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词诵读-集体备课(表格式)-部编版(共71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字词,理解诗意,体味戍卒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背诵这首诗歌。2.过程与方法品味本诗的语言美,赏析重章叠句和情景交融手法的艺术魅力。3.情感与价值领悟先贤的故园之思和家国之情,养成高尚的人格情操。【教学重点】识记字词,理解诗意,体味戍卒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背诵这首诗歌。【教学难点】领悟先贤的故园之思和家国之情,养成高尚的人格情操。【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情感导入翻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们会发现,从古至今,大大小小的战争不计其数。有战争,就有伤害,无论是已化为无定河边皑皑白骨的遇难士兵,还是历经九死一生活下来的幸存者,战争给他们的家庭和心灵造成的创伤都是巨大而深远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选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戍边之歌采薇(节选),去走进一位普通戍边士兵回乡途中的内心世界。二、背景介绍诗经和“诗经六义”师: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关于诗经和“诗经六义”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学生交流汇报。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地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三、学生朗读,整体把握预设:师: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主题?生1:我觉得这首诗抒发了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生2:这首诗表现了士兵们的悲伤心情。师:诗中写的地点是什么?生:归乡途中。师:关于这首诗谁能再说说自己的理解?生3:这首诗主要写士卒归乡途中抚今追昔,痛定思痛而更加悲伤。四、文本赏析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戍边战士思乡)2.这首诗是不是一开篇就写思乡呢?(不是)3.选文开头没写思乡,而写家乡的杨柳和满天的大雪,这是哪一种修辞手法?(对比)4.大家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抒胸臆,直接写战士的思乡之情呢?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用对比的手法,将昔日离开家乡时正值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拂,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与此时战士归乡途中满天飞雪的寒冷孤寂作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渲染了诗歌的感情基调。)5.再看选文有什么特点?(对偶句式,有加强语气一唱三叹之效,有节奏感和音韵美。)(齐读体会)6.选文前两句的创作手法是什么?(以乐景写哀情)7.战事胜利了,终于可以回家了吧,选文在写法上与前面几章有何不同吗?(最后一章以抒情为主,借景抒情;另外用了对比手法,以离家时的欢愉与归家时的忧伤作对比。)8.既然可以回家了,为什么“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呢?你知道“他”的哀吗?试说一说。9.多年在外作战,音书断绝,家乡的亲人还在吗?人事变化大吗?(“少小离家老大回”“去时里下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几十年的离家,家乡的老母亲或许早已化成一冢坟墓了真是“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啊!怀着种种复杂的心情,凶多吉少,怎么能不悲哀呢?)五、课堂小结1.这首诗歌写到在国家危难之时,战士在思归与作战之间,毅然决然选择作战,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2.作为现实主义诗歌,诗经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3.学生交流汇报。六、作业设计1.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2.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板书设计】采薇(节选)昔杨柳依依今雨雪霏霏手法 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思想感情思乡愁苦归家悲伤【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反复的吟诵、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诗的人文内核,深入理解诗歌中反映的社会生活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由表及里、抓住本质、深入探究的能力。不足之处采薇(节选)这首诗所叙写的是卫国战士离乡出征时内心的苦痛和归乡时悲伤的心情。这样的军旅生活离学生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诗篇中战士英勇爱国但又思亲恋家的复杂心理让现在的学生在理解上有些困难。所以,如何设置情境,如何引领学生去体会、去理解成为本课教学中的难点。自我感觉本课对这方面难点的处理还不是很好,希望下次可以得到改进。2送元二使安西【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能谈谈自己学习古诗后的感受。2.过程与方法(1)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古诗。(2)结合注释学习古诗。3.情感与价值通过学习古诗,感悟诗人对朋友的深挚情谊。【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朗读并背诵诗歌。【教学难点】感悟诗人对朋友的深挚情谊。【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找地名,初读解题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再学习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2.(播放课件)读题(板书课题),你从诗歌题目中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知道元二是个人名。(师补充:元二,原名元常,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所以人称“元二”。)理解“使”的意思。(渗透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师补充“出使”的通俗说法:就是受朝廷之命去某个地方做官。)解读“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二、知诗人,以画解诗1.师:读懂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板书:王维在渭城送元二出使安西)2.介绍诗人。(课件显示王维简介)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你知道宋朝大诗人苏轼是怎么评价王维的吗?课件出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3.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品一品王维的这首诗,看看其中是否也蕴含着一幅画。三、理解诗意,入境悟情(一)粗读字音。1.过渡:同学们对王维的了解可真多!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自由读)2.点拨“渭”和“浥”的读音。学习生字“渭”。3.谁愿意把诗流畅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全班读)(二)细读,解诗句,品诗情。1.理解第一、二句诗。(1)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看看王维在这首诗中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先来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请同学们小声地多读几遍这两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然后小组交流。(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主要点拨学生理解以下重点词:“朝雨、浥、客舍、青青、新”,并结合“朝雨”图、“客舍”图、“柳树”图去理解这些词的意思。(3)这么美的地方是在哪儿?(渭城。)那谁知道渭城在哪儿?(学生答)请大家认真地看图,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美景描绘出来?(指名答)(4)谁能通过读把你所知道的美景告诉大家?(出示古诗的前两句)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评价,指导读出美景。(5)同学们读得真好!可是这么美的景色王维和元二有没有心情欣赏?(没有。)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讨论。(6)教师预设学生会这样汇报,教师激励性评价:生1:因为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而元二要走了,他们很伤心,所以没有心情欣赏。(你真会理解!)生2:因为他们要离别了,大家都很舍不得,所以没有心情欣赏。(你的感受可真深!)生3:因为他们充满了离别愁绪,心里很难过,不舍得离开,所以没有心情欣赏。(你也很会体会!)(7)是呀,他们心中都装有“别”字,(板书:依依惜别)就是因为他们想着离别,所以虽有良辰美景却无心欣赏。诗中提到了柳树,你们知道古时关于柳树的典故吗?(学生汇报)(8)点拨:“柳”与“留”谐音,还表示挽留之意,看着这满目青青的杨柳,朋友终将远离而去,他们怎不伤感离别呢?所以,读前两句时,我们还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不仅要读出美,还要读出他们的离别愁绪,并且语调要相对舒缓些,声音相对低沉些去指导学生品读。)2.理解第三、四句诗。(1)过渡: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朋友要分别了,元二要到哪里去了呢?(安西。)(2)要经过哪儿?(阳关。)阳关在哪儿?(学生答)(3)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当时阳关以西是这样一派情景。你能说一说看完图之后有什么感受吗?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阳关以西荒无人烟,黄沙满天,也就是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4)过渡:元二即将远行了,好朋友要分别了。这一走,也许两年,也许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相见。此时此刻,如果你是王维,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5)学生思考、汇报,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王维和元二深厚的感情,以及王维对元二的关怀。(6)带着感情,尝试读最后两句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7)这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谁来说说?(学生说诗意)(8)元二奉了皇上的旨意要到塞外去守护边疆,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王维百感交集,对朋友的深挚情谊都浸透在这浓酒之中,所以他又劝元二。(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西出阳关无故人。(课件出示最后两句)(9)他们喝下这杯酒了吗?(生:喝下了。)顺势引导学生,让学生融入诗情中。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生:离别的酒。)师:既然是离别的酒,喝一杯够不够?那么王维又劝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这又是一杯怎样的酒?(生:友谊的酒。)师:友谊的酒就更应该多喝一杯。(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这还是一杯怎样的酒?(生:祝福的酒。)师:祝福的话太多了,知心的朋友,再喝一杯吧!(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这更是一杯怎样的酒?(生:浇愁的酒。)师:离别的愁说也说不完,远行的人,喝了这杯浇愁的酒吧!(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三)有感情地朗读,沉醉诗境。1.过渡: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再喝一杯,元二就要走了,请同学们站起来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朗读这首诗送送元二吧!(课件出示诗歌,并配音乐阳关三叠)(全班读)2.指导学生背古诗,配上音乐。四、拓展延伸1.出示王维诗中的写景名句,学生试着吟诵。2.学生试说画面。五、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2.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写下来。【板书设计】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朝雨新柳图 知诗人,解诗题 临行劝酒语 抓字眼,明诗意依依惜别情 想意境,悟诗情【教学反思】成功之处设计这一课我力争把教与学结合,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感悟诗情的同时基本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和步骤。在备课的时候,我首先查找一些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解诗题,知作者;重读悟,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我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这一方法进行的。经过这堂课的实践,我觉得这一方法是可行的。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自认为我的教学特色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让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不足之处尽管这一节课有个别成功之处,但我觉得这节课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因为我们本次活动的主题是高效课堂,所以在设计课的时候我一味地追求高效、大容量,导致很多教学环节都浅尝辄止,匆匆而过,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没有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3春夜喜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过程与方法深入学习春夜喜雨,通过诗后注释,了解诗句意思。3.情感与价值阅读春夜喜雨,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教学重点】深入学习春夜喜雨,通过诗后注释,了解诗句意思。【教学难点】阅读春夜喜雨,通过抓诗眼的方法,感受诗人的喜悦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播放音乐春夜喜雨)诗歌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唐朝是最辉煌的时期,其间曾出现无数诗人。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著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各指的是谁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一首诗春夜喜雨。二、学习春夜喜雨(一)解诗题。(二)读古诗。1.引导学生把古诗读得正确、流利,并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2.通过师生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读诗。(三)明诗意。1.回顾以前学古诗的方法,借助注释和课后赏析,小组合作解诗意。2.提出不懂的词句,师相机点拨。3.师生交流诗意。(四)悟诗情。补充材料: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当官被贬,后被作乱的叛军所虏,冒险逃回,之后做官又遭贬斥,这些经历,都使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百姓的疾苦,创作了大量关于百姓疾苦的名篇。后来,他抛官弃职,几经辗转,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成都,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定居。在这里,他亲自耕种,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也是在这个时候,写下了春夜喜雨这首诗。1.根据材料,生自由发言,说说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师相机介绍“喜”为诗眼,并介绍何为诗眼。三、细读诗文,体会情感1.读课题,这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喜)2.诗人因何而喜?(好雨、知时节、润万物)并联系写作背景。小组合作学习。启发:你读着读着,从哪一个字或词特别体会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并说明原因。逐联分析,根据学生情况补充。一、二句:好、知三、四句:潜、润、细五、六句:俱黑七、八句:湿、重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通过字词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3.背诵全诗。四、课堂总结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喜”字统摄全篇,表现作者因雨下得及时而喜悦的心情。赞美了春雨给大地带来了蓬勃生机,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品诗方法:诗情画意五、布置作业抄写背诵古诗,用书中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设计】春夜喜雨唐杜甫喜喜爱春雨学法:借助注释品诗意巧抓诗眼悟诗情【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以读带动课堂,分层次达到目标,遵循了教学规律。这样,学生积极性较高,学习氛围浓厚。在朗读上我采取了“三读”来体会诗歌的方法:(1)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诗的意思,让学生读懂。(2)让学生读出韵味。(3)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画面、情感。(4)悟读,感悟意境,体悟情感,培养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想象的能力。2.注重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以读为主,根据情况采取了对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形式,注重了学生主动性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我让学生课前收集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学生做得相当好。另外,对词语的品析,学生相互间交流得认真、详细。不足之处1.译读的环节突出不够,影响学生掌握诗意。2.时间把握上有问题,导致结尾匆忙。3.一堂课下来,总是得失兼有。教学就是不断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孩子们的学习方法的过程,我相信,只要有勇气,有创新的决心和信心,就一定会在教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体会诗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领略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表达的热爱早春,热爱自然的情感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联系实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激趣导入我们学过不少歌咏春天事物的诗句,还记得吗?(生回忆)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歌咏春天景物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讲授新知1.读诗题,你从诗题中读出了哪些信息?“早春”二字点明了季节;“呈”是说作者写的这首诗是送人的,并且说出了呈送的对象: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2.你对韩愈了解多少?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倡导古文运动,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但此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三、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理解诗的大致意思。译文或注释:初春的小雨落到京城的街道上,如同酥油一样细腻光滑,绿茸茸的细草,远看似青,而近看似无。这种景致正是一年中最美的,胜过春末满城拂动着的如烟如雾的杨柳。2.探究:作者是怎样写早春景色的?这首诗咏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四、赏析诗句1.本诗中的“润”字用得很好,你觉得呢?一个“润”字,写出了雨丝的轻细和柔和,有滋润的意思,同时和缓而不朦胧,又有无声的隐含意,表现出在草色呈现之前,雨滋润小草而不被众人发现的原因。总之,一个“润”字,形象生动,余味绵延。2.韩诗写春草“草色遥看近却无”,人们都说这句诗写得妙,说说它妙在哪里。提示: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场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春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好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诗,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3.会心一悟:写出了早春和盛春的不同景象。更重要的是,体会和认识春天,不必等到“烟柳满皇都”之后,要善于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就去感悟它,了解它,把握它。说早春的“草色”,可以“遥看”却难近视,蕴含了世间许多事物的普遍规律。有的事,朦胧地看似乎是有的,一叫真去看细部却又说不清楚了。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全在看者的眼光和见识了。看待社会形势,何尝不是如此。4.我们上课伊始所举的诗句你喜欢哪一句?说说它好在哪里。5.拓展阅读展示: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五、布置作业1.背诵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在三、四句的基础上试创作一首完整的七言绝句。【板书设计】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早春背景(小草)春的使者早春胜暮春早春的喜爱之情【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学法引领,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中应该大胆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各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现学习的方法。在这次课堂中,我以“三读”读准字音、读懂诗意、熟读成诵这一学法为线索,让学生按部就班充分自主学习。2.充分朗读,让学生读中悟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声琅琅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体现,这次教学,我通过设计多个环节,利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在读准字音和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去通过朗读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最后在读中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这样一个阶梯式的朗读模式,真正地实现让学生在读中悟意,读中悟境,读中悟情,读中悟法。3.运用竞赛,让学生乐于积累“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特别是竞赛、游戏环节更是他们的最爱。如这次教学中“古诗词背诵”竞赛环节的设计,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生们以大组为单位,成员之间一起合作讨论,集思广益,利用翻阅资料等各种方式来为自己的队伍加分,在这样一种欢乐、互动的课堂氛围中,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让学生从竞赛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会积累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不足之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主导,为了使学生在短暂的一堂课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首先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要简洁凝练,要能从繁复的文字中抓出要点。如我在课堂中的教学语言就过于冗长和啰唆,总觉得学生还可以理解得更好,回答还可以更完善,于是变成了带着学生“绕圈子”,既拖慢了课堂教学的进度,又无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从多次试课的经历中我仔细观察了我每堂课下来学生举手的情况,发现课堂初始大部分同学举手还是比较积极踊跃的,但到后面举手的同学基本上就固定在极个别同学之间。我仔细反思了学生举手回答后我的每一次评价,评语整体比较单一,语气也比较平淡。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如果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仅仅是简单的一句“你真棒”“你读得真好”,那学生的积极性和情感体验务必是大受打击的,所以教师应该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言,要多给予学生中肯、富有激情的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表扬和批评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这样学生自然会前赴后继地调动思维、积极配合老师,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江上渔者【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内容。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发现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也能通过故事更好地理解诗意。3.情感与价值懂得渔民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理解诗歌内容。【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和反复诵读文中古诗,了解诗人范仲淹创作古诗的经历,体会诗人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感,受到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教学准备】1.搜集诗人范仲淹的相关资料。2.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启发谈话,解释诗题1.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悯农(其二)这首古诗,谁能背诵?(学生背诵)教师出示古诗:悯农(其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同学能把它读好?(指名朗读,评价引导:你读得可真好。但老师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江上渔者。(板书课题)2.解诗题:同学们,你们觉得题目是什么意思?学生:江上打鱼的人。(教师引导: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理解:渔者以打鱼为生的人。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鱼为生的人。3.读诗题:全班齐读。4.了解诗人。学生小组讨论所调查的诗人资料,派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师补充总结。二、初读古诗,了解诗意1.自己读古诗。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3.四人小组合作读诗。4.指名读诗,师生共同正音。开火车读、齐读。注意:“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风波”的“波”读作“b”,不要读作“p”。5.学生练习读古诗。谁愿意再来读这首古诗,并能将诗读正确。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仔细听,如果同学有读错的地方,请帮助指出来,如果没有读错的地方,我们就用掌声来表扬他,好吗?)6.学生齐读。7.学生自己再读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太明白。三、深入学习,读诗解意1.我们读古诗,不但要会读,而且要知道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根据下面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然后可以和同学商量,当然也可以找身边的老师请教。(1)出示注释:往来:来来往往。但:只。美:鲜美。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风波:风浪。(2)学生自由读,思考诗句意思。(3)学生边读边勾画有关句子。(4)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学生集体交流诗句的主要内容。(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的肉嫩味鲜。”(2)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风浪起伏。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被打入浪谷。人们都知道,这些渔民是多么艰辛,捕鱼是多么危险啊!”(3)小结: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鲈鱼的味道鲜美。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漂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3.由此范仲淹想到什么?你想到什么?(1)渔民捕鱼的艰辛和危险。(2)诗人对捕鱼的人的同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交流补充,师适当总结。4.带着自己的体会练习吟诵古诗江上渔者。5.练习背诵古诗。四、细读诗文,体会情感1.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那么快就不但会读古诗,而且已经知道了江上渔者这首诗的内容,那么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样写下这首古诗的吗?你们能猜测一下吗?学生猜测。请大家自由读读下面这段话。(多媒体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进江边的一家酒楼吃饭,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于是就找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见江面上波涛汹涌,一只渔船像一片树叶,随着风浪起伏。它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鱼人的辛苦,就写下了江上渔者这首古诗。)2.现在谁来说说作者在酒楼里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见酒楼里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他们不住地称赞鲈鱼肉嫩味鲜。这其实就是诗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多媒体出示)3.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客人很多,鲈鱼味道鲜美。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鲈鱼味道的鲜美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吗?学生读。4.“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样“吃鱼不忘打鱼人”。你们读了这首古诗以后,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漂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1)教师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又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出示诗句)看到了小船,看到了汹涌的波涛。“波涛汹涌”和“一片树叶”,一个是多么的可怕,力大无比,一个是多么的柔弱,轻飘飘。这是多么的危险看到了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卷”和“打”这两个动词用得真好,我从“卷”和“打”两个动词体会到小船随时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险。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捕鱼人随时都可能船毁人亡,渔民为了捕鱼随时都可能丢掉性命。(2)学生朗读三、四两句。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打鱼人随时会遭强风雷暴的袭击;看着这滚滚波涛,想到一叶小舟行驶危险,随时有可能翻沉农民劳动很辛苦。5.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尝美味鲈鱼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对那些在汹涌的波涛中捕鱼的人说。请试着说一说。6.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五、课堂总结江上渔者这首古诗是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名作。全诗只有短短的20个字,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六、布置作业抄写背诵古诗,用书中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设计】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吃鱼者)(鲜美)江中: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打鱼人)(危险)渔民生活苦难艰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目前,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求教学应“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儿童学习古诗文,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我国的古诗文从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上都有其独特的写作特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儿童通过学古诗文,既可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又可以从情感上、思想上得到美的体验。使其终生受益。本文的教学正是让孩子们通过这个小故事,来理解古诗含义,了解写作背景,深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并积淀一定的语文素养。不足之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按照预设的教学流程进行,留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很少,互动交流的时间很少,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也很少,大部分时间老师在讲授,没有真正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文本的挖掘不够深入,课本插图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应该让学生感受更多的诗中的韵味,掌握更多的学习诗的方法。6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过程与方法深入学习泊船瓜洲,通过诗后注释和赏析,了解诗句的意思。3.情感与价值通过对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作者对家乡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语言,积累并内化诗句,体会作者怀乡思亲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想象诗歌中的情节,进入古诗诗境,体会诗人思乡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 1.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多如繁星,而北宋王安石就是耀眼的一颗星,谁知道他的个人资料?(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出生于江西临川,发起过历史上有名的“王安石变法”等。)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板书课题) 2.解课题,质疑课题。 (1)读课题,你是怎么知道“泊”读“bó”,而不读“p”的呢?怎样理解这个课题? (2)对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交流学诗方法。二、初读古诗,大体把握诗意 1.本诗的多音字很多,浏览古诗,怎样确定“间、数、重、还”的读音? (1)抽生读,谈一谈确定多音字读音的理由。 (2)抽生分别说其他字的解释,确定读音。 2.诗人的家乡在哪儿呢?默读古诗前两行,用“”画出来表示地点的名词,大胆猜一猜。 (1)京口、瓜洲、钟山,结合注释了解这三个地点名词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师生合作画板书。 (2)王安石出生于江西临川,小时候跟在南京做地方官的父亲长大,因此在钟山他度过了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和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被诗人看作是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 3.弄懂了这个问题,诗意就一目了然了,同桌交流。抽生说诗意,知诗情,悟诗境。 (1)作者泊船在长江北岸的瓜洲,离家乡南京远吗? 就“远”与“近”展开争论,找出各自的理由。 在遥远的古代,没有公路,没有汽车,没有火车,单靠着双脚和一叶扁舟要翻越几重山和跨过滚滚的长江水,可谓是万水千山,可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却是那般的近? (2)引读悟情: 因为作者心里想的是故乡,脑里装的是故乡,嘴里念的是家乡,因此不觉得家乡远了,不由念着,生读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情不自禁地吟着:京口 情深意切地念着:京口 (3)故乡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那么熟悉,作者的第二故乡南京,属于我国的江南地区,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这里都怀着深深的赞叹之情。你知道哪些描写江南的诗?在这首泊船瓜洲里诗人同样写了江南的美,聪明的你,觉得哪一句把江南写得美呢?“春风又绿江南岸”中哪个字,让你眼睛一亮? (4)而“绿”字前的“又”字我们得好好品一品,“又”代表“又一次”,家乡的哪些景物会循环往复,轮回地来来去去呢?学生练习说话:燕子飞了,又飞回来的时候,春天去了,又再来的时候,草儿枯了,又再青的时候。 (5)想想诗人曾经有哪些美好的生活。三、知背景,入诗境1.古诗学到这里,如果你是诗人同船共渡的朋友一定有很多问题想问他。学生再次质疑。教师补充介绍资料: 公元1042年王安石曾入朝做官,后升任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他一心想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谋福,他大刀阔斧地推行改革变法,可因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所以遭到了朝廷内外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他们千方百计地排斥他、打击他,而当时的宋神宗摇摆不定,最后对王安石失去了信任,万般无奈之下,王安石只能辞官隐退,回到南京的家中寄情山水。一年后的春天,皇帝又召他回京赴任,公元1075年,55岁的王安石又背上了沉重的行囊,拖着早已疲惫的身子从钟山出发去京赴任。从这一段介绍中,你又知道了一个怎样的王安石?2.诗人深知,这一去,一定凶多吉少,而年迈花甲的他,早已厌倦了朝廷的尔虞我诈,可只要让他去做宰相,他就一定去,主张变法改革,而他只要施行新政变法,守旧派依然会对他进行打击报复,他只能忧心忡忡,踌躇满怀,将这满腔的千般不愿万般不情,都化作叩问苍天,质问明月这是发自肺腑的质问呀!3.积累有关明月的诗。 看到明月,诗人更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明月似乎作为古代诗人思乡的标志,不管是苏轼的“明月几时有”,还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还是儿时念的“举头望明月”,亦或是“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识在他乡”,都表达了诗人们一个亘古不变的共同情怀,那就是思乡。 四、 回归主题,总结写法 作者将这千古的思乡情怀,是通过写事还是写景表达的? (写景抒情)五、布置作业 1.抄写背诵古诗,用书中的语言说说诗句的意思。 2.小练笔:把你想象到的江南春天的美景用一段话描写出来。(如果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写景的好词佳句会更好。)【板书设计】泊船瓜洲【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当代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古诗距离现在生活时代久远,语意、语法等都有很大变革,且内容少而空洞。常常会出现教师没动力教,学生没兴趣学,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古诗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广大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要求中提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巧用推想,不失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一种好方法。不足之处“读中求解,读中求悟”,顾名思义,读是解与悟的方法和前提。为迎合这次活动的主题,在教学设计上,我安排了很多的读,但仍然无法实现读中求解、求悟,只能从解悟入手促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