这样天下便可大同,这是儒家所要达到的管理目的。二、东方管理文化的古为今用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管理思想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生产管理发展规律的结晶。研究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对进一步探讨现代管理学中的古为今用,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管理二重性的问题,一是生产力的自然屙胜,体现着管理的共性;二是改善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体现着管理的个性。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对研究当代管理思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管理科学中有关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和有关经营战略、经营决策、市场竞争、组织原则、行为科学、选才用才之道等等,几乎都可以从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宝库中直接或间接找到类似的内容,这说明古今中外的管理具有一个共性问题。但是,在研究和学习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它的个性,有些管理思想、方法在一定的时代可用,在另一时代就不可用,这就是个性。用二重性的理论观点来研究东方古代管理思想,就能分清是可用和不可用,避免生搬硬套。现代管理学中的古为今用究竟有哪些内容?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人为学说,即行为管理的思想 现代管理中很注意研究管理哲学,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西方现代行为科学很重视对人的“激励”的研究。其实,早在2000多年以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就开始对人类行为进行研究。现在我把我国古代行为学说可供现代管理借鉴的内容归纳为十个方面:(1)关于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韩非提出“天有大命,人有大命”。其意是:天有天的规律,人有人的规律。孙武提出“人情之理,不可不察”。这说明在管理中,要重视研究人的规律,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去满足人的欲望,办事情才能符合客观实际。(2)关于研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苟况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的观点,说明了人有掌握天时、使用地利的办法。如果放弃人的努力,期望天地的恩赐,那就太糊涂了。(3)关于“人的本性”问题的研究。如苟子的性恶论、孟子的性善论都是研究人的本性的学说。清代王夫之提出的人性“日生日成”的学说,说明人的本性不是天生而成的,而是在新故相推的环境中变化发展的。(4)关于人的欲望和人的需要问题的研究。如苟子·礼论中提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苟况把人的各种需求分成几个层次,就类似西方马洛斯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理论。(5)关于奖励和惩罚问题的研究。如苟子·富国中指出:“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罚不行,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这就是说要用赏赐去鼓励人们不卟白牺牲,为国立功,用刑罚使干坏事的人害十白,并得到约束。(6)关于“人和”的思想。在日本很讲究“人和”,把它作为一个宝。认为只有“人和、气顺”,企业才能发展。“人和”就是我国论语中提出的“和为贵”。苟子·王霸中也提出:“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则百事不废。”孟子也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还是“人和”第一。(7)关于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思想。苟子·富国中指出:“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这里,苟子提倡的就是集体行为,他认为群体生存是人类本性之一,人为了生存不能没有组织。(8)关于用人问题的研究。如苟子·王制中提出:“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顶而废。”这就是说,对有贤德有才能的人,要破格提拔,疲沓无用的人要立即免职。诸An此类的内容,在我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著作中屡见论述。(9)关于领导行为的研究。如苟子提出,“篡论公察”、“赏克罚偷”、“兼听齐明”、“度己以绳”、“必先修正”等,都告诉人们怎样做一个有效的领导者。(10)关于怎样运用权力问题的研究,苟子·疆国中指出:“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他很强调领导者必须具有道德的威力,认为道德威力的结果是国家巩固和强盛;而强权的威力,其结果是国家必然灭亡。 (二)关于经营思想 中国古代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经营学问,如孙子兵法这部不朽的军事名著可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借鉴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这里仅介绍其中的一些观点与方法:第一是经营战略思想。现代经营战略强调目标、能力和环境要素,在孙子兵法·计篇中所说的“道”,就似现代企业经营战略强调的目标管理,“天”和“地”似时机和环境,“将”指要有有能力的干部,“法“则似企业内部的制度、纪律、组织,“将”和“法”即是经营学中的经营能力。第二是经营预测。孙子兵法中的“知己知彼”和较量“七计”,就是从敌我比较预测战争胜负的思想方法。其一,“主孰有道”,是比较谁得民心,现代管理科学提倡的“目标管理”就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一种方法;其二,“将孰有能”,即比较谁的将帅有才能,相当于现代经营学中强调企业经营成效取决于厂长(经理)素质的观点;其三,“天地孰得”,即比较谁得天时地利的有利条件,就如现代管理所强调的企业家必须能动地理解和运用“天时地利”的内外环境i其四,“法令孰行”,即比较谁认真执行法令。西方企业的“工作职责条例”,我国实行的经济责任制,都是“法令孰行”的体现;其五,”兵众孰强”,即比谁的部队强大。就似现代企业强调职工队伍的素质和人才开发的重要性;其六,“士卒孰练”,即比较谁的士兵有训练,这是强调培训对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重要性;其七,“赏罚孰明”,赏罚是否分明是强调企业与职工积极性、影响士气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是经营对策思想。如孙子兵法中“应敌而变”的对策思想,就像现代企业制定计划要求树立随机应变、以需定产的思想,等等。这说明孙子兵法的观点对现代企业经营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 (三)关于时效观念,即时公司与效益的公司题 现代管理科学中很讲究时间和效益。泰勒强调采取强制和经济办法把人当做经济人来看待。翻开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名著,我们可以看到王熙凤的一套管理手段也很讲究时效。王熙凤一上任就采取三个步骤和措施:第一是理出头绪,树立威信;第二是建立“岗位责任制”,把任务落实到人;第三是加强监督检查,讲究时效。王熙凤通过严密的布置、严格的要求和严肃的处理三者有机结合的管理术,扭转了宁国府那种“软、懒、散”的局面,变乱为治。其处理方式就像泰勒的管理方法和现代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提出的“理论”的典型。他们都同样把管理职能着重放在控制、监督甚至惩罚上。 (四)关于管理技巧 寻求中国古代管理中可供借鉴的内容,除了对其管理思想、理论、观念进行研究,还应包括对管理的制度、方法、技巧、手段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我国史籍中涉及管理规范的典章制度和法律条文相当丰富。如管子·轻重篇所载齐国用“券契之齿”向民间订货,可说是承包合同的创举;秦律有“上计制度”和丰富的经济法规。秦始皇颁发有标准化管理的诏书即法令;诸葛亮亲自制定的兵器质量管理的作斧教、作刚铠教;资治通鉴载有唐代(刘晏)创设的历史上第一个商业情报网和“独立的审计机构”;宋代由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法令营造法式;元代以中央政府名义颁布的农田技术文件农桑辑要等等。研究中国古代管理,不仅可以看到当时行政、法律手段与经济制裁并用的管理措施的运用,还可以见到一些类似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雏形。如初级形态的经济信息体系的建立,统计法则和标准化法规的制度,系统工程在水利规划中的运用,运筹学在建筑施工管理上的运用,概率论在人口理论中的运用等等。 中国古代管理的研究,不应只限于古代管理思想的研究,还应包括古代管理的理论、规范、实践和效应的整个内容。因此,应该把编纂好一部中国古代管理的“通鉴”,作为中国古代管理研究的目标。三、东方管理文化的体系要素和本质 (一)体系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文化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纵观其发展历史,东方管理文化学可包括三部分:是治国学,二是治生学,三是治身学或称人为学。从传统观点而论,治国学主要是对社会人口、田制,生产、市场、财赋、漕运、人事、行政和军事等方面的管理的学问;治生学主要是对管理农副业、工业、运输业、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人为学主要是研究谋略、人为、为人、用人、选才、激励、修身、公关、博弈、奖惩、沟通等方面的学问。东方管理文化还包括治家文化。 (二)要素 作者认为,以上这三大系统及其子系统积累的实践经验与学问极其浩瀚,形成了东方独特的管理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管理传统学科体系。这个传统学科要素,就管理哲学思想而论,包含有:道、变、人、威、实、和、器、法、信、筹、谋、术、效、勤、圆等十五个方面。 (1)所谓“道”是指治国之道它应该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2)所谓“变”,即指应变,要根据事物发展规律随机应变,采取灵活战术;(3)所谓“人”,是指做任何事要以人为本,研究如何取得人心,得人才,用人才;(4)所谓“威”,是指“权威”,是管理的基础,它要求管理者要像“飞龙乘云”一样具有权威,问题要靠权威来解决;(5)所谓“实”,是指办事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6)所谓“和”,指以人和为贵,事物成功要靠天时、地利、人和;(7)所谓“器”,是指重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重器已成为我国历史上国家管理的一项传统职能;(8)所谓“法”,被认为是治国之本,包含有公开性的“明法”、统一性的“一法”、稳定一生的“常法”;(9)所谓“信”,是指守信、诚实,强调治理国家要取信于民;(10)所谓“筹”,指要善于运筹帷幄,认为治国、治生、治军、办任何事,都要有运筹思想,制定全面性的战略;(11)所谓“谋”,指“凡事预则立”,做任何事都要有预见性,预谋乃预测、决策之核心;(12)所谓“术”,即运术,指管理者要讲究策略方法,认为治国有术、治生有术、治军有术方能成事,正确运术,制定策略才能转弱为强、克敌制胜、化不利为有利;(13)所谓“效”,指办事注意提高效率和效益。治国要有一套效率高的班子,治生要“用财少而为利多”(墨子。节用),即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消耗取得较多的劳动产品和利润;(14)所谓“勤”,指勤俭,此乃“治生之正道也”(司马迁语),民生在勤,节俭是企业家应有的精神,是致富的要素;(15)所谓“圆”,指“圆满”,中国传统管理的目的是力求使事物处于最合理、最佳的圆满状态。 (三)本质 要建立有东方特色的现代管理学体系,还需要了解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在中国历史上,各学派对管理本质的看法有各自独到的见解。在儒家看来,管理是“修己一安人”的行为;在法家看来,是一种功利的行为;在道家看来,是一种“效法自然”的行为;在墨家看来,是利他的行为;在易经的观点看来,是一种“人道行为限”;而就宋明理学来说,管理则是一种“循理行为”。这些对于管理的见解各有根据,亦各有所长。 作者认为东方历史传统论述的管理本质,可以用最简洁的方式概括为“人为为人”。“人为为人”是建立在以人为本、以德为先思想上的新的管理观念,它要求每一个人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正人必先正己”,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控自己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持久地在积极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为”与“为人”二者具有辩证关系,互相联系并且可以转化。对任何管理者或被管理者,都有一个从个人修养逐步向为他人服务转变的过程,即从“人为”向“为人”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家庭、行业、国家一切方面的管理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越是注重自身行为的素质,其“为人”即管理的效果就越好。当今世界,人们普遍重视人的管理问题。认为在管理的诸方面中,人的管理是最重要的方面。而我国古代思想家也早就提出过这一问题。孙子兵法便日:“人情之理,不可不察。”苟子·天论中也说:“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这些论述都指出了研究和重视人的因素的重要性。我曾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应该重视研究人的行为问题,企业本身行为和国家对企业管理行为问题。这是经济起飞发展的三个车轮。我认为人的积极性是经济起飞的原动力。因此,围绕为“人为为人”这一“人为学”的中心思想,来构建中国式管理体系是有一定意义的,也可以充分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性、注重正面引导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思考现代管理所佰的各种问题。四、 中国式现代管理的探讨 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今天应该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根据新的社会发展特征,建立中国现代管理文化体系。在构建中国式管理体系时,面临着一个管理现代化的问题。中国式管理现代化模式应该体现中国社会特点、民族特点,又必须与当前国情相结合。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不仅要吸收,而且现代管理理论的有益的部分,更要吸取和提炼中国古代思想家丰富的管理思想和中国优秀管理实践家的成功经验。从根本上来说,中国式的管理现代化的内容包括合理地组织生产力和正确地调整生产关系。具体地说,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管理思想现代化 就是从我国实际出发,不断建立管理思想的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系统化和确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包括战略、市场、金融、竞争、服务、质量、信息、人才、时间、效益等观念。 第二,管理组织现代化 是指国家对企业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化为间接管理,建立一个高效、科学的管理职能机构;企业要根据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原理,实行企业改革、技术改造、科学管理,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组织制度、现代生产管理制度,实现企业法人化、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经营市场化、保障社会化,以提高效率和效益。 第三,管理方法现代化 是指企业要根据自身的技术水平,选用一系列与其相适应的现代管理方法,如现代化经营决策方法、现代化计划管理方法、现代化理财方法、现代化物资管理方法、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等。 第四,管理手段现代化 是指运用一系列的现代管理手段,如计划手段、市场手段、金融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先进的监控手段、电子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等。 第五,管理人才现代化 是指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掌握现代化领导艺术,具有指挥、参谋、监督、执行才能和各种专业知识的现代管理人才。 以上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管理思想是基础,管理组织是体系,管理人才是核心,管理方法是途径,管理手段是条件。我们认为,这也是中国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我认为,建立中国式现代化管理体系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的核心在于“人”,要充分认识“修己”与“安人”,“人为”与“为人”的意义。一个组织或一个企业,如果人人都重视自我修养和自我行为的约束,管理成效无疑会得到提高。而大家推己及人,以正当的行为来参与或从事管理,这样的管理活动自然成功,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性管理”。2管理的精神在于“中庸”,即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实质是讲求合理与适度。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一个合理的范围,不偏不倚。而管理的目的本来就是力求使事物处于合理的最佳状态,以发挥出最佳效益。这种追求事物的合理性,也就是中庸,是管理的标准之一。3管理的最佳原则是“情、理、法”三者有机结合。在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动之以情,用感情、语言去打动对方,如若不行,则要严肃地晓之以理,向对方把道理说透。若再不行,则决不姑息手软,要毫不留情地依照规章制度加以处理。 4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即自动化管理。一个企业或组织中的成员都能自觉地按照规范和要求办事,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维护组织的宗旨和荣誉,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亦即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5管理的基础是权威。权威是权力和威信的函数,古往今来,权威是普遍存在的。在人们相互依赖的联合活动中,没有权威就无法组织起来,现代管理者如果没有权威,就无法完成历史使命。作为一种管理的文化,必然反映着其所处的特定的时间和地域。中国有着与西方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只有根据中国的特定情况,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管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服务。总论篇 之 东方管理文化的复兴东方管理文化相对于西方管理文化而言,它源远流长,影响远播海内外。虽然它曾经在历史上一度沉寂,但在已经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又重新发掘了它的内在价值,将其中的许多重要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并取得了极好的效果;众多的学者和企业家已经撰写了大量的有质量的东方管理文化方面的研究文章和书籍,如此丰厚的文化积累为东方管理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章主要从探讨东方管理文化和东方管理的内在联系入手,总结东方管理学派对东方管理文化和东方管理内涵的研究界定,给出东方管理学派对什么是管理等基本问题的认识以及东方管理的本质属性,阐发了东方管理研究的宗旨和现实意义及研究方法。东方管理文化本质的探讨一、东方管理文化内涵的界定 就管理的属性而言,管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因而越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便越容易萌发新的管理制度和方法;这些具有创新性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一旦经过系统地整理和提高,就会成为较为完整、系统的管理理论,从而进一步地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活动。 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东方各国无论是在古代、近代还是现代,都不乏光彩夺目的管理成就和极其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的一些管理思想,对于解决当前人们所面l临的可持续发展、技术进步与伦理冲突以及知识管理等新世纪的难题,仍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西方管理界从偏重逻辑规范之时起,就依照他们所渭的标准严格地区分科学和伪科学,使得人类的管理知识单一地在一个层面上发展,排斥了许多东方管理文化中优秀的实践结晶。许多人因此以为,只有西方的新奇概念和复杂的公式才足科学,其实东方各族人民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管理理念、制度、方法和行为规范等,同样是世界管理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管理的社会性所决定的。作为人类群体活动目的性和依存性的重要体现,任何群体的管理实践活动,必然与该群体所在区域内符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紧密相连,体现出独特的各民族的特色和精神。,所以,美国式的管理无法生搬硬套到它的日本子公司,日本式的全面质量管理也不如青岛“双星”利用佛教的“积善行德”教育效粜好,就是这个道理。 东方管理文化是聚居在亚洲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恒河印度河 第一章东方管理文化的复兴流域与西亚两河流域以及非洲古埃及尼罗河流域的东方各族人民,共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发展起来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群体意识、风俗习惯等。 东方管理理论文化是一个集合体,其中包括了若干不同区域中的群体成员,共同理解、发展和遵守着的价值观、仪式、规章和习惯等。由于语言和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这些亚文化又各自具有其千差万别的鲜明特色。经过历史上这些亚文化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以及彼此问的商贸和社会文化往来,它们的分歧和差异已经逐步被相互融合所带来的趋同和统一所取代,这在中国表现得尤其突出。中国的管理文化可以说是东方管理文化的集大成者。因为它包容着独有的道家、儒家、法家和兵家的管理文化,同时还改造吸收了释家、伊斯兰教管理文化中的合理成分,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以海内外成功的华人、华裔企业家为代表的华商管理文化,更是进一步地吸纳了西方管理文化中科学性、制度性的内容,代表了当今世界管理理论发展的潮流和动向。 (一)管理文化时问维度上的界定 人们所面对的是时问链条中不断运动、发展的社会,就管理文化而言,也有其历史、现实和未来,它们是统一的、连续的社会运动过程。管理文化可以因此分为回溯性管理文化、前瞻性管理文化和追踪性管理文化。 1回溯性管理文化 回溯性管理文化是指每一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那些存在于他们之前的人类社会的管理文化的重新认识。管理文化的发展总过程和总链条是由具体的管理人物、管理事件、管理形态相联系和转化而成的,在这一总过程总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都不可避免地面对那些曾经存在过、消逝了,但又留下一定痕迹并发生着影响的管理事件。因此,认识它就表现为文化的一种逆时间方向的运动,是一种对于已逝对象的回溯或追索。通过这种回溯或追索,人们力求使自己对管理文化的认识超越现实的时问和空问,跨越历史的长河,去把握那些在过去特定时空中存在的管理历史和管理事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史学亦甚为发达。这是我们研究管理文化极为厚重的文化遗产。中国管理通鉴等著作都是我国灿烂的管理文化遗产的智慧结晶。 2前瞻性管理文化 前瞻性管理文化是着眼于未来而在现在予以把握的一种认识上的管理文化,是对尚未发生的管理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及发生的时间、形式、规模、状态和特点等在观念中的一种推测或构想,属于一种超前或预先展望。它力求使文化的运动速度超越现实管理社会的运动速度,去预先构想未来某一时问或时段中管理的可能情况,去观念地预测尚未发生的管理事件。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冲击是一种时间现象,是社会变化速度急剧加快后的产物。在世界各国竞争日趋激烈的前提下,未来问题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与紧迫。就管理文化而言,众多学人对未来的管理文化作了一些大胆的前瞻,如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21世纪管理文化发展趋势等,在1997年世界管理大会上提出的观点,无一不渗透着人们对未来的关注,形成所谓“未来的冲击”。管理变革与创新日新月异已是不争的事实。“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前瞻性管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亦日益凸现出来。当今的“全球问题”、“生态危机”、“人类困境”,正说明前瞻性管理文化有其深刻的内涵。3追踪性管理文化 追踪性管理文化是指人们在管理的运动、发展和演化的实际过程中,对管理现实的一种同步性的观察、监测、反馈和调控。就其功能而言,它又是作为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和自调控机制中的监督、反馈装置而存在和发生作用。管理者认识社会总是将他们的复兴的视线向历史和未来这两个时间方向延伸、发散,力求使他的思想和观念在超越现实的过程中,获得对管理现实的更深刻和透彻的把握。人们的历史和未来的关注,都会从自己所面对的那个管理现实出发并最终要回到管理现实。另一方面,人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和对未来的预见又必须以管理现实的认识为基础和参照系,人们管理历史和管理未来所获得的管理认识上的成果,只有在现实的社会运动中才能发生作用。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管理问题在趋于专业化的同时会进一步趋向综合化。所以,对于现实管理环境的监督、追踪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追踪性管理文化可以为现代管理发挥全方位的作用。梅奥的霍桑试验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管理文化大小维度上的界定 官方主流的管理文化传统,我们称之为大管理文化传统,与之相对的,就称之为小管理文化传统。从国家和社会平衡发展的过程来看,对两种管理文化传统予以同等重视,是十分必要的。 1大管理文化传统 大管理文化传统是指在特定社会作为社会上层人物的士绅、知识分子所代表的属于社会精英的管理文化传统。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以家庭为基础、家国一体、有整体文化传承的国度。历代中央集权制的封建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管理文化遗产。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的孔、墨、道、兵、法、易诸家,其经典著作如论语、孙子兵法、富国策、盐铁论、周易等都是历代统治者管理之要籍,这对于建立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管理文化功莫大焉。这方面的主要典籍还有十三经、二十五史、太平御览、四库全书。古人云:“七略、四库乃天子之书。”也说明这些文化宝藏主要是士绅、知识分子阶层进行统治管理的文化凭借。但是,是不是这大管理文化传统就涵盖管理文化传统的全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小管理文化传统西方之所以向来重视民间社区文化的构建,就在于他们认识到了小文化的巨大作用。与大管理文化传统相对应,小管理文化传统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俗民、野老所代表的一种生活中的管理文化传统,它的实质是民间文化。小管理文化传统的显著特点是不善于形式的表达与哲学思维,大都从日常的需要出发,现实功利,直接而朴素,只在乎能保佑平安福祉。而大管理文化传统则着重于形式的表达、优雅的言辞、哲学的思维和社会秩序伦理的观照。但是,我国古代的小管理文化传统代表着绝大多数一般民众的管理文化。在传统时代,它扮演着一种为大管理文化传统提供许多基本素材的角色,在现代社会,它也逐渐被认定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管理发展及现代化的重要因素。 考据中西方国家与社会的历史,大管理文化与小管理文化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在像中国这样的社会里,小文化时常被大文化吞噬淹没。在春秋战国到南北朝时期,小管理文化传统异常繁盛,而在西周、秦汉、隋唐、明清时则是大管理文化传统占主导地位。实际上,战国管理文化的发展一直有一个“大”与“小”的双重变奏。西方社会如美国社会,民问的小管理文化一直就为大管理文化所认可,200年来二者一直比较融洽地相处。总之,可以肯定地说:中国小管理文化传统会为现代管理文化带来生机和活力,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强大潮流。

    注意事项

    本文(东方管理学(共172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