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一题多变、多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共3页).doc
-
资源ID:5507154
资源大小:16.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巧用“一题多变、多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共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巧用“一题多变、多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者:陈丰粧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16期 【摘要】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解题习惯呢?我的做法: 一是重视例题的典范作用,唤起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解题意识;二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三是创设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四是巧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关键词】培养;良好;解题习惯 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学生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数学问题的解答途径通常都是多种多样的,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解题习惯的养成对于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严密性等品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解题习惯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一、重视例题的典范作用,唤起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解题意识 一道好例题的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一道题,老师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养成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解题意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重视例题的典范作用。要抓住问题的关健,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入手,引领学生不断改变问题情境,或减少条件,或增加条件,或改变问题,得出一系列的新问题,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将教学向前推进,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我在教学课本应用题的例题后,我都会问:(1)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2)问题可以怎样改?该如何解答?(3)条件可以怎样改?又应该怎样解答呢?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1.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提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课程内容会有一定的疑惑,对书本知识产生质疑,面对这样的质疑,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争辩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我最通常的做法是:课堂上的每个教学环节完成后我都会问:“谁还有问题?” 课堂上同学回答问题后,我都会问:“大家同意吗?”这样学生慢慢就养成了爱思考问题和提问题的习惯。即使学生提的问题是无用的问题,我也给予肯定表扬,保护他们爱思考问题、提问题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解题习惯。 对于数学而言,有些题目的答案是唯一的,而解题途径却不一定是唯一的。一道题有了一种解法后,还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我们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解题习惯。让学生在具有探索性的问题中去寻求多种答案并且优化。如:在解答课本的应用题后,我都会问:“这道题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例如:我最近上的六年级下册第12面例题5之后,我专门为此上了一节灵活选择购物方案的课,例题是:大润发超市迎“五一”进行促销,百事可乐“买4送1”;易初莲花超市也进行促销,百事可乐打七折销售。已知两家超市的百事可乐原价都为4元一瓶。小明家要买40瓶可乐在哪家超市买比较合算?经过我不断地鼓励学生思考、找解题方法,学生们终于找到了三种解题方法,解法一:分别算出两个超市优惠后买40瓶要多少钱?再进行比较,大润发超市:4×4÷(4+1)×40=128(元)易初莲花超市 4×70%×40=112(元),所以易初蓮花超市合算。解法二:比较买一瓶的价钱,大润发超市:4×4÷(4+1)=3.2(元) 易初莲花超市4×70%=2.8(元)所以易初莲花超市合算。解法三:比较折扣数,大润发超市:4÷(4+1)=0.8 =80% 易初莲花超市:70% ,所以易初莲花超市合算。最后我还适时地点拨、优化算法。 一题多解的练习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我们要把发散思维训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自觉地纳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要根据班级实际引导思维发散、反对形式上的“活跃”而不扎实的发散。我们还要让学生能在多种解法中掌握最优的解题方法。 三、创设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分析、比较、优选,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所以,对于比较难的题目,我都进行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如我们在做这样的一道练习题:一筐苹果连筐重45千克,卖出苹果的一半后,剩下的连筐重24千克,求这筐苹果多重?我让学生小组讨论解题方法,然后由组长执笔把各种方法写出来,最后由组长汇报。汇报结果大部分组共有四种解题思路:第一种解法:(45-24)×2=42(千克),第二种解法:24×2-45=3(千克),45-3=42(千克),第三种解法:45×2=90(千克),24×2=48(千克) 90-48=42(千克) 。第四种:45÷2=22.5(千克),24-22.5=1.5(千克),1.5×2=3(千克),45-3=42(千克)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既有钻研数学的兴趣,又有效地掌握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很好地发展了求异思维,如果是个体解答,肯定不会出现这么好的效果。解题后,老师还要从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解题策略等方面进行一题多解的总结。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巧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联系,它是人类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敢想、敢说、不怕说错、并为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机会。 在教学中,要善于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学生置身于探索意识的氛围之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隐含因素,把看起来似乎是枯燥、抽象的数学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变换形式,使其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应用性和开放性。使学生能结合身边生活实际去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植树问题的基本类型题后,我设计了一个开发区的平面图,有道路、有鱼塘、有一些建筑物,还有一些距离的数据,让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大胆的想象,小组讨论设计植树的方案。学生的植树方案是:1.池塘的周围进行全封闭的植树;2.道路一端种树,一端不种;3.道路两端都种树;4.道路两端都不种树等。这样让学生自己展开想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全方位地学习了有关植树的各种题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时刻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象,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 所以,我们要多方面地培养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解题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置身于探索意识的氛围之中,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好习惯。巴金说: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每个人从小都应该通过多方面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