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标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一编知识方法固基专项突破2浮力的相关计算课件20190406138.pptx
专项突破(二)浮力的相关计算1.计算浮力的方法(1)称重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或F浮=gV排(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上浮)。(3)根据浮沉条件列出等式(一般平衡状态的居多)。3.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1)物重G与视重F。(2)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体重G排。(3)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4)上浮、漂浮、悬浮。(5)物体的密度物与液体的密度液。(6)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物、物体露出液体的体积V露。4.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1)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2)密度。(3)液体内部压强规律。(4)浮力。(5)阿基米德原理。(6)物体浮沉条件。5.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类型一称重法称重法例1(2017湖北荆州中考)将一实心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待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2 N,当把物体的 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5.2 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若把该物体放入密度为1.5103 kg/m3且足够多的另一液体中待其稳定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 N。(g取10 N/kg,水=1.0103 kg/m3)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 答案解析关闭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方法归纳称重法测浮力,F浮=G-F。就是在空气中测量的重力与物体在液体中测得的示数之差。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对应练对应练1(2018安徽六安一模)如图所示,一个重5.4 N的金属块用细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浸没水中后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2 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G-F浮=5.4 N-2N=3.4 N。 答案解析关闭3.4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类型二阿基米德原理类型二阿基米德原理例例2(2018山东菏泽中考)2018年5月13日早晨7时,中国首艘国产航母驶离码头进行海试,若该航母排开海水的体积为7104 m3(海水=1.03103 kg/m3,g取10 N/kg),它所受的浮力是 N。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航母所受的浮力:F浮=海水V排g=1.03103 kg/m37104m310 N/kg=7.21108 N。 答案解析关闭7.21108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方法归纳方法归纳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即航母受到的浮力就是航母排开水受到的重力。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对应练对应练2(2018江苏淮安中考)如图所示为我国某新型战略核潜艇。它在水面航行时排水量为9 000 t,受到的浮力为 N。它在水下下潜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g取10 N/kg)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核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9106 kg10 N/kg=9107 N;随着海水深度的增加,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变大,即海水的密度增大,根据F浮=G排=液gV排可知,潜水器受到的浮力增大。 答案解析关闭9107增大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类型三压力差法、平衡法类型三压力差法、平衡法(漂浮或悬浮漂浮或悬浮)例例3(2018广西中考)如图所示,桌子上有一个底面积为210-2 m2、内盛有某液体的圆柱形容器,物块A(不吸液体)漂浮在液面上,则A的密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液体的密度,若A的密度为0.5103 kg/m3,体积为410-4 m3,则A的质量为 kg。现用力压A,使其缓慢向下,直到恰好浸没在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大了80 Pa,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答案: 小于0.20.9103 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解析: 已知物块A(不吸液体)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即液gV排=AgVA,因为V排A;A的质量mA=AVA=0.5103 kg/m3410-4 m3=0.2 kg;物体A漂浮在液面上,则F浮=G,即液gV排=AgVA,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方法归纳方法归纳 压力差法是根据浮力的定义来计算浮力的,物体上下两表面的压力差就是浮力的大小。平衡法是根据物体的漂浮或悬浮时重力与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来计算浮力。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对应练对应练3(2018四川巴中)边长为10 c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体积与浸在水中的体积比为23,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上表面放一重为2 N的小铁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求图甲中木块所受浮力大小。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 答案解析关闭123456781.(2018云南曲靖中考)小敏把体积为200 cm3,质量为240 g的洋芋全部放入水中时,洋芋受到的浮力是 N;松手后洋芋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答案解析解析关闭洋芋全部放入水中(即浸没),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洋芋的体积。洋芋受到的浮力:F浮=水gV排=1.0103 kg/m310 N/kg20010-6 m3=2 N;洋芋的重力为:G=mg=24010-3 kg10 N/kg=2.4 N。因为F浮”“=”或“”)。此时它们露出水面的体积比V木露V蜡露=。 答案: 51 解析: (1)将体积相等的松木和石蜡分别放入装满水的杯中,由于松木和石蜡的密度都小于水的密度,故都漂浮在水面上;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物体漂浮时,F浮=G=mg=gV;由于松木和石蜡的体积相同,松木的密度小,则松木受到的浮力小,即F10,所以n5。123456788.(2018贵州安顺中考)如图所示,已知重为10 N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浸入在水中的体积占木块总体积的 (g取10 N/kg)。(1)求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2)若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0.2米,求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3)若要将木块全部浸没水中,求至少需要施加多大的压力。答案: (1)10 N(2)2 000 Pa(3)2.5 N 12345678解析: (1)因为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木=10 N;(2)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0.2米,则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gh=1.0103 kg/m310 N/kg0.2 m=2 000 Pa。(3)根据F浮=水gV排可得,排开液体的体积:木块全部浸没时受到水的浮力:F浮=水gV木=1103 kg/m310 N/kg1.2510-3 m3=12.5 N;木块浸没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F浮=G木+F,则压力F=F浮-G木=12.5 N-10 N=2.5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