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df
-
资源ID:55053331
资源大小:34.2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完整word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df
一、单选题1西周王室吸取殷商“暴民而亡”的教训,提出了一套“天命”观。他们认为,统治者只要有使民归顺的“德”,就会“天命”所归,若要天命长久,就应“敬德保民、明德慎罚”。这种思想()A 实现了西周统治权力高度集中B 解决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C 打破了神权对王权统治的困扰D 开创了后世民本思想的先河2学者杨宁一认为:“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这表明西周政治()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C 实现了家国一体 D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总结的选拔官员的标准:“其志行善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这说明当时选拔官员强调()A 能力至上 B 唯才是举 C 德行优先 D 德才兼顾42016年 1 月 5 日,在传言张献忠“江口沉银”区域发现一批珍贵文物,除刻有“大西”年号的银锭及“西王赏功”金、银币外,最为珍贵的是长12 厘米、宽 10 厘米、重 730克,刻有 29 个字的金封册。经鉴定后形成证据链证实了张献忠在当地“千般沉银”的民间传说。对此,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A 民间传说是第二手史料,史家可根据传说开展历史研究B 民间传说属于人类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历史C 民间传说属于口述史料,可以成为考古发掘的主要依据D 民间传说属于间接史料,惟有经考古论证方可成为信史5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A 在西藏设立行省 B 以宣政院管理西藏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第 1 页,共 7 页 -C 在西藏设置卫所 D 设置驻藏大臣6秦朝置闽中郡,福建作为正式行政区归入中央版图。当时郡守的产生方式是()A考试选拔B皇帝任命C地方推荐D 世代相袭7直到近代,浙江新安地区“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的观念依然深入人心。其主要原因是()A 封建政府的提倡 B 小农经济的稳定C 儒家思想的流传 D 宗法传统的影响8在元人叶子奇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有一个说法:管行政的中书省是我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我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我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说明()A 家国一体政治特征 B 三权之间相互牵制C 官僚政治的工具性 D 大大提高行政效率9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 朋党之争 B 内阁的作用 C 六部权利削弱 D 军机处的设置10秦汉时期是中国大一统国家格局的形成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下列叙述属于这一时期变化的是()A贵族血缘政治基本上被官僚政治所取代B“工商食官”的经济制度冲击农耕经济C思想文化上形成儒佛道三教合流的局面D通过考试选拔行政官员的制度逐步形成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第 2 页,共 7 页 -1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 贵族拥有诸多世袭特权 B 蛮夷的入侵C 贵族承担众多义务 D 周王室的奢侈腐败12据考古发现,在殷墟王陵区的祭祀场中,发现大批被砍去头颅的人骨架被用作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人性”,这说明了()商代的统治具有残酷性的特点商代政治具有神权和王权相结合的特点商代统治具有迷信色彩的特点商代政治已初具宗法制的特点A B C D 13古代中国与近代英国都出现过内阁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两国内阁都对君主负责明朝内阁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英国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最高行政机构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英国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A B C D 14 唐律疏议职制律中对某官职规定:“诸稽缓制书者,一日笞五十,一日加一等。十日徒一年。”“失错(指失其旨意)者,杖一百。”据材料可知,此官职应隶属于()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御史台15 中国同辈人名字,往往有一字相同,如曾国藩、曾国荃。这个字,叫“字辈”,用于加强感情联系,明确长幼尊卑。这是受下列哪个制度影响()A 分封制B科举制C均田制D宗法制16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第 3 页,共 7 页 -A 深受宗法影响 B 突出皇权至上 C 体现宗教色彩 D 利于邻里和睦17“门生”,顾名思义,即是学生。汉代经师的门生动辄成百、上千以至上万,并且登录于名册,经师与门生存在俱损俱荣的依附关系。叔孙通投刘邦之初,不举其弟子为官,便遭到弟子指责;叔孙通担任奉常后便请于高帝:“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材料反映出()A 察举制存在一定的弊端 B 儒生把持官员选拔C 汉初官僚政治需要完善 D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182011 年 10 月数字报刊一文提出:“同时代的历史人物乾隆与华盛顿如果见面了,谈三权分立,双方会打起来,谈文字狱,他们会打得更凶。”乾隆与华盛顿出现分歧从文明史观视角看源于()A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异B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差异C 两人人生经历的差异 D 两国国家利益的冲突19西周早中期,大量青铜器豪华精美、端庄厚重,礼乐器众多。战国中晚期,大量青铜器风格朴素、注重实用,日用器更普遍。这反映了()A 长期的战乱使青铜铸造业衰落B 战国时期的改革废除了礼乐制度C 铁器推广使青铜器的需求减少D 战国时期贵族政治经济实力下降20中国古代有一制度“鼓励社会流动并减弱阶级划分,使来自全国各地和各种生活背景的受教育者集合到政府之中,也产生了一种统一的动力。”该制度发源于()A 汉朝 B 魏晋南北朝 C 隋朝 D 唐朝21西周推行分封制,受封的对象包括“先代贵族”之后,所谓“先代贵族”指的是从神农氏到商纣王共2000 余年间的首领和帝王,众多当时存在的政权得以合法化。周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保卫周王室安全 B 打击殷商残余势力C 维持社会的稳定 D 强化周王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第 4 页,共 7 页 -的集权统治22唐德宗时,分全国为十道,每道设一监察使,派往各地区巡视观察。监察使本是中央官,但后来常停住地方,逐渐演变成了地方长官的最高一级。这样,唐代地方行政机构逐渐由州、县二级制变成道、州、县三级制。下列机构演变历程与此最为类似的是()A 战国的郡 B 秦朝的道 C 汉代的州 D 元代的行省23“至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汉时设立,级别较低)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这种变化是为了()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C提高“三公”的权力 D防止腐败24汉朝时期最基层的官吏要把(君主的)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后来改为书写在木板上,或直接以“扁书(成编的简册)乡亭市里高显处”。这种现象说明()A汉代基层官吏也拥有很大权力 B 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C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D汉代乡亭治安状况太差25 吕氏春秋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这种现象()符合宗法制的基本精神容易导致社会的混乱有利于维护宗族内部的团结激化了不同阶级间的矛盾A B CD二、非选择题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第 5 页,共 7 页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在地方设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三司”,互不隶属,虽是强化中央集权之举,但事权不一,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相继出现了巡抚、总督的设置,以节制三司,统一协调地方权力,消除牵制、扯皮、效率迟缓之弊。有明一代,地方上先后设立巡抚30 余处,总督 10 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在清政府致力于实行立宪政体之后,它处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行政制度的改革。在义和团事件之后不久,政府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整饬吏治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但是这种努力遇到了很多困难。造成许多官员贪污腐化和官僚制度落后过时的原因被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存在着“捐纳”制度,特别是卖官鬻爵。以前当政府需要额外收入时,它就临时求助于卖官鬻爵的办法,但是自从太平军战争以后,这个制度就成了一项长期措施。结果官场中有很多人是以金钱或军功获得他们的官职的。人们认为这种作法造成了大量的贪污腐化。此外,有很多官署几乎没有职守。在中国,子女们被认为应遵循由父母规定的成例行事,因此,由历代皇帝设立的衙署即使在时移世易和需要改组时,仍然被保持了下来。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的原因及其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行政制度改革与明代地方行政管理改革目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第 6 页,共 7 页 -答案1 D2 B3C4 B5B6 B7D8 C9 B10A11 A12D13 C14 A15D16 A17C 18A19D20 C21 C22 C23 B24C25 C 26(1)原因:明初三司事权不一、互不隶属;存在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保证地方行政长官既拥有相对集中的权力,又不违背中央集权原则。特点:注重调节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因地制宜设置地方行政长官的辖区。(2)相同:改组过时的官僚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不同:明代是加强中央集权,清末是着眼于新政改革的需要。原因:清政府“捐纳”制度长期存在,贪污腐化严重;官僚制度落后过时;政府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下。精品资料-欢迎下载-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第 7 页,共 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