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教案格式(共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班级 科目 统计学原理 次数分布教师日期教材分析重点 分布数列的种类、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难点 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一)组距与组数(二)等距数列与异距数列(三)组限与组中值(四)频数与频率等相关计算教学目的了解 次数分布的概念;分布数列的种类,掌握变量分布数列的编制及相关计算;次数分布的表示方法;教法直接教学法教具课时计划(教案) 教学进程时间分配一、次数分配的概念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按组归类整理,形成总体中各单位数在各组间的分配称为次数分配。统计上通常把分配到各组的单位数叫次数或频数。各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率叫频率或比率。各频率之和为1或100%,即=1。将各组组别与次数依次排列而形成的数列叫次数分配数列,简称分配数列。如: 0901班英语成绩分组情况:成绩人数(f)70880129010合计30分配数列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按分组标志划分的各个组,即组别;二是分配到各组的单位数,即次数或频数。二、分配数列的种类属性分配数列:按品质标志分配而形成的数列叫属性分配数列,简称品质数列,如内蒙古自治区人口分布。学生按班级分组,人口按性别分组等。变量分配数列按数量标志分组而形成的数列叫变量分配数列,简称变量数列。如某学期某班按统计学的成绩分布。2、为了更详细了解并能编制变量数列,需介绍以下几个基本概念。组数:变量数列所分组的个数。全距:一个总体包括的全部原始变量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称极差。它反映全部变量值的最大变动范围。组限:每一组两端值叫组限。组内最大值为上限,最小值为下限。工资(元)600以下600700700800800900在本例分组中如果某工人工资700.5元,包括在700800元这一组中。那么如果是700元应归于哪一组呢?这就涉及到一个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下组限在内而上组限不在内原则。也就是说每组的上限值不在该组内而包括在下组中。组距:每一组组区间的距离。组距=上限下限组中值:每一组的中点数值叫组中值。组中值反映了组内各变量值的一般水平。组中值=(上限+下限)÷2由此可见,各单位的变量值在组内均匀分布或在组中值两侧对称分布时,组中值的代表性最高。否则,它只是一个组平均数的近似值。变量数列按分组的情况不同,又可分为单项式和组距式两大类。1) 单项式变量数列:是按每个变量值分别列组而形成的数列。如0901班英语成绩分组情况:成绩人数(f)70880129010合计30 2)组距式变量数列把各变量值按照一定组距进行分组而形成的数列。如:上例某班学生统计考试成绩表。在组距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组限,5060,6070等。其中较小的变量值称为下限,50,60等,较大的变量值为上限,60,70等,各组上限与下限之差即为组距, 组距上限下限,6050,7060等,各组上限与下限的中点称为组中值,即组中值(上限下限)2,(5060)255,(6070)265,组中值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即假定次数在各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代表了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组距式变量数列分为两种:a等组距变量数列各组的组距均相等。特点:由于各组组距相等,各组次数的分布不受组距大小的影响,它和消除了组距影响,与次数密度的分布是一致的,一般呈正态分布。次数密度次数组距,其作用主要用于消除各组组距不相等而造成的现象分布的影响。b异组距变量数列各组组距不相等。特点:不等距分组各组的次数多少受组距不同的影响,组距大次数可能多,组距小,则次数可能少,因此必须消除组距对其分布的影响即需计算次数密度。C开口式变量数列在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学生成绩的分布 60分以下 6070 7080等 又如:学生人数的分布 30人以下 3060 60人以上等这种具有不确定组距的组称为“开口组”,包括上开口和下开口,其组中值如何计算? 下开口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 上开口的组中值下限下限12邻组组距另外,在一个组距式变量数列中,除了开口的两组外,其余各组组距都相等的话,仍可称为等组距变量数列。10分钟5分钟15分钟15分钟20分钟板书设计 次数分布1,、次数分布的概念画考试成绩统计表(图略)各频率之和为100%或1,即=1。分布数列的种类属性分配数列变量分配数列组数:变量数列所分组的个数全距也称为极差,全距=最大变量值最小变量值组限分为上限和下限组距=上限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变量数列按分组的情况不同,又可分为单项式和组距式两大类。举例说明什么是单项式变量数列和组距式变量数列以及相关计算通过举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开口组变量数列什么是闭口组变量数列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