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pptx
-
资源ID:55362066
资源大小:619.04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3.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课件--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pptx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蜡烛燃烧成分探究;初步培养观察实验和表达实验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提出问题,分析讨论,确定方案,分组实验,总结交流,填写实验报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习兴趣、体会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合作能力重点激发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难点及时填写实验的有关现象;正确表述实验现象,避免将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混淆1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烧制陶瓷B冶炼生铁C纺织纱布D酿制陈醋C课前预习2在实验室,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入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A提出假设B进行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B【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目的】掌握石蜡的有关性质、初步了解石蜡的组成【器材】蜡烛、火柴、烧杯、玻璃片、澄清石灰水、小刀等课堂互动1.观察蜡烛点燃前颜色、状态、硬度:乳白色、固态、圆柱体、质软。2.从蜡烛上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盛水的小烧杯中:石蜡浮于水面结论:石蜡的硬度小、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点燃时:火焰分三层、火柴梗接触外焰部分先变黑;将一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白雾;用经澄清石灰水湿润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结论:证明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石蜡燃烧后有水生成、石蜡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结论1石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2石蜡一定含有_元素和_元素;石蜡燃烧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还发生物理变化(石蜡熔化)。碳氢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点燃思考讨论(1)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或杯底有黑色物质,黑色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_。(2)熄灭燃烧中的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_。炭黑,是石蜡不完全燃烧生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是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的【课堂练习】1下列对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蜡烛燃烧火焰分为三层B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C在外焰层的火柴梗最先变黑D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D2在蜡烛的探究实验中,观察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迅速倒转烧杯并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蜡烛中含有二氧化碳B蜡烛中含有水C蜡烛中既含有水又含有二氧化碳D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D3小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的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C询问老师和同学,讨论黑色物质的成因D查找资料,了解石蜡和黑色物质主要成分B1下列对石蜡性质的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石蜡是白色固体B石蜡能燃烧C石蜡熔点比较低D石蜡不溶于水B测评反馈2在“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实验”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燃烧中蜡烛熔化B产物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C部分产物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白烟C3右图所示,熄灭蜡烛火焰时,可以观察到有白烟飘出,顺着白烟能点燃蜡烛。白烟的成分是()A水蒸气B二氧化碳C石蜡蒸气D石蜡小颗粒D4点燃一支蜡烛,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发现烧杯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烧杯壁的手感到发烫,还观察到蜡液流淌。由此,他得出了以下四个结论中,你认为不能得出的是()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蜡烛的熔点低干冷烧杯B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下列关于蜡烛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泪”是指石蜡燃烧生成的水B“泪”说明蜡烛燃烧只发生物理变化C“泪”说明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有物理变化D“泪”说明石蜡不能燃烧C1蜡烛燃烧过程简析:石蜡先熔化后汽化,燃烧的是石蜡蒸气。用一根尖嘴的细玻璃管插入焰心,然后在另一端点燃,观察到“子母焰”(为保证实验成功,细玻璃管不宜过长,否则石蜡蒸气会在管内冷却,观察不到子母焰);用冷毛巾捂住细玻璃管,打开毛巾,可观察到管内有白色固体,证明是石蜡蒸气燃烧。名师点睛2石蜡燃烧产生的黑烟。成分:主要成分为炭黑;产生原因:由石蜡不完全燃烧(即空气或氧气不足)产生。注意:根据蜡烛燃烧会产生黑烟,也可确认石蜡中含有碳元素。3操作注意事项:火焰不要进入烧杯,否则可能观察不到白雾,或变白也不能说明产生二氧化碳。(因水分蒸发,导致石灰析出也会变白)因此,不建议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火焰检CO2。4蜡烛熄灭后,顺着白烟可能不能点燃蜡烛。原因有:白烟飘断(或白烟被风吹断);点燃离吹灭的间隔时间长,导致烛心的温度降低,达不到石蜡的着火点。5易错点(1)不能混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如“烧杯内壁有白雾”“石灰水变浑浊”是实验现象,而“反应生成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则属于实验结论。(2)蜡烛燃烧的实验探究:可以得出石蜡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